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社会实践心得体会范文
新加坡实践(1):智能国家
亲爱的奶奶
今天主要想跟你还有爷爷奶奶读书会的书友们分享在新加坡实践第一天学习到的一个关键词:Smart Nation (智能国家)。
昨天你写那篇《为什么你那么努力还不成功》,用《刻意练习》一书开启了新一年的工作节奏时,我和队友正在奔赴新加坡城市文化馆和新加坡国立大学(NUS)访谈的路上。凌晨3点才抵达住处,虽然缺觉,但仍然是忍不住7点起来晨跑探路了一下新加坡——这个成熟的城市国家,表面看来,和三年前几乎一样——靠左行驶的车流有序且随时避让行人,随处可见的城市绿地上点缀着早晨的露珠,赤道的海风伴随着88%的空气湿度,放佛回到了南方梅雨季节。
借用方星海校友2015年在《财经》杂志上刊发的关于新加坡模式介绍的长文,新加坡1965年正式独立,现有国籍人口400万,常住人口500万,其居民中华人占75%,马来人占15%,印度裔占10%。经过50年建设,新加坡已经从一个第三世界国家成长成为发达国家的样板之一,2013年人均GDP达到54775美元,整个城市整洁优美。而我国2015年人均GDP是49351人民币,不到10000美元,也即不到新加坡的五分之一,生态环境和城市治理方面身为“霾都”北漂,自不必多说(此处感慨我们距离“世界强国”的距离)。
然而,新加坡的确在变化着。自从李光耀先生2015年3月23日凌晨去世后,新加坡进入了所谓的“后李光耀时代”,这个刚刚走过50年历程、面积不到700平方公里的岛国(不到北京市总面积的一半),面临着诸多质疑和不确定性。这不仅可以从中新两国围绕香港海关扣押新加坡装甲车一事背后的角力看出来,更可以从近十年新加坡政府一直在通过财政、和教育科技政策大力支持创新创业看出来。而且,今天下午在访谈NUS经济系助理教授、清华校友宋长城时,他提到了新加坡近年来在创新创业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的“智能国家(Smart Nation)”计划,通过新技术应用来改善国民生活质量。
回来后,我专门查了一下,新加坡曾在2006年公布“智能城市2015”计划,旨在建立一个与国民互动、共同创新的合作型政府,以及一个无缝流畅、以民众为中心的整体型政府。其目标包括:到2015年,通讯行业价值实现翻一番,达到260亿新加坡元(1新加坡元约合5元人民币);该行业出口收入增长3倍至600亿新加坡元;增加8万个工作岗位;使九成家庭使用宽带,学龄儿童家庭电脑拥有率达到100%等。10年过去,这些目标全部提前实现,部分还是超额完成的。比如新加坡98%的公共服务和居民生活服务手续是在线提供的。因此2014年公布的排名中新加坡在“电子政府”方面排名全球第一,“最佳互联国家”新加坡排名第二。
新加坡又在2014年公布、2015年启动了“Smart Nation(智能国家/智慧国家)2025”计划,旨在将新加坡建设成为全球首个智能国家。访谈宋长城老师时,他对这个词尤其敏感,“近几年很多科研项目也都是围绕Smart Nation开展的,政府支持力度很大,其中一个主要的出发点是通过Smart Nation应对新加坡的人口老龄化"。新加坡的商业区现在甚至正在试运行着无人驾驶出租车。
我当时第一个想到就是信息技术应用时可能对个人隐私的侵犯,比如在公交车站和居民区安装大规模的高清摄像头来及时预警老人摔倒、随地扔垃圾等现象,但是可能对个人隐私产生侵犯。但进一步了解才发现新加坡《个人信息保护法》2014正式生效,这也构成智慧国战略的一项基础,且其他一系列信息安全相关的法律还在陆续出台中。
这些对我们在国内大规模推广的智慧城市、智慧企业而言,不啻是一个非常好的借鉴,而我却之前很少了解到(甚至2013年在这里交换访学半年、处处享受便捷但也未曾留意到),到底是我观察不到位,还是国内“雷声大雨点小”呢,还是新加坡政府宣传比较低调呢?
智能城市和智能国家算是在创新创业主题调研中的一个“aha moment”,未来一周还要继续留心观察和访谈,希望能每天和你、和爷爷奶奶读书会的书友们分享点滴。
参考文献:1.方星海,《李光耀:伟人已逝,伟业长存》,财经,2015.03.23.2.OkTaiwan, 《城市系列:新加坡 Smart Nation 初探》,2015.05.13.3.人民日报,《新加坡推出“智慧国家2025”智能城市计划》,2014.08.19.“本文由西明爷爷写于2017年2月4日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作者: 西明爷爷
公众号:爷爷奶奶读书会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爷爷奶奶读书会”一个专注发布原创书评与生活随笔的读书共创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