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小学学习方法>一年级方法>一年级语文>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十三课火车的故事教学建议(2)

嘉馨分享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十三课《火车的故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郊、列”等14个生字,会写“书、发”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简单了解课文介绍的几种火车及它们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郊、列”等14个生字,会写“书、发”等6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简单了解课文介绍的几种火车及它们的特点。

  【教学具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课件播放火车的笛声和行驶的声音)小朋友们,听到了什么声音?谁能说说火车的样子?今天我们要学习《火车的故事》,来了解更多有关火车的知识。(板书课题)

  (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利用课件激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进入情境,有了学习热情,也就很自然的参与到学习中来。)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借助拼音读课文,划出生字。

  2、小组内借助生字卡片互相读,交流识字方法。

  3、小老师教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教同学们认字。

  4、通读全文,标出自然段,想想课文讲了火车的什么故事?

  (学生当老师,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信任,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了学生识字效果。)

  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1、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练习朗读。

  2、小组交流读。

  3、比赛读。

  (朗读是学生感受内容的基础,只有充分的朗读才会形成自己的体会,多种形式促进学生朗读,也促进学生的独特体验。)

  四、指导写字:

  1、出示“名、发、成、晚”认读,给生字找朋友。

  2、观察,说说怎样写才好看。

  3、教师范写,学生练习。

  (让学生自己说说写字时要注意的地方,这为学生写字打下基础。)

  第二课时

  一、交流导入

  上节课我们从课文中知道火车有好几种,你能选择一种用自己的话介绍一下吗?

  二、精读课文、深入体会

  1、指名读第一、二段,课件演示一下火车“飞驰而过”的样子。指导朗读。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三自然段。引导学生把自己当成小明介绍一下火车的发展过程。

  3、小组合作读四五自然段。进行情景对话,引导学生学着小明爸爸的样子说说火车提速和青藏铁路。

  4、自由读第六段,说说小明做了一个什么梦?指导感情朗读。

  (创设朗读情境,使学生深入体会课文,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当小明”及情景对话,都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理解更深了,体会更丰富了。)

  三、感情读文,巩固练习

  1、比赛朗读课文。看谁读得最有感情。

  2、出示课后“我会读”多种形式朗读。

  (通过感情朗读培养学生语感,多种形式读词语,丰富了学生的词语积累。)

  四、拓展实践

  当小设计师,把自己想象中新型的高速火车画下来?小组内交流,选代表上台交流。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课内外沟通起来,提高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五、指导写字

  1、出示“动、新”认读,给生字找朋友。

  2、观察,说说写时要注意什么。

  3、教师范写,学生练习。

  【评析】

  1、在阅读实践中获得体验感受。教师很注重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在情境中去识字,在情境中充分阅读,如引导学生将自己当作课文中的小明去感受、体验,领悟作者的情感。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实践,学生获得了情感的熏陶,也形成了自己的理解。

  2、有效开发课程资源,开展多彩的实践活动。语文课程资源是丰富的,教师在教学中很好的进行了开发。如进行情景对话,学生有了兴趣,同时也检验学生的理解。再有引导学生当小设计师,画一画,说一说,加强了语文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3、识字扎实有效。识字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教师运用良好的教学策略,如“当小老师”创设了有趣的情境,也注重了识字方法的交流,使识字有了实效。

猜你感兴趣:

1.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十三课火车的故事教学建议

2.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十三课火车的故事

3.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十三课火车的故事教学设计

4.一年级下册语文第33课火车的故事教学分析

5.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十二课兰兰过桥教学建议

2997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