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_养生学堂>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药材>

补气血中药材有哪些

淑贤分享

  出现气血不足的情况,要如何来调养呢?可以用饮食方面来调理之外,也可以用中药方来进行调理。有哪些中药材是可以补气血的呢?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补气血中药材,希望对你有用!

  补气血中药材

  一、气虚证的表现

  气虚证主要表现为少气乏力、语音低微、呼吸微弱、食欲不振、食后腹胀、腹泻或便溏、易出汗、怕风寒、易感冒、脉虚或无力等症状。可采用补气的药物治疗。注意:补气药物多为温性,凡阴虚火旺者不宜用。

  常用的补气药物有:人参、党参、太子参、黄芪、山药、刺五加、白术、莲子、白扁豆、大枣、甘草等。

  常用的补气食品有:牛肉、鸡肉、乳鸽肉、鹌鹑、海参、腐竹及猪、牛、羊肚等。

  常用的补阳药物有:附子、鹿茸、海马、海狗肾、鹿鞭、狗鞭、蛤蚧、巴戟、肉桂、冬虫夏草、九香虫、杜仲、续断、狗脊、骨碎补、补骨脂、肉苁蓉、锁阳、淫羊藿、菟丝子、枸杞子、韭菜子等。

  常用的补阳食品有:麻雀肉、狗肉、羊肉、虾以及动物的肾、骨髓、蹄筋等。

  二、血虚证的表现

  血虚证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或暗黄、唇色淡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发麻、妇女行经量少、延期甚至经闭等。可采用补血的药物治疗。一般的血虚证,可选用阿胶制剂、当归制剂、鸡血藤片、何首乌片、归脾丸等。

  常用的补血药物有:当归、熟地、阿胶、何首乌、鸡血藤、白芍等。

  常用的补血食品有:动物血、动物肝脏、动物脊骨、黑芝麻、黑木耳、红糖等。

  4种补血补气的中药药方

  1.补血中药方:

  适用于脸色苍白、经常眩晕的人群,这些都属于身体供血不足的症状。如今的宝宝出现这些症状,多是因偏食而诱发贫血,可服用当归、何首乌、黄精等促进血液循环的补血中药。

  2.补气中药方:

  针对那些总是没精神、易疲劳,并伴有虚汗、胃口不佳的人群。用于补气的中药材主要有人参、黄芪等,代表中药补方有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等。

  3.补阳中药方:

  适用于元气不足或精力下降。用于补阳的中药有淫羊藿、杜仲、肉桂等药材,代表中药补方有八昧元、补元汤等。  

  4.补阴中药方:

  适合精气不足、发烧时服用。精气和津液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若亏损不足,会出现口干舌燥、身体瘦弱、皮肤干燥,并常伴有干咳症状。另外,面部、手掌、脚掌、背部还会有火烧火燎感觉。可用地黄、五味子、山茱萸、麦冬等补肾滋阴的中药材,代表中药补方有六味地黄汤、理阴煎等。

  四道补血补气药膳

  1.花生米大枣烧猪蹄

  原料:猪蹄1000克,花生米(带皮)100克,大枣40枚,料酒25克,酱油60克,白糖30克,葱段20克,生 姜10克,味精、花椒、八角固香、小茴香各少许,盐适量。

  制作:花生米、大枣置碗内用清水洗净、浸润;将猪蹄出毛洗净,煮四成熟捞出,用酱油拌匀;锅内放油,上火烧七成热,将猪蹄炸至金黄色捞出,放在炒锅内,注入清水,同时放入备好的花生米、大枣及调料,烧开后用小火炖烂即可。

  2.当归黄芪乌鸡汤

  原料:乌鸡肉250克、当归15克、黄芪20克。

  制作:乌鸡肉洗净,切块,当归、黄芪洗净,一齐置瓦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煮熟。调味服食。

  功效:补血补气,固肾调精。适用于月经病气血不足、肾虚者,症见经期不准,经量少而色淡,神疲气短,多梦失眠,头昏腰酸,面色苍白等。

  3.人参大枣汤

  原料:人参10克,大枣5枚。人参切片备用。

  制作:大枣洗净备用。人参放入砂锅中,加清水浸泡半天,加大枣,煮约1小时即成。本方有大补气血功效。适用于气血亏虚,虚弱劳损者。

  4.黄芪桂圆粳米粥

  原料:党参、黄芪、桂圆肉、枸杞子各20g、粳米50g、红枣10~15枚。

  制作:原料洗挣,党参、黄芪切碎先煎取汁。加水适量煮沸,加入桂圆肉、枸杞子及粳米,文火煮成粥,加入红枣,再加适量白糖即可。

  
看过“补气血中药材有哪些”的人还看了:

1.常用补气血的中成药

2.补气补血吃什么中药方

3.补气血中药中医方剂

4.女人补气血的药膳食谱大全

5.补气血煲汤食谱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