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考辅导资料>

高中化学试题中的隐含知识

於宝2分享

  在化学试题中,命题者常常故意设置一些隐性知识,以考察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严密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化学试题中的隐含知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1.隐含物质的溶解性

  例1.常温常压下,将相等物质的量的SO2和H2S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反应,待充分反应后,容器内的压强是原来的( )

  A.

  B.

  C. 小于

  D. 大于

  解析:等物质的量的SO2和H2S反应后SO2有剩余,其物质的量是原来的

  ,同温同容条件下容器内压强之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很容易错选B。因为常温下水溶解SO2的体积比为1:40;所以SO2有大量溶解,故压强小于原来的

  ,正确答案为C。

  2.隐含物质的状态

  例2.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3X

  3Y+Z(△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后,随着温度的升高,气体密度变小,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Y和Z可能都是气体

  B. Y和Z一定都是气体

  C. Y和Z一定都是固体或液体

  D.若Y为气体,则Z一定都是固体或液体

  解析:正反应是吸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容器容积一定但是气体密度减小(即气体的总质量减小),则X一定是气体,而Y和Z一定不可能都是气体,最多有一种是气体,正确答案为D。

  3.隐含物质的密度大小

  例3.已知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8.4mol/L,则质量分数为49%的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9.2mol/L

  B. 大于9.2mol/L

  C. 小于9.2mol/L

  D. 不能确定

  解析:本题隐含“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越大,其密度越大”的知识。根据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公式,

  ,两式相除可得

  ,答案为C。

  4.隐含物质的化学性质

  例4.某温度下,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NO和1mol O2,发生反应

  ,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测得NO的转化率为80%,此时容器内压强与起始时压强之比为( )。

  A. 11:15

  B. 小于11:15

  C. 5:6

  D. 大于5:6

  解析:反应

  达平衡时,NO、O2、N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4mol、0.2mol、1.6mol,气体的物质的量之和为2.2mol,很容易错选A。考虑NO2会发生可逆反应2NO2

  N2O4,达到平衡时气体的物质的量之和小于2.2mol,压强之比应小于11:15,正确答案为B。

  5.隐含实验事实

  例5.实验室用氢气还原mg CuO,当大部分固体变红时,停止加热,冷却,称得残留固体质量为ng,共用去氢气为wg,此时生成水的质量为( )

  A.

  B.

  C.

  D. 9wg

  解析:氢气还原CuO的实验中,氢气不但是还原剂,还是保护气,故作还原剂的氢气的质量小于wg,绝不能用“wg”来求生成水的质量。据反应

  ,可知固体减少的质量就是生成水中氧元素的质量,故水的质量为

  ,答案为B。

  6.隐含反应顺序

  例6.向10mL浓度为0.01mol/L的纯碱溶液中,逐滴加入1.2mL浓度为0.05mol/L的盐酸,并不断搅拌,完全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

  A. 1.344mL

  B. 2.240mL

  C. 0.672mL

  D. 0mL

  解析:根据Na2CO3和HCl的物质的量,把盐酸逐滴加入纯碱溶液中,仅发生反应

  有剩余,不会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答案为D。

  7.隐含化学反应

  例7.在水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

  ,该溶液放在用惰性电极的电解槽中,通电片刻,则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质量比为( )。

  A. 35.5:108

  B. 16:207

  C. 8:1

  D. 108:35.5

  解析:根据题目信息,可知发生离子反应生成AgCl、PbSO4沉淀,反应后的溶液为NaNO3溶液,电解的实质为电解水,因此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质量比为8:1,答案为C。

  8.隐含不同反应之间的定量关系

  例8.常温下,取CH4、H2、C2H2混合气体10mL与过量O2混合并点燃,再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气体体积减少了16mL,则原混合气体中CH4的体积是( )。

  A. 1mL

  B. 2mL

  C. 4mL

  D. 8mL

  解析:

  每2mL

  完全燃烧后气体体积差量均为3mL,可将两者看成一个整体,设CH4的体积是x,C2H2和H2的体积之和是

  ,依据体积差列出计算式2x+

  ,答案为B。

  9.隐含分子式中的数量关系

  例9.已知由

  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 a%

  B. 2a%

  C.

  D.

  解析:混合物中含有五种元素,计算时似乎束手无策,但若能抓住“Na、H合起来当Mg来考虑”这一隐含条件,解题时可简化。

  ,则混合物中Na、H、Mg三种元素的总质量分数为0.75a%,因此,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1.75a%,答案为C。

  10.隐含反应的难易程度

  例10.纯净的碳酸氢钙试样在高温下分解,当剩余的固体物质质量为原来试样质量的1/2时,碳酸氢钙的分解率是( )。

  A. 50%

  B. 75%

  C. 92.7%

  D. 100%

  解析:从题目给出的条件看,好像是要用“质量的1/2”进行分解率计算,但从反应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碳酸氢钙的分解是分成两步的,第一步得到固体产物碳酸钙,第二步得到固体产物氧化钙。当第一步反应进行完全而第二步反应未进行时:

  固体产物质量是大于原质量的1/2的,由此可以判断剩余的固体中早已没有碳酸氢钙,从而确定答案为D。

    201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