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有哪些
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对于大家来说都是陌生的,很多人甚至听都没听过,那么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有哪些你知道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有哪些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
在治疗体内致病菌感染时,作用于细菌的抗菌药物浓度和时间是药物取得疗效的两大基本因素。对于不同类型的抗菌药物来说,有些抗菌药物作用浓度是主导因素,有些抗菌药物作用时间是主导因素。作用时间为主导因素的抗菌药物被简称为时间依赖性药物。其杀菌作用主要取决于血药浓度高于细菌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时间,即细菌的暴露时间,而峰值浓度并不很重要。
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的特点
(1)时间依赖性药物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杀菌活性有关,通常在药物浓度达到对细菌最低抑菌浓度的4~5倍时,杀菌速率达饱和状态,药物浓度继续增高时,其杀菌活性及速率并无明显改变,但杀菌活性与药物浓度超过细菌最低抑菌浓度时间的长短有关。
(2)血或组织内药物浓度低于最低抑菌浓度时,细菌可迅速重新生长繁殖。
(3)此类药物通常无明显抗生素后效应(PAE)。
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的误区
1.时间依赖性药物有一个重要药物动力学/药效学(PK/PD)参数t>MIC,其表观的含义是:抗菌药物浓度超过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持续时间。很明显,只有“>MIC”是下标时(t>MIC)才是一个完整的PK/PD参数,其基本量的名称与符号是时间(t),法定计量单位名称及符号是:秒(s)、分(min)、时(h)、天(d)。有一些论文、著作t>MIC写成为t>MIC,还有写成T>MIC。除了可能的印刷校对错误外,对t>MIC含义理解的不透是另一个重要原因:t>MIC是不等式,而且是一个毫无意义地将时间(t)与最低抑菌浓度(MIC)进行比较的不等式;对于这样一个不等式而言,不可能有任何计量单位,包括时间(t)。科研和临床实践中,t>MIC有时也用其占给药时段的百分比来表示,例如:某一类时间依赖性药物t>MIC的期望值是50%,如给药方案为q8h,就是期望在一天24h给药时间段中,该类抗菌药物血药浓度大于MIC时间的加和在12h以上,即给药方案应使t>MIC≥12h。
2.时间依赖性药物PK/PD参数t>MIC下标涉及MIC,但此MIC并非常规意义上的体外MIC,确切地说应该是靶部位MIC。例如,某抗感染药物体外MIC是1μg/mL,t>MIC的期望值是50%,那么设计某种给药方案后,即使该抗菌药物血药浓度大于1μg/mL的时间在12h以上(即t>MIC>12h),常常也可能不会取得满意疗效。其原因是显而易见的:体外MIC是1μg/mL并不等同于血药浓度的期望值也是1μg/mL;血药浓度是1μg/mL时,靶部位药物的浓度常常是低于该值。由于靶部位药物浓度难于测定,而靶部位药物浓度与血药浓度常有较好的相关性,所以常用血药浓度衡量/表示靶部位药物浓度。对于一般感染来说,抗菌药物的血药浓度应该是体外MIC的4~5倍,才能保证靶部位药物浓度达到有效水平。对于较为严重的感染,抗菌药物的血药浓度应该更高,可以是体外MIC的8~16倍。
3.增加给药次数或延长静脉滴注的时间是提高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t>MIC的有效方法,但如果认为“该类药物用药方案的目标是尽可能增加药物和细菌的接触时间”,那么应该认识到如此表述的前提是:至少首先考虑和了解了基本浓度数据MIC。
猜你喜欢:
2.常用抗菌药物
5.什么是抗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