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_养生学堂>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药大全>

甘遂的介绍 甘遂的功效作用

玉凤2分享

  甘遂多年生草本,高25-40cm。全株含白色乳汁。什么是甘遂?甘遂的功效作用有哪些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甘遂的资料,欢迎阅读。

  甘遂的介绍

  甘遂(拉丁学名:Euphorbia kansui T. N. Liou ex S. B. Ho),多年生草本,高25-40cm。别名主田、重泽、甘藁、陵藁、甘泽、苦泽、白泽、鬼丑、陵泽、为大戟科大戟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甘肃、山西、陕西、宁夏、河南等地,多生在低山坡、荒坡、沙地、田边和路旁等,已由人工引种栽培。可作药用。

  形态特征编辑

  甘遂多年生草本,高25-40cm。全株含白色乳汁。

  根细长,弯曲,中段及末端常有串珠状、指状或长椭圆状块根,外表棕褐色。[1]

  茎常从基部分枝,下部带紫红色,上部淡绿色。叶互生;无柄;叶片线状披针形及狭披针形,长2-9cm,宽4-10mm,先端钝,基部楔形,全缘。[1]

  杯状聚伞花序顶生,伞梗5-9,基部轮生叶长圆形或狭卵形,长1.5-2cm,宽8-9mm;每伞梗常再次分叉,细弱,长2-4cm;苞叶1对,三角状卵形,长5-9mm,全缘。[1]

  总苞陀螺形,长约2mm,先端4裂,裂片卵状三角形,边缘具白毛,腺体4,新月形,黄色,两端有角,生于裂片之间的外缘;雄花8-13,每花具雄蕊1;雌花1,位于雄花中央,花柱3,分离,柱头2裂。蒴果近球形,无毛,灰褐色,长约2mm。[1]

  生境分布编辑

  生长环境:生于荒坡、沙地、低山坡、草坡、农田地埂、路旁等处[1] 。

  分布情况: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河南、四川等地。[1]

  栽培技术编辑

  栽培方法

  繁殖:用种子繁殖,种子卵圆形,长2.4毫米,直径1.5毫米,千粒重3.35克。其种子在室温下袋藏会显著降低发芽率,宜放在冰箱或干燥器内贮藏。分直播或育苗移栽2种方法。[2]

  1、直播 :按20~25厘米行距开1厘米深的浅沟,将种子均匀播在沟内,覆土、轻压、浇水,以后视墒情浇水,半月左右出苗,每公顷用种15千克。[2]

  2、育苗移栽 :第一年育苗,第二年春季移栽,移栽时将串状根挖出,从根的细节处一节一节切开,切时不伤粗的部分,穴栽,行距20~25厘米,株距12厘米,覆土6厘米左右为宜。[2]

  选地整地:按适种环境选好地块,每公顷施厩肥或堆肥52500千克左右,深耕30厘米,耙细整平。[2]

  田间管理

  1、间苗 :苗高5~6厘米时间苗,保持株距12厘米;[2]

  2、中耕除草 :生长期间要中耕除草,生长前期中耕要浅,生长后期逐步加深;[2]

  3、追肥 :每年追肥2~3次,在幼苗期,每公顷施入粪尿15000千克左右,20天后再施入粪尿并施过磷酸钙1500千克。第3次在1个月后施些草木灰、饼肥等,促进长根;[2]

  4、除花 :在开花时可摘除花蕾,以利根部的生长发育。[2]

  病虫防治

  1、叶斑病

  初夏高温季节时发生,严害为害时,叶片枯萎。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1:1:150倍波尔多液或克菌丹防治。 [3]

  2、地下害虫

  主要有地老虎、蝼蛄。按常规方法防治。 [3]

  药用价值编辑

  【性味】味苦;性寒;有毒。

  【归经】脾经;肺经;肾经;膀胱经;大肠经;小肠经。

  【功能】泻水逐肿,消肿散结。

  【主治】水肿;腹水;留饮结胸;癫痫;喘咳;大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内服:宜入丸散,每次0.5-1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内服宜用炮制品。

  【药材基源】大戟科植物甘遂的块根。

  【采收储藏】春季开花前或秋季枯苗后挖掘根部,除去泥土,将根放入竹筐内,置流水河渠内,筐内放些碎瓦块或煤碴,用木棒搅拌,洗净外皮,晒干。或用硫黄熏后再晒干。

  【泻下作用】

  甘遂能刺激肠管,增加肠蠕动,产生泻下作用。生甘遂乙醇浸膏对小鼠有较强的泻下作用,毒性亦较大,经醋炙后其泻下作用和毒性均有减低,小鼠口服生甘遂或炙甘遂的乙醇浸膏10-50g生药/kg,约半数动物呈明显的泻下作用,生甘遂作用较强,毒性也较大,58只小鼠服药后有11只死亡,炙甘遂则无死亡。服生甘遂或炙甘遂粉剂的混悬液6-9g/kg,亦有泻下作用,但无死亡。提取乙醇浸膏后的残渣或甘遂的煎剂则无泻下作用,因此泻下的有效成分存在于酒精浸膏内,可能是一种树脂。[4]

  【利尿作用】对人体有利尿作用。对大鼠无利尿作用。亦有报道健康人口服甘遂煎剂亦无明显利尿。

  【引产作用】

  用甘遂乙醇浸出物给妊娠豚鼠进行引产实验,发现无论是腹腔或是肌肉注射甘遂浸出物,均呈现出一定的抗生育作用。并认为甘遂引产效果与给药剂量有密切关系,当剂量为10mg/kg时即可发生引产效果。

  3.1.抗小白鼠早孕作用:选妊娠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9-10只,于妊娠第6天开始按每日每公厅20、15、10及5mg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注4天,对照组给予同等量生理盐水(加适量乙醇)。于第l0天剖检子宫,按胚珠大小及色泽等判断其是否为正常妊娠,并计算各组妊娠成功率。实验结果表明,对照组妊娠成功率90%,实验组虽稍低,但统计上无差别。[5]

  3.2.甘遂对小白鼠中期妊娠的中止作用:

  取妊娠第10天小鼠于乙醚麻醉下剖检子宫,选胚胎生长正常的小鼠,缝合腹腔后继续饲养。于妊娠第12天随机分组,并开始给药。药物给药次数及途径皆同上一实验。给药期间,有小部分曾发生阴道流血。于妊娠第16天处死剖检,观察胚胎生长情况。实验表明,给药组胚胎大小不整齐,色多暗红。部分胎儿死亡,色苍白而形较小。其中部分胚胎已经与宫内膜脱离且液化。死组存活胎儿身长小于1.5cm,但对照组胎儿身长≥1.5cm,给药组死胎率显着高于对照组。[5]

  3.3.甘遂对家兔中期妊娠的影响:取雌性大白兔,体重3.1-4.0kg,与雄性兔交配后查阴道有精子者为妊娠第1天。于第2天开始给药。给药组8只,甘遂提取液临用时以生理盐水500倍稀释,按5mg/kg缓缓静脉注射。对照组两只,不给药物。对照组2只及给药组3只家兔皆于第一次给药(2-6小时)后剖检。另5只给药次数及剖检时间根据实验按排进行。结果表明,甘遂提取液对家兔中期妊娠有明显的中止作用。[5]

  3.4.甘遂对子宫收缩的影响:正常成熟雌性大、小白鼠,妊娠7-10天及11-15天大白鼠,妊娠6-9天及9-14天小白鼠;正常雌性成熟家兔,实验前皮下注射雌二醇2ug/次/天,连续2天。动物处死后立即剖取子宫角,剪取一侧子宫角中间一段(2cm)。按Magnus法描记子宫曲线,另一侧置40℃台氏液中保存。药物每次于25ml台氏液中加入甘遂提取液加入0.2ml,无水乙醇0.2ml作对照,脑垂体后叶注射(10u/ml)1滴;前列腺素E215ug,实验结果表明,甘遂对各类动物不同生理状态(包括早孕,中期妊娠及正常者)的离体子宫的作用很不恒定,多数情况是抑制收缩或无影响;有时亦能加强收缩。但这些作用皆与乙醇引起者相似,而脑垂体后时则几乎使全部子宫皆发生收缩。实验还表明,甘遂可明显减弱前列腺素E2的子宫收缩作用。[5]

  镇痛作用 甘遂萜酯A、B对小鼠扭体法有镇痛作用,并有毒性。[5]

  其它作用 生甘遂小量能使离体蛙心收缩力增强,但不改变其频率,大量则抑制。[5]

  各家论述

  1.《本草衍义》:甘遂,今惟用连珠者,然《经》中不言。此药专于行水,攻决为用,入药须斟酌。[5]

  2.《珍珠囊》:水结胸中,非此(甘遂)不能除。[5]

  3.《汤液本草》:甘遂可以通水,而其气直透达所结处。[5]

  4.《本草经疏》:甘遂,其味苦,其气寒而有毒,善逐水。其主大腹者,即世所谓水蛊也。又主疝瘕腹满、面目浮肿及留饮,利水道谷道,下五水,散膀胱留热,皮中痞气肿满者,谓诸病皆从湿水所生,水去饮消湿除,是拔其本也。甘遂性阴毒,虽善下水除湿,然能耗损真气,亏竭津液。元气虚人,除伤寒水结胸不得不用外,其余水肿鼓胀,类多脾阴不足,土虚不能制水,以致水气泛滥,即刘河间云诸湿肿满属脾土,法应补脾实土,兼利小便。不此之图,而反用甘遂下之,是重虚其虚也。水既暂去,复肿必死矣。必察病属湿热,有饮有水,而元气尚壮之人,乃可一施耳,不然祸不旋踵矣。[5]

  5.《本草崇原》:土气不和则大腹,隧道不利则疝瘕。大腹则腹满,由于土不胜水,外则面目浮肿,内则留饮宿食,甘遂治之,泄土气也。为疝为瘕,则症坚积聚,甘遂破之,行隧道也。水道利则水气散,谷道利则宿积除,甘遂行水气而通宿积,故利水谷道。[5]

  6.《本草新编》:甘遂,破症坚积聚如神,退面目浮肿,祛胃中水结,尤能利水。此物逐水湿而功缓,牵牛逐水湿而功速,二味相配,则缓者不缓,而速者不速矣。然而甘遂亦不可轻用也,甘遂止能利真湿之病,不能利假湿之症。水自下而侵上者,湿之真者也,水自上而侵下者,湿之假者也。真湿可用甘遂以开其水道,假湿不可用甘遂以决其上游。真湿为水邪之实,假湿乃元气之虚,虚症而用实治之法,不犯虚虚之戒乎,故一决而旋亡也。[5]

  7.张寿颐:甘遂苦寒。攻水破血,力量颇与大戟相类。故《本经》、《别录》,主治腹满浮肿,下水、留饮,破症坚积聚,亦与大戟主治大同小异,但兼能消食,通利谷道,稍与大戟不同,则攻坚之力,殆尤为过之。所主疝瘕,盖以湿热壅结者言之,而寒气凝滞之症,非其所宜。《别录》又申之以热气肿满一句,则此之能泄水肿,皆以湿热实症言,而脾肾虚寒,以致水道不利诸症,误用此药,实为鸩毒,从可知矣。五水者,盖言五藏经脉中停留饮水气耳。[5]

  实用选方

  1、水肿腹满。用甘遂(炒)二钱二分、牵牛一两半,共研为末,煎为水剂,随时服用。[6]

  2、身面浮肿。用甘遂二钱,生研为末,放入猪肾中,外包湿纸煨熟吃下。每日吃一次至四、五次。如觉腹鸣,小便亦通畅,即是见效[6]

  3、肾水流注(腿膝挛急,四肢肿痛)。用上方加木香四钱,每用二钱,煨熟,温酒嚼下。泻下黄水为验。[6]

  4、大小便不通用甘遂五钱(半生半炒)、胭脂坏了十文,共研匀。每服一钱,加白面四两,和水做成面片,煮熟淡食。待大小便通畅后,再服平胃散加熟附子,每取二钱煎服。[6]

  5、水鼓气湍。用甘遂、大戟各一两,慢火炙后,共研为末。每取二、三分,加水半碗,煎开几次,待温服下。不过十服见效。[6]

  6、脚气肿痛。和甘遂半两,木鳖子仁四个,共研为末。每取四钱,放入猪肾中,湿纸包好煨熟,空心吃,米汤送下。不过十服见效。[6]

  7、疝气偏肿。用甘遂、茴香,等分为末。每服二钱,酒送下。[6]

  8、痞症(发热、盗汗、胸背疼痛)。用甘遂包在面中,放浆水内煮十沸,去面。把甘遂在微火上炒黄,研为末。大人每服三钱,小儿每服一钱,临星时服,冷蜜水送睛。忌油腻鱼肉。[6]

  9、消渴。用甘遂(麸炒)半两、黄连两,共研细,加蒸饼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二丸,薄荷汤送下。忌甘草。[6]

  10、风痰迷心癫痫。用甘遂二钱,研为末,放在猪心里。缚紧,纸懈,煨熟。取药出,加辰砂末一钱,分成四份。每服一份,半用过的猪心煎汤调下。以大便下恶物为效,否则须再次服药,此方名“遂心丹”。[6]

  11、小儿马脾风(风热喘促,闷乱不安)。用甘遂(包面中,煮过)一钱半、辰砂(水飞)二钱半、轻四化建设少许,共研为末。服时,先取少许浆不,滴入一为油,然后放药末二、三分在油上。等药下沉,去浆灌服。此方名“无价散”。[6]

  12、麻木疼痛。用甘遂二两、蓖麻子仁四两、樟脑一两,共捣作饼,贴患处。此方名“万灵膏”。内服甘草汤。[6]

  13、突然耳聋。用甘遂半寸。棉裹插耳内,口中嚼少许甘草。[6]

  药毒理学

  1、甘遂峻泻,有毒。可引起呕吐、腹痛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毒副反应。按10mg/kg剂量连续给小鼠静脉注射一周后,尸检发现心、肝、肾有一定中毒性的组织学改变。对注射甘遂浸出物后的家兔进行病理检查,发现横纹肌明显肿胀,间质明显水肿。家兔耳静脉注射0.6ml(含生药30mg)和1ml(含生药50mg),注射第2、3天,家兔活动、进食量较差,3天恢复,观察1月均无死亡,动物心、肝、肾等未见病理学改变。[5]

  2、甘遂对小鼠的LD50为346.1±28.4mg/Kg。[5]

  3、甘遂萜酯A对小鼠的LD50为30mg/kg。[5]

  鉴别方法编辑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残存木栓层为数列木栓细胞。皮层狭窄,散有类圆形、类三角形、类方形、长方形或多角形的厚壁细胞,并有乳汁管。韧皮部宽阔,近形成层处筛管群较明显;有乳汁管。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单个散在或数个至10余个相聚,放射状排列;射线宽2-10余列细胞,亦有少数乳汁管分布。本品薄壁细胞含淀粉粒。[5]

  粉末特征:类白色。[5]

  ①淀粉粒单粒球形或半圆形,直径5-34μm,脐点点状、裂缝状或星状;复粒由2-8分粒组成。[5]

  ② 无节乳管含淡黄色微细颗粒状物。[5]

  ③厚壁细胞长方形、棱形、类三角形或多角形,壁微细颗粒或非木化。[5]

  ④具线纹孔导管多见,常伴有纤维束。[5]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10ml,冷浸24h,滤过。取滤液2ml,置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干,加醋酐1ml溶解,浆溶液置试管中,沿管壁加浓硫酸1ml,两液界面出现紫红色(检查甾醇)。[5]

  化学成分编辑

  根含γ-大戟醇又名大戟二烯酸、大戟醇、甘遂酸又名20-表大戟二烯醇、20-去氧巨大戟萜醇、20-去氧巨大戟萜醇-3-苯甲酸酯、20-去氧巨大戟萜醇-5-苯甲酸酯、巨大戟萜醇、巨大戟萜醇-20-乙酸酯、13-氧化巨大戟萜醇、13-氧化巨大戟萜醇-13-十二酸酯-20-乙酸酯、甘逐萜酯、甘遂大戟萜酯。Β- 香树脂醇乙酸酯、β-谷甾醇、β-谷甾醇葡萄糖甙、24-亚甲基环木菠萝烷醇、1、1-双(2,6-二羟基-3-乙酰基-4-甲氧基苯基)甲烷和甲基(2,4-二羟基-3-醛基-6-甲氧基)苯基甲酮。尚含棕榈酸、枸橼酸、草酸、鞣质、树脂、葡萄糖、蔗糖、淀粉、维生素B1等。[7]

  甘遂的功效作用

  甘遂为较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

  别名:主田、重泽、甘藁、陵藁、甘泽、苦泽、白泽、鬼丑、陵泽、肿手花根、九头狮子草、化骨丹、肿手花、头痛花、猫儿眼。

  来源:为大戟科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甘遂的干燥块根。

  产地:主产于陕西渭南、三原、甘肃天水、河南洛阳等地。此外湖北、山西亦产。

  性状鉴别:块根连珠状,纺锤形或不规则棒状,长约2~6厘米,直径约0.5~1.5厘米,表面洁白或黄白色(已撞去外栓皮)。未去净外栓皮处显棕色斑点。陈久则变红黄。质硬,易折断。断面粉性,皮部色白,约占半径的1/2,木质部浅黄色。粉性足者用水浸湿后木质部显黄色。味微甘辛,有持久刺激性。

  以肥大饱满、色白、粉性足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三萜成分,包括d-大戟醇、r-大戟甾醇等。

  功效与作用:1、泻下:甘遂的致泻成分对肠粘膜有强烈刺激,引起炎症性充血和蠕动等,造成峻泻/副作用大,有恶心、呕吐、腹痛、头晕、心悸、血压下降,有时令病人难以忍受,应慎用。

  2、利尿。

  炮制:醋制。

  性味:苦寒,有毒。

  归经:入肾、肺、大肠经。

  功能:泻水遂肿,消肿散结。

  主治:水肿胀满,痰饮积聚。

  附:反甘草。

  临床应用:1、主要用于攻遂胸腹积水,见证与应用牵牛子相同,只用于气壮实邪者。

  1、用于治疗肝硬化腹水。配人参(或党参)、虫笋尖、黑牵牛、沉香、肉桂等遂水药和益气行气药,消肿效果不错。

  2、用于治疗渗出性胸膜炎所致胸水,急性期如兼有实热症状:潮热、协痛、便秘、口燥而渴、心烦,属"结胸"证,单用甘遂效力不够,须配大黄、元明粉,方如大陷胸汤。

  3、用于治疗肾炎水肿(急、慢性肾炎均可)。甘遂6g,研末,放入雄猪腰(肾)中,其外以竹纸包裹,用水沾湿竹纸,然后以火煨之,煨熟后把猪腰切成7片,每天服1片,旺旺服4~5片后便开始消肿。

  使用注意:1、孕妇忌用,一般服后病愈即予停服;2、宜用煨甘遂,或用醋制过者,因煨过后可减少其呕吐等副作用。又经醋酸作用后,可减少甘遂的毒性刺激作用。生甘遂毒性和泻下作用均较强,不宜应用;3、甘遂和芫花、大戟,传统经验忌与甘草配伍,但现代的初步实验结果还很不一致。有些报道指出,据家兔试验,甘遂(或芫花、大戟)配甘草,服后呼吸、心跳、体温、瞳孔反应、胃肠功能并没有产生特别的变化,但另一些实验则证明了甘遂与甘草配伍随用量比例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反应。

  用量多作丸散用,粉剂每次0.3~0.6g,最多0.9~1.5g装入胶囊内吞服,否则易发生恶心、呕吐。也可用水煎(常用量1.5~3g),但效果一般不理想,有时用到4~12g也不一定有泻下作用。现代实验已证实甘遂的有效成分难溶于水,故前人不以甘遂汤剂是有科学根据的。

  处方举例:大陷胸汤(《伤寒论》):大黄9g、元明粉15g、煨甘遂0.9g(研末装入胶囊),先煮大黄,后下元明粉,煮一、二沸后,送服甘遂末。

看了“甘遂的介绍”的人还看了:

1.如何种植甘遂

2.南方草莓种植新技术的简介

3.河南中药材种植基地的介绍

4.玉米香菇立体种植技术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