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对语文试卷做一个分析,能够让你受益匪浅。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分析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分析(一)
一、总体评价
本次考试语文试卷共有七大题18小题,主客观题的分值分别为15分和145分。试题的知识面覆盖面符合高一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既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又重视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的考查,较好地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原则,也可以较好地检验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文素养。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语言文字应用
从答题情况可看出学生的知识储备真的很少,加点字读音得分率太低,而最糟糕的莫过于阅读漫画与补写句子,未能充分抓住漫画的特征来进行概括,在补写句子中缺少对语境的理解。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进行适时适当的情感熏陶,并注意学生的字词句积累。
文言文阅读
共有三道选择题及三道翻译题,侧重于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选择题主要考察文言实词的多义性、古今异义及对所选段落的分析,都是上课时老师重点讲解且较为简单的,所以学生的得分率也较高;但翻译题却存在一定问题,学生大都不能正确翻译出“之”、“视”、“所与”、“造”等词及固定句式,而这些都是课堂上教师反复强调过的知识 ,可见我们的学生文言文的功底还是比较薄弱的,这要引起教师的重视。
古代诗歌鉴赏
本次考试诗歌鉴赏选的是晏殊的《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学生在词作理解上基本不存在问题。此部分设三道题,第一道主要考察学生对词的首句所选用动词的把握及其营造的氛围,该题较简单,学生基本都能拿3分左右;第二道题要求学生根据词作找诗眼,把握词人的情感和人生态度,并分析景情关系,学生对词人的人生态度把握不准,这里丢分太多,建议教师在教授诗歌时坚持“知人论诗”的教法,让学生大致了解诗人的人生轨迹和价值取向。
名句默写
名句默写共8分,在这部分呈现两极分化现象,基础好的学生能拿7分左右,而较差的学生基本只能拿2分左右。学生在背书上基本没问题,只是错字太多,例如“览、肇、喧豗、壑”等均是易错字。建议教师在教学上要求学生正确书写,并指导学生准确领会名句内容,尽量不出差错。
文学类文本阅读
本次考试的大阅读选的是张承志的《汉家寨》,且按照高考题型设计问题。试题重点考察了学生筛选和辨别信息的能力,以及对人物心理、情感的把握。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基本到位,但是在语言表达方面依然存在欠缺。
11题,由于对文意的理解比较到位,该题得分率很高;但12、13题丢分现象较为严重。14题是探究题,此处学生审题不认真,大都只谈感想未能探究人物深层思考。
读懂文本是是答题的前提,因此建议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时一定要有主旨意识、段落层次意识和行文思路意识。除重视文本外,还要培养学生的规范、准确答题意识,答题时要对照原文,尽量使用原文中负载丰富信息的词句,必要时可结合自身生活经历对人物情感进行推敲,此外,还要培养学生对题干本身反复斟酌的习惯,充分理解题意,以保证全面准确作答。
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分析(二)
一、命题综述:
本次考查主要是“必修二”模块教学效能的综合检测。命题坚持三个原则,一是课内打基础,知识点紧扣教材;二是灵活运用知识,课内知识课外运用,赋予“知识”灵魂和活力;三是适度延伸,重视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鉴赏以及表达能力。试卷分为六部分,基础知识及名著阅读、文言文阅读、宋词鉴赏、名句名篇默写、文学作品阅读和写作。整卷120分,市均分85分,达到了命题时的预期目标。
二、各题分析:
第1题(语音)本题涉及必修二教材中应掌握的生字新词16个,大部分页下皆有注音。学生出错较少,有个别学生错选D项,应该是对“恫吓”识记不准。
第2题(成语)涉及4个常见常用成语,凤毛麟角、昼伏夜出、釜底抽薪、始作俑者。答题错误率较高,多错选B项,学生对“昼伏夜出”这个成语的理解不准确。
第3题(文学常识)答题错误率较高,B项中的“俄罗斯文学”学生识记不清,而且其他选项是对文章内容的深度解读,较为细致,学生不到位。
第4题(语音运用)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定向概括的能力。由于学生分层能力不够,大部分学生把第二点拆开答,而忽略了文中最后的内容,因概括不全而遗漏得分点。
第5题目(名著阅读)本次考查的名著内容是沈从文的《边城》和《红楼梦》第31~60回。总体得分较高,失分点是部分学生将二老“傩送”的“傩”写错,兄弟二人为爱情而决斗的方式写成“划船”“捉鸭子”等。
本部分试题评价:
注重基础,尤其是对课本的重视较好,可以督促学生回归文本。
教学建议:
(1)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对文章思路、内容及表达方式的分析(2)要引导学生关注细节描写(3)要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