学习啦>优秀作品专栏>优秀作文>

小学生有关写春联的作文精选:春联情缘

莉莎分享

  学习啦: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下面让我们一起来阅读《春联情缘》这篇作文吧!

  放了寒假,爸爸就給我送回了老家。听说乡下的年味儿要比城里热闹的多,这话一点不假。从农历一进腊月,家乡的年味儿就渐渐的浓了起来,在我的老家还流传着这么几句儿歌:“腊八祭灶新年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头儿要个破毡帽”。说实话,我从小就是听奶奶唱着这首儿歌长大的,不知不觉我也就学会了。腊月二十三是小年,从这天起老家的人们就要开始准备年货了,因为一旦到了大年家家户户都要回家过年,饭店、集市都不开门了所以要买什么只能提前来置办。腊月二十四扫房子,上午在家里打扫完家里的卫生,下午奶奶就带着我来采买年货,平时只有星星点点人数的超市变得摩肩接踵。我和奶奶买了一大堆东西,吃的,用的什么都有。除了除了这些以外,奶奶还在不停的念叨着“春联,春联!”由此可见过年贴春联在奶奶的心中是多么的重要。

  从超市出来,我和奶奶就向着集市走去。和超市相比,集市上的人流量也是相当可观的,各种过年所用的物品在这里都能见到,各个摊位前都围满了人。我们顺着人流不停地向前走,我见到了一个卖春联的摊位,我拉着奶奶向那个摊位指去,而奶奶向那个摊位瞧了一眼可是双脚却仍然在向前走,显然没有在那里停留的意思。很明显奶奶已经发现了那个摊位可是为什么不去买春联呢?我好奇地问奶奶为什么不买?奶奶不屑一顾地说:“我是在找手写的春联,这种机器印刷的春联有什么意义?你想啊!古时候的人们没有印刷机,不是都用手写的吗?咱们要买就买手工写的春联,那可比印刷的春联有传统,而且更有过年的味道。”奶奶竖起自己的一根手指连连摇着。我也恍然大悟,原来是因为奶奶要的不是漂亮的印刷春联,而要的是更有年味更有传承的手写春联啊!我和奶奶又往前走着,这时,我们发现了一个人满为患的摊位前挂着各种手写春联。奶奶拉着我分开了人群就挤了进去。摊位后面一位老人在那里泼墨挥毫地正在书写春联,只见那位老人满头银发,看样子已经七十有余了,虽然老人年纪大了,而且户外的温度也很低,可这都没有影响到老人的文笔。只见老人没有几分钟一副春联就出现在了大家眼前。那苍劲有力的笔法顿时引来人们的掌声!老人兴趣盎然,随后便和人们玩起了“对春联”的游戏,老人在大红纸上写到“红梅报喜平安户”,随后便说谁能对出下联,这一副春联免费送给谁。没一会儿,便有一人说道:“牡丹花开富贵家。”顿时掌声雷动。老人也哈哈大笑,他拿起毛笔便在红纸上把这句下联写了出来。写完老人又问:“横批呢?”。没等那位回答,我便喊了一声:“新春大吉!”。人们也都是在跟着叫好!说这小娃娃真厉害!老人也哈哈大笑,提起笔来就把“新春大吉”四个大字写在了红纸上,然后就把这幅春联送给了那位对上下联的人。周围的人们还沉浸在了这欢乐的时光中,连买春联的事都给忘记了。之后才想起来,大家都争先购买了自己喜欢的春联,我和奶奶也买了一副回到了家中。一进家门,我拿着春联就要贴,可是奶奶说贴春联是要在大年三十贴的,现在不是时候,我也只能作罢了。

  大年三十终于到了。一大早我就和爸爸一起站在了家门口。因为我个子不够高,所以只能让爸爸贴我给他打下手。爸爸看了看就说“迎春接福人财旺”上联,“和睦家庭万事兴”是下联。我问为什么啊?不都一样吗!爸爸就告诉我:“这贴对联可是有讲究的,不能乱贴……”。原来,传统的春联,也就是我们说的门联。面对大门时,右手上联,左手下联,横批或者横额的文字,从右至左读。后来,由于书写习惯和阅读习惯的改变,很多春联改成上联在左下联在右,横额也统一成从左至右。那怎么分上下联呢?判断上下联,有一个原则,就是仄起平收。上联的末字,通常是仄声字,包含上声、去声及入声字,也就是普通话里说的三声、四声字。下联的末字,通常是平声字,也就是我们经常说到一声二声字。经过爸爸的一通教育我算是知道了春联的贴法和春联里蕴含的文化。

  学习完春联的知识,爸爸就开始贴春联了。爸爸先贴的是上联,只见爸爸手一伸上联就固定在了墙上。之后爸爸开始来回摆动并且问我:“正不正?”我就指挥着爸爸把上联摆正,之后我开始给爸爸递胶带。就这样我和爸爸把上下联横批都贴好。一副崭新的红底黑字的春联就呈现在了家门口。贴完爸爸忽然问我是否知道为什么春联是用红纸写的。我挠着头回答道:“被您这么一问我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爸爸说那是因为红色象征着吉祥如意、大吉大利的意思。所以大家过年都贴红色的对联,希望来年的日子红红火火!

作者:李坤硕

  公众号:江淮文艺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学习啦


    3940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