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_养生学堂>养生知识>健康饮食>功效作用>

白刺的功效与作用

玉凤2分享

  白刺是蒺藜科白刺属的灌木,分枝多而密集,呈丛生状,具有很强固沙阻沙能力。你知道白刺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白刺的功效与作用的资料,欢迎阅读。

  白刺的功效与作用

  【别名】酸胖、哈尔马格、唐古特白刺

  【来源】蒺藜科白刺属植物甘青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 Bor.以果实入药。秋季果实成熟采收,晒干。

  【性味】甘、酸,温。

  【功能主治】健脾胃,助消化,安神,解表,下乳。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神经衰弱,感冒,乳汁不下。

  【用法用量】1~2两,水煎服或研末泡酒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白刺简介

  白刺,灌木。常匍匐地面生长,株高30~50cm,多分枝,少部分枝直立,树皮淡黄色,小枝灰

  白色,尖端刺状,枝条无刺或少刺。白刺的适应性极强,耐旱、喜盐碱、抗寒、抗风、耐高温、耐瘠薄,为荒漠地区及荒漠平原典型植物,是我国寒温、温和气候区的盐渍土指示植物。 1简介

  白刺,为蒺藜科、白刺属匍匐性小灌木,俗称地枣、地椹子、沙樱桃等。 叶互生,密生在嫩枝上,4~5簇生,倒卵状长椭圆形,叶长1~2cm,先

  端钝,基部斜楔形,全缘,表面灰绿色,背面淡绿色,肉质,被细绢毛,无叶柄,拖叶早落。花序顶生,蝎尾状聚伞花序,萼绿色,萼片三角形,花瓣黄白色。果实近球形,径5mm左右,果实成熟时初为红色,后为黑色,酸、涩,有甜味,含多种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花期5~6月,果熟期7~8月。

  白刺在渤海湾地区的物候期,3月中旬叶芽形成萌动膨大,4月中旬新梢开始生长并进入展叶盛期,部分出现花蕾,5月上旬为开花盛期,6月下旬果实由绿变红、变紫直至紫黑色开始成熟,7月果实成熟并开始脱落,11月下旬为落叶期,植株进入休眠状态。

  【种中文名】:白刺

  【种拉丁名】:Nitraria tangutorum Bobr.

  【种别名】 :地枣、酸胖、白茨、沙漠樱桃

  【科中文名】:蒺藜科

  【科拉丁名】:Zygophyllaceae

  【属中文名】:白刺属

  【属拉丁名】:Nitraria

  植物形态

  本段内容由中国植物图像库(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提供并参与编辑

  2、形态特征

  灌木,高1-2米。多分枝,弯、平卧或开展;不孕枝先端刺针状;

  嫩枝白色。叶在嫩枝上2-3(4)片簇生,宽倒披针形,长18-30毫米,宽6-8毫米,先端圆钝,基部渐窄成楔形,全缘,稀先端齿裂。花排列较密集。核果卵形,有时椭圆形,熟时深红色,果汁玫瑰色,长8-12毫米,直径6-9毫米。果核狭卵形,长5-6毫米,先端短渐尖。花期5-6月,果期7-8月。

  高1—2m。多分枝,平卧,先端刺针状。叶通常2—3片簇生,宽倒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18-25mm,宽6—8mm,先端钝圆或平截,全缘。聚伞花序生于枝顶,较稠密,萼片5,绿色,花瓣5,白色,雄蕊10—15,子房3室。核果卵形或椭圆形,熟时深红色,长8—12mm,直径8—9mm,果核窄卵形,长5—6mm,先端短渐尖(图135)。与本种相近的有2种:小果白刺(N.sibirica Pall.)果较小,果径6—8mm;核长4—5mm;嫩枝上叶4—6片簇生。大白刺(N.roborowskii Kom.)果径8—15mm,核长8—10mm;嫩枝叶2—3片簇生。

  白刺的生态习性

  白刺为旱生型阳性植物,不耐庇荫、不耐水湿积涝。自然生长于盐渍化坡埂高地和泥质海岸滩垄光板裸地上,耐盐性能极强。多生长在干燥、多风、盐碱重、土壤贫瘠、植物稀疏的严酷环境中,往往自成群落,伴生植物较少,在土壤含盐量1.2%以上的地方偶见有盐地碱蓬、翅碱蓬、柽柳、中华补血草等混生。

  白刺为具肉质叶的灌木,枝叶十分茂密,可拦阻并积聚风沙和枯枝叶。喜沙埋,埋后枝节生出不定根,逐渐形成丘状沙堆。堆大小不一,一般以高l一1.5m左右者为多,高者可达2—3m乃至5m左右。枝条高度一般仅20—50cm。白刺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初萌发,5月份始花。此时枝、叶还在继续生长,7月中核果成熟时,当年营养枝迅速增长,叶也渐增,雨季来临时,由不定根处再发生新枝条,到8月底生长稳定,核果脱落,生物量也最高。9—10月逐渐枯萎,开始落叶,生物量渐减。白刺根系非常发达,既有深入土壤的轴根,又有向水平方向发展的细长侧根。

  据观测,枝条高45cm的白刺,主根就深达13.8m,侧根长6.8m,根幅相当于地上部分冠幅的14倍。白刺的繁殖,在自然条件下可有两种方式:核果成熟并脱落后,借风力滚动传播(或鸟类啄食、携带传播),行种子繁殖,沙埋后生出不定根,形成新枝条,脱离母体,行无性繁殖。它的花小而多,生于小枝先端,雄蕊10—15枚,花粉量大,有利传粉。花粉粒长球形或近橄榄形,大小为48.9X 29.6um。花冠白色,既有调节花内温度,保障花粉发育和受精过程进行,又有利于招引昆虫传粉.它的核果多汁、味甜,对招引鸟类或其他动物传播种子有一定作用。种子表面有一层骨质的内果皮保护,形成坚硬的果核,对适应严酷的荒漠环境有一定意义。同时,它也耐贮藏,待条件适宜时再萌发。

  白刺不同植株结实率差异甚大,有的植株几乎不结果实,而产量高的植株,可结果达5kg,其中有种子1kg,种子千粒重28.6—125.5g注。白刺属多浆旱生植物,具有很强的耐旱特性,与中生植物相比,无论在水分生理指标上,还是在形态结构上,都有显著的差别。例如,白刺有较低的叶水势和蒸腾强度,较高的束缚水和束/自比,有较厚的角质层,较低的面/体比**和气孔面积,较少的气孔数和表皮毛数。白刺对大气干旱和高温虽有很强的耐性,但它仍需地下潜水补给水分,用庞大根系吸取土壤水分,故也有人称宣是“潜水旱生”植物。

  白刺的分布状况

  白刺分布于我国的西北沙漠地区及华北、东北沿海地区,张家口坝上、天津、沧州、寿光、东营等地都有野生,主要有白刺(Nitraria schoberi L.)和小果白刺(Nitraria sibirica)两种。

  白刺的分布限于荒漠草原及荒漠,生于沙漠边缘、湖盆低地,河流阶地的微盐渍化沙地和堆积风积沙的龟裂土上。还进入干草原区。其生存的土壤包括半固定风沙土,草甸型沙土,结皮盐土以及山前的棕钙土等,土壤含盐量0.119—0.228%。小果白刺的适应范围更广,分布面也最大,东可达西伯利亚的草原带,且更耐盐碱,可以在全盐量达0.55%的结皮草甸盐土上构成群落。白刺是荒漠,半荒漠草地植被的重要建群种之一,白刺群落常在沙漠中湖盆外围成环状分布,且同更低处的盐生草甸,盐爪爪群落以及其他盐生植物群落有规则地排成同心圆式的生态系列的格局。

  据调查,在乌兰布和沙漠地区白刺群落可含37种植物,其中禾本科7种,豆科4种,藜科9种,蒺藜科6种,菊科,柽柳科各4种,其他4科各1种。它们中除白刺外,主要有大白刺、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沙鞭(Psammochloa villosa),黑沙蒿(Artemisia ordosica)、细枝益爪爪(Kalidium gracile),雾冰藜(Bassia dasyphyl-la)、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蒙古韭(Allium mongolicum)等。大白刺构成的群落,其植物组成同白刺群落相似,但它还常作为共建种分别同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沙冬青(Ammopiptnthus mongolicus)等构成荒漠群落,并包含球果白刺(Nitrariasphaerocarpa)、珍珠柴(Salsola passerina),枇杷柴(Reaumuria soongorica)等超旱生植物成分。


猜你感兴趣

1.为什么会长白头粉刺

2.白芷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3.白伏苓功效与作用介绍

4.脸上白头粉刺怎么治疗有效

5.闭合白头粉刺怎么治疗最有效

6.高三白日冲刺黑板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