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_养生学堂>孕育百科>育儿宝典>新生儿>

新生儿败血病怎么预防 预防新生儿败血病方法

玉凤2分享

  败血症(septicemia)是指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侵入血循环,并在血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发生的急性全身性感染。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时期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预防新生儿败血病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预防新生儿败血病方法资料,欢迎阅读。

  预防新生儿败血病方法

  新生儿败血症可发生在出生前、出生时和出生后。出生前的感染途径主要是通过胎盘传播感染;分娩过程中由产道细菌感染引起。

  出生后的感染是最常见的,其感染途径是细菌侵入皮肤、黏膜,如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脐部等地方,而这些位置是最易受感染的部位。新生儿产时有呼吸抑制而经过复苏干预、羊膜破水时间过长(》24h),母亲有产时感染或发热,都应该多加注意。另外,男婴和低出身体重儿等相对容易获得感染,随出生体重的下降而发病率与病死率增高。所以,尽量避免皮肤粘膜受损;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病灶;各种诊疗操作应严格执行无菌要求;不滥用抗生素或肾上腺皮质激素。

  古语有云:防范于未然。所以要想宝宝身体健康,首先要了解疾病的来源,怎么预防才是恰当的,那么新生儿败血病如何预防?

  首先,孕妇女少到公共场所,避免感染。并且做好卫生期保健,对孕妇定期作产前检查,分娩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胎膜早破、宫内窒息或产程过长的新生儿应进行预防性治疗。对有感染与发热的母亲应用广谱、通过胎盘屏障的抗生素。对有窒息的新生儿的复苏尽量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然后,对高危儿加强监测,可能发生败血症的高危新生儿应严密监测。注意观察新生儿面色、吮奶、精神状况及体温变化。另外,出生后注意小儿皮肤护理,保持清洁,避免感染。还需要做好皮肤、黏膜护理,应特别注意保持口腔、皮肤、黏膜、脐部的清洁,避免感染或损伤。不要挑“马牙”,割“口腔脂肪垫”,不要用粗糙不洁的布巾擦洗新生儿口腔,以免损伤口腔黏膜。如有感染性病灶,应及时处理,并应用适量抗生素预防感染。

  新生儿败血病病因

  儿童期败血症多见与小儿机体免疫功能有关,因为:

  ①年龄愈小,机体免疫功能愈差,局部感染后局限能力愈弱,极易导致感染扩散;

  ②由于小儿时期皮肤粘膜柔嫩、易受损伤,血液中单核吞噬细胞和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差,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水平亦低,为败血症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③营养不良、先天性免疫缺陷病、肾病综合征患儿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时、白血病肿瘤患儿用化疗或放疗时等均可因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而引发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病症状

  小儿败血症多数起病急、热势高,表现为突然高热,或先寒战,继之高热,体温多在39℃以上,呈持续高热或不规则高热,热退时出汗较多。个别体弱或营养不良的婴儿可无发热,但精神欠佳,面色灰白。

  不同致病菌引起的败血症其发热特点有所不同。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发热较高,且持续不退。

  新生儿败血病并发症

  新生儿败血症最易并发化脓性脑膜炎,有时神经系统症状并不明显,但已并发此症。因此要提高警惕,及早作脑脊液检查。

看了“新生儿败血病怎么预防”的人还看了:

1.新生儿败血病有什么症状

2.新生儿为何易发败血症

3.败血症可以治愈吗 败血症可以治好吗 新生儿败血症能治好吗

4.新生儿败血症最常见的并发症 新生儿败血症会复发吗

5.败血症是怎么引起的 引起败血症的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