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散文作文:由校园欺凌说起
这几天中关村二小火了,因为一个“校园欺凌”事件。
网上报道的事情梗概是这样的:一位北京中关村二小的学生家长在网络发帖,自己的孩子长期遭到同班一同学的“霸凌”,前几天发展至被同学用“厕所垃圾筐扣头”。她听完孩子的哭诉后,随即给班主任打电话,要求处理,并表示事发后,孩子出现失眠、易怒、恐惧上学等症状。但沟通未果,家长称“老师把这个事说成是‘过分的玩笑’,还让我们大事化小,我们不能接受。”
这样的报道其实并不鲜见,网上搜索一下,每年都有发生,但这样的报道随着时间的过去也就过去了。“时间依旧流驶,街市依旧太平”。这次居然出现在了小学,所以掀起的浪花更猛烈了些。但我想,即使这次的浪花再大,过不了多久也会被淹没。然后,还会有这样的报道继续出现。
有人群的地方,就得承认差异。儿童、少年也是一样。不是这种欺凌现象没有报道就不存在了,而是我们一直选择性地忽视。成尚荣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对儿童的认识和发现是不完整的。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和分离,理论中的儿童是伟大的,而实践中所发现的儿童却与理论上的发现不尽一致,我们往往以理论遮藏实践;理想与现实的脱节和分离,现实中的儿童与理想中的儿童有着落差,而我们往往以理想中的儿童代替现实中的儿童;对儿童可能性的认识与把握,注重其积极的、光明的一面,而忽略其消极的、灰色的一面。”儿童的世界是美好的,但这不是绝对的。对于“消极的、灰色的”一面同样需要正视、重视。一个问题儿童的背后一定有个问题家庭,学校教育对“问题家庭”的影响力是微乎其微的。遗憾的是学校教育没有刚性的约束力,所以我能理解这位老师把这件事说成“过分的玩笑”。一定程度上,学校教育承受着不能承受之重。
电视剧《亮剑》中那支骑兵队伍,明知不能敌,也绝不束手就擒,直至拼尽最后一人。那样的血性,让人热血沸腾。每每从新闻上看到被欺凌的孩子缩在墙角,任由别人欺侮时,真是心疼而又愤怒。尊严还在?血性何在?你想用你的示弱换来别人的怜悯?恰恰相反,示弱更让施暴者嗅到了血腥的快感。这样的画面是不是成人世界里也很熟悉——两三个犯罪分子当街作恶,却无人敢声张。这样的报道屡见不鲜。
是什么让大众成了沉默的羔羊?我们的教育里是不是少了点应有的血性和野性?我们有太多的整齐划一,我们有太多的一切行动听指挥。在家要听父母话,在校要听老师话。一直亦步亦趋,唯唯诺诺的孩子,面对凶神恶煞的“纸老虎”的时候,还会有指出他是“纸老虎”的勇气吗?指望这样的孩子将来“路见不平一声吼”?
这么想来,撒点野、打次架、闯点祸,又有什么关系呢?
【本文作者:田小秋。(微信公众号:时间的流里)】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