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三学习方法>高三语文>

小说类文本阅读题实用答题模板(2)

凤婷分享

  四、概括主题内容

  1、概括小说主题的技法

  (1)主题的表现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①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

  ②用故事的形式针砭时弊。

  ③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

  ④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

  (2)对主题的挖掘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从作者背景看、从人物特征看、从情节发展看、从语言情感色彩看、从整体倾向看。

  对主题的概括常用这样一些基本术语:

  ①歌颂、赞扬、弘扬什么。

  ②讽刺、批判、揭露、谴责什么。

  ③揭示什么人生道理。

  ④对什么现象的反思。

  ⑤表达了什么情感。

  2、解题方法

  (1)常见设问模式

  ①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

  ②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

  ③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

  (2)解题思路

  ①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

  ②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

  ③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小说通过描绘××故事情节,暗示了……刻画了……抒发了(呼吁)……

  五、品味语言特色

  1、品味语言特色的技法

  (1)体会、琢磨和分析该作品的语言是否简洁、生动、传神、得体,是讽刺还是幽默、诙谐还是庄重、含蓄或深沉的风格,将这种语言风格与文章的主旨联系起来考虑。

  (2)要注意把相关词语放入语境中,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特别注意语句深层含义的挖掘,要能依据文章的主旨、作者的观点态度、文中人物的性格,读出言外之意。

  (3)具体在鉴赏语言时,可从遣词造句(如用词、句式,叠字叠词、动词、形容词、量词的选用,整句散句、长句短句等),语言风格(如:朱自清,自然淡雅,用工笔写意蕴;周作人,平和冲淡,用淡笔写浓情;鲁迅,苍劲雄健,刚健之中见哲思等),语体角度(如:书面语与口语、普通用语与专业术语等)去鉴赏。

  (4)熟知各种修辞格及其修辞功能,在鉴赏中能灵活运用。

  2、解题方法

  (1)常见设问模式

  ①分析文章语言运用上的特点;

  ②举例分析文中人物的语言有哪些特色。

  (2)解题思路

  要明确语言特色包括词语的表现力,句式特点,语言风格,人物语言的个性化等。其中语言风格有含蓄与直接、淡雅与华丽、庄重与幽默、典雅与通俗、柔美与朴实等;人物语言的个性化指语言符合人的身份、展现人的性格、表现人的情感,有时体现地域特色,有鲜明的地方色彩(乡土气息)等。

  六、分析文章结构

  1、分析文章结构的技法

  (1)分析小说的标题

  常见的作用有:一是起线索作用,贯穿全文;二是点明主题。

  (2)分析小说的开头

  开头方法:①设疑法(悬念法),提出疑问,然后在行文过程中或结尾才回答疑问;②写景法,如《药》的第一段写秋天下半夜阴暗、凄清、恐怖的环境,暗示了小说主人公的不幸命运。再如《荷花淀》开头写月下院子里的美景,烘托了水生嫂的美好心灵。

  常见作用:制造悬念,埋下伏笔;巧妙地引出下文,或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情节的发展,或为情节的发展起推动作用;有时还能增添情趣,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分析文中的某句话

  常见作用:①结构上,承上启下;②内容上,推动情节的发展或人物性格的展现。

  (4)分析小说的结尾

  ①分析出人意料的结尾。常见的作用有:

  A.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如《项链》。

  B.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如《项链》,直到结尾才点出是假的,但前面已作了埋伏。如借项链时主人一口答应,还项链时主人没有打开盒子检查等,暗示了项链是不值钱的。

  ②分析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尾。常见的作用有:

  A.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如《药》中华小栓、夏瑜的死(悲剧)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没有发动群众。

  B.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如《药》中写华小栓吃了人血馒头后的死,突现了群众(华老栓)的愚昧性格。

  C.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杜十娘的死,引起读者思考死的原因。

  ③分析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尾,这种结局符合人们的阅读心理。常见的作用有:

  A.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耐人寻味。

  B.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看,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

  C.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反映出人类向往和平美好生活的愿望。

  ④分析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的结尾。(思维方向)好处:留下了“空白”给读者想像,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

  2、解题方法

  (1)常见设问模式

  ①分析构思方面的特点;②分析文章开头、结尾的特色。

  (2)解题思路

  首先要了解巧妙的构思方法有抑扬结合、倒叙插叙、设置悬念、误会巧合、思维突转、运用象征、画龙点睛、卒章显志、抖包袱亮底牌、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等。

  七、分析写作技巧

  1、分析写作技巧的技法

  (1)从语言运用角度: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通感等),有什么表达效果。

  (2)从结构安排角度:开头结尾各有特色,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

  (3)从表现手法角度:是否运用了想像、联想、象征、渲染、烘托、对比,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等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2、解题方法

  (1)常见设问模式

  ①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细节描写、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悬念、巧合等)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

  ②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是如何为文章表情达意服务的。

  ③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例如:语言精炼、句式整齐而有节奏感、用词准确而形象、词语丰富而多样),给读者提供哪些艺术审美情趣。

  (2)解题思路

  ①在解答这类题目的过程中要了解以下一些知识:

  A.叙述方式:顺叙、插叙、倒叙。

  B.描写方式:景物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

  C.艺术技巧:

  情景交融:渲染气氛、推动情节、烘托心理、烘托人物形象、象征社会环境、烘托思想感情。

  托物言志(象征)、虚实结合:使表达更加含蓄,有意在言外之妙,而且能使文章内涵丰富,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

  动静结合、化静为动:使表达更加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对比、衬托(正衬和反衬):突出所描写事物的特点,突出作者的某种感情,深化文章的主题。

  白描:文字简练,不加渲染和烘托,有简洁传神的表达效果。

  抑扬:有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其作用是使文章曲折有波澜,突出喜欢赞美或批评讽刺的感情。

  以小见大、侧面烘托等。

  ②此类题型,一般结合原文信息和所学语文知识进行解答。答题要点包括三个方面:

  A.用了什么方法。要辨明本语句所运用的是哪一种修辞或表现手法。

  B.表达了什么内容。分析这种修辞或表现手法在文句中是要表现什么内容,要清楚此种修辞或表现手法的一般表达效果。

  C.有何效果或作用。结合具体语句将此种修辞或表现手法的一般表达效果,加以说明,并注意联系主题思想。

  临场技巧:

  小说是通过典型人物形象的塑造来揭示主题的,设题点是对形象的感知和概括能力。

  (1)赏析人物(①分析塑造手法;②把握人物思想性格;③通过社会环境,认识人物的典型意义补充鉴赏人物形象;④分析人物的语言、分析人物行动、分析人物的心理活动)。

  (2)把握故事情节(领会所揭示主题的深刻性和人物性格发展的曲线)。

  (3)体味环境描写(着眼于小说三要素之间的联系)。

  (4)鉴赏语言,注意从作品实际出发对人物语言的个性、作者运用语言的风格进行具体分析。

  (5)特别是探究性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的基础上大胆质疑,品味选文的写作方法、语言文字、思想情感、谋篇布局等等,如:这篇文章在写法、语言、形象方面有什么特点?如何评价某个人物?对文中的哪些观点赞成或不赞成,为什么?不同人物、文本对某一问题的不同看法,如何评价?

小说类文本阅读题实用答题模板相关文章:

1.高一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题及答案

2.小说答题技巧:人物形象赏析题

3.小说阅读基本知识及答题模式

2443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