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根的介绍_芦根的功效作用
芦根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芦苇的地下茎。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常生于河流、池沼岸边浅水中。什么是芦根?芦根的功效作用有哪些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芦根的资料,欢迎阅读。
芦根的介绍
入药部位
本品为单子叶植物禾本科芦苇的根茎。
性味
甘,寒。
归经
归肺、胃经。
功效
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
主治
用于热病烦渴,肺热燥咳,内热消渴,疮疡肿毒。
相关配伍
1、与麦门冬、天花粉等同用,可用于热病伤津,烦热口渴等症。
2、与黄芩、浙贝母、瓜蒌等同用,可用于肺热咳嗽等症。
3、与薏苡仁、冬瓜仁等同用,可用于肺痈吐脓等症。
用法用量
煎服,干品15-30g,鲜品加倍,或捣汁用。
禁忌
脾胃虚寒者忌服。
炮制方法
除去杂质及须根,洗净,稍润,切段,干燥。 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防霉,防蛀。鲜芦根埋入湿沙中,防干。
生理特性
芦苇,多年生高大草本,具有匍匐状地下茎,粗壮,横走,节间中空,每节上具芽。茎高2-5米,节下通常具白粉。花期9-10月,生长于河流、池沼岸边浅水中。
产地
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相关论述
1、《药性论》:“能解大热,开胃,治噎哕不止。”
2、《唐本草》:“疗呕逆不下食、胃中热、伤寒患者弥良。”
3、《本草蒙筌》:“解酒毒、鱼蟹中毒。”
4、《本草纲目》:“按《雷公炮炙论·序》云,益食加觞,须煎芦朴。注云,用逆水芦根,并厚朴二味等分,煎汤服。盖芦根甘能益胃,寒能降火故也。”[1]
芦根的作用功效
芦根的作用
芦根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芦苇的地下茎,性味甘、寒;入肺、胃经。具有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等功效,中医学称之为“火药”。常用于热病伤津、烦热口渴、舌燥少津之征,或胃热呕逆、肺热咳嗽、痰稠、口干及外感风热的咳嗽。在春季流行的疾病中,以流行性感冒、麻疹、上呼吸道感染等居多,这些疾病在中医学多属风温范畴,即感受春季风热邪气所引起的外感温热病,每日用芦根煎水代茶饮用就能对这些疾病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对于温邪犯肺、热伤肺经而致的肺热咳嗽、风热感冒,可将芦根与菊花、桑叶、杏仁等同用,如桑菊饮等。现代药理分析:芦根含有薏苡素、天门冬酰胺等。它的药用价值除退热外,还可治疗多种疾病。
(一)芦根的作用
清热生津。
本品能清肺热,化痰浊,用于风热犯肺引起的肺热咳嗽,痰稠难出。本品味甘能生津,性寒能清热,可用于热盛伤津口渴者。若用鲜芦根汁则清热生津之力更大。
清胃止呕。
多配竹茹等同用,治疗胃热引起的呕吐呃逆。
生津。
芦根传统分类在清热泻火药一节中,有清热功效。但实际上它的泻火之力是弱的,养胃生津功效反而明显。因此将芦根移入养阴药一节中。古代没有输液条件,治疗发热病的方剂放入芦根,以帮助解决伤津脱液的问题。现代各种发热病通过输液,已经纠正了水和电解质平衡,病人仍然口干、纳少、舌红、少津,芦根养胃生津,煎汤代茶饮服,不但能消除口干、食少的症状,更重要的是提高免疫功能,加速了身体康复。
治疗口眼干燥。
治疗干燥综合征口眼干燥,在复方中加入芦根,有助于唾液分泌,改善口燥咽干的症状,似比石斛更为有效。鲜芦根较干芦根更好,宜与生地、麦冬同用。
制作饮料和药膳。
煎汤代茶饮服,夏季可以清暑热,解口渴,秋天用以润燥。芦根汤液带有甜味而滋润,可放茶叶同泡,当作饮料。
对骨骼肌有抑制作用。
所含的薏苡素对骨骼肌有抑制作用,能抑制蛙神经肌肉标本的电刺激所引起的收缩反应及大鼠膈肌的氧摄取和无氧糖酵解,并能抑制肌动蛋白-三磷酸腺甙系统的反应,还有比较弱的中枢抑制作用,表现为对大鼠及小鼠均有镇静作用,并能与咖啡因相拮抗。
治热淋涩痛。
芦根功能清热利尿,可用治热淋涩痛,小便短赤,常配白茅根、车前子等用。
(二)芦根药理作用
黏多糖能促进腺体分泌,而能增加唾液、胃液、肠液。
有提高免疫的作用。
对鱼、蟹有解毒作用。
【临床应用】
用于发热后康复阶段,改善口干、内热等症。
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口干、咽痛、咳嗽有痰或无痰。
治疗颈部以上放疗后的口干。
治疗干燥综合征、红斑狼疮等的口眼干燥。
用于夏天秋天暑热和干燥,用以清暑和润燥。
【剂量与用法】
药典剂量:15——30g。
临床常用剂量:干芦根l5——30g,鲜芦根一支或30cm。
大剂量:干芦根15——30g,鲜芦根一支或30cm。
使用方法:水煎服。
芦根的功效
【性味】 甘,寒。
①《别录》:"味甘,寒。"
②《药性论》:"无毒。"
③《本草再新》:"味甘苦,性微寒,无毒。"
④《陆川本草》:"甘淡,微寒。"
【归经】 入肺、胃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胃二经。"
②《得配本草》:"入手少阴、太阴经血分。"
③《要药分剂》:"入肺、脾、肾三经。"
④《本草再新》:"入肝、脾二经。"
【功能主治】
清热,生津,除烦,止呕。治热病烦渴,胃热呕吐,噎膈,反胃,肺痿,肺痈。并解河豚鱼毒。
《别录》:"主消渴客热,止小便利。"
《药性论》:"能解大热,开胃。治噎哕不止。"
《唐本草》:"疗呕逆不下食、胃中热、伤寒患者弥良。"
《日华子本草》:"治寒热时疾烦闷,妊孕人心热,并泻痢人渴。"
《日用本草》:"解河豚鱼毒。"
《本草蒙筌》:"解酒毒、鱼蟹中毒。"
《本草原始》:"治干呕霍乱。"
《玉楸药解》:"清降肺胃,消荡郁烦,生津止渴,除呕下食,治噎哕懊憹。"
《医林纂要》:"能渗湿行水,疗肺痈。"
《天宝本草》:"清心益肾,去目雾,头晕,耳鸣,疮毒,夜梦颠倒,遗精。"
《中国药植志》:"治便秘。"
《南京民间药草》:"治喉痛。"
《山东中药》:"治浮肿。"
《四川中药志》:"治斑疹舌燥及津少。"
芦根的功效作用
本品为常用中药。《名医别录》列为下品。
别名:芦苇根。
来源:为禾本科多年生高大直立草本芦苇的鲜或干的根茎。
产地:全国各地的池沼地、河溪边、湖边、池塘两岸、砂地、湿地等多有野生。
性状鉴别:鲜芦根呈长圆筒状,表面黄白色或牙白色,有光泽。有节,节上有残根及牙痕。质轻而韧,不易折断。断面中空,周边黄白色,厚约2毫米,有排列成环的小孔,外皮疏松,可剥离。气无味甘。以色白、条粗而匀,有光泽无须根者为佳。
干芦苇呈扁圆形。表面光泽,黄白色。节处较硬,显红黄色,有纵皱纹。质轻而绵软。余同上。
主要成分:含薏苡素、蛋白质、天门冬酰胺醣类等。
功效与作用:清热、生津,主要为清肺热、胃热。
炮制:切段。
性味:甘寒。
归经:入肺,胃经。
功能:清热除烦,止呕。
主治:烦渴,呕吐反胃;鲜用表疹,清肺热。
临床应用:1、用于清肺热(咳吐稠痰、咽疼、身热烦躁或有鼻衄)。在治疗上呼吸道炎、急性支气管炎、肺炎、肺脓疡的方剂中,芦根很常用。桑菊饮、银翘散都用芦根,取其清热、甘润作用。至于苇茎汤,更是治疗肺痈(肺脓疡)的常用方剂,如再加鱼腥草、桔梗、川贝等,效力更显著。
2、用于清胃热。热病极期或后期,只要有身热烦渴,舌燥少津、心烦、大便干结等,就可在清热方剂内加入芦根(鲜芦根更好)。至于治疗由胃热而致的呕吐、反胃、呃逆、口臭口渴、舌红而干等证候(大概相当于急性胃炎),可用芦根配竹茹、生姜等,方如芦根清胃饮。
使用注意:有畏寒或便溏者不宜用。
用量:15~60g。
处方举例:1、苇茎汤(《千金方》):苇茎45g,生苡仁30g,冬瓜仁24g,桃仁6g,水煎服。
2、芦根清胃饮:芦根30g,茅根30g,竹茹6g,半夏6g,生姜6g,枇杷叶9g,水煎服。
看了芦根的功效作用的人还看了:
2.芦根的食用方法
上一篇:漏芦的介绍_漏芦的功效作用
下一篇:芦荟的介绍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