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各学科学习方法>语文学习>

2017语文作文热点素材(2)

芷琼分享

  2017年语文作文热点素材:家长监考

  家长监考”作文解析及例文----2017高考作文热点素材

  近日,南京二十九中有学生家长反映,该校实行高三年级学生家长轮流替代老师进行监考、自习课值班。这一做法引起很大争议,但校务处一位工作人员解释称,由家长值早班、替监考、值晚自习等是由家委会研究决定的。问及具体情况,他表示自己没有权限接受记者采访,得由校领导返校后再行决定。

  监考、值班,这些原本应由老师来承担的事务性工作,结果由学生家长替代,并以制度的形式得到固化,显然极不合理。从现实来看,时间上的冲突、制度化的管控,也使得家长们苦不堪言。尤其对于一些工作本就繁忙的家长来说,这种额外的责任就会成为难以承受的负担。这个由家委会研究的做法,究竟是家校互动的良方,还是转嫁责任的借口呢?2016年10月19日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七嘴八舌】

  南京一中学让家长替老师监考,你怎么看?

  近日,南京二十九中的学生家长就向江苏新闻广播台反映,该校实行高三年级学生家长轮流替代老师进行监考这一做法引起很大争议。除了监考之外,家长还反映,南京二十九中高三年级早自习和晚自习也需要家长值班,早自习期间家长在教室帮收作业、晚上七点到九点的晚自习家长需要看两个小时班。(10月18日澎湃新闻网)

  (南京一中学让家长替老师监考,你怎么看?)

  南京一中学让家长替老师监考,你怎么看?红辣椒评论作者互动平台——时评人家论坛设置“时论锋会”辩论帖,红辣椒评论作者及广大网民纷纷发表观点。感谢各位作者及广大网友的支持与热情参与。经红辣椒评论编辑整理,主要观点如下:

  正方:

  家长走进校园参与教学管理,既能体验老师的工作,又能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还能进一步加强家校联系。

  XX:家长监考,家长监督学校!又不是家长上课,何必大惊小怪?

  XX:社会是多元的,教育事业同样如此。对于社会和家长而言,任何可能有益于教育教学和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改革尝试,都是值得鼓励的。

  XX:没必要过度解读,现在很多家长都很乐意参与到学校管理和子女的教育工作中去的,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反方:

  学校有推卸自身责任之嫌,监考本就是学校老师的分内事,怎能推给家长?再说家长都有自己的工作生活,难道还要家长请假去学校监考吗?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没错,但不能本末倒置,过犹不及啊。

  李兆清:监考,本来是老师的事儿。虽说邀请家长参与监考也是一种创新,但是,这种创新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家长是要参与对孩子的教育,但更多的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主力军应该是老师。让家长参与监考,就会显得老师偷懒。

  云南楚彧:在其位谋其政,老师的工作让家长来做,实在说不过去。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地方,学生在校期间,从教学到管理,一应都是老师的职责所在。现在倒好,监考、监督自习等等什么的,都让家长们来做了。请问,是谁给予老师们如此大的权力?

  杨应和:让家长监考学生甚至早晚自习陪读,校方利用了学生教育离不开家长参与的特殊因素,却让自身有不作为之嫌。无论家长情愿与否都不是额外增加家长负担的理由,试问,在家长轮流早晚自习的值班中,对于本该教师及时给学生答疑解惑的工作,家长能胜任吗?

  XX:家长有教育孩子的权利和义务,家长有监督学校的权力和义务,但这些并不是靠家长替代老师的工作来实现。

  XX:可以偶尔为之,如变成一种常态,部分家长怕因此而误工了。

  2017年语文作文热点素材:别再为孩子进行微信拉票了

  时下,特别流行在微信里给孩子或学校获得某项荣誉拉票。有的家长在自己的朋友圈持续数日发微信为孩子拉票;还有学校为了评比名次要求家长必须为学校微信投票,并让老师监督;甚至,还有的家长因微信投票没完成老师下达的指标,孩子在学校被老师批评等等,不一而足。

  为给孩子或学校获得某种莫须有的荣誉,竟然如此弄虚作假、不择手段,这不是在教育、在育人,而是在反教育、负育人。

  人们无论是办教育还是培养孩子,其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是什么?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在他的文章中反复强调一个观点,那就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不看学生的实际表现如何,但靠亲友团拉票,这样的假成功就是教孩子追求虚荣。

  其实,为孩子和学校拉票除了与教育目标和本质相违背之外,也与科学的育人方法和规律相违背。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和心理认知特点,施以相适应的育人方法,是培养孩子成长成才的重要规律。不少学校和家长就是不认识这一点,急功近利、不择手段地想让孩子迅速成功,走向辉煌,完成人上人的家长使命。

  像为孩子拉票如此违反教育规律的事在学科教学中也普遍存在,再来看一例。

  语文教育是这些年最热闹、最花哨,也是最时髦的一门学科。但在这花哨、时髦和热闹的表象下,我们没有看到学生语文质量的大面积提高。以笔者最近了解和听到的语文课为例,什么主题语文、情境语文、诗意语文、绿色语文、逻辑语文等,生生把一个语文学科弄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带来表面的和虚假的繁荣。笔者听课后随堂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老师的教学情况后发现,老师对所讲内容云山雾罩不知所云,甚至连关键字词句段的关系和含义都搞不清楚,学生更是不知一堂课下来学到了什么,师生糊糊涂涂,何以成为语文?

  语文学科的规律是什么?就是姓语名文,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和语文素养为目标,以字词句段篇和语言、修辞、逻辑为手段训练学生并整体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学科。在当下的不少语文课堂上,不仅有许多让学生说大话、空话和假话的引导,在形形色色的语文观指导下,把语文课上成了四不像课,而且还充满了对语文教育规律的粗暴践踏和违背。

  无论是拉票还是语文课上让学生说假大空的话,无论是揠苗助长式的教育方式还是不会字词句段篇的教学,都是对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和育人规律的粗暴违背和无知践踏。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违背规律的办教育、抓人才的方式方法,在周围还有不少。尽管我们费了不少力,投入也不断增加,活动一个接一个,经验亦不少,表面上一派繁荣,背后却是教育内涵减少和质量得不到提升。究其原因,就是不遵照客观规律办事,甚至对客观规律无视和篡改。如此循环下去,就陷入一个怪圈:越重视、越给钱、越豪华、越热闹,教育质量越不行。为孩子微信拉票之类的行为蠢在何处?就蠢在这里。

  不能像搞运动那样搞教育,也不能像抓行政工作那样抓育人。按照教育自身规律办教育是简单、明白的事情,也是智慧和必需的事情。


猜你感兴趣的:

1.2017最新议论文热点素材摘抄

2.2017高考作文热点素材

3.2017高考作文热点素材

4.2017议论文热点素材摘抄

5.2017社会热点作文素材

2915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