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小学学习方法>五年级方法>五年级语文>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2)

嘉馨分享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书写难写的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品读重点语段,了解作者童年时对骆驼的喜爱,想象课文描写的童年生活画面,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并通过学习运用到自己的实际习作中。

  3.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纯真情趣,激发孩子阅读《城南旧事》的兴趣,从而普及到林海音的其他作品,拓宽孩子的阅读视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教学重点:

  解决生字读音,弄懂课文内容,体会学习文章的重点语段的深刻含义与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品读体会文章思想感情与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1.教师多媒体课件

  2.学生收集作者的相关信息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情,解释课题

  1.谁去过北京?北京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课件播放老北京图片。)老北京又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一张张充满历史厚重感的骆驼队黑白照片呈现在大家面前。教师的三言两语和这音乐画面完美地结合到一起,转瞬间就将孩子们从眼下带回到了几十年前的老北京城南,带入了课文所勾勒的童年生活、所营造的怀旧气氛中。在此氛围中朗读课文,是心灵与心灵的交谈。]

  3.出示课件,简介作者与背景。

  4.齐读课题,你发现题目与以前学过的不同吗?

  5.老师读题目,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感受一下,在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课件出示):

  ①借助文中注音和工具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②思考:

  课文以什么顺序记叙了作者的童年生活?

  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哪几个片断,分别在课文中的哪些自然段?

  2.全班汇报、交流(教师及时板书)

  ①(出示课件)注意指导学生区分文中两个“嚼”字的不同读音。

  ②课文以季节的推移为顺序记叙了作者的童年生活。

  3.把最有趣的事情用铅笔划一划,细细地读一读,然后在旁边空白的地方,用简单的一两句话或者只用一两个词写下感受。

  [让孩子们写下自己读后的感悟,是智慧的撞击,虽然孩子们的体会可能不是很深刻,但这种习惯的养成对于他们自身阅读能力的提高很有帮助。]

  (三)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感知童年往事。

  A.“学骆驼咀嚼”

  课件出示:

  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吃草料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后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了起来。

  (1)指生读,谈谈你为什么觉得这段最有趣?

  (2)师朗读这一段文字。交流:同学们,你的牙齿动起来了吗?你们看见了什么?

  [教师生动有趣的范读,让孩子身临其境。把自己当课文中的“我”,深刻体会“我”看得入神,喜爱之情也就不言而喻了。]

  (3)看着骆驼咀嚼,自己的牙齿为什么也动起来了呢?

  (4 ) (出示电影片段)欣赏体会骆驼咀嚼的有趣。

  (5)让我们和童年的林海音一起再来感受骆驼咀嚼的乐趣吧!(齐读这段话)

  (6)林海音女士在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四十二岁了,你觉得她在写下这段往事的时候,她还会去学骆驼咀嚼吗?

  (7)正如作者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写到:“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请读一读这段文字。

  (8)过渡:作者童年的往事还有很多有意思的,还有哪些事你还会觉得有趣呢?

  B.“关于驼铃的遐想”

  (1)谁来谈谈为什么你说这段有意思?

  (2)爸爸的见解是理性的,而童年的林海音想法是天真的,是充满诗意的。你赞同谁的看法呢?把你赞同的读给我们听。

  (3)你看爸爸听了“我”当时的想法,想了想,笑了笑说,“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在这里,爸爸想了些什么?笑的是什么?

  (4)爸爸用宽容的心态看待女儿的想法,所以他说“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现在的林海音回忆起往事时,她童年的想法从现实的眼光来看可能不再有了,这就像是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也已经不会再做了。再来读一读这段话。

  生齐读:

  “夏天过去,。。。。。。我也不会再做了。”

  (5)过渡: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不会做了,儿时天真的想法我也不会再有了。这篇文章中还写到了哪些有意思的事?

  C.“想替骆驼剪毛”

  (1)指生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从这段描写中,你看出了什么?

  (2)童年的林海音对什么都那么好奇,看到骆驼的毛皮长长的,就觉得不整齐,想帮它剪一剪,你赞成她的想法吗?

  [孩子与孩子的心是相通的,林海音童年的想法,现在的孩子也会有,让孩子们自己来谈谈他们的想法,更能体会童年林海音的天真好奇。]

  (3)指导朗读。

  (4)大家想,已是中年的林海音女士,她还会想给骆驼剪剪不整齐的毛吗?

  这种想法她已经不再有了,就像是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也不会再做了。再读一读这段话。

  生齐读:

  “夏天过去。。。。。。我也不会再做了。”

  (5)过渡:还有那些有意思的事情?

  D. “追问骆驼去处”

  课件出示:

  (1)谁愿意把这段读给我们听?

  (2)你从这段话中看出了什么呢?

  (3)童年的林海音是个天真好问的孩子,小脑袋里装着无数的为什么,怪不得妈妈说“总是问,总是问,你这孩子!”林海音都问了些什么?

  她除了问“夏天骆驼到哪儿去了”还问了什么?

  [孩子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孩子们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想象当时的“我”还会问什么,在尽情提问中不知不觉地更接近了童年的林海音,对林海音的天真好问体会深刻,同时也进一步感受到作者对骆驼的喜爱。]

  (4)分角色朗读

  (5)在她的《城南旧事》这本书当中,也写到了自己“总是问、总是问”的情景。我们来看一看这段话,自己读一读。(出示:幻灯片《城南旧事》的画面描写)

  (6)这些问题即使到中年也仍然没有找到答案,但是可能她也不会再问了。就像作者在文中所写的,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不会做了,满脑子的童年时代的问题也不会问了。

  生齐读:

  夏天过去,。。。。。。我也不会再做了感伤。”

  四、体会深深的怀念之情

  1、当作者已是人到中年,当她已是人在台湾,可能会产生更多的人生感触。比如,当她再一次想起那挂在骆驼脖子上的铃铛,当她再一次想起那垂在骆驼肚皮底下的长长的毛,当她再一次想起童年时那满脑子的问题,她可能会怎么说?

  2、作者描写童年往事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3、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文章的最后一段文字,共同来感受这一份淡淡的感伤和深深的怀念。

  生齐读: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这句话在课堂出现了五次,孩子们的反复吟诵,不只是形式的重复,是感悟的加深和升华,当孩子们一次次与文本与作者做着心灵上的对话,一次次地感受着童年那份遥远美好的童真童趣,他们的朗读也渐渐地入情入味。]

  五、总结全文

  1、再来读一读题目,读出作者的这一份淡淡的感伤、深深的怀念。

  2、推荐:小说《城南旧事》;电影《城南旧事》

  3、(再次响起《送别》)让我们伴着深情的音乐,再来读读课文的最后两段话。

  [照应开头,再次深化本课主旨。在配乐朗读中,共同把情感推向了高潮。]

  板书设计

更多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

2474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