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做好每一套试卷的练习,都能够更好的在期中考试中提升自己的成绩。下面是有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题目
一、认真思考,正确填写。(每空1分,共32分)
1.45 时=( )分 450立方米=( )立方分米
9.04立方分米=( )毫升
2.在○里填上>、<或=。
56 ×4○ 56 9÷23 ○ 9 38 ÷ ○ 38 25× ○ 25÷10×7
3. ×( )( ) = ×( )( ) = ÷( )( ) = +( )( ) =( )( ) - =1
4.把一根长96厘米的铁丝焊接成一个正方体框架。把这个正方体框架用硬纸围成一个正方体,它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5. 32是( )的 ;比20千克多 是( )千克。
6. 13 的倒数是( ),1.25的倒数是( ),1的倒数是( )。
7.一根绳子长8米,用去14 ,用去( )米,还剩总长的( )( ) ,如果再用去14 米,还剩( )米。
8. 红糖的34 与白糖的13 相等,已知白糖有36千克,红糖有( )千克。
9. 一个长方形宽与长的比是2∶3。如果这个长方形的宽是24厘米,长( ) 厘米;如果长是12厘米,宽是( )厘米。
10.把两个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平方分米,体积是( )立方分米。
11.把8克白糖完全溶解在40克水中,白糖与水的质量比是( ):( )。白糖与糖水的质量比是( ):( ),比值是( )。
12.永新面粉厂 小时加工面粉 吨。照这样计算,1小时能够加工面粉( )吨,加工1吨面粉要( )小时。)
13.小明的书架上放着一些书,书的本书在100到150本之间,其中 是故事书, 是科技书,书架上放着( )本书。
二、反复权衡,慎重选择。(每题1分,共5分)
1.一张长方形纸长40厘米,宽8厘米,把它对折、再对折。打开后,围成一个高8厘米的长方体的侧面。如果要为这个长方体配一个底面,面积是 ( )。
A.320平方厘米 B.100平方厘米 C.80平方厘米
2.把8︰15的前项增加1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该( )。
A、加16 B、乘16 C、加30 D、乘2
3.已知a的 等于b的45 (a、b均不为0),那么( )。
A、a=b B、 a 〉b C、 b〉a
4.两根钢管的长度相等,第一根用去14 ,第二根用去14 米,则两根钢管剩下的长度相比,( )。
A、第一根长 B、第二根长 C、一样长 D、无法比较
5.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2倍,它的体积扩大( )倍。
A.4 B.2 C.8 D.16
三、仔细推敲,准确判断。(每题1分,共5分)
1.一个长方体中(不包括正方体)最多有4个面完全相同。 ( )
2.真分数的倒数一定都是假分数,假分数的倒数一定都是真分数。 ( ) 3.把一个正方体橡皮泥捏成一个长方体,它的形状变了,体积不变。 ( )
4.瓶子里装满水,水的体积就是这个瓶子的容积。 ( )
5.如果甲数比乙数多 ,那么乙数就比甲数少 。 ( )
四 、看清题目,巧思妙算。(4分+6分+8分+4分+4分,共26分)
1.直接写出得数。(每题0.5分,共4分)
- = ÷12= 15× = 36÷ =
+ = ×12= ÷ = × =
2.计算下面各题。(每题2分,共6分)
÷ ÷910 ÷ × ×4÷
3.先化简,再求比值。(每题2分,共8分)
1.32︰3.3 38 ︰ 910 10268 40︰0.05
4.解方程。(每题2分,共4分)
x+ X = 6 X︰ 23 = 45
5.求下面正方体的体积和长方体的表面积。
六、联系生活,解决问题。(1-4题每题5分,第5、6题各6分,共32分)
1.一台拖拉机昨天上午耕地4800平方米,下午耕地的面积比上午多 。这台拖拉机昨天下午比上午多耕地多少平方米?
2.同学们去参加植树活动,四、五、六年级一共去了264人,六年级去的人数是总人数的 ,其中910 是男生,六年级去植树的男生有多少人?
3.在植树活动中,把360棵树按1:2:7分配给四、五、六三个年级。六年级比五年级多植了多少棵树?
4.妈妈上街买了一条裤子和一件上衣,裤子是125元,正好是一件上衣价钱的 。一件上衣多少钱?
5.做一个棱长为6分米的正方体油箱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皮?这个油箱最多可以装多少千克油?(每升油重0.8千克)
6.市民广场搭了一个花台(如图),上面是棱长3米的正方体,下面是长6米、宽3米、高4米的长方体。如果要在花台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和上面插上鲜花,插花的面积一共有多少平方米?这个花台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答案
一、认真思考,正确填写。(每空1分,共32分)
1. 48 0.45 9040(出题意图:考察运用新旧知识进行单位换算的能力)
2.> > < = (出题意图:考察分数乘除运算能力及相关规律的掌握情况)
3. (出题意图:考察运用分数加减乘除算运算的能力)
4. 512 (出题意图:考察对正方体棱长总和、体积的理解及计算应用能力)
5. 48 8 (出题意图:考察分数乘除法的应用能力)
6. 3 1 (出题意图:考察倒数的概念及如何求一个数的倒数)
7. 2 5 (出题意图:考察学生对分数中数量、分率的区分理解)
8. 16 (出题意图:考察分数乘除法的应用能力)
9. 36 8 (出题意图:考察比的意义及基本性质)
10. 10 2 (出题意图:考察图形拼凑中表面积与体积的增减变化)
11. 1 : 5 1 : 6 (出题意图:考察比的意义)
12. (出题意图:考察分数除法归一的知识)
13. 108 (出题意图:考察分数的乘法及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二、反复权衡,慎重选择。(每题1分,共5分)
1.B(出题意图:考察对长方体展开图的认识)
2.C (出题意图:考察对比的基本性质的应用)
3.B(出题意图:考察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
4.D(出题意图:考察对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5.C(出题意图:考察考察棱长、体积变化规律)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 × )(出题意图:考察对正方体棱长、表面积、体积关系的理解及分析能力)
2.( × )(出题意图:考察对长方体各面的认识及观察能力)
3. ( √ )(出题意图:考察对容积在实际生活中的认识、理解)
4.把两个一样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后,体积和表面积都不变。( × )(出题意图:考察对正方体拼接后面的变化情况的认识理解及空间想象能力)
5.( × ) (出题意图:考察对表面积和体积的理解)
三、仔细推敲,准确判断。(每题1分,共5分)
1. √(出题意图:考察长方体六个面特征的相关知识)
2. × (出题意图:考察考察倒数的相关知识)
3. √ (出题意图:考察等积变形的相关知识)
4. √ (出题意图:考察容积的意义)
5. ×(出题意图:考察对单位1的认识)
四 、看清题目,巧思妙算。(4分+6分+8分+4分+4分,共26分)
1.直接写出得数。(每题0.5分,共4分)(出题意图:考察学生的口算能力)
2.计算下面各题。(每题2分,共6分)(出题意图:考察学生的分数乘除笔算能力)
3.先化简,再求比值。(每题2分,共8分)(出题意图:考察学生化简比、求比值相关知识的学习情况)
1.32︰3.3 38 ︰ 910 10268 40︰0.05
化简比:4:1 5:12 3:2 800:1
比值:4 800
4.解方程。(每题2分,共4分)(出题意图:考察应用新知识解方程能力)
x+ x = 6 ︰ 23 = 45
解: x=6 解: =45 ×23
5.求下面正方体的体积和长方体的表面积。
5×5×5=125(平方分米)(出题意图:考察对正方体体积的计算能力)
(3×5+3×15+5×15)×2=270(平方厘米)(出题意图:考察对正方体体积的计算)
(评分标准:算式得数结果各得1分)
六、联系生活,解决问题。(1-4题每题5分,第5、6题各6分,共32分)
1. 4800× =1600(平方米)(出题意图:考察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计算方法)
答:这台拖拉机昨天下午比上午多耕地1600平方米。(评分标准:算式2分,得数2分,结果答案1分)
2. 264× ×910 =198(人)(出题意图:考察分数连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答:六年级去植树的男生有198人(评分标准:算式2分,得数2分,结果答案1分)
3.360÷(1+2+7)=36(棵)36×(7-2)=180(棵)(出题意图:考察按比例分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答:六年级比五年级多植了180棵树。(评分标准:算出每份得2分,各年级棵树两分,答案1分)
4.解:设一件上衣X元。(出题意图:考察用方程解决单位1未知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X=125 X=175
答:一件上衣175元。(评分标准:解设1分,方程2分,结果答案各1分)
5.做一个棱长为6分米的正方体油箱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皮?这个油箱最多可以装多少千克油?(每升油重0.8千克)
6×6×6=平方分米)(出题意图:考察实际生活中表面积、体积的区别及运用它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6×6×6=216(立方分米)216×0.8=172.8(千克)
答:至少需要216平方分米的铁皮。这个油箱最多可以装172.8千克油。(评分标准:每个问题3分)
6.(出题意图:考察实际生活中用表面积、体积解决知识能力)
3×3×4+6×3+6×4×2+3×4×2=126(平方米)
6×3×4+3×3×3=99(立方米)
答:插花的面积一共有126平方米.这个花台的体积是99立方米.
(评分标准:每个问题3分,算式2分,结果、答案共1分)
看过“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答案”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