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演讲与口才>演讲稿大全>演讲稿>

家庭美德教育演讲稿6篇(2)

王燕分享

  家庭美德教育演讲稿篇4

  一、中华传统美德应成为家庭教育的根基

  家庭教育是家庭建设的基础工程。时下,家庭教育的功利性倾向导致一些父母唯分数论,把孩子能否进重点中学、重点大学作为主要甚至唯一的教育目的,教出了只会学习但不会“做人”的孩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失德案件,如重庆女童摔婴、复旦投毒案等折射出家庭道德教育的不足与缺失,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加强青少年人格与品德教育必须成为家庭教育的重点。一个国家不能没有核心价值观,一个家庭也不能没有核心道德观。那么,用什么作为家庭的核心道德观,培塑我们的下一代?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传承孕育出的传统美德,是国人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智慧结晶。传统美德不仅具有普适性的价值,同时也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比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和”等等,至今都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理应成为我们家庭教育的根基,成为我们教育下一代有力的思想武器。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传统美德无所不包,如何继承优良传统,又赋予新的时代发展内涵,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仅就家庭建设来看,《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将传统家庭美德与现代家庭建设理念相融合后,提出的家庭美德五个准则是一个较为简洁可行的范本,可是家长对此的知晓程度并不高。据笔者所在单位2014年在福建省开展的全省家庭美德建设调查数据显示,只有44%的被调查者了解“家庭美德”建设的内容,可见,如何在全社会,特别是在家长中普及与推广核心价值观、传统家庭美德,让其更接地气更具操作性,从而成为家庭教育正确的价值引领是当务之急。

  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家长应率先垂范

  1.孝老爱亲,知行合一。中华传统美德最注重孝文化。孝作为“众善之始”,存在一个由内及外、由亲及疏、由近及远、由小及大的推行过程。推行到最后,几乎是无所不包,无所不在。在家庭中孝道伦理的本质应是责任和义务,被视为国人的基本品德。当下不少家庭“孝亲”观念淡薄,尊老不足爱幼有余,啃老现象严重。在福建省家庭美德建设调查中,被问及对“啃老”现象的看法时,有46.3%的人认为“很不应该”,有43.8%的人认为“事出有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另有9%的人甚至认为“可以理解”。民众对“啃老”的宽容固然有一定社会原因,但从另一方面也表明大家“尊老敬老”的意识与能力均不足。只有家长们将“孝老爱亲”上升到家庭核心道德的高度来予以对待,处处知礼、守礼、重礼,做到知行合一,家庭教育才能真正成为传统美德传承的一个重要场所,从而发挥传统美德的现实价值。

  2.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身教重于言教,是中国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言传”即家长先要深入理解传统美德内涵,然后通过阅读、讲解、游戏等多种形式向子女传授美德知识。“身教”是要求家长做好表率,以“遵纪守法,爱岗敬业,诚信友善”等美德规范自己的行为。但是,能做到“以身作则”的家长并不多,比如在福建省家庭美德建设调查中,只有30%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对孩子的承诺都能兑现,在诚实守信上为孩子做好榜样”。家庭教育应是做人的教育。“人而无信,百事皆虚”(《增广贤文》),“修身以求进,行道以利世”(《颜氏家训》),承载传统家庭美德的古代家训,也是处处体现为人处事的教诲,而少讲读书学习。这些经典告诉我们,家庭教育应重品行培育,通过家长言传身教建立“家规”,形成良好“家风”。

  三、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家长应讲究方法

  1.立成于幼,潜移默化。中国古代家教非常重视少儿早期品行教育,讲究立成于幼。《颜氏家训》说:“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以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传统家教强调只要坚持从小实行道德启蒙,就能在少儿的心中培养起道德伦理情感,并在不断地砥砺之后,习惯成自然地践履道德。近代婴幼儿生理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方面的研究说明,早期教育在个人的身心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孩子幼年时期对其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美德教育,能培养起孩子道德良知和优秀品质,并伴随其成长越发牢固。

  2.通俗易懂,喜闻乐见。早在十年前北京召开的第四届海峡两岸伦理学研讨会上,就有台湾学者呼吁伦理学界要协力社会教化,特别是要让义理通俗化、理论实践化、探讨生活化,也就是要将传统伦理研究与现实更紧密结合达到教化社会的目的。当前传统美德教育亦存在这样的问题,教导不够生动形象,苍白无力,操作性不强。诸如《弟子规》和《三字经》等易懂易读的道德启蒙读物还不多,也未能整编出像古时“二十四孝”那样广为流传、深入人心的德育经典案例。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全社会和家长们一起努力,既积极挖掘传统美德中的精华,又结合时代特征和现代少儿的特点,编辑德育启蒙读物,制作美德教育影视作品,开设国学特色课堂。另外,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可通过阅读、演唱、游戏、观看视频、参观与实践等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孩子在玩中了解传统美德、掌握传统美德、践行传统美德。

  家庭美德教育演讲稿篇5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民族,它有着五千年的博大文化,流传着许多良好的传统美德:尊老爱幼,节约用水,拾金不昧,见义勇为。

  说到尊老爱幼,我国的“孔融让梨”想必大家都知道,孔融把最大的梨子给了哥哥和弟弟,最小的给了自己,爸爸问他为什么,他说哥哥比我大,弟弟比我

  小,所以我把梨给了他们。四岁的孔融都知道要尊老爱幼,那我们呢?难道可以无动于衷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父母,我们应该孝敬他们,每天看见他们忙碌的身

  影,难道不应该为他们做一些事吗?我们可以给父母父母捶捶背、倒杯茶、讲个笑话,帮助他们消除一天的疲劳。

  说到助人为乐,我深有感触。每当我需要别人的帮助时,总会得到大家的鼓励与帮助。记得有一天,我的作文写得不错,老师让我把它朗读出来。那是我第一

  次在大家面前讲话,心里像藏了只小兔子,“砰砰”直跳,紧张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后来,老师带领大家向我鼓起掌来。我定了定神,像吃了颗定心丸,大声地朗

  读了出来……

  说到见义勇为,我在报纸上看过,一个小男孩为了解救落水的儿童,竟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还有许多见义勇为的例子。英雄们在危险面前,毫不畏惧,置生死于度外,这种精神让人敬佩不已。

  还有许许多多的传统美德,比如艰苦朴素、自力更生等等,在这不能一一详述……

  我爱我的祖国,更爱祖国的传统美德。我要发扬这些传统美德,让我们的民族之魂永远优秀于世界之林。

  家庭美德教育演讲稿篇6

  尊敬的各位领导、诸位同事你们好:

  今天有幸第一个站在这个演讲台上,且容我抛砖引玉,我演讲的题目是: 讲家庭美德做有孝心的人

  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 孝是“人伦之本”。 人的优良品德由爱而发端,由孝而产生。一个有孝心的人才能称得上是一个有爱心的人,有爱心才能生活得更加充实,才能获得更多的爱。可是,在物质生活越来越好的今天,有些人对孝道避而远之,以致产生了不少社会问题,从而影响了社会稳定及家庭和谐。因此,我认为我们应回归原点,用传统孝道文化的力量来净化心灵,讲家庭美德,做一个有孝心的人。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构成人类社会延续、发展的基本要素。家庭美德不仅对家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对社会也具有强烈辐射功能。家庭成员也是社会成员。家庭成员的道德意识和文明行为,对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形成与维护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也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安定和文明。因此, 家庭美德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文明基石。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赖于家庭的稳定和文明。

  家庭美德的基本要求是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是调节家庭内部成员和家庭生活密切相关的人际交往关系的行为规范。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个人生活的幸福与否,不仅与社会的文明进步相关,还与是否拥有一个和睦、温馨的家庭密切相关;反过来说讲家庭美德,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美满幸福,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谐。

  因此我们更应该弘扬家庭美德,建立和谐家庭,树立起尊重老人、尊重父母的社会风气。子女要尽赡养义务,除了在经济上接济和抚养老人外,更重要的是要尽心尽力满足父母在精神生活、情感方面的需求。这种精神赡养包括子女与老人和睦相处、子女对老人的理解、尊重和感情上的慰藉。要使老人们老有所依更要老有所乐!那么我们又如何做个孝子呢?

  其实很简单,不是有首歌吗?常回家看看——给老人捶捶背,揉揉肩,把自己在外面听到和见到的有趣的事情讲给老人听,去旅游或者出差回来带点糕点或者糖果茶叶,定期陪老人做体检??想想看,这些事情是多么容易做到啊,可我们又做了多少呢?孝敬其实并非一定是物质和金钱的不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时时牵挂着父母就行了:饭后给父母端杯热茶,阳光灿烂的日子陪父母出门散散心聊聊天。

  总之,让我们一起讲家庭美德做有孝心的人,让我们的家庭因为相互尊敬、关爱而幸福美满,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我们的人生因为有爱心的和付出而精彩。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家庭美德教育演讲稿相关文章:

1.家庭美德故事演讲稿3篇

2.传承家庭美德演讲稿3篇

3.最美家庭八分钟演讲稿3篇

4.家庭美德榜演讲稿3篇

5.创建幸福家庭演讲稿3篇

6.家风伴我成长演讲稿3篇

7.关于美德的演讲稿3篇

586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