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在完成2017年的中考语文模拟试题是要做到有动力而无压力,紧张而不焦虑,迅速而不慌乱,接下来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2017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2017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第Ⅰ卷(满分40分)
一、(满分9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李白时常放浪形骸于权贵之间,一方面是他狂放不羁的性格使然,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仕途失意带给他的愤懑。
B.中秋晚会——“芜湖月•中华情”将在芜湖阳光半岛盛装呈现。目前,各项准备工作正在大张旗鼓地进行。
C.原籍河南的已故台湾著名作家柏杨先生的骨灰在郑州市河南福寿园陵园安葬,实现了柏杨先生的遗愿:叶落归根。
D.在钓鱼岛问题上,日本政府如果对中国政府的严正声明置若罔闻,一意孤行,必将自食其果。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从现在至2017年这段时间内,国际能源机构认为,世界经济将无法避免石油供应紧缺并由此引发油价飙升情况的出现。
B.“两会”代表们期盼国家医药管理局尽快制定措施,尽量降低药品的价格和流通环节,让老百姓能看得起病,更好地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C.孩子们对“动漫”的情有独钟推动着“动漫”产业朝着高质量、高速度、高赢利发展,嗅觉灵敏的商家对此更是推波助澜。
D.由国家海洋局组织编制的《中国钓鱼岛地名册》一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读者解读了我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等地理实体的标准名称。
3.下列句子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作为女人,她处在封建社会的底层。
②追求着许多别人不追求的境界。
③李清照的悲剧就在于她是生在封建时代的一个有文化的女人。
④她看到了许多别人看不到的事情。
⑤这就难免有孤独的悲哀。
⑥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她又处在社会思想的制高点。
A.④⑤③①⑥② B.①⑤⑥④②③ C.③①⑥④②⑤ D.③②④⑥⑤①
二、(满分15分,每小题3分)
4.下列文言句子的翻译,不准确的一项是( )
A.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损伤秦国来让晋国获利,还请您好好想想吧。)
B.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了,难道谁还能讥笑他吗?)
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 猪狗吃了人所吃的食物,却不知道节俭;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打开粮仓赈救。)
D.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我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把国家的急难放在前头而把个人的仇怨放在后头啊。)
5.下列对古诗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A.首联二句,写诗人登高所见之景、所闻之声:风急天高,秋气肃杀,猿啼哀啸;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鸟儿低空回翔。
B.第二联承接首联,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写出了夔州秋天的独特景色。
C.第三联,诗人从空间(万里)、时间(百年)两方面着笔,把久客悲秋,多病独自登台的孤独悲凉之感表达出来。
D.尾联转入对个人身边琐事的悲叹,与开篇的雄浑之境,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困顿衰颓,官场失意后借酒浇愁的无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 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6.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逝者如斯 逝:消失。
B.而卒莫消长也 长:增加。
C.用之不竭 竭:尽。
D.相与枕藉乎舟中 藉:垫着。
7.下列句子最能表达苏轼豁达情怀的一项是( )
A.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B.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C.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D.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8.下列对选 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客亦知夫水与月乎”,是就上一段中客说的“羡长江之无穷”、“抱明月而长终”而进行的发问。同时又引出了下面的议论。
B.“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意思是从不变的角度来看,则宇宙万物固然无穷无尽,其实人生也一样绵延不息。
C.“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苏轼认为天地之间的万物,每人应占有一份,如果不是自己应该占有的,就一点也不要动。
D.“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表现出“客”解决了思想问题,心情舒畅,无所忧虑,于是又有了“肴核既尽,杯盘狼籍”场景。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共16分)
珠子灯
汪曾祺
⑴这里的风俗,有钱人家的小姐出嫁的第二年,娘家要送灯。送灯的用意是祈求多子。元宵节前几天,街上常常可以看到送灯的队伍。几个女佣人,穿了干净的衣服,头梳得光光的,戴着双喜字大红绒花,一人手里提着一盏灯;前面有几个吹鼓手吹着细乐。远远听到送灯的箫笛,很多人家的门就开了。姑娘、媳妇走出来,倚门而看,且指指点点,悄悄评论。这也是一年的元宵节景。
⑵一堂灯一般是六盏。四盏较小,大都是染成红色或白色而画了红花的羊角琉璃泡子。一盏是麒麟送子:一个染色的琉璃角片扎成的娃娃骑在一匹麒麟上。还有一盏是珠子灯:绿色的玻璃珠子穿扎成的很大的宫灯。这盏灯分量相当的重,送来的时候,得两个人用一根小扁担抬着。这是一盏主灯,挂在房间的正中。旁边是麒麟送子,玻璃泡子挂在四角。到了“灯节”的晚上,这些灯里就插了红蜡烛。点亮了。从十三“上灯”到十八“落灯”,接连点几个晚上。平常这些灯是不点的 。屋里点了灯,气氛就很不一样了。尤其是那盏珠子灯,洒下一片淡绿的光,绿光中珠幡的影子轻轻地摇曳,如梦如水,显得异常安静。元宵的灯光扩散着吉祥、幸福和朦胧暧昧的希望。
⑶孙家的大小姐孙淑芸嫁给了王家的二少 爷王常生。她屋里就挂了这样六盏灯。不过这六盏灯只点过一次。
⑷王常生在南京读书,秘密地加入了革命党,思想很新。订婚以后,他请媒人捎话过去:请孙小姐把脚放了。孙小姐的脚当真放了,放得很好,看起来就不像裹过的。
⑸孙小姐是个才女。孙家对女儿的教育很特别,教女儿读诗词。除了《长恨歌》、《琵琶行》,孙小姐能背全本《西厢记》。嫁过来以后,她也看王常生带回来的黄遵宪的《日本国志》和林译小说《迦茵小传》、《茶花女遗事》……两口子琴瑟和谐,感情很好。
⑹不料王常生在南京得了重病,抬回来不到半个月,就死了。
⑺王常生临死对夫人留下遗言:“不要守节”。
⑻但是说了也无用。孙王二家都是书香门第,从无再婚之女。改嫁 ,这种念头就不曾在孙小姐的思想里出现过。这是绝不可能的事。
⑼从此,孙小姐就一个人过日子。这六盏灯也再没有点过了。
⑽她变得有点古怪了,她屋里的东西都不许人动。王常生活着的时候是什么样子,永远是什么样子,不许挪动一点。王常生用过的手表、座钟、文具,还有他养的一盆雨花石,都放在原来的位置。孙小姐原是个爱洁成癖的人,屋里的桌子椅子、茶壶茶杯,每天都要用清水洗三遍。自从王常生死后,除了过年之前,她亲自监督着一个从娘家陪嫁过来的女佣人大洗一天之外,平常不许擦拭。
⑾她病了,说不清是什么病。除了逢年过节起来几天,其余的时间都在床上躺着,整天地躺着。除了那个女佣人,没有人上她屋里去。
⑿她就这么躺着,也不看书,也很少说话,屋里一点声音没有。她躺着,听着天上的风筝响,斑鸠在远远的树上叫着双声,“鹁鸪鸪——咕,鹁鸪鸪——咕”,听着麻雀在檐前打闹,听着一个大蜻蜓振动着透明的翅膀,听着老鼠咬啮着木器,还不时听到一串滴滴答答的声音,那是珠子灯的某一处流苏散了线,珠子落在地上了。
⒀女佣人在扫地时,常常扫到一二十颗散碎的珠子。她这样躺了十年。
⒁她死了。
⒂她的房门锁了起来。
⒃从锁着的房间里,时常还听见散线的玻璃珠子滴滴答答落在地板上的声音。
(选自《汪曾祺文集》有删节)
9.下列对小说主人公孙晓芸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5分)
A.孙晓芸是一个受过很好教育的人,能背全本《西厢记》,又受到丈夫王常生的影响,接受了新思想、新观念。
B.虽然丈夫王常生临死留下遗言“不要守节”,但孙晓芸为了恪守传统妇道和婚姻观念,她隐忍到死也没有改嫁。
C.孙王二家都是书香门第,从无再婚之女,女子改嫁这是绝不可能的事;在孙晓芸的思想里也没想过改嫁的事。
D.从她屋里的东西都不许人动,丈夫用过的东西都放在原来的位置等来看,孙晓芸是个对丈夫忠贞不渝的人。
10.小说第二段和第十二段对珠子灯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A.第二段关于珠子灯的描写,营造了一种柔和宁静的氛围,同时透露出人们期求新婚夫妇幸福、吉祥的愿望。
B.第十二段描写珠子灯的某一处流苏散了线,珠子落在地上了,也暗示孙晓芸的幸福生活破散了
C.第十二段珠子灯的描写,与屋外斑鸠、麻雀、蜻蜓等充满生机的动物形成对比,显示屋内的孤寂、阴沉的氛围。
D.两段描写构成前后呼应,珠子灯完好时,夫妇和谐,丈夫死去女主人公病倒在床,珠子散落,落笔自然,创意精巧。
1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6分)
A.小说开头描写当地 元宵节送灯的风俗,展现了极具地域特色的风土人情,为小说故事情节的展开,起到了交代背景与铺垫的作用 。
B.丈夫王常生死后,孙小姐变得古怪了,她躺在屋里,也不看书,很少说话,她就这样躺了十年,这是孙晓芸对封建伦理无声的反抗。
C.小说在交代孙小姐屋里挂了六盏灯时说,“不过这六盏灯只点过一次”,这句话有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并暗示了主人公的命运。
D.“姑娘、媳妇走出来,倚门而看,且指指点点,悄悄评论。”意在表明人们对孙家给女儿送灯行为的讥笑,暗示下文悲情故事的发生。
E.结尾三段表现出了一种悲凉、凄婉的情境,“时常还听见散线的玻璃珠子滴滴答答落在地板上的声音”一句有言有尽而意无穷之妙。
第Ⅱ卷(满分60分)
四、(满分20分)
12.小说以“珠子灯”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8分)
13.用楷体或行体,工整且尽量美观地默写《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请注意款识)。(8分)
14.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顺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他的著作用康德、叔本华的美学思想,就境界的主客体及其对待关系、境界的辩证结构及其内在的矛盾运动、境界美的分类与各自特点,对境界这一中国传统的美学范畴进行了详细的阐释。
五、(满分40分)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40分)
杭州图书馆向所有读者免费开放,其中包括乞丐和拾荒者。有读者对此表示不满,向馆长抱怨说:“图书馆是大雅之堂,允许乞丐和拾荒者进馆阅读,是对其他读者的不尊重。”馆长褚树青回答:“知识不分高低贵贱,人人都有到图书馆求知的权利。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阅读,但你有权选择离开。”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表达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字形正确、字迹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