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习作评课稿(2)
小学语文习作评课稿篇二
《触摸春天》是一篇反映对生命的思考,抒发对人生的感悟的文章。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文质兼美、语言典范,既能使学生学习语言,又能使学生在思想上得到启迪,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本课内涵深刻,四年级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但勒老师的这堂课却上的如行云流水、水到渠成。在勒老师巧妙的设计和引导下,学生也深深沉醉在优美的教学情境中,既扎扎实实理解了课文的含义,解读了文中蕴含的情感,又受到一次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教育。
在此谈几点感受:
一、设计巧妙
1、 层次清晰,目标明确。
本课教学设计了六个板块:第一板块是“读词想象”——通过读三组词语来想象画面,巧妙地引入课题。第二板块初读感知,通过自由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并扫清字词障碍。整堂课的高潮是第三板块——研读感悟,通过三个精选句段的朗读教学,帮助学生读出语言文字的情感和韵味。第四板块是资料拓展,通过出示张海迪、海伦凯勒的图片、名言,为学生创设了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第五板块是写话训练,进一步提炼和升华了情感,加深了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思索。第五板块——拓展学习,搜集故事,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办一期墙报,让学生再一次受到感染和熏陶,感悟生命的可贵。整个教学设计层次清晰,目标明确,成阶梯上升,体现了设计者的独具匠心。
2、资源整合,有效取舍。
本课的切入干净利落,在学生初步感知的基础上,紧扣“奇迹”作为教学切入点,直奔主题,并通过板书的设计直接呈现。体现了教师立足于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确定课堂的时间比例和重点内容,将大量的时间放在了训练和文本挖掘之中。
3、重点强化,难点突破。
在处理关键句子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充分阅读,在读中体会和理解,注重了学生自主揣摩、感悟的过程。如对本文三、四自然段三个句段的理解,通过多种方法,反复研读,加强了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中,对内涵的理解和把握。在理解本文的中心句“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这句话时,通过变换三个不同主语(安静、我、我们),将学生难懂的句子通过读的方式呈现出来,听课老师可以感受到勒老师的设计的良苦用心。
二、学风浓厚
勒老师的课堂,是一个平等和谐的场所,是一个畅所欲言的空间,是一个心灵对话的舞台。勒老师语言亲切,教态自然,学生如沐春风,自然愿学;勒老师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学生如鱼得水,当然会学;勒老师教学得法,授之于渔,学生如虎添翼,必然学成。
如勒老师在进行研读感悟这一板块教学时,在理清课文脉络后,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感受奇迹的句子,让学生去自读自悟,想说哪句,想感悟哪句,完全由学生自己做主,教师只是随机点拨引导,提醒方法,以学定教。学生通过已有的方法读懂了课文,自然兴致勃勃,情绪高涨,学习也会更加积极主动。学生在课堂中成了学习的主人,教室则成了学生展示的舞台,这良好的学习氛围是与平时的长期、有效地引导、交流、互动分不开的。
三、方法得当
1、关注细节,评价准确。如学生谈读词语时的特点时,说读词时是有规律的,勒老师纠正说都有读词时词与词之间有停顿。学生感受深刻,有章可依、有法可循,可操作性强,有利于学生纠正错误,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2、多头并举,因势利导。勒老师在引导学生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感受生命的内涵时,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方法:如联系上下文、结合已有经验、想象感悟、亲身体验、品词析句、朗读感悟等。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迸射出火花,从而加深对生命内涵的理解。比如,理解“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勒老师让学生随着老师的范读,闭上眼睛,伸出双手,边想边做。通过学生动作的轻柔,理解了“悄然”一词。并进一步引导:一个什么也看不见的盲童要想抓住一只蝴蝶令人无法想象,安静却将蝴蝶拢住了。所以,作者用“竟然”来表示事情的出人意料,用“奇迹”来形容这件事的不可思议。用对照上下句的方法理解“穿梭”、“流畅”、“磕磕绊绊”的意思。联系生活体验理解“极其准确”。
3、重视朗读,形式多样。本课朗读的形式很多。重视朗读的指导,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语言,在朗读中体会情感,在朗读中深化感受。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进行朗读指导,具体指出读的不足的地方,找准了着力点,使朗读的指导不空洞,学生可操作、易改进。如对第三自然段的朗读指导,对学生的朗读适时评价,指导应读的慢些,走进安静的内心,读出安静的情感。勒老师还进行了范读,学生有章可循,必然进步明显。不过还应注意学生朗读的轻重缓急,读出浓浓的语文味。
4、层层深入,阶梯上升。在对文章主旨的把握上,由词到句,由句到段,自然过渡,平滑着陆,无缝对接,不着痕迹。勒老师紧扣“奇迹”作为教学切入点,引导学生去感受发生在安静身上的奇迹,随着学生与文本的不断接触,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学生知道盲女孩安静“走得那么流畅,没有一点点磕磕绊绊”是奇迹;她能“极其准确”地拢住花是个奇迹;她“竟然”能抓住“睁着眼睛的蝴蝶”那更是奇迹。在这样反复的品读中学生明白了这个盲女孩眼睛虽然瞎了,但她心灵的窗户并没有关闭,她是在用她是全部身心来感受多姿多彩的世界,在她的内心世界里,同样是一片明媚动人的景色。学生们在这样的语境品读中体会安静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惜的人文精神。
我认为,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智的不断发展、进步和创新的过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提几点点建议,供大家商榷。
当学生回答你想创造一个怎样的缤纷世界时,谈到花香袅袅、世界和平、没有污染等等,我觉得这样的回答并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是学生还没有完全理解课文,还是老师的设计意图不明确?总结时,没有把课文主旨句和板书很好地结合,只是再次重复: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这样既显单调,也没有使主题得到升华。建议这样说:每个人都拥有生活的权利,无论你是否拥有健全的体魄,只要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就一定能够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编织出一个属于自己的五彩斑斓的缤纷世界。写字时,“瞬”写得太小,虽居中,但只占到田字格的四分之一,不规范,也不美观。
小学语文习作评课稿篇三
1、本节课教师重视了口头作文的训练,通过教师得当的引导,学生滔滔不绝,虽然说得不是太好,但毕竟学生表达的是自己的真实情感,表达的是自己参与活动后的真情体验,当然这也与教师平时的训练也是分不开的。
2、教师处处重视对学生自信心的树立上,学生说不好,教师鼓励学生说;学生说到精彩出,哪怕一个词语,教师都会用欣赏的眼光赏识他或用恰如其分地语言夸赞他,所以整堂课学生兴趣浓厚,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3、教师引课自然,从上一篇的习作引到本篇习作,环环相扣,节奏流畅,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受,令听者回味无穷。
4、本节课教师敢于大胆创新,打破了以往单一的教师把提纲罗列在黑板上,学生被局限在教师的框框中去完成习作的教学模式,本节课教师根据自己独特的教学设计,课堂上展示了自己朴实的教学风格。
5、教师能把握住习作的重难点,通过让学生反复读习作要求,圈画习作中的重点词语,教给了学生审题的方法。
6、课堂上教师处处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将学生带进了作文课,让学生轻松走进作文课。
7、《语文课标》中指出,不同学段的写作都要有真实、丰富的材料,本节课教师做到了,她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 有目标地让学生收集所需要的材料,做到了真实。
8、教师课前准备充分,如提前准备的若干个水杯、暖水瓶、蒙眼睛用的毛巾等,这些材料看似信手拈来,实则是用心良苦,目的是通过这些材料,激发学生参与游戏活动的兴趣,从而为后面的写作做好储备工作。
9、教师的教态自然、语言亲切而简练,课堂气氛宽松而活跃,教师指导得轻松,学生说得也很轻松,在轻松地氛围中,学生潜移默化地有了写作的素材。
通过本次作文研讨课我有几点建议与语文教师共冕:
1、作文教学是一项长期的工程,语文教师从低年级开始就要注重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平时多注意搜集素材。
3、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
猜你感兴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