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接种的不良反应
儿童注射疫苗,是为防止某些疾病的侵袭,那你了解疫苗接种的不良反应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疫苗接种的不良反应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疫苗接种的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可分为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每一种疫苗说明书均标注了不良反应的内容。
一般反应:是指在免疫接种后发生的由疫苗本身固有特性引起的,对机体只会造成一过性生理功能障碍的反应。可以表现为全身性一般反应:包括发热、头痛、头晕、乏力、全身不适等情况,一般持续1~2天,个别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当发热>37.5℃或发热伴有其他全身症状、异常哭闹等情况时,须及时就诊。也可表现为局部性一般反应,如,接种局部出现红肿伴疼痛,红肿范围通常不大,一般24~48小时逐步消退。红肿直径和硬结<1.5cm,一般不需处理;红肿直径和硬结为1.5~3cm,可用干净毛巾先冷敷,待仅有硬结时可改热敷,每日数次,每次10~15分钟;红肿和硬结直径≥3cm,应及时就诊。接种卡介苗出现的局部红肿,不能热敷。
异常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可由疫苗本身固有特性和受种者个体因素引起,通常发生率处于罕见或极罕见水平,主要有过敏反应、无菌性脓肿、热性惊厥等。当发生异常反应时,需要及时医治,绝大多数异常反应经过治疗后不会遗留永久性损害。
不能接种疫苗的情况
1、在接种的部位有严重皮炎、牛皮癣、湿疹及化脓性皮肤病的儿童应治愈这些病后再接种。其次,正在发烧(体温超过37.5℃)的儿童,应查明发烧的原因,治愈后接种。
因为打防疫针会出现体温升高的反应,加重病情;另外,发烧往往是流感、麻疹、脑膜炎、肝炎等急性传染病的早期症状,接种疫苗不仅会加快发病,还会加重病情,使病情复杂,给医生诊断带来困难。
2、疫苗中的抗原成分与致病的细菌可互相干扰,影响免疫力的产生。此外,正在患急性传染病或痊愈后不足2周,处于恢复期的儿童应缓期接种防疫针。
3、有严重心脏病、肝脏病、肾脏病、结核病的儿童也不宜接种。因为患有这些疾病的儿童体质往往较差,对接种疫苗引起的轻度反应也承受不住。他们有病的器官不能增加额外的负担,故接种后往往会发生较重反应。另外,接种疫苗后肝脏的解毒、肾脏的排泄等功能都要加强,影响有病器官的康复。
4、重度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儿童不宜接种。这些儿童由于形成免疫因子的原料缺乏或免疫器官功能不好,不能产生免疫力,故不宜接种。
5、有过敏体质及哮喘、荨麻疹、接种疫苗曾发生过敏的儿童不宜接种,因为疫苗中含有极其微量的过敏原,对一般儿童不会有任何影响,但对体质过敏的儿童来讲,由于其敏感性极高,也会发生过敏反应,给儿童带来危害。
6、腹泻的儿童,大便每天超过4次者不宜服用小儿麻痹糖丸减毒活疫苗。因为腹泻可以把糖丸疫苗很快排泄掉失去作用。另外,腹泻如为病毒感染所致,会干扰疫苗产生免疫力。
接种疫苗的注意事项
1、大多数疫苗接种后是不会引起严重反应的,但是由于每个孩子的体质不同,在进行预防接种后,可能会出现一些程度不同的反应。主要的有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发生过敏反应也是很少的。
2、为了保证安全,减少反应,接种疫苗前,家长要注意观察宝宝的情况:特别是年龄比较小的孩子,出现哭泣、睡眠不安等情况;孩子生病,如发热时不要打白喉、百日咳、破伤风三联疫苗;腹泻时不要口服脊髓灰质炎糖丸;空腹饥饿时不宜打预防针,以免发生低血糖等严重反应。
3、如果家长无法确定是否可以进行预防接种,可以由医务人员进行确认。
4、接种完疫苗,必须让孩子在接种场所休息30分钟,观察是否有过敏等异常反应,不可擅自提前离开。这是对孩子的一种保护,但很容易被家长忽略。
5、回家后,应注意观察孩子是否发烧。小编提醒各位家长,一般打预防针后发热很少超过38.5℃,而且往往都是一过性的。如果体温不超过38.5℃可以不用特殊干预;若超过38.5℃,可以给孩子服用不含阿司匹林成分的退热药一次,即可退热。若体温再次上升或者持续高热不退,多是感染疾病引起的发热,此时家长应特别警惕,要及时带孩子就诊。
猜你喜欢:
上一篇:疫苗的不良反应
下一篇:乙脑灭活疫苗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