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小学学习方法>三年级方法>三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检阅课文

嘉馨分享

  在一所学校的俱乐部里,一些儿童队员正在开会,讨论参加国庆检阅的事。学习啦小编在此整理了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检阅》课文,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检阅》课文-原文

  临近七月,波兰首都华沙和往年一样准备欢庆国庆节。在一所学校的俱乐部里,一些儿童队员正在开会,讨论参加国庆检阅的事。

  一些事情已经商定,可是从大家的表情可以看出来,还有重要的事情需要商量,但是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

  “队长”终于有一名队员说话了,“还有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游行检阅时博莱克怎么办:”

  俱乐部里立刻鸦雀无声了。事情确实非常难办,因为博莱克左腿截肢了,现在靠拄拐走路。

  劝他不去?要不把他放在队尾?再不就把他藏在队伍中间?可是跟他怎么说呢?谁去跟他说呢?

  队长洪亮的声音打破了沉默的局面:“队员们!如果把博莱克放在队伍第一排,让大家都能看到他,怎么样?他虽然腿不方便,可仍然是儿童队员,还不是一般的队员!”

  “太棒了!这才叫儿童队呢!别的队肯定会羡慕我们,第一排走着一名拄拐的儿童队员。”一个队员大声说。大家脸上露出笑容,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国庆节到了。多么盛大的节日!多么隆重的检阅!街道上人山人海,楼房上彩旗飘扬,主席台上站满了国家领导人和外国贵宾。

  步兵过去了,炮兵过去了,青年组织的队伍也通过了主席台。现在轮到儿童队员了。

  在队伍的第一排,紧跟在队长后面走着一名拄拐的男孩,看来,他肯定忘记了自己在拄拐。他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

  检阅台上的人和成千上万观众的视线都集中在这一队,集中在这位小伙子身上了。

  “这个小伙子真棒!”一名观众说。

  “这些小伙子真棒!”另一名观众纠正说。

  长时间的掌声淹没了观众的议论声。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检阅》课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俱、拄”等5个生字。会写“俱、博”等14个字。正确读写“检阅、俱乐部、挑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队员们关注弱势的美好的心灵。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队员们关注弱势的美好的心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挂图,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看到的这幅图,是波兰首都华沙欢庆国庆节的隆重场面。许多的游行队伍在这一天接受国家领导人、外国贵宾和亿万群众的检阅。对每一位波兰人来说,这一刻都是激动、幸福的时刻。让我们把视线移到这一队正走过主席台的儿童队员身上,请你告诉我,你发现了什么特别的地方?(学生自由说)就从这一队孩子身上,发生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板书课题:检阅

  二、自学课文,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认读生字。

  3、思考:课文写了队员们的什么事?观众们怎样夸他们?用笔画出最令自己感动的地方。

  三、检查自学效果,汇报交流

  1、指名读课文,检查是否读正确、流利。

  2、认读生词,生字。再练习读课文。

  3、汇报交流思考的问题:

  ⑴小组间交流;课文写了什么事?观众们怎样夸他们?

  ⑵全班交流。相机理解“棘手”:

  “棘手”的事指什么事?

  能读出这事是怎样“棘手”吗?

  4、练读第2~6段。指名读,评价读得怎么样。注意读出为难的语气。

  5、讨论:为什么孩子们这样为难?直接告诉他不就行了吗?

  6、小结:多么善良的孩子们呀!那么怎么做才不会伤害这个残疾孩子博莱克呢?故事的结果我们已经知道了。下节课我们来讨论这些孩子们棒在哪儿,好吗?

  四、书写生字

  1、进一步认读生字。

  2、记忆字形。交流记忆方法。

  3、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

  “博、羡、慕”三个字,要注意字的结构,摆放匀称。“博”左小右大,“羡、慕”上小下大。

  “席”的笔顺。

  “截”的笔顺。

  4、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围绕重点,读书讨论,感情朗读

  1、投影出示两句话:

  “这个小伙子真棒!”一名观众说。

  “这些小伙子真棒!”另一名观众纠正说。

  指名读这两句话。

  2、讨论:观众为什么这样说?

  ⑴读书找找理由后,参与小组的讨论。

  ⑵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全班的讨论:

  ①说博莱克棒,是因为他是个残疾人,却走在队伍前面,走得那么好,又那么精神。

  指导读出博莱克的“棒”。(课文第12段)

  ②说这些小伙子棒,可能有以下理由:一是让一个残疾孩子参加检阅队伍,二是不是把他藏在中间,也不是把他放在队后,而是让他走在第一排。他们是那么的呵护着他,不伤害他的自尊心,不歧视残疾人。

  指导读课文第7、8、9段,读出孩子们真心地为他人着想的做法,体会他们美好的心灵。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二、激总结,引导写话

  1、总结:

  读完了课文,我们每个人肯定都有这样的感受:这次国庆检阅,不仅检阅了孩子们整齐的队伍,更检阅了他们美好的心灵!相信每个人都永远忘不了这次难忘的检阅。你们一定有好多心里话要说,对吗?

  2、任选一个内容,写写你想说的话:

  ⑴博莱克回到家里,他激动的心情无法平静下来。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请替他把日记写下来)

  ⑵看着队伍中的博莱克,我想对他说:……

  3、指名读小练笔,评价修改。

  三、拓展延伸

  把课文读给家长听,要读出自己的感受。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检阅》课文-教学反思

  课文《检阅》讲述的是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节来临之际,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国庆节的游行检阅时,让拄拐的博莱克走在第一排。游行时,他们的检阅队伍获得了一致喝彩。

  这篇课文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非常突出。特别体现在细致的心理描写上:刚开始,大家都很犹豫,很矛盾,不知道怎样解决该不该让博莱克参加检阅这个难题。因为明显的,如果让博莱克去,很有可能会使他们的队伍受到影响,会让他们的集体受到影响。又想使自己的检阅队伍整齐划一,又不想伤害大家的好伙伴博莱克这让大家左右为难。最后队长打破了僵局,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方案,并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赞同,大家的心情由忐忑不安到激动自豪,经历了一个艰难的变化过程。从中,一群善良、纯真的孩子的形象跃然纸上。课文洋溢着浓浓的现代意识和人文关怀:作为健康人,要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平等权利,作为残疾人,也应该像课文中的博莱克一样,自尊、自强。

  以上,我分析了教材。走出教材,面对学生,我发现学生对学习这篇课文还有很大的难度。首先:检阅对很多同学来说,是很陌生的事,课文中所描述的事情和学生生活实际相差较远。其次,课文篇幅较长,初读课文,很多学生大概意思都读不懂,更不用说通过语言文字理解人文内涵了。再者,课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没有直白的叙述,都是隐含的,只有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才能读懂。考虑到这些,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达到了一些效果:

  1、谈话揭题,一举两得。本课开始,我就问学生什么叫检阅,孩子们基本没人知道,于是我就问他们你们看过我国对部队的检阅吗?于是课堂里就热闹了起来,纷纷的说了起来,这就是检阅,他们不但了解而且也知道了检阅是很隆重的,让学生感受阅兵式的庄严、隆重的场面,让学生明白这是多么重大、要求又是多么严格的事。同时,为后面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做好铺垫。事情这么重要,怪不得孩子们会犹豫不决该不该让博莱克去。同时,这么重大的事也让博莱克参加了,更可以看出孩子们做出这一决定的伟大。

  2、推敲字词,揣摩人物心理。上课时,我抓住了文中小朋友矛盾的心理,通过找词句、划词句、交流等方式来体会:“谁都不愿意开口”(怕伤害博莱克),“终于有人开口了”(但也没有解决问题),“俱乐部里立刻鸦雀无声了”在(这个鸦雀无声,表面看是一点声音也没有,但其实心里却在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再加上下面连续六个问号的句子,这静止的画面更是孩子们思想斗争的矛盾的焦点,思想的高潮。)通过这些词句的推敲,一群集体荣誉感强、心地善良的孩子渐渐清晰。在前面充分理解孩子心理的基础上,本课的难点,最后两句话:“这个小伙子真棒!”“这群小伙子真棒!”的理解,也水到渠成!经过这么艰难的抉择,这群孩子值得称赞。

  3、以读为本,以读促悟。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节课,我在引导学生任何一个环节的学习上,过度的方法,采用的手段,都是朗读。第一次两遍朗读,目的在读通课文,了解大意。聚焦博莱克的画面,也通过自由读、指名读、男女比赛读、站起来读等方法感受自信的博莱克。检阅之前孩子心理的分析更是通过朗读来体会。读一读,划划词句,读一读孩子们当时的心理。

  通过朗读,学生理解了,通过朗读,学生投入了,通过朗读,学生感悟了。

    2571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