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三学习方法>高三政治>

高考政治必修3第二单元高考考点解读

舒雯分享

  高考政治的复习要掌握好每个章节的知识点,并了解每个章节的考点在哪里。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高考政治必修3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高考考点解读的相关资料,供您阅读。

  高考政治必修3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高考考点解读

  新课标解读:

  1、赏析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展现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确认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树立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观念。

  2、列举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评估它们各自的特点;理解传媒技术的进步……对文化传承具有深刻的影响。

  3、解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阐述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

  4、理解教育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对文化传承具有深刻的影响。

  5、汇集实例,印证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绵延不断的重要根源,阐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6、评析国际文化交流的典型事例,阐明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的相互交融也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重要途径。

  下面我们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针对第一单元的高考常见考点结合有关题型进行分析,旨在帮学生轻松把握本单元的重难点,以便在高考中能轻松应对,复习中能有的放矢。

  考点一: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解读:

  1、文化多样性: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从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中,人们能够深切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2、面对文化多样性的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2、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有商人进行贸易活动、人口迁徙和教育,除了这些,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总之,文化传播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3、文化传播是通过一定的媒介实现的,称为传媒。各种传媒都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今,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大众传媒能够最大量地超越时空局限,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精题解说:

  1、文化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经济全球化虽对各民族文化产生了巨大冲击,但也可能消灭它们之间的差异,地球不会因为成为“地球村”而拥有完全一致的价值观。这主要说明

  A.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B.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C.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D.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冲突会愈演愈烈

  问题解析:

  本题答案为C。本题主要考查文化的多样性,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经济对全球化对各民族文化可以产生重大影响,差异可以消灭,但不会拥有完全一致的价值观,就是体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与特征,ABD三项很显然与题意无关。

  2、《国语?郑语》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认为“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无讲”,意思是万物相和相生,纷乱、争端不利于事物的发展,但若单一无变化,万事万物就会停滞不前。正如声音单调不好听,颜色单一无色彩,一种味道就没有滋味。

  从这段古语中,我们能否感受到文化多样性的价值?

  问题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多样性作用。本题考查难度不大,其一,他解释难懂的文言字句的意思;其二,文化多样性与“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无讲”,的意思有相通之处。此类题型在考查时运用文言字句,若没有解释意思,在一定程度又加深了难度,这点就要考生在其他科上的积累了。

  参考答案: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又存在差异。没有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各具特色的文化,就不会有世界文化百花园争奇斗艳、五彩缤纷的景象。所以,文化是民族,又是世界的。多种文化的并存共生,有利于不同民族之间取长补短,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发展,是推动世界文明不断进步的重要力量。

  3、据2003年11月5日新华网转载《经济日报》报道: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的传媒大国,媒体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各类传媒发展情况详见下表。

  (1)搜集资料,了解文化传播媒介的演变。

  (2)读取上图有关信息,说明现代大众传媒对文化传播产生的影响。

  问题解析:

  本题第一问考查文化传媒发展的阶段,这点在课文中讲过,属于识记能力的考查:第二问要求联系图片来分析问题,认识现代大众传媒对加速文化交流与文化进步与发展的作用,这种题型在高考中也是经济出现的,这类题型一方面要求学生在掌握课文知识点的基础上联系这点考虑是不难的。

  参考答案:

  (1)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文化传播媒介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

  (2)现代社会借助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在民族之间、国家之间架起了文化传播的桥梁,文化交流深入到人们生活之中,也加速了世界文化和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进步与发展。世界各国积极地引进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同时也积极向世界展示本民族文化,推动了民族间文化的交融。

  考点二: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创新)

  解读:

  1、传统文化的继承:包括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建筑的继承、传统文艺的继承以及传统思想的继承。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2、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这就是文化继承。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有社会制度的更替、科学技术的进步、思想运动以及教育。

  3、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实质。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也是文化创新的动力。文化创新的作用,既表现为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又表现为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基本途径是既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又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文化创新必须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思想(意为人如果掌握自然规律,就能够使天地万物为人服务),不正确的态度和做法是

  A.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B.有所淘汰,有所发扬

  C.批判继承,与时俱进 D.兼收并蓄,统统拿来

  问题解析:

  本题答案是D项。从题中的材料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思想就是讲的一种物为人所用,不为人所累,说的就是一种对待事物的态度,而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而题中ABC三项正是体现这一点,D项全盘吸收的观点是错误的。

  5、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一文中,谈到了对外来文化应该发扬“拿来主义”,实质上也涉及到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现在,社会上有一些人鼓吹“文化虚无主义”或“文化拿来主义”,全盘否定民族传统文化,主张全面移植外来文化。

  (1)“文化虚无主义”或“文化拿来主义”与鲁迅先生所主张的“拿来主义”有何本质区别?

  (2)在文化创新过程中,我们应当怎样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问题解析:

  本题材料第一问用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来说明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区分“文化虚无主义”或“文化拿来主义”的错误观点;第二问要分析在文化创新中如何处理好几种文化的关系,在这里回答时不能仅仅回答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而很多学生在这里答题就漏掉了反对全盘吸收和全盘抛弃的错误做法,没有做到全面考虑,不能得高分,这是要非常注意的,不能因非智力因素失分。

  参考答案:

  (1)“文化虚无主义”或“文化拿来主义”是一种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倾向。鲁迅先生所主张的“拿来主义”是一种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和对待外来文化博采众长、为我所用的态度。

  (2)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关系。文化创新必须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但是,基于传统,不等于沉迷于传统、简单回归传统。而是继承与发展的辩证统一,即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融合,促进了世界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但是,吸收和借鉴,不是简单组合和移植。而是在保持自我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在吸收和借鉴中不断发展自我。

  在对待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问题上要坚决反对全盘吸收和全盘抛弃的错误做法。

高考政治必修3第二单元高考考点解读相关文章:

1.高中必修三政治第二单元知识点

2.高考政治必修3必背知识点

3.高考政治必修三必背知识点

4.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汇总

5.高中政治必修3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6.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

    1904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