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_养生学堂>养生知识>健康饮食>功效作用>

石见穿的作用 石见穿的功能主治

玉凤2分享

  华鼠尾草(学名:Salvia chinensis Benth.)又名石见穿,一年生草本,高20-70cm。根多分枝,直根不明显,黄褐色。石见穿的作用有哪些呢?本文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石见穿的作用的资料,仅供参考。

  石见穿的作用

  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紫参的全草,又名小丹参、石打穿、石大、月下红等。味苦、辛,性平。功能为活血化瘀、解毒散结。主治噎隔、痰喘、无名肿痛、瘰疬、肝炎、赤白带下等病症。

  [成分药理]

  本品全草含甾醇、三萜类成分、氨基酸等,根含有水苏糖等。

  动物实验证明,含有石见穿的复方“扶正抗癌方”能抑制或杀灭艾氏腹水癌细胞,使患病小白鼠生存期显著延长,能增强实验动物的免疫功能。

  [现代应用]

  石见穿临床治癌,应用较多,可配伍应用于多种癌症,一般较少单用。

  1.肝癌

  陈氏报道以石见穿复方蛇莲石楞汤(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石见穿等)治疗肝癌患者41例。结合辨证分型加味,每日1剂,并配合抗癌西药。经治疗后,完全缓解4人,部分缓解16人,无变化19人,进展2人。普遍延长了患者生存期。张氏报道对Ⅱ期原发性肝癌患者34例,治以理气、活血化瘀、软坚消症,基本方为石见穿复方(香附、郁金、三棱、莪术、石见穿等),在服药过程中定期进行甲脂蛋白(AFP)复查。结果:AFP下降或稳定者13例均在1年内死亡,AFP上升者21例中存活期超过1年者10例。张氏认为用本方治疗Ⅱ期原发性肝癌有其特异性,对较典型的肝癌疗效较好,对可能由于分化程度低,或伴有大量癌组织坏死,或血窦少而间质多,从而可能影响其AFP合成与释放的肝癌则疗效较差。王氏亦报道]外用普陀膏,内服中药石见穿复方的汤剂,治疗原发性肝癌70例。结果对Ⅱ期肝癌1年生存率达 44.8%。

  2.肺癌

  张氏报道辨证分型治疗老年晚期原发性肺癌34例,各型均加用石见穿、白花蛇舌草等,治疗4个月。结果:部分缓解1例,稳定30例,恶化3例。生存1年27例,1年以上6例,2年以上1例,死亡6例。朱氏报道治疗肺癌1例,药用石见穿复方,用量30g,患者共服药70余剂症状消失。

  3.胃癌

  王氏报道,以中药扶正抗癌方(石见穿复方)为主,结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158例,随证加减,每日1剂,长期持续服用1~2年,大于2年可间歇服用。结果:第一批56例(分单用中药组与中药加化疗组)平均 3、5、10年以上生存率分别为41.07%、30.36%和 12.5%;第二批102例以中药加3种不同化疗方案,3组3年生存率均超过50%,但以中药加5-Fu为最佳。动物实验证实,本方有较好的抗癌作用及调整免疫功能的作用。

  4.鼻咽癌

  马氏报道以石见穿复方“抗癌 9号方”治疗鼻咽癌53例。每日1剂,30日为1疗程,服完l~3个疗程后视病情改为隔日或3日服1剂,持续用药半年。其中单用中药6例,中药加放疗18例,中药加放疗、化疗29例。结果:3种疗法的5年生存率依次分别是50%(3例)、55.56%(10例),65.52%(19例),总5年生存率为60.38%。据有关文献报道,单纯采用西医综合疗法,鼻咽癌的5年生存率在19.6%~49.5%之间,而本方加放、化疗的治法达到65.52%,证实中西医综合治疗能显著提高疗效。

  5. 直肠癌

  马氏报道,治晚期直肠癌47例,内服药系以石见穿、八角金盘等组成的复方,并配合外用栓剂治疗, 30日为1疗程。结果:生存期不足四年者2例,1~2年者10例,3~5年者35例。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4.5%和40.4%。

  6.食道癌

  马氏还报道:以含石见穿的复方八角金盘汤治疗178例食管贲门癌患者。内服,每日1剂。结果:存活5年以上25例,存活3~5年67例,存活2-3年72例,存活1~2年及无明显疗效者14例。3年以上存活率为51.6%。临床结果表明,该方有较强的抗癌作用。

  此外,唐氏报道,用石见穿复方(丹参、牡蛎、石见穿等)治疗海绵状血管瘤17例,每日1剂水煎服,并配合内服水蛭胶囊,每日2次,每次2粒,治疗时间7周~3月。结果:治愈3例,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2.4%。刘氏报道以肿瘤Ⅱ号方(白花蛇舌草、半边莲、半枝莲、石见穿等)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术后100例,尤适用于颅压偏高者。结果临床治愈15例,显效23例,有效26例,无效36例,总有效率为64%。陆氏报道以石见穿复方蜂穿不留汤治疗乳腺癌,经治疗后取得一定效果。

  石见穿的介绍

  名称

  华鼠尾草(中国植物学杂志,第三卷)石见穿(本草纲目拾遗),石见穿、石打穿、紫参、月下红(江苏),紫参、半支莲(江西),活血草(四川江津),野沙参(广西南宁)

  形态特征编辑

  整体

  一年生草本类植物;根略肥厚,多分枝,紫褐色。[1]

  茎叶

  茎直立或基部倾卧,高20-60厘米,单一或分枝,钝四棱形,具槽,被短柔毛或长柔毛。[1]

  叶全为单叶或下部具3小叶的复叶,叶柄长0.1-7厘米,疏被长柔毛,叶片卵圆形或卵圆状椭圆形,先端钝或锐尖,基部心形或圆形,边缘有圆齿或钝锯齿,两面除叶脉被短柔毛外余部近无毛,单叶叶片长1.3-7厘米,宽0.8-4.5厘米,复叶时顶生小叶片较大,长2.5-7.5厘米,小叶柄长0.5-1.7厘米,侧生小叶较小,长1.5-3.9厘米,宽0.7-2.5厘米,有极短的小叶柄。[1]

  花果

  轮伞花序6花,在下部的疏离,上部较密集,组成长5-24厘米顶生的总状花序或总状圆锥花序;苞片披针形,长2-8毫米,宽0.8-2.3毫米,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在边缘及脉上被短柔毛,比花梗稍长;花梗长1.5-2毫米,与花序轴被短柔毛。[1]

  花萼钟形,长4.5-6毫米,紫色,外面沿脉上被长柔毛,内面喉部密被长硬毛环,萼筒长4-4.5毫米,萼檐二唇形,上唇近半圆形,长1.5毫米,宽3毫米,全缘,先端有3个聚合的短尖头,3脉,两边侧脉有狭翅,下唇略长于上唇,长约2毫米,宽3毫米,半裂成2齿,齿长三角形,先端渐尖。[1]

  花冠蓝紫或紫色,长约1厘米,伸出花萼,外被短柔毛,内面离冠筒基部1.8-2.5毫米有斜向的不完全疏柔毛毛环,冠筒长约6.5毫米,基部宽不及1毫米,向上渐宽大,至喉部宽达3毫米,冠檐二唇形,上唇长圆形,长3.5毫米,宽3.3毫米,平展,先端微凹,下唇长约5毫米,宽7毫米,3裂,中裂片倒心形,向下弯,长约4毫米,宽约7毫米,顶端微凹,边缘具小圆齿,基部收缩,侧裂片半圆形,直立,宽1.25毫米。[1]

  能育雄蕊2,近外伸,花丝短,长1.75毫米,药隔长约4.5毫米,关节处有毛,上臂长约3.5毫米,具药室,下臂瘦小,无药室,分离。花柱长1.1厘米,稍外伸,先端不相等2裂,前裂片较长。花盘前方略膨大。[1]

  小坚果椭圆状卵圆形,长约1.5毫米,直径0.8毫米,褐色,光滑。[1]

  花期8-10月。[1]

  生长习性编辑

  生于山坡或平地的林荫处或草丛中,海拔120-500米。[1]

  喜温暖或凉爽的气候,北方可在暖季栽培。[1]

  药用价值编辑

  全草入药,江苏一带用于治肝炎,面神经麻痹,乳腺炎,痈疖,痛经及骨痛等症,四川江津用根泡酒内服,可调经活血,广西用于去风湿及疮疥。

  功能主治

  活血化瘀;清热利湿;散结消肿。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便血;湿热黄疸;热热毒血痢;淋痛;带下;风湿骨痛;瘰疬;疮肿;乳痈;带状疱疹;麻风;跌打伤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或绞汁。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

  《纲目》:主骨痛,大风,痈肿。

  《苏州本产药材》:治噎膈,痰饮气喘。

  《江苏药材志》:治瘰疬。

  临床应用

  ①治疗急、慢性肝炎

  取紫参2两,或加糯米稻草1两,水煎两次,煎液合并加红糖半两,两次分服(儿童减半)。治疗205例,治愈150例,进步33例,无效22例。其中急性169例,治愈126例,平均治愈日数36天;慢性36例,治愈24例。

  ②治疗赤白带下

  取石打穿2两,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5~7天。治疗800多例,有效率80%。

看了“石见穿的作用”的人还看了:

1.中药石见穿的功效与作用

2.半边莲的功效和作用

3.沉香泡水的功效和作用

4.沉香泡水喝的功效和作用

5.山慈菇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