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_养生学堂>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药材>

中药最佳服药时间

文局分享

  防治疾病,调理身体的一个好方法,那么你知道喝中药注意事项 有哪些呢?想要更好的发挥中药的效果,想要更好的治疗疾病,那么我们在喝中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一些细节,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中药最佳服药时间,希望能帮到你。

  中药最佳服药时间

  一般来讲,上午9时和下午3时左右,是机体吸收药物的“黄金时间”,所以此时服用中药最佳。但是不同药性的中药,讲究不同的服药时机。

  一般而言,治疗虚症和肠胃病,应在饭前30~60分钟服用;而治疗心肺病和其他一般疾病,则通常在饭后30分钟服用为佳,以避免药物对肠胃产生刺激,减少副作用的产生;助消化或对肠胃有刺激的中药,也应饭后服用;而补益药和泻下通便的药物则宜饭前空腹服用。其中,通便药物如大黄、火麻仁等,宜在清晨或白天服用,避免在睡前或夜间服用;驱虫药也应在早上空腹服用,而安神药则应在睡前服用。

  另外,“趁热喝”是大部分人喝汤药的习惯。其实,喝汤药不一定要“趁热”。中医理论认为,一般的中药汤剂应该“温服”,即药汤煎后立即滤出,在常温下放至30℃~37℃时再喝,而丸、散一类中成药也应该用温开水送服;属于解表、发散风寒的中药,才应该“热服”,并且可在服药后吃点稀饭、热水,以助药力;而止吐、解毒清热的药,则应该“冷服”,以免引起刺激。

  什么时候喝中药最好

  服药与吃饭的相对时间对药效影响明显。根据我国大多数人一日三餐的饮食习惯,可将基本用药时间划分几种情况:饭前服是指药品安排在进餐前30~60分钟服用。目的是使药物较快进入肠道,有利于肠道吸收,减少食物对其生物利用度的不良影响,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和利用。

  饭后服则要将药品安排在进餐后30分钟左右服药,主要是为了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此外,餐中服药是指进餐过程中服药,药服完后继续用餐,目的是借助于食物中的油类促进药物吸收或利用药物阻止食物中糖分的吸收,加速血糖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