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初中学习方法>中考辅导>

2018年中考生物试题及答案解析(2)

妙纯分享

  2018年中考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0

  1.叶圣陶先生曾这样描述爬山虎:“那些叶子铺在墙上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这种现象体现了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

  A.阳光 B.温度 C.空气 D.水分

  【考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分析】合理密植是使植株行间距和株距科学合理,使题目的叶片互不遮挡,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充分有效利用这片土地上的光能,来提高产量.所以合理密植是利用提高光合作用,以增加作物产量的措施.

  【解答】解:我们知道阳光、温度、空气、和水分等都是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主要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同种生物之间和不同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叶子铺在墙上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目的是充分的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如果重叠下面的叶子就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不能进行制造有机物,只会消耗有机物,所以看出是阳光对生物的影响.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2.

  如图中,甲是小刚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若要观察到乙图所示的物象,他应该怎样做?(  )

  A.换用较高倍数的目镜 B.调节细准焦螺旋 C.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 D.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

  【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专题】生物实验基本操作;显微镜的使用专题.

  【分析】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

  【解答】解:由于显微镜下看到的像是倒像,甲是小刚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在视野中所观察到的物像居于右上方,标本应位于视野的左下方,而移动物像实际上是通过移动标本实现的,所以需要将玻片标本向右上方移动,才能观察到乙图所示的物象.

  故选:C.

  【点评】遇到此类题目时,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如果一个细胞的物像在视野的哪一方向上,要想移至视野中央,需要将玻片标本向哪一方向移动即可.

  3.如图表示植物体的不同结构层次,其中属于组织的是(  )

  A. B. C. D.

  【考点】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归纳推理;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分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解答】解:A、是植物体.

  B、是细胞.

  C、是花,属于生殖器官.

  D、属于组织.

  故选:D

  【点评】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考查的重点,要熟练掌握.

  4.下列水中生活的动物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一组是(  )

  A.涡虫、鱿鱼 B.海蜇、青蛙 C.沙蚕、带鱼 D.鲤鱼、河蚌

  【考点】动物的分类.

  【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归纳推理;生物的分类.

  【分析】根据体内脊柱的有无,动物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柱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

  【解答】解:涡虫、鱿鱼、海蜇、沙蚕、河蚌的体内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青蛙、带鱼、鲤鱼的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可见A正确.

  故选:A

  【点评】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无脊椎动物的特点.

  5.芸豆、黄瓜、西红柿、海带、花生等都是餐桌上常吃的菜品,小明同学想获取它们的种子来种植,你认为他不可能得到的是(  )

  A.黄瓜 B.西红柿 C.海带 D.芸豆

  【考点】种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类比推理;生物的分类.

  【分析】种子植物都能产生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受精过程不需要水.种子植物可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都不产生种子,靠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

  【解答】解:芸豆、黄瓜、西红柿、花生等都结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而海带则属于藻类植物,不结种子,产生孢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因此他不可能得到海带的种子.

  故选:C.

  【点评】关键点:蕨类植物不结种子,产生孢子,用孢子繁殖后代.

  6.根尖成熟区的根毛细胞不同于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特有的结构是(  )

  A.叶绿体和液泡 B.细胞壁和液泡 C.细胞壁、叶绿体和线粒体 D.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

  【考点】动、植物细胞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专题】热点问题;归纳推理;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专题.

  【分析】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结构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液泡,植物的绿色部分还有叶绿体,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解答】解:根毛细胞属于植物细胞,口腔上皮细胞属于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根毛细胞由于不见光没有叶绿体,所以根毛细胞与人口腔上皮细胞相比,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和液泡.

  故选:B

  【点评】熟练掌握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区别.

  7.胎儿发育的场所和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分别是(  )

  A.卵巢、子宫 B.子宫、胎盘 C.胎盘、脐带 D.子宫、脐带

  【考点】胚胎发育过程.

  【专题】热点问题;归纳推理;人的生殖和发育专题.

  【分析】女性的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各有不同的用途.

  卵巢有产生卵细胞,分沁雌性激素的作用;

  输卵管是输送卵细胞的管道,也是卵细胞受精的场所;

  子宫有的功能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及产生月经的地方;阴道是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

  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血液里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把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到母体血液里,再由母体排出体外,胎盘是母体物质交换的场所.

  【解答】解:生殖细胞包括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形成组织,并进一步形成器官,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已具备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怀孕到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即分娩.因此胎儿在母体中的发育场所是子宫,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胎盘.

  故选:B.

  【点评】胚胎发育的初期营养物质来自卵黄,而后期则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8.每一天我们都要从食物中获取不同的营养物质,在这些营养物质中,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对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却很重要的是(  )

  A.蛋白质、无机盐、水 B.脂肪、维生素、糖类 C.维生素、无机盐、水 D.脂肪、蛋白质、糖类

  【考点】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专题】归纳推理;人体的消化系统专题.

  【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解答】解:(1)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同时这三类物质也是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故ABD不合题意;

  (2)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对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却有重要的意义.维生素既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也不参与人体组织的构成,但它对人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水和无机盐属于无机物.其中水既是人体重要的构成成分,也是人体各项生命活动进行的载体,营养物质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运输.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此题重点考查了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对人体的作用,注意掌握.

  9.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在某草原生态系统中,下列符合能量流动过程的是(  )

  A.草→食虫鸟→兔→鹰 B.草→食草昆虫→青蛙→蛇 C.鹰→食虫鸟→食草昆虫→草 D.草→食草昆虫→鼠→青蛙

  【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专题】类比推理;生态系统专题.

  【分析】(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2)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解答】解:A、兔是食草动物,吃草不吃食虫鸟;

  B、该食物链正确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

  C、鹰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

  D、鼠是食草动物,吃草不吃食虫鸟.

  所以,符合能量流动过程的是草→食草昆虫→青蛙→蛇.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食物链的概念和组成以及能量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

  10.下列反射全部属于简单反射的一组是(  )

  A.膝跳反射、排尿反射 B.谈虎色变、眨眼反射 C.杯弓蛇影、缩手反射 D.望梅止渴、排尿反射

  【考点】非条件(简单)反射和条件(复杂)反射.

  【专题】类比推理;人体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专题.

  【分析】(1)简单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2)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解答】解:A、膝跳反射、排尿反射,都属于简单反射;

  B、谈虎色变属于复杂反射、眨眼反射属于简单反射;

  C、杯弓蛇影属于复杂反射、缩手反射属于简单反射;

  D、望梅止渴属于复杂反射、排尿反射属于简单反射.

  所以,全部属于简单反射的一组是“膝跳反射、排尿反射”.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复杂反射与简单反射的区别.

  11.青春期是我们每个人的黄金时期,此时,我们的身体和心理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下列对青春期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男女开始出现第二性征 B.生殖器官的发育已经完成 C.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D.愿意与异性接近,并产生朦胧的依恋

  【考点】青春期的发育特点.

  【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归纳推理;青春期专题.

  【分析】青春期是人一生中生长和发育的黄金时期,生理上和心理上都发生很大的变化,据此解答.

  【解答】解:A、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都重量增加,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正确;

  B、在青春期男女生殖器官的发育速度加快,错误.

  C、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正确.

  D、青春期少年愿意与异性接近,并产生朦胧的依恋,正确.

  故选:B

  【点评】只要熟练掌握了青春期发育的主要特点,即可作出正确的选择.

  12.蚯蚓、蝗虫、鲫鱼、家鸽四种动物各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它们进行呼吸的器官分别是(  )

  A.体壁、气管、鳃、肺 B.气管、体壁、鳃、气囊 C.体壁、体壁、鳃、肺 D.体壁、气管、鳃、气囊

  【考点】动物的分类.

  【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归纳推理;生物的分类.

  【分析】生物的生活环境不同,呼吸器官也不一样.生活在水中的生物一般用鳃呼吸,生活在陆地上的生物,用肺呼吸或者用气管呼吸.

  【解答】解:蚯蚓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用体壁来呼吸;蝗虫生活在陆地上,用气管呼吸,鲫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家鸽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

  故选:A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各动物的呼吸器官.

  13.呼吸道不仅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下列对呼吸道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呼吸道有骨和软骨做支架,保证了气流通畅 B.鼻腔内的鼻毛和黏液在阻挡灰尘、细菌时形成痰 C.吞咽食物时,会厌软骨会遮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 D.鼻腔黏膜中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温暖

  【考点】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

  【专题】归纳推理;人体的循环系统专题.

  【分析】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作支架,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这可以保证呼吸道内的气流通畅.又能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湿润和温暖的作用.

  【解答】解:A、呼吸道有骨和软骨做支架,保证了气流通畅,正确;

  B、鼻腔内的鼻毛和黏液在阻挡灰尘、细菌,但不会形成痰;痰是痰是在气管和支气管形成的,错误;

  C、吞咽食物时,会厌软骨会遮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正确;

  D、鼻腔黏膜中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温暖,正确.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呼吸道的结构特点以及对空气的处理作用.

  14.一棵桃树上可以结出不同品种的桃子,这是通过嫁接实现的,嫁接时砧木与接穗能够顺利地愈合,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的关键是(  )

  A.要对砧木和接穗进行无菌处理 B.二者间要保持足够的水分 C.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D.要选择在阳光充足的时候进行

  【考点】植物的扦插或嫁接.

  【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归纳推理;生殖方式专题.

  【分析】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解答】解:嫁接时,被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下面的老本,即被接的植物叫砧木,嫁接时应当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因为形成层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得接穗和砧木长在一起,易于成活,C正确.

  故选:C

  【点评】了解嫁接的知识,理解形成层的特点,即可作出正确的答案.

  15.下列有关“老马识途”这一动物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遗传物质所决定,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行为 B.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行为 C.与遗传因素无关,由环境因素所决定的行为 D.与小鸟喂鱼一样,是马的本能

  【考点】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

  【专题】归纳推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

  (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解答】解:A、“老马识途”是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形成的学习行为,而不是由遗传物质所决定,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行为,错误;

  B、“老马识途”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行为,正确;

  C、“老马识途”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形成,而不是与遗传因素无关,错误;

  D、“小鸟喂鱼”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而“老马识途”不是马的本能,错误.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

  16.下列免疫方式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①溶菌酶溶解病毒②儿童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③吞噬细胞将病原体吞噬消化④有的人注射青霉素后会发生过敏反应⑤呼吸道黏膜分泌的黏液可吸附细菌并排出体外.

  A.②④⑤ B.①③⑤ C.①②④ D.①④⑤

  【考点】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专题】归纳推理;传染病和免疫专题.

  【分析】(1)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和免疫的特点如表:

  组成 功能 免疫类型

  第一道防线 皮肤、黏膜及分泌物(唾液、胃液) 阻挡杀死病原体,清除异物 非特异性免疫

  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 非特异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 特异性免疫

  (2)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

  (3)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

  【解答】解:①溶菌酶溶解病毒,属于第一道防线、③吞噬细胞将病原体吞噬消化,属于第二道防线、⑤呼吸道黏膜分泌的黏液可吸附细菌并排出体外,属于第一道防线,因此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②儿童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④有的人注射青霉素后会发生过敏反应,都属于第三道防线,因此都属于特异性免疫.

  所以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①③⑤.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

  17.抹香鲸生活在海洋中,但它却属于哺乳动物,主要原因是(  )

  A.用肺呼吸 B.心脏有四腔 C.体温恒定 D.胎生、哺乳

  【考点】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的分类.

  【分析】哺乳动物的特征有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等.

  【解答】解:哺乳动物最突出的特征是胎生哺乳,因此“抹香鲸生活在海洋中,但它却属于哺乳动物”,主要原因是胎生、哺乳.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18.下表是某同学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对其进行的病因分析,你认为哪一项分析是不可能的?(  )

  患者症状表现 病因

  A 尿液中含有葡萄糖 胰岛素分泌不足

  B 生长迟缓,身体矮小,智力正常 幼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C 身体逐渐消瘦,情绪容易激动 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D 脖子肿大,呼吸困难 缺碘造成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A.A B.B C.C D.D

  【考点】胰岛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类比推理;人体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专题.

  【分析】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分泌异常时会导致人体患相应的疾病.如图:

  激素 症状

  生长激素 幼年时分泌过少 侏儒症

  幼年时分泌过多 巨人症

  成年后分泌过多 肢端肥大症

  甲状腺激素 幼年时分泌过少 呆小症

  成年后分泌过多 甲亢

  成年后身体内碘合成不足 大脖子病

  胰岛素 分泌较少时 胰岛素

  【解答】解:A、若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可能是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是肾小管发生病变,A不符合题意;

  B、生长激素的作用是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幼年时,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生长迟缓,身体矮小,智力正常,B不符合题意;

  C、如果成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就会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食量大增而身体却逐渐消瘦,情绪易于激动,通过分析上述病人的症状,他患的是甲亢,C符合题意;

  D、地方性甲状腺肿即大脖子病的症状是脖子肿大、呼吸困难、劳动时心跳快、气短,这种病是由于土壤、饮水和食物中缺碘引起的,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激素对人体的作用及分泌异常时引起的症状.

  19.污染已成为世界上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全球性的大气污染主要表现在(  )

  A.酸雨、温室效应、生物入侵 B.温室效应、乱砍滥伐、臭氧层破坏 C.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 D.臭氧层破坏、汽车尾气、塑料垃圾

  【考点】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及其防治;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造成的影响及其防治.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归纳推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专题.

  【分析】①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造成的.

  ②二氧化碳的增多会导致温室效应,温室效应会给人类及环境带来许多不利影响,臭氧层的破坏给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健康造成危害,

  【解答】解: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造成的.酸雨的主要成分是硫酸、硝酸等.酸雨危害动植物和人的健康;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大量排放尾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臭氧层的破坏给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健康造成危害.所以全球性的大气污染主要是指: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

  故选:C.

  【点评】理解酸雨、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的破坏的成因、危害及预防.

  20.下列有关输血与血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安全输血应以输相同型血为原则 B.某些病人因血液中血小板减少,可选择性的输入血小板 C.A型血的病人可以输AB型的血 D.一个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考点】输血的原则;无偿献血原则及意义.

  【专题】归纳推理;人体的循环系统专题.

  【分析】人体内的血量是相对稳定的,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输血时以同型血为原则,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安全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的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时才采用. D、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D正确;

  B、某些病人因血液中血小板减少,可选择性的输入血小板,B正确;

  C、A型血的病人不可以输AB型的血,可以输少量的O型血,但异型者之间如果输入的O型血量较大,同样可以发生严重的输血反应,因此,大量输血时,必须实行同型输血原则,C错误;

  故选:C.

  【点评】关键点:熟练掌握输血的原则、意义及无偿献血的范围等.

  21.正在认真学习的你,突然听到老师喊你的名字,听到老师的声音,需要以下结构参与,请你选出听觉形成的正确顺序①听觉神经②听小骨③外耳道④大脑中的一定区域⑤内耳内的听觉感受器⑥鼓膜(  )

  A.⑥③②⑤①④ B.③⑥①②⑤④ C.③⑥②⑤①④ D.③①②⑥⑤④

  【考点】听觉的形成过程.

  【专题】热点问题;归纳推理;人体的循环系统专题.

  【分析】 如图: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

  耳廓,收集声波;

  外耳道,将声波传至鼓膜;

  鼓膜,把声波振动转为机械振动;

  听小骨,听小骨把鼓膜的振动扩大并传到内耳;

  咽鼓管,连通鼓室和鼻咽部;

  耳蜗,里面有听觉感受器,接受震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听神经,将耳蜗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前庭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

  半规管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

  【解答】解: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可见C正确.

  故选:C

  【点评】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听觉的形成过程.

  22.

  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示意图.下列是某同学对图中的血细胞所作的描述,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

  A.在人受伤时,细胞①会释放血液凝固的物质,形成凝血块而止血 B.细胞②没有细胞核,数量过多时,人体可能患炎症 C.细胞③时数量最多的血细胞,因含丰富血红蛋白而使血液呈现红色 D.细胞①能够运输氧气,当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进入高原的初期,该细胞数目会增加

  【考点】观察血涂片.

  【专题】归纳推理;人体的循环系统专题.

  【分析】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又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图中①是红细胞,②是白细胞,③是血小板.

  【解答】解:A、在人受伤时,③为血小板,个体最小,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A错误.

  B、②白细胞个体最大,能够吞噬病菌,有细胞核,细胞②的数列高于正常值,可能是身体有了炎症,B错误.

  C、①为红细胞,属于数量最多的血细胞,因含丰富血红蛋白而使血液呈现红色,呈两面凹的圆饼状,C错误.

  D、图中①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能够运输氧气,高原地区同平原地区相比,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较少,当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进入高原的初期,红细胞数目会增加,D正确.

  故选:D

  【点评】知道血细胞中三种细胞的数量关系和三种血细胞的特点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23.下表示某成年人血浆、原尿和尿液的部分组成含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单位:克、100毫升)(  )

  部分成分 血浆 原尿 尿液

  蛋白质 8 0.03 0

  葡萄糖 0.1 0.1 0

  尿素 0.03 0.03 1.8

  无机盐 0.72 0.72 1.1

  A.血浆中的蛋白质是8,而原尿中只有0.03,这是通过重吸收作用实现的 B.原尿中的葡萄糖是0.1,尿液中不含葡萄糖,是因为葡萄糖不能被肾小球滤过 C.尿液中尿素含量明显升高是由于肾小管发生病变引起的 D.血浆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

  【考点】尿液的形成.

  【专题】数据分析型图表题;归纳推理;人体的泌尿系统专题.

  【分析】(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

  (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

  【解答】解:A、血浆中的蛋白质是8,而原尿中只有0.03,这是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实现的,而不是通过重吸收作用实现的,错误;

  B、原尿中的葡萄糖是0.1,尿液中不含葡萄糖,是因为肾小管重吸收了全部的葡萄糖,而不是葡萄糖不能被肾小球滤过,错误;

  C、尿液中尿素含量明显升高是由于肾小管的重吸收了大部分的水而不重吸收尿素所导致的,而不是肾小管发生病变引起的,错误;

  D、血浆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肾单位的结构和尿的形成过程.

  24.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危急情况或意外伤害,因此,必要的用药知识和急救技能,对保障身体健康、挽救生命具有重要意义.下列有关说法或措施正确的是(  )

  A.遇到突然溺水者,应立即进行口对口吹起法人工呼吸 B.遇到有人受伤时,若伤口出现喷射状出血,要压迫伤口的远心端止血 C.处方药适用于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伤小病 D.遇到因触电而造成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立即拨打120求救,并在确保伤病员和救护者安全的环境中对其进行心肺复苏

  【考点】出血的初步护理;安全用药的常识;急救的方法.

  【专题】生产 生活 环保类开放题;归纳推理;健康的生活.

  【分析】当人出现意外事故时,我们首先应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正确的实施一定的急救措施.急救方法有:拨打“120:急救电话、人工呼吸.

  【解答】解:A、人工呼吸是一种常用的急救方法,用于救助溺水、煤气中毒或触电等停止呼吸的病人,以挽救病人的生命.人工呼吸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口对口吹气法,首先清除口、鼻内污物,以保持呼吸道畅通,A错误.

  B、动脉是将心脏的血液流向全身各处去的血管,压力大,血流速度快,因而外伤出血时成喷射状或一股股的流出,故应在近心端用止血带或指压法止血,B错误.

  C、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助理医师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C错误.

  D、当遇到因触电而造成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我们首先应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正确的实施一定的急救措施.如果人突然停止呼吸,但心跳存在时,我们一般应对其进行人工呼吸进行施救;当人体能自主呼吸,但心跳停止时,我们应该对其进行胸外心脏挤压来帮助其恢复心跳,D正确.

  故选:D

  【点评】掌握常用的急救措施,即解决题目,最好又会在必要的时候能用于救助他人.

  25.

  血液循环的动力来自心脏,如图是人的心脏结构及其相连的血管示意图,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①是右心室 B.①内的血液流向③ C.血液从④流向② D.②内的血液是动脉血

  【考点】心脏的结构.

  【专题】热点问题;归纳推理;人体的循环系统专题.

  【分析】图中①是主动脉,②是肺动脉,③是左心室,④是右心室,⑤是右心房.心脏的结构如图所示:

  【解答】解: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即心室与动脉相连,心房与静脉相连血液循环的途径以及血液成分的变化如图所示: 可见只有C选项正确.

  故选:C

  【点评】掌握心脏的结构以及心脏内瓣膜的作用是关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27题5分,28题8分,29题7分,30题9分,31题8分,32题7分,共50分

  26.我市某大型肉制品有限公司,每天将大量生产污水通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再通入人工湿地,对处理后的水进一步净化和利用.湿地内除栽种大量亲水性植物,还养殖了泥鳅、黄鳝等经济鱼种.下图中,甲示该公司污水处理过程,乙示人工荷塘湿地,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甲图中,在厌氧沉淀池内,甲烷细菌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产生可燃性的甲烷气体;在曝气池内(通入充足的空气),绝大多数有机物被细菌等微生物分解利用.由此可见,此类微生物不同于绿色植物的营养方式是异养.

  (2)在乙图中,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来看,睡莲、花莲和籽莲三者的关系是竞争关系.泥鳅和黄鳝在该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消费者,它们能促进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多样性.

  【考点】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专题】热点问题;归纳推理;生态系统专题.

  【分析】(1)细菌体内没有叶绿体,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生活方式是异养.细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

  (2)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解答】解:(1)细菌体内没有叶绿体,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生活方式是异养.污水中含有的大量有机污染物,细菌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释放能量满足生命活动所需,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无机盐,从而使水得以净化.实现了从有机环境到无机环境的物质循环,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又可以被植物吸收利用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在生物圈中,多数细菌作为分解者参与了生物圈的物质循环.

  (2)据图可见:睡莲、花莲和籽莲三者之间是竞争关系.泥鳅和黄鳝是动物,属于消费者. 生物多样性通常包含三层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泥鳅和黄鳝增添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故答案为:(1)呼吸作用;异养;

  (2)竞争;消费者;物种

  【点评】熟练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下一页更多精彩“2018年中考生物试题答案解析”

2802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