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一学习方法>高一语文>

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教案

凤婷分享

  教案作为高一语文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一种预计和构想,在语文必修二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兰亭集序》教案

  教学目标

  1、课前知识检测,落实文言文知识,疏通文意

  2、通过反复诵读,品析语言的精妙,体会景情关系

  3、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情感

  一、 教学重点

  课文中出现的文言实词,一词多义

  二、 教学难点

  自主探究王羲之的人生经历,《兰亭集序》的价值

  三、 教学课时 2课时

  四、 教学工具

  1、课本

  2、辅助阅读资料

  3、多媒体ppt

  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锦心绣口李太白之文章,铁画银钩,王羲之之字法”。提起王羲之我们最先想到的就是他那“飘若游浮云,矫如惊龙”的一笔好字,可谁还能想到逸少还写得一手好文章呢?如若不信,我们且随东晋名士共赴兰亭,看羲之笔下宴会之盛况,品羲之精妙之文笔,赏羲之豁达之胸怀。

  二、 课前学案检测验收

  1、文言知识检测

  分小组总结课前学案,小组同学派代表上台讲解,其他同学针对小组讨论的结果提出疑问,学生解答不全面的或是解答不出的问题,老师予以补充。(设计意图:训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时检测验收,明确文言文学习重点之一在于重要字词)

  1.通假字

  虽趣舍万殊(“趣”通“取”,往,取。)

  亦由今之视昔(“由”通“犹”,如,像。)

  2.词类活用例释

  (1)名词的活用:名词活用为动词

  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带——像衣带一般环绕着)

  (2)形容词的活用:

  ①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齐彭殇为妄作。(齐——同样看待)

  ②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引以为流觞曲水。(曲水——使水弯曲)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兴怀——使怀兴。即:使感叹产生)

  (3)数词的活用:数字活用为动词

  固知一生死为虚诞。(———同样看待,或看成一样)

  (4)动词的活用:动词活用为名词

  足以极视听之娱。(视听——耳目)

  3.特殊句式

  (1)省略句

  省主语

  ①(群贤)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②(群贤)引以为流觞曲水

  省介词宾词

  引以(之)为流觞曲水

  省介词“于”

  ①映带(于)左右

  ②晤言(于)一室之内

  2.倒装句——介宾短语后置(也叫状语后置)

  ①不能喻之于怀——不能于怀(在内心)喻之

  ②亦将有感于斯文——亦将于(对)斯文有感

  4、点分析一词多义

  ⑴、修:

  例句: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岳阳楼记》:修建、修造。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过秦论》:治理、整治。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答司马谏议书》:修订、修改。

  邹忌修八尺有余 《邹忌讽齐王纳谏》:高。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兰亭集序》:长。

  ⑵、期:

  例句: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史记·陈涉世家》:期限。

  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 《大铁椎传》:约定时限。

  上不顺天,下不惠民,征敛无期,求索无厌 《吕氏春秋》:限度。

  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 《察今》:期望、企求。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战国策》:(jī)满、周,一周年。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兰亭集序》:至、及。

  ⑶、致:

  例句:

  皖师欲结欢于宁南,致敬亭于幕府 《柳敬亭传》:送、送达。

  一篇之中,三致意焉 《屈原贾生列传》:表示、表达。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劝学》:到达。

  家贫,无以致书以观 《送东阳马生序》:获得、得到。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过秦论》:招致、引来。

  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孔雀东南飞》:致使、使得。

  专心致志:成语,极、尽。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兰亭集序》:情趣、情致。

  ⑷、临:

  例句:

  把酒临风,其喜气洋洋者矣 《岳阳楼记》:面对、迎。

  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兰亭集序》:面对、引申阅读。

  居高临下:成语,从高处往低处看。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出师表》:将要。

  ⑸、次:

  例句:

  贤能不待次而举 《荀子·王制》:等次。

  陈胜吴广皆次而行 《陈涉世家》:按次序。

  凡用兵之法……全军位上,破军次之 《孙子兵法》:在排列上次一等。

  师退,次于召陵 《左传·僖公》:临时驻扎。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夜篝火 《陈涉世家》:行军途中的驻地。

  列座其次 《兰亭集序》:旁边。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我们要敢想敢说敢做,敢于提问,我们只有具备了质疑的能力,才会培养出答疑的能力

  三、 诵读

  古人学习文言文,讲究烂熟于心,“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虽然我们不一定要像古人那样摇头晃脑,但其重视诵读的习惯无疑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设计意图:文言文的理解对学生来说是个难题,通过反复诵读,整体感知文意,以达到背诵的目的)

  1、听录音,感悟文章的音韵美

  2、自由读,初读,读准字音

  简介前人的评论,引起品读语言的兴趣:

  ⑴ 古人评论一则,老师对其中的疑难字词略作解释。

  “其笔意疏旷淡宕,渐近自然,如云气空濛,往来纸上。后来惟陶靖节文庶几近之,余远不及也。”

  ⑵ 现代评论

  “语句简洁流畅,朴素自然,宛如一曲清溪,淙淙作响,流传至今。”

  ⑶ 引导学生明确这两则评论所极力推崇的是文章的语言风格,要求学生找出序言中最能体现其语言风格、抒情色彩最浓厚的一段(第①段)。

  2、找代表品读第一部分的语言,领略语言营构的意境

  调动学生,用优美的语言描述第一段的美景。(设计意图:通过这个练习,锻炼学生扩展语句的能力,锤炼语言的能力)

  示例:

  ⑴、江南的三月是最美的了,良辰美景,令人心醉。文人雅士游历汇聚在群山的怀抱之中,高耸的峰峦披上了青绿的外衣,向游人诉说着她的妩媚。近处裸露的岩石又显出她的刚健。乔木和灌木呈现出参差的生机,一丛丛茂盛的竹林,挺拔而儒雅。就在我们的亭边,那清澈的山泉时急时缓地流淌着,带给我们文思的跃动和灵感……

  ⑵、今天的天空格外高远、空旷,平日游来游去的云朵儿,怕打扰我们的盛会,现在不知飘到何处去了,只有暖融融的太阳均匀地洒着她的光辉。清风拂面,柔柔的,软软的,风里还夹杂着山花和竹林的清香。让我们暂且无忧无虑地享受大自然带来的福祉吧。

  3、二读,读出感情

  ⑴、分析行文的思路以及作者的情感(设计意图:使学生有意识在分析文章时做到理清明行文思路,把我坐着情感)

  全文共3个自然段,分为三部分:

  第1自然段为第一部分,介绍时地、美景及活动──乐

  第2自然段为第二部分,抒发人生的思考──痛

  第3自然段为第三部分,简述写作缘由──悲

  第一段在清丽的境界中,着重写一“乐”字,由乐而转入沉思,引出第二段的“痛”字,在经过一番痛苦的思考后,不觉感到无限的悲哀,最后以一“悲”字作结。

  ⑵、景情关系分析(设计意图:诗文不分家,作者写景往往是为作者情感的抒发做铺垫,让学生明确景情关系,为把握此篇文章作者的情感服务,也为日后诗歌鉴赏打基础)

  著名学者王国维曾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中国的古典诗词以凝练的语言,描写所见景物之特征,通过对景物描写传达作者心中的感情。学者在考证诗歌来源时就提出“诗言志”,“不平则鸣”的说法,就是说诗歌是人们用于抒发自己志向的;人们心中有了对于现实的某些看法想法后通过诗歌这种文学形式表现出来,对看到的问题进行赞扬或者批判。中国的诗歌由于其语言凝练,意境含蓄,所以不适宜直抒胸臆的表现形式,中国文人创作的作品大都选择借景抒情,借物咏志的方式,追求意境的创造,这就是中国文学所追求的含蓄美。

  景与情的关系:

  乐景写乐情 乐景写哀情

  借景抒情 特别标注

  哀景写哀情 哀景写乐情

  ① 描写之景与作者之情相一致,即以哀景写哀情,以乐景写乐情。

  如张继《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几声乌鸦的啼叫,满天的寒霜,江边的枫树,点点的渔火,写出了清冷的水乡秋夜,让人感到的是一份凄凉。而这正与诗人那颗羁旅在外的孤寂的心灵相应。

  ② 描写之景与作者之情不一致,即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

  杜甫的《绝句》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此诗为杜甫入蜀后所作,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

  此诗的艺术特点是以乐景写哀情,唯其极言春光融洽,才能对照出诗人归心殷切。它并没有让思归的感伤从景象中直接透露出来,而是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不同来反衬诗人乡思之深厚,别具韵致。

  明确:在这里作者时借乐景写乐情

  汤显祖《牡丹亭》有:“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被视为人生四大快事,本文段共六句话,四美俱全,五美齐臻,足可乐也。作者在此段中极力营造素淡、雅致的格调,即使喜悦,也不过分显露,可以说是作者从容淡雅的心境所致。如此心境之下,王羲之又怎么会发出岂不痛哉的感慨呢?

  四、 提出问题讨论:

  60年代中期,郭沫若先生曾发起一场关于《兰亭》真伪问题的大讨论,他认为字体,文本都不是王氏原貌,理由之一是文章前面写极乐,突然转为悲痛,悲的太没有道理了。你认为呢?(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这种乐极生悲的情感,在古代文人的作品中常有体现,由此及彼)

  明确:由乐转悲,看似突兀,却也顺理成章。作者由眼前的兰亭相聚的欢乐,推想到普天下之友朋相处的情境: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情随事迁,喜欢的会不再喜欢,拥有的会不再拥有,再圆满的团聚终要离散,再自足的幸福终要破灭,进而想到生命短暂,深切感悟到,再坚强的生命终要死亡。生命短促,一切终究会曲终人散,面对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由生离到死别,自然乐极而生悲,令人痛心。

  这种情感变化是十分正常的。

  教师补充:古希腊史学之父希罗多德在其《历史》中提供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伟大的波斯王克谢尔克谢斯,率领波斯历史上最大的一支远征军向希腊进军,在阿比多斯海湾,他检阅全军。他的陆军遮天蔽地,他的水师布满海湾,他感到荣耀,感到幸福。但随后他又伤感起来,而且潸然泪下,对他叔父说:“当我想到人生短暂,想到再过一百年后,这支浩荡的大军中没有一个人还能活在世间,便感到一阵突然的悲哀。”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描写聚会欢乐后转入悲伤的,典型的有:汉武帝行幸河东,中流与群臣对饮,自作《秋风辞》,也说:“欢乐极兮哀情多,小壮几时兮奈老何!”道出了这种现象的正常和普遍。

  五、 课后探讨

  从本文的标题中我们可以明确这是一篇序言,东晋有一个风俗,在每年阴历得三月三日,人们必须去河边玩一玩,以消除不祥,这叫做[修褉]。永和九年的三月三日,王羲之和一些文人,共四十一位,到兰亭的河边修褉。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农历三月三日,王羲之同谢安、孙绰等41人在绍兴兰亭修褉时,众人饮酒赋诗,汇诗成集,羲之即兴挥毫作序,这便是有名的《兰亭序》。《兰亭集》中的诗,到了现在,除了搞专门研究的人外,一般人了解甚少,而王羲之这篇序却声名远播,流传千古是什么原因?

  是王羲之借《兰亭集序》名震天下,还是《兰亭集序》倚仗王羲之名垂千古?

  第二课时

  一、课前导入

  上节课,老师给同学们留了一个问题,是王羲之借《兰亭集序》名震天下,还是《兰亭集序》倚仗王羲之名垂千古?

  最后读出心得

  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提出你们的观点,全班交流

  二、 王羲之与《兰亭集序》(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小组讨论,学会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并且学会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说,并言之成理)

  1、认同、肯定王羲之

  ⑴关于王羲之的书法

  王羲之书法主要特点是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评曰:“飘若游浮云,矫如惊龙”。王羲之的书法精致、美仑美奂,是极富有美的观赏的。总之,他把汉字书写从实用引入一种注重技法,讲究情趣的境界,标志着书法家不仅发现书法美,而且能表现书法美。

  王羲之最大的成就在于变汉魏质朴书风为笔法精致、美仑美奂的书体,开创了妍美流畅的行、草书法先河。

  王羲之是东晋伟大书法家,他一变汉魏朴质书风,开晋后妍美劲健之体,创楷、行、草之典范,后世莫不宗法。

  教师补充:王羲之(约321-379),字逸少,东晋琅琊临沂人。他的家族是晋代屈指可数的豪门大士族。他的祖父王正为尚书郎。他的父亲王旷为淮南太守,曾倡议晋室渡江,于江左称制,建立东晋王朝。王羲之的伯父王导更是名闻于世,是东晋的丞相。而他的另一位伯父王敦是东晋的军事统帅。琅琊王氏在东晋可谓权倾一时,炽盛隆贵。

  王羲之因为这样的出身,一出仕便为秘书郎,后为庾亮的参军,再迁宁远将军、江州刺史,最后做到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所以人们又称他为"王右军"。王羲之(303年—361年)汉族,字逸少,号澹斋,身长七尺有余约为(1.83米),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他的儿子王献之书法也很好,人们称他们两为"二王",另一个儿子王凝之官至左将军。因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王会稽”。

  王羲之的楷书,如《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等“在南朝即脍炙人口”,他的这种对后世影响很大“正体”,世称“书之圣”。

  但王羲之的主要成就还是表现在行书和草书上。他的行草书又被世人尊为“草之圣”。他把散见于前代、当代的书法作品中的一些用笔、结字优点,融合统一在一种崭新的书法作品中。

  ⑵王羲之轶事

  第三小组结合课前预习,课后第四题,进行讲解

  文段附翻译,从中看出王羲之是个什么样子的人

  作者的气度、风神、襟怀、情愫,在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现。古人称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堪称绝妙的比喻。

  教师补充:

  书成换白鹅

  王羲之认为养鹅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能从鹅的某些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有一天清早,王羲之和儿子王献之乘一叶扁舟游历绍兴山水风光,船到县禳村附近,只见岸边有一群白鹅,摇摇摆摆的模样,磨磨蹭蹭的形态。王羲之看得出神,不觉对这群白鹅动了爱慕之情,便想把它买回家去。王羲之询问附近的道士,希望道士能把这群鹅卖给他。道士说:“倘若右军大人想要,就请代我书写一部道家养生修炼的《黄庭经》吧!”王羲之求鹅心切,欣然答应了道士提出的条件。这就是“王羲之书成换白鹅”的故事。

  坦腹东床

  二十岁时,有个太尉郗鉴派人到王导家去选女婿。当时,人们讲究门第等级,门当户对。王导的儿子和侄儿听说太尉家将要来提亲,纷纷乔装打扮,希望被选中。只有王羲之,好像什么也没听到似的,躺在东边的竹榻上一手吃烧饼,一手笔划着衣服。来人回去后,把看到的情况禀报给郗太尉。当他知道东榻上还靠着一个不动声色的王羲之时,不禁拍手赞叹道:这正是我所要的女婿啊!于是郗鉴便把女儿郗浚嫁给了王羲之。

  王羲之就具有旷达的性格,为人坦率,不拘礼节,很少为一些小事戚戚于心。也因为这个典故,后来人们就把"东床坦腹"、"东床"作为女婿的美称,或称呼他人的女婿叫"令坦"。

  入木三分

  据说有一次,他把字写在木板上,拿给刻字的人照着雕刻,这人用刀削木板,却发现他的笔迹印到木板里面有三分之深。这就是成语“入木三分”的由来。

  “晒书台”的来历

  王羲之自幼聪颖好学,再加上出身于诗书门第,有着优越的家庭条件,他从懂事之日起就喜读诗文,亲近书墨,练习写字。年到七岁就能写的一笔好字,见着视为奇事,被人们颂为“神童”。其实,“天才出自勤奋”,他没有把自己看成“神童”,也不满足已有的成绩。他时时写,天天练,持之以恒,从不间断。他写了一张又一张,家里摆不开了,就拿到房前的高台上晾晒,边晾晒,边自我比较,晒干了就收存起来,日后再进行揣摩比较,以此积累成绩,总结经验,循序渐进。就这样,天长日久地写呀晒呀,晒呀写呀……以后人们把他晾字的高台,命名为“晒书台”。

  “洗砚池”的传说

  王羲之的家门前,有一个池塘,一汪清水,半塘芰荷,两岸垂柳,几片芦苇。春夏之交,莺啼燕语,蛙鸣蝉噪,景物宜人。自从曦之学书以来,这个池塘便成为他每天来洗刷笔砚的场所,天长日久池塘就被称做“洗砚池”,或叫“泽笔池”。久而久之,清澈的池水变成了墨色。后人有“临池学书,池水尽墨”之说。奇怪的是,这个洗砚池里的蛤蟆,从此不再鼓腹高鸣,而是鼓起肚皮仅作欲鸣的状态,却不再发出声响了。是墨的质料对蛤蟆的鸣叫有什么制约,还是蛤蟆也在尊敬书圣不愿打扰呢?这事还没有人去研究过,但却留下了一个歇后语:“洗砚池的蛤蟆――干鼓肚。”

  “山海关”匾额的传说

  东晋偏安江左,北方属于北朝,大江南北成敌国。相传北朝人为拒塞外异族侵扰修复山海关,苦于没有名人书写匾额。其时曦之书法盖世,南北闻名。他虽生于北方,然已南迁,王氏已成东晋世族,地位显赫。北朝人素知他以骨鲠见称,必不肯写。只好千方百计,托他的儿子王献之代为转请。王献之当然知道父亲的为人品格,也不敢启齿。但是王献之的书法,已经是出神入化,与父亲差不了太多,但总觉得不如父亲,也不敢贸然动笔。怎么办呢?最后王献之想了一个抛砖引玉的办法,先从“山”字入手“练习”起来,写了一张又一张,写了一天又一天。王羲之见儿子这样认真用功,精益求精,很是高兴,就给他写了一个“山”字样板,并作了指导,王献之喜出望外。“山”字得成,于是又练起“海”字来。王羲之见了,仍然不满意,就又写了一个“海”字,照样指点了一番。有了“山海”,王献之再练“关”(关字的古体)字。王羲之又来指导,刚写了一个“门”字框,忽然意识到这不是要写“山海关”吗?于是愤然投笔而起,不再往下写了。王献之无奈,只好自己添上“门里边的“关(应繁体)”字,应付了事。据传当这块匾额嵌上山海关后,近看是“山海关”,当远处眺望,却只是闪耀着“山海门”三个字。由此人们更把王羲之的书法神化了,被誉为“书圣”。

  “鹅庄”的由来

  王羲之的远房叔叔王汉三,家中贫寒,在城北的一家姓赵的财主家里当长工。这一年老母亲去世,王汉三苦于无地葬母,只好相求于财东。赵老财因他多年干活勤快,为人忠厚老实,想要他长期在赵家干下去,就甘愿把一块河崖荒地赏给他作茔地。但王汉三不肯平白地占用赵家的荒地,同时又见老财的儿子好吃懒做,生性刻薄,不务正业,怕老财死后,他的儿子会反悔。因此,要求老财要个价钱,并写张文契,作为日后的凭证。老财说:“荒地无用,也不值钱。我好喝酒吃鹅,你要真过意不去,就打一壶酒,买一活鹅,请我喝一气,找个人写个契约也就行了。”王汉三一切照办好了,就请王羲之来作代笔人。但是王羲之虽然年龄小,但写得好,提起笔来一挥而就。老财当面划了押,交王汉三收起来保存。

  后来老财死了,儿子挥霍浪费,坐吃山空。没用几年,就家产荡尽,一贫如洗。

  这时的王汉三已不当长工了,他已经把母亲坟茔周围的荒地开垦为良田,又在河边养上一群鹅,成家立业,日子过得很好。

  财主的儿子,果然翻脸赖帐。说什么一壶酒,一只鹅,根本买不到这片土地。两家争执不下来,就到县衙打了官司。

  常言道:地凭文约官凭印。县官当堂验了文书,但见上面写道:“一片荒滩傍祊河,茅草丛中葬王婆,有人若问价多少,一湖美酒一河鹅。”县官说:“美酒论‘湖’鹅成‘河’,这个价钱太高了,难道还买不了一片荒地吗?”财主的儿子张口结舌,只好作罢。

  这事传开以后,远近作为笑谈,又无不赞誉王羲之少年时的聪明才智。有人指着王老汉的鹅群说:“你看人家现在还有一河鹅呢!”从此,这个村庄也就叫起“鹅庄”来了。

  2、肯定《兰亭集序》的价值

  ⑴书法上

  王羲之书写的《兰亭集序》为书家所敬仰,被称作“天下第一行书”。其字被誉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铁书银钩,冠绝古今”,王羲之对真书、草、行主体书法造诣都很深。

  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表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作者的气度、风神、襟怀、情愫,在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现。古人称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堪称绝妙的比喻。

  行书《兰亭序》有如行云流水,潇洒飘逸,骨格清秀,点画遒美,疏密相间,布白巧妙,在尺幅之内蕴含着极丰裕的艺术美。无论横、竖、点、撇、钩、折、捺,真可说极尽用笔使锋之妙。《兰亭序》凡三百二十四字,每一字都姿态殊异,圆转自如。王羲之出神入化

  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帖》。为三大行书书法帖之一,系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兰亭序》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法帖相传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是他三十三岁时的得意之作。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表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作者的气度、风神、襟怀、情愫,在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现。

  教师补充:唐太宗的故事,他在临死之前泪流满面向唐高宗央求道:“父王为创立大唐,历尽艰辛,而今天下托付给你,我也放心,父王只从你这里要一样东西。”那位同学知道他要什么?对!他说:“我所要的‘兰亭’真本,可与我同去,你的意思如何?”高宗点头答应了,太宗也就一命呜呼,气绝身亡。王羲之遗世的最佳书法珍品,就这样葬入了昭陵了。此后传世的“兰亭”是“兰亭”被萧翼从王羲之的第七代孙智永禅师的弟子辩才处骗得送入太宗秘库之后,遴选善书的欧阳询、褚遂良等名家刻意临摹之作。

  同学们可以欣赏《兰亭序帖卷》。每个字都孕育着生命,疏处不嫌其疏,密处不嫌其密,通篇看来,结构严密,浑然一体。东晋时人评论王羲之的书法笔势为“飘如游云,矫若惊龙”,意思是像浮云一样飘逸,像惊龙一样矫捷。你看了是否也有这种感觉呢?中国人是形式美最发达的民族,篆、隶、行、草、山水、花、鸟、玉器、陶瓷、亭台、园林无一不表现中国人对形式美特殊的敏感,我们应该学会欣赏这种美。

  ⑵文学上

  这篇《兰亭集序》不仅是王羲之书法艺术登峰造极的佳品,也许你们不知道的是,它更是我国古代散文的上乘之作,通篇三百二十四字。却堪魏晋玄学散文的集大成者,它的文风淡薄自然,它的文笔清新幽雅,行文如“风行水上,略无沾滞”,又如深潭浅澜,显隐有致,王羲之举重若轻,以萧简之笔发深婉感慨之声,令人读之唏嘘不已,同时也给读者极大的审美享受。

  《古文观止》评《兰亭集序》:

  清人吴楚材、吴调侯选注的《古文观止》如此评《兰亭集序》:通篇着眼在“死生”二字。只为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一死生而齐彭殇,无经济大略,故触景兴怀,俯仰若有余痛。但逸少旷达人,故虽苍凉感叹之中,自有无穷逸趣。

  3、写作背景提示:

  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玄学盛行,对士人的思想,生活以及文学创作都产生了很复杂的影响。文学创作内容消沉,出世入仙和逃避现实的情调很浓。东晋时期,清谈老庄玄理的风气很盛,是玄言文学泛滥之时。但王羲之一反“清虚寡欲,尤善玄言”的风气和追求骈体的形式主义之气,抒写了一篇情真语笃,朴素自然的优美散文《兰亭集序》,不但在东晋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4、《兰亭序集》中的生命意识:

  ⑴ 第一段:动荡不安的魏晋时期,带给人们严重的不平衡和压抑感,而优美的自然环境却能使人在身体和心理上获得短时的安静和松驰,自然景观一跃成为人的一种内在需要。人们开始了从自然中去超凡脱俗,在观赏自然中体悟人生道理。“仰观,俯察”宗白华说这是古代哲人、诗人观察世界的两种特殊方式。

  ⑵ 第二段:正视生死,隐含对儒家死生观的批判,儒家重生而轻死,对死亡这一人生终极问题避而不谈,是不能为人接受的。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别解:人的一生很快就会过去,时不我待的生命意识。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面对须臾人生的两种生活态度,前者如嵇康,后者如阮籍。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两种生活方式无所谓积极与消极,在人生体验方面都有共同之处,两种必经阶段:“自足”与“感慨”、“得意”与“失意’……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世事变迁无常,都会引起人们的无限感慨,何况人的生命长短听任自然安排,最终都要结束,非人力所及。

  ⑶ 第三段:正视生死,隐含对道家死生观的批判,道家以虚幻的“真人”“神人”境界掩饰对死的恐惧,在天天面临死亡威胁的魏晋士人也是无法接受的。因此说“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人们世代要面对这个令人痛苦却无法解决的终极问题,传达出一种永恒的生命意识。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兰亭集序》带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它的诞生有多方面的意义:两晋时期,浮艳藻饰的文风笼罩文坛,《兰亭集序》的问世,就像污浊的屋子里吹进了一缕春风,清新自然,独具一格;魏晋时期,人们对老庄思想的理解出现了较大偏颇,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王羲之能喊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这在当时是需要勇气和胆识的。

  5、学生以书面形式,依据文本,总括作者的人生观、生死观。(设计意图:现在社会物质生活富足,但人们精神生活空虚,设计这一环节,希望同学们从古人身上体会那种豁达乐观的心态。)

  学生表述示例:

  ⑴ 有一个词,概括本文的情绪流程非常恰当,那就是“乐极生悲”,作者由短暂的快乐,回味起岁月潮汐、人生易逝,不禁感慨万千,悲从中来。总之,作者对待人生和生死的态度是消极的。

  ⑵ 古语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作者认为,人生在世,尽管有兰亭集会这样的盛会,但毕竟聚少分多,乐少悲多。况且人自身不能掌握自己生命的“修短”,只好顺从天意,听凭造化。

  ⑶ 作者说是“修短随化”,其实表明他对生死看得非常重,不然,他不会把庄子的看法“一死生”“齐彭殇”,评价为“虚诞”和“妄作”。

  ⑷ 作者在解读人生、关注生命的过程中,透示的是对生命的珍爱

  6、教师引导学生交流生命箴言,口述自己对人生和生命的看法:

点击下一页分享更多 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教案

2828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