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各学科学习方法>语文学习>

小学低段语文优秀论文(2)

芷琼分享

  小学低段语文优秀论文篇三

  一、看――了解图意

  “看”,就是观察图画。通过仔细、有顺序地观察,发挥插图对课文的有效作用。新课程低年级的课文教学,教师若抓课文插图进行导学,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低年级的儿童对文字的理解较难,而对直观的东西较敏感一些。教师可先让学生自由看图,说说图上画有什么东西,这些东西是怎么样的,再由教师和学生评议,看谁观察得细致,看谁说得有条理。在上述观察图画的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看懂了有趣的图画,再去读读优美的文字,学生便很容易感受到文句的内涵,理解文章也显得简单了。

  二、读――学习课文

  首先教师要正确认识“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告诉我们要重视读。传统的“以讲为主”的教学方式对语文教学的发展和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的确是弊端太多,使丰富多彩、血肉丰满的语文载体变得枯燥、干瘪,教学中,学生感觉索然无味,教师仍觉没讲透彻。新课程课文教学,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放手让学生去读。

  低年级的课文学习,首先要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对于较难把握的字,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并及时正音。如后鼻音、轻声字、变调字、儿化音等应反复正音。当基本消除朗读障碍后,可组织学生分组赛读。赛读时要求学生读准字音外,就注意词儿连续,特别要注意长句子中间的停顿。最后为提高学生个体的朗读水平,体现个人特长,可让学生在小组内挑战读,然后再向全班同学挑战。看谁读得有感情,读得入情入境。在挑战读的过程中,有的同学能读好赞美语气,有的同学能读好疑问句,有的同学能读好人物对话。他们读得摇头晃脑,读得眉开眼笑,读得手舞足蹈……这样放手让学生去读,可以收到以读代讲的效果。

  三、说――训练表达能力

  新课程教学教师应当增强说话训练意识,充分利用教材,把说话训练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有了前面仔细观察和情感朗读的基础,还要抓好表达训练。首先让学生自由说说读后的收获,从读中知道了什么,懂得了什么等。教师不可提高要求,学生能说多少就说多少,然后让学生大胆提出对课文的一些疑问,分小组讨论解决,给每个学生一个说话的空间,让他们畅所欲言。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做适当的点拨和提示,为全体学生的讨论引路导向,讨论结束时,教师要做全面小结。最后教师还可根据课文的主体内容,故意设“疑”激起学生思考,然后自由表达。例如我在教《乌鸦喝水》这一课时,我让小朋友们帮助乌鸦,让它喝到水,小朋友们兴趣一下就上来了,有的说给乌鸦找一根吸管比如稻草之类的管状东西,有的说把瓶子搬到,有的说把瓶子敲个洞……这样随课文内容自然引入一些说话训练,既理解了课文内容,又进行了思维拓展。

  四、演――玩乐中学知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使学生主动学习,并且,建立在兴趣上的学习,注意力最集中,接受知识最容易,记忆东西最牢固,思维最活跃、最敏捷。新课程低年级教材中的课文趣味性很强。我在教此类文章时,结合儿童天真、好动的特点,只要内容适当,我就要给他们表演的机会,让他们分角色表演,在情境中学习,体验到学中有乐,其乐无穷的滋味。例如我在教《菜园里》时,在指导学生看、读、说后,我让他们拿出自己最喜欢的蔬菜在台上作介绍,学生很感兴趣,课堂气氛也比较活跃。比老师拿着蔬菜――介绍生动多了。

  五、悟――明白文意

  一篇课文的学习,当基础知识过关,文章内容大体了解后,还要明白作者的编写意图,这是做教师的应当知晓的。比如它让学生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受到了什么教育和启发等等。这就要教师因材施导,让学生敞开心扉,谈自己想谈的,想自己所想的,真正让学生明白文章,而悟出道理来。例如我在教《胖乎乎的小手》时,最后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家里人为什么喜欢那幅画?学生回答:因为那画上画的是一双胖乎乎的小手。我又问:家里人为什么喜欢这双胖乎乎的小手?学生这时自由说开了:因为这双小手是一双勤劳的双手,一双孝敬长辈、关心家人的双手……接着我又问:那你的小手以前做过什么事?今后又想怎样做呢?学生又纷纷发言:帮妈妈烧火,给奶奶洗衣服,为爷爷捶背,替小同学拿书包……最后我又问:当你的小手变成大手后,你又会做些什么呢?学生脑袋瓜晃了晃,眼珠子转了转又嚷开了:画出美丽的画,写出漂亮的字,弹出美妙的乐曲,抓完天下的坏蛋,做一个飞行员,翱翔于蓝天。

  总之,新课程教学,我们要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朗读,勤于思考,乐于表达,自主探究,在思维不受压抑的课堂环境中去发现、去创造,去得出结论。


猜你感兴趣的:

1.关于小学语文的教学论文

2.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毕业生论文

3.小学低年级语文论文

4.关于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5.小学低年级语文教育教学论文

3111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