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二学习方法>高二语文>

高二语文如何准备高考作文材料

腾宇分享

  写作一直是语文中重要的一项,是对学生综合能力,语言应用的考察,也在考试分数中占有较大比例,但是如何才能写好作文,在考试中取得高分,对同学们来讲却一直是个难题。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如何准备高考作文材料,供大家参考!

  如何准备高考作文材料

  一是看优秀作文选包括看前两年优秀高考作文。

  从理论上说,这不失为一种有效途径,在获取材料的同时,还可以从写法上得到借鉴。但是,这不能算作好的途径,因为别人文章的材料是别人从生活中获取的,借以表达的是别人的生活感受,照搬别人的作文中的材料,难免有食人余唾之憾。

  二是看某几中有影响的杂志。

  这从本质上来说,同一种途径是一致的。弄得不好,还会被阅卷者议为有抄袭之嫌。

  三是看各种作文“材料库”之类的书。

  若干年来,各地这一类的书出版得是不少的,其中编得好的也有,但是不少是拼拼凑凑的,更重要的这些书中所搜集的材料都比较陈旧,很少来自现实生活,把它们用来作写作议论文的论据,有的是可行的,用来写其他文章,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总起来说,通过这三种途径获取的写作材料,很难写出鲜活的文章。为此,我提出下列意见供复习迎考者参考。

  关于选用现实生活中的材料

  正如流行歌曲所说“外面的世界真精彩”。日新月异、千变万化、光怪陆离的现实生活,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写作材料。我们不应回避现实,而应该关注现实,从生活中获取写作的材料,可以写出富有时代气息、生活气息的文章。

  如果翻用流行歌曲中的歌词,我们也可以说“内部的世界真精彩”。我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可以说是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校内的教育教学改革、新课程标准的设施,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新面貌;我们的家庭成员、家庭生活也在经历着深刻的变化,如此等等,都是我们的熟悉的,自然也是写作材料的重要来源。

  怎样从生活中获取写作材料,我们的做法是:

  1.回顾自己18年的生命历程

  一个高中毕业生,经历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这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的生活,各有其具体内容,各有其特点。更重要的是,这18年的生命历程不会总是一帆风顺的,总要经历一些起伏曲折,总会与其他人发生一定的矛盾冲突或产生某种感性纠葛。回忆这样的生活经历,特别是这样一些经历中的若干生活细节,在适合题目需要时写进文章,便会别有情味。如果把这样的材料作为评论的对象,就可以写出入情入理的文章,因为这样的经历本身就包含着自己对生活的体验。

  2.回顾自己亲友的生活状态

  现实的社会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自己的亲友的命运也是各不相同的。在同一家庭中,有的随着社会进步而向前发展了,有的却走向了相反的道路。同样是下岗,有的自强不息,在艰难中崛起;有的却自抱自弃,消极甚至沉沦了。有时面对着同一问题,抱不同生活态度的人会发生激烈的思想碰撞,甚至在行为上发生冲突,这些都是鲜活的写作材料。2002年,有一位同学遵循此道,写了一篇《外婆的选择》。该同学的外婆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没有做个什么“大事”。外婆得了癌症,其子女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延缓外婆的生命。不料外婆拒绝一切治疗。其理由只有两条:一条是外婆说,她一生都爱美,不论什么情况下头发总是梳得整整齐齐,衣服总是穿得干干净净,如果接受放疗或化疗,头发、眉毛都掉光了,死了以后,孩子梦见这样的形象,还不吓得半死?另一条理由是外婆说,子女们经济都不富裕,如果把这有限的钱用在无效的治疗上,还不如把这些钱留着孙子、外孙女的教育经费。这是一个普通家庭妇女的选择,这样的选择却表现出她崇高、博大的精神世界。这样的文章比起那些胡编乱造的文章不知高明多少倍,自然能得到很好的分数,因为文能引起阅卷者心灵的震动。

  2003年,有一名考写了一篇题为《面试主考官》的优秀作文,写的就是自己的“母亲”的事。母亲在单位主管人事工作,每年主持招聘员工的面试,并直接面试最后的几名。这一次她对最后五人亲自挑选。她排除了4名,选中一名与自己的女儿长得很像的应届大学生。虽然我们不能认定这名考生写的是真人真事,但它具有生活的真实性。加上文章构思较为新巧,对挑选的过程也写得起伏曲折,这篇文章也得了高分。

  3.回顾自己高中阶段的作文

  在高中的三年中,总有成功或失败之作。把自己觉得最好的或老师觉得最好的回忆出来,根据高考作文试题的需要,适当加以改写,也会成为佳作。笔者在高中阶段主要搞专题写作训练。通常围绕一个中心作一定的调查研究,获得大量的材料,然后进行多种文体的写作。作为“保留节目”的有两个:一是城市“农民工问题”,一是南京老城区“小巷文化”的调查及写作。因此,高考中每每有同学运用这方面的材料写出优秀之作。

  通过这三方面的“回顾”,同学们可以提升对自己、对人生、对生活、对社会的认识和感悟,获得鲜活的写作材料,文章就会写得比较充实,比较丰满。

  高二作文指导:人物描写

  在实际生活中,由于每个人的出身、职业、地位、教育、经历、性格等的不同,必然会在人物的外形上留下不同的痕迹,因此,肖像与性格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成功的肖像描写是深刻解读人物性格的一把钥匙。它的作用不仅在于刻画出人物的外貌特征,而且还可以形传神,进而揭示人物的性格特点,体现人物的身份和生活际遇等内涵。

  那么,怎样才能成功运用肖像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形象,达到以形传神?

  首先,着意选取最能突出人物个性的特征进行肖像描写。

  众所周知,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在现实社会中,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外貌特征。因此在描写中,我们一定要善于仔细观察人物,抓住人物外貌特征的独特之处来进行肖像描写。

  例如:《红楼梦》中对于林黛玉的描写:“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作者不是泛泛来写,而是抓住“眉”与“目”作为切入点重点来写,突出她的“娇”“弱”的气质。林黛玉外貌的其他部分,则让读者自己去补充想象。又如作家魏巍的《我的老师》中关于老师蔡芸芝先生的描写:“她那时有十八九岁。右嘴角边有榆钱大小一块黑痣。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而美丽的人”。一颗美人痣,就足以写出了蔡芸芝先生的美丽,让我们永远留下了深刻的美好印象。一代文豪鲁迅先生在《孔乙己》中写“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没有过多的语言,一句话就总括地勾画出了孔乙己独特的身份和社会地位。

  鲁迅先生讲过:“忘记是谁说的了,总之是,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认为这话是极对的了,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画得逼真,也毫无意思。”采用画龙点晴法描写人物的外貌,并不是说描写人物只能描写眼睛。这里含有抓住重点的意思,也就是说要把最富有个性特点的东西写具体,把人物写活。

  其次,善于运用确切的比喻和适当的夸张突出人物肖像的主要特征。

  在肖像描写中,别致巧妙的比喻和夸张能给人以想象的空间,会让你描写的人物形象更生动、更传神。许多大作家的大手笔都是在肖像描写中善用比喻的典范,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例如鲁迅先生在《高老夫子》中写高老杆肩膀一扇一扇的走路的姿势,“像木匠牵着的钻子似的”。在《故乡》中,写豆腐西施是“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妇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把张开的两脚比做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生动的刻画了尖酸刻薄的“豆腐西施”杨二嫂形象。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写马玉祥“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高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就运用了确节的比喻,把马玉祥比作“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形象地写出了马玉祥——一个来自北国青年的淳朴的气质。刘鹗《绝唱》“从后台帘子里面,出来一个男人,穿了一件蓝布长衫,长长的脸儿,一脸疙瘩,仿佛风干福橘皮似的,甚为丑陋。”把他的都是疙瘩的脸比作风干的福橘皮,突出他面容的丑陋。

  有时描写人物外貌,可用漫画的笔法。契诃夫的《套中人》在刻画别里科夫的外貌时,就是这样漫画化的:“他(指别里科夫)所以出名,是因为他即使在顶晴朗的天气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的雨伞总是用套子包好,表也总是用一个灰色的鹿皮套子包好;遇到他拿出小折刀削铅笔,就连那小折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套子里的。他的脸也好像蒙着一个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面。他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上耳朵眼;他一坐马车,总要马车夫支起车篷。总之,在这人身上可以看出一种经常的、难忍难熬的心意,总想用一层壳把自己包起来,仿佛要为自己制造一个套子,好隔绝人世,不受外境影响。现实生活刺激他,惊吓他,老是闹得他六神不安。也许为了替自己的胆怯、自己对现实的憎恶辩护吧,他老是歌颂过去,歌颂那些从没存在过的东西;实际上他所教的古代语言,对他来说,也就是雨鞋和雨伞,使他借此躲避了现实生活”。鲁迅先生在《阿Q正传》中,写阿Q头上的癞疮疤:阿Q“先前阔”,见识高,而且“真能做”,本来几乎是一个“完人了,但可惜。他体质上还有一些缺点。最恼人的是他头皮上颇有几处不知起于何时的癞疮疤。……一犯讳,不问有心与无心,阿Q便全疤通红的发起怒来,估量了对手,口讷的他便骂,气力小的他便打;然而不知怎么一回事,总还是阿Q吃亏的时候多。于是他渐渐的变换了方针,大抵改为怒目而视了”。这两段文字,都没有全面地去写人物的眼睛、鼻子、嘴巴,而是抓住人物外形的某一特征,用漫画笔法,带有一点夸张式地去勾勒。尽管在作品中,这两个人物在这时还是和读者初次见面,但他们的可笑的外表,一下子就深深地刻印到人们的心上。对他们的性格特征:一个是思想僵化的畸形人,一个是精神胜利法的可怜虫,也获得了具体的感受。运用漫画笔法描写人物外貌,往往在“点”上用力,漫画夸张的地方,正是人物外貌中最能反映其性格特征的关键部位。它不全面铺开,而是选准一点,把镜头对准它着力描写,好比把一个物件放到显微镜上让人们观看一样。

  以上例子中所用的比喻都很确切,因而这种肖像描写都能鲜明地显示人物的性格,但是运用这种手法并非轻而易举就可奏效,它要求作者对人物性格有深刻的理解,对生活有细致的观察,对喻体和本体的关系有清楚的认识,然后才能运用确切的比喻和适当的夸张使人物肖像活灵活现。否则,只能是一般化的泛泛比喻,也不会写出不同人物的不同肖像,也就不能显示出人物的个性。


相关文章:

1.关于高二语文作文素材

2.2018高考语文必备作文素材

3.高中语文材料作文素材

4.高中语文材料作文:学会自立,是每个人的必修课

5.2017高考语文材料热点作文素材

    4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