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各学科学习方法>政治学习方法>

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雪珠分享

  高中政治是一门理论性较强、较抽象的学科,要想学好这一门科目,需要好好记忆重点知识。下面就让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分享几篇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吧,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篇一

  一、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从根本上讲,人的消费不是由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决定的。

  (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对象,生产决定消费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的历史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

  (2)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的发展。

  ①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②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行为才算最终完成。

  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3)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①社会再生产:社会生产过程的不断重复和更新。

  ②关系:直接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连结生产与消费的纽带,对生产和消费有重要的影响;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过程的最终目的与动力。

  2、大力发展生产力

  (1)原因:

  ①必要性:

  理论上:A.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B.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现实中:A.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由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决定的。我国目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本质要求。

  B.大力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国家的根本任务。

  ②重要性: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

  (2)大力发展生产力的途径:

  ①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②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④改革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与发展,改革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通过改革,调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要通过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基本制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二、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公有制

  (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公有制经济的内容(公有制经济成分比较)

  成分 国有经济 集体经济 混合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

  含义 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各种不同所有制经济按一定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所有制形式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地位 处于支配地位是其支柱 是我国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城市股份合作制。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用 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掌握着国家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对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国际地位具有关键作用。 体现共同富裕原则,吸收社会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积累和税收。对发挥公有制的主体作用有重大意义,对实现共同富裕有重要作用。 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可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提高企业和资本的动作效率,扩大公有制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2)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①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如股份制,股份合作制,都可成为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

  ②股份制企业,如果国家和集体控股,则具有明显的公有性。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可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原因意义)

  (3)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

  ①在全国范围内,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又要注重质的提高。

  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4)如何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①必须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②必须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合作经济。

  2、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

  (1)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形式比较:

  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 外资经济

  含义 劳动者个人或者家庭占有生产资料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 以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取得利润为目的 依法在内地设立的独资企业及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的外商投资部分

  特点 以手工劳动为主,规模小、投资少、设备简单、经营灵活 规模较大,设备较先进,劳动生产率比较高 投资分配

  作用 在利用分散的资源发展商品生产,促进商品流通,扩大社会服务,方便人民生活,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可集中和利用一部分私人资金,吸收劳动者就业,增加劳动者个人收入和国家税收,对提高综合经济实力有积极作用 有利于引进境外的资金和先进技术,学习境外的先进管理经验,有利于扩大就业,扩大出口,增加财政收入

  (2)地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经济形式,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3、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然性。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篇二

  一、公司的经营

  1、公司的类型:

  (1)企业

  ①企业的含义: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②企业的分类:在我国,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多种所有制企业并存,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国有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2)公司制与公司

  ①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

  ②公司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共同出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③公司股东的权利: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

  公司的责任: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3)我国法定的公司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与有限责任公司比较

  股份有限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

  出资方式 全部资本划分为等额股份,并以股票形式加以表现,上市公司的股票可以自由流通、转让。 公司的资本不必划分为等额股份。股东可以用货币,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作价出资。股东转让出资必须征得其他股东的同意,出资转让较困难。

  发起人数量 2人以上200人以下为发起人。 由50个以下股东出资设立。(一个自然人或一个法人可成立一人有限责任公司)

  注册资本 最低限额500万元 最低限额3万元

  股东对公司承担的责任 以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一人不能证明财产独立的,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股东表决权 一股一票原则 按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

  公司财务 上市公司必须向全社会公开 不必向全社会公开

  (4)公司的组织机构

  ①公司的组织机构通常由三部分组成:决策机构(股东大会、董事会)、执行机构(总经理)和监督机构(监事会)。

  ②其中股东大会及其选出的董事会是公司的决策机构,处理公司重大经营管理事宜。总经理及其助手组成公司的执行机构,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对董事会和经理的工作进行监督。

  ③这些机构之间权责明确、互相制衡,可以有效地提高公司的运行效率和管理的科学性,使公司的发展具有充分的活力。

  (5)公司制的优点:公司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和科学管理结构等优点。

  (6)其他企业形式。在我国,除公司外,还存在大量的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

  2、公司的经营和发展

  (1)公司经营

  ①公司经营的含义:指公司为向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并获取利润而进行的所有活动的总和。②公司经营的直接目的是利润。只有保持一定的盈利能力,公司才能开发技术、更新设备、扩大规模,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2)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

  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长远的、总体的策略)。一个企业,只有战略定位准确,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为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反之,一个企业在战略定位上不准,那么,就会遭受挫折,甚至导致破产。

  ②公司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企业的竞争优势是多种多样的,如价格、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品牌效应等。这些优势的取得,或是由于企业掌握了独特的技术和技能,或是由于企业的管理水平较高,或是由于企业采取了较好的经营策略,或是以上因素的综合。因此,企业必须在这些方面有所作为。

  ③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是经过长期的努力形成的。它渗透在企业经营和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通过新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形成本企业的竞争优势。公司是否诚信经营,关系到企业成败。企业如果通过不正当手段谋取利益,不会真正取得成功,违法者还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④面向市场,坚持以质取胜、市场多元化战略。

  ⑤公司抓住时机做好兼并和强强联合。

  ⑥遵循市场规律,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

  (3)企业的兼并和破产

  ①企业兼并的意义:优势企业兼并相对劣势的企业,可以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以优带劣,提高企业和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有益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②企业破产,是指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按法定程序实施破产清算的经济现象。实行企业破产制度,有利于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促使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二、新时代的劳动者

  1、劳动和就业

  (1)劳动和就业的重要性。

  ①劳动的意义:

  劳动是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光荣属于劳动者。

  ②就业的意义:

  A.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B.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C.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

  D.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人的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E.是落实科学 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必然要求。

  F.有利于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增加,维护社会稳定,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G.有利于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2、当前就业形势:

  ①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而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

  ②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

  ③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传递系统不畅通。

  3、解决就业的措施:

  (1)党和政府:

  ①必须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根本措施是通过大力发展经济促进就业。

  ②党和政府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努力改善就业结构和创业环境。

  ③不断完善劳动力市场。健全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劳动者创业的后顾之忧。

  ④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

  (2)个人:

  ①劳动者要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积极自主创业。

  ②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A.树立自主择业观。根据个人的兴趣、专长和条件,自主选择职业。这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调动每个人的生产积极性、创造性。

  B.树立竞争就业观。要通过劳动力市场竞争,实现自主择业。为此要努力学习,提高技能和素质,改变观念,积极主动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

  C.树立平等就业观。各种正当职业劳动者,都是创造社会财富所必需的,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不管从事什么工作,只要能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就能有所作为。

  D.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现代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导致就业形式多样化,诸如自由职业、弹性工作日、临时工等就业方式不断增加,可以更加灵活地选择。人们还可以通过职业介绍所、媒体广告、网上人才市场、招聘会等选择职业,实现就业。

  ③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2、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1)原因: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我国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享有的权利。这些权利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之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主力军的保证。

  (2)我国劳动者享有的权利:平等的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3)如何维护劳动者权益

  ①党和政府:

  A.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扩大就业的同时,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B.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C.实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享有的各项权利,规范劳动合同制度,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D.依法惩处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222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