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文高考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2)
(六)曹摅明断
曹摅,字颜远。少有孝行,好学,善属文。太尉王衍见而器之,调补临淄令。县有寡
妇,养姑甚谨,姑以其年少,劝令改适,妇守节不移。姑愍之,密自杀,亲党告妇杀姑。官为考鞫,寡妇不胜苦楚,乃自诬。狱当决,适值摅到,摅知其有冤,更加辩究,具得情实。时称其明。狱有死囚,岁夕,摅行狱,愍之,日:“卿等不幸,致此非所,如何?新岁人情所重,岂不欲暂见家邪?”众囚皆涕泣日:“若得暂归,死无恨也。”摅悉开狱出之,克日、令还。掾史固争,咸谓不可。摅日:“此虽小人,义不见负,自为诸君任之。”至日相率而还,并无违者。一县叹服,号为“圣君”。入为尚书郎。仁惠明断,百姓怀之。时天大雨雪,宫门夜失行马①,群官检察,莫知所在,摅使收门士,众官成谓不然。摅日:“宫掖禁严,非外人所敢盗,必是门士以燎寒耳。’’诘之,果服。(《晋书》)
【注】①行马:拦阻人马通行的木架。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好学,善属文 撰著
B.姑愍之,密自杀 哀怜
C.仁惠明断,百姓怀之 思念,想念
D.必是门士以燎寒耳 燃烧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时天大雨雪 B.群官检察,莫知所在
c.新岁人情所重 D.摅知其有冤,更加辩究
3.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姑以其年少,劝令改适 B、自为诸君任之
皆以美于徐公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C、众官咸谓不然 D、至日相率而还
杂然相许 吾尝终日而思矣
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
A.劝令改适,妇守节不移
——劝她改变主张,回娘家去,她恪守妇道不愿回去
B.若得暂归,死无恨也
——如果能回去,哪怕时间很短,那么死了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C.卿等不幸,致此非所
——你们到这不是人杲的地方,没有什么可指望了
D.开狱出之,克日令还
——打开监狱放他们出去,让他们第二天回来
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间接体现曹摅明断曲直是非的一组是 ( )
①太尉王衍见而器之
②摅知其有冤,更加辩究,具得情实
③时称其明
④至日相率而还,并无违者
⑤一县叹服,号为“圣君”
⑥摅使收门士
A.①⑤⑥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⑤⑥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韵一项是 ( )
A.曹摅年少时孝顺好学,很早就展露为官才华,于是太尉王衍让他担任临淄令。
B.曹摅将牢中死囚放回家过年,手下人都说不可以。结果囚徒都一个接一个地回来了,没有人负约。
c.临淄县有位寡妇,照顾婆婆非常周到,但丈夫的亲属对她有看法,于是在婆婆自杀后“告妇杀姑”。
D.曹摅刚刚担任尚书郎时就非常仁慈贤明,自上而下的人都很服他。
(七)平吴功臣羊祜
羊祜,泰山南城人也。世吏二千石,以清德闻。(晋武)帝有灭吴之志,以祜为都督荆州诸军事。祜率营兵出镇南夏,开设庠序,绥怀远近,甚得江汉之心。与昊人开布大信,降者欲去皆听之。吴石城守去襄阳七百余里,每为边害,祜患之,竟以诡计令吴罢守。于是戍逻减半,分以垦田八百余顷,大获其利。祜之始至也,军无百日之粮,及至季年,有十年之积。在军常轻裘缓带,身不披甲,而颇以畋鱼废政。
尝欲夜出,军司徐胤执柴当营门日:“将军都督万里,安可轻脱!将军之安危,亦国家之安危也。胤今日若死,此门乃开耳!”祜改容谢之,此后稀出矣。祜以孟献营武牢而郑人惧,晏弱城东阳而菜子服。乃进据险要,开建五城,收膏腴之地,夺吴人之资,石城以西,尽为晋有。自是前后降者不绝,乃增修德信,以柔怀初附,慨然有吞并之心。每与吴人交兵,克日方战,不为掩袭之计。人有略吴二儿为俘者,祜遣送还其家。吴将陈尚、潘景来寇,祜追斩之,美其死节而厚加殡敛。景、尚子弟迎丧,祜以礼遣还。祜出军行吴境,刈谷为粮,皆计所侵,送绢偿之。每会众江沔游猎,常止晋地。若禽兽先为吴人所伤而为晋兵所得者,皆封还之。于是吴人翕然悦服,称为羊公,不之名也。
祜寝疾,求入朝。及侍坐,面陈伐吴之计。疾渐笃,乃举杜预自代。祜卒二年而吴平,群臣上寿,帝执爵流涕日:“此羊太傅之功也。”(《晋书》)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开设庠序 学校
B.与吴人开布大倍 信用
C.克日方战 约定
D.而颇以畋鱼废政 打猎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祜患之,竟以诡计令吴罢守 B.在军常轻裘缓带
C.晏弱城东阳而菜子服 D.世吏二干石
3.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与吴人开布大信 B、竟以诡计令吴罢守
每与吴人交兵 而颇以畋鱼废政
C、乃增修德信 D、祜改容谢之
乃举杜预自代 称为羊公,不之名也
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绥怀远近——安抚关怀远近的百姓
B.降者欲去皆听之——投降的士卒想离开的都听从羊祜的意见
C.收膏腴之地——控制了大片肥沃的土地
D.美其死节而厚加殡敛——颂扬他们为国尽忠的气节并厚葬他们
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羊祜有平吴之功的一组是 ( )
①以祜为都督荆州诸军事
②及至季年,有十年之积
③在军常轻裘缓带,身不披甲
④乃进据险要,开建五城
⑤乃增修德信,以柔怀初附
⑥帝执爵流涕日:“此羊太傅之功也。”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②⑥ D.③⑤⑥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羊祜出身于官宦之家,晋武帝时,派羊祜到荆州管理军事,羊祜在那儿建立了许多功绩。
B.羊祜有一次想出营游玩,被军司徐胤拦住。羊祜听取了徐胤的意见,以后就很少出营了。
C.羊祜用武力进据险要,夺吴之资,斩杀来犯吴将,最终使吴地百姓臣服,平定了吴国。
D.羊祜注意增修德信,不搞偷袭,厚敛吴国阵亡将士等等。这些都为消灭吴国奠定了基础。
(八)坚持原则的郭翻
郭翻,字长翔,武昌人也。伯父讷,广州刺史。父察,安城太守。翻少有志操,辞州郡辟及贤良之举。家于临川,不交世事,惟以渔钓射猎为娱。居贫无业,欲垦荒田,先立表题,经年无主,然后乃作。稻将熟,有认之者,悉推与之。县令闻而诘之,以稻还翻,翻遂不受。尝以车猎,去家百余里,道中逢病人,以车送之,徒步而归。其渔猎所得,或从买者,便与之而不取直,亦不告姓名。由是士庶咸敬贵焉。与翟汤俱为庾亮所荐,公车博士征,不就。咸康末,乘小船暂归武昌省坟墓,安西将军庾翼以帝舅之重,躬往造翻,欲强起之。翻日:
人性各有所短,焉可强逼!”翼又以其船小狭,欲引就大船。翻日:
使君不以鄙贱而辱临之,此固野人之舟也。”翼俯屈入其船中,终日而去。
尝坠刀于水,路人有为取者,因与之。路人不取,固辞,翻日:“尔向不取,我岂能得!’’路人日:“我若取此,将为天地鬼神所责矣。”翻知其终不受,复沉刀于水。路人怅焉,乃复沉没取之。翻于是不逆其意,乃以十倍刀价与之,其廉不受惠,皆此类也。卒于家。
(《晋书》)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辞州郡辟及贤良之举 征召
B.有认之者,悉推与之 辞让
C.躬往造翻,欲强起之 到,往
D.翻于是不逆其意 迎合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使君不以鄙贱而辱临之 由是士庶咸敬贵焉
翼又以其船小狭 路人怅焉,乃复沉没取之
A.两个“以”相同,两个“焉”相同
B.两个‘‘以”不同,两个“焉”相同
C.两个“以”相同,两个“焉”不同
D.两个“以”不同,两个“焉”不同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家于临川,不交世事 世务,尘俗之事
B.经年无主,然后乃作 历经一年
C.欲垦荒田,先立表题 写文章
D.此固野人之舟也 平民百姓
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安西将军庾翼以帝舅之重
——安西将军庾翼认为郭翻身为帝舅这样高贵的身份。
B.路人有为取者——有一个路人为郭翻把刀从水里打捞上来。
C.将为天地鬼神所责矣——将被天地鬼神责备。
D.其廉不受惠——他廉洁不受人恩惠。
5.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明郭翻坚持做人原则的一组是( )
① 先立表题
② 乘小船暂归武昌省坟墓
③ 此固野人之舟也
④ 复沉刀于水
⑤ 其廉不受惠,皆此类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郭翻年轻时就有志气,推辞了州郡的征召和贤良的举荐,后来被征召为公车博士,也没有去就职。
B.郭翻将自己种的稻子送与耕地的主人并用自己的车送病人回家,这些行为使得做官的人和老百姓们都非常敬重他。
C.当庾亮想起用郭翻时,郭翻认为人的本性中都是有缺陷的,人为的强制是没有用的,故而他不想做官。
D.郭翻把被打捞上来的刀又一次沉入水底是为了表明自己“廉而不受惠”。
(九)范云识具
范云,字彦龙,南乡舞阴人,六岁就其姑夫袁叔明读《毛诗》,日诵九纸。陈郡殷琰名知人,候叔明见之,日“公辅才也”。云性机警,有识具,善属文,下笔辄成,时人每疑其宿构。(竞陵王萧)子良为会稽太守,云为府主簿,后子良为南徐州、南兖州,云并随府迁,每陈朝政得失于子良。寻除尚书殿中郎。子良为云求禄,齐武帝日:“闻范云谄事汝,政当流之。”子良对日:“云之事臣,动相箴谏,谏书存者百有余纸。”帝索视之,言皆切至,咨嗟良久,日:“不意范云乃尔,方令弼汝。”文惠太子尝幸东园观获稻,云时从。文惠顾云曰:“此刈甚快。”云曰:“三时之务,亦甚勤劳,愿殿下知稼穑之艰难,无徇一朝之宴逸也。”文惠改容谢之。及出,侍中萧缅先不相识,就车握云手日:“不谓今日复见谠言。”性笃睦,事寡嫂尽礼,家事必先谘而后行。好节尚奇,专趋人之急,少与领军长史王咳善,云起宅新成,移家始毕,咳亡官舍,尸无所归,云以东厢给之。移尸自门入,躬自营晗①,招复如礼,时人以为难。及居选官,任寄隆重,书牍盈案,宾客满门,云应答如流,无所壅滞,官曹文墨,发植若神,时人咸服其明赡。性颇激厉,少威重,有所是非,形于造次,士或以此少之。武帝九锡②之出,云忽中疾,居二日半,召医徐文伯视之。文伯日:“缓之一月乃复,欲速即时愈,恐二年不复可救。” 云日:“朝闻夕死,而况二年。”文伯乃下火而壮③焉,重衣以覆之。有顷,汗流于背起。二年果卒。 (《南史》)
【注】①晗:通“玲”,古殡殓时,放在死者口中的珠玉。 ②九锡:古代帝王赐给功高势显的诸侯大臣的九种物品。 ③壮:中医艾灸。
1.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候叔明见之 等候
B.不意范云乃尔,方令弼汝 辅佐
C.家事必先谘而后行 询问
D.性颇激厉,少威重 缺少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时人每疑其宿构 抄袭
B.云之事臣,动相箴谏 劝告,规诫
C.官曹文墨,发植若神 文书
D.有所是非,形于造次 轻率
3.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愿陛下知稼穑之艰难 B、朝闻夕死,而况二年
好节尚奇,专趋人之急 士不敢弓而报怨
C、缓之一月乃复 D、重衣以覆之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以乱易整,不武
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义正确的一项是 ( )
A.陈郡殷琰名知人
——陈郡殷琰是一位远近闻名的人
B.谏书存者百有余纸
——现在他还存有谏书百余封
C.侍中萧缅先不相识
——侍中萧缅先前与他互不相识
D.士或以此少之
——有的±人因此瞧不起他
5.下列句子,全部说明范云有识具的一项是 · ( )
① 菩属文,下笔辄成
② 不意范云乃尔
③ 愿殿下知稼穑之艰难,无徇一朝之宴逸也
④ 家事必先谘而后行
⑤ 躬自营哈,招复如礼
⑥ 云应答如流,无所壅滞
A.①④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②③ ⑥
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齐武帝误以为范云是一位阿谀奉承之辈,准备流放他,后来听说他在辅助子良时,经常规劝子良,陈说朝政得失,就改变了主张。
B.范云随从文惠太子在东田观看农民收获稻谷时,委婉含蓄地劝告文惠太子不要安于一朝的逸乐,受到太子和侍中萧缅的敬重和赞赏。
c.范云敬重寡嫂,家中事总要先听寡嫂的意见再做;关心朋友,朋友去世后,让出新房中的东房代停尸之用,并亲为其发丧,深受世人的赞赏。
D.范云担任吏部尚书掌管选举事宜之后,皇上对他寄予厚望,每曰文书满案,宾客满门,但是他应对自如,口无阻滞,官府文书,处理如神,当时的人都敬佩他聪敏明鉴。
语文高考文言文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
1.B(到,往)2.D(分项列出)3.C(A,于是,就;竟。B,代词,代张堪;语气词,也作兼词讲。C,以后。D,因而;在。) 4.(C,能否,有没有能力) 5.B(句②,写张堪做的运输工作;句④,写张堪帮助百姓致富;句⑥,写光武对张堪的褒奖)6.D
(二)
1.B(因为)2.c.(征讨,征召,使……从,随从) 3.D(A,于是;凭借。 B,表修饰;表并列。C,介词,把;连词,如果。D,只,仅) 4.B(甚至在县界修筑坞壁)5.C(句①,写李章曾随光武出征;句⑥,写光武对李章的褒奖) 6.A(担任大司农的是光武帝)
(三)
1.D(使……美好) 2.B(A,黄河以西;C,妻子儿女;D,清正廉洁) 3.B(A,表并列;表转折。B,用,拿。C,表被动;替。D,到;在)4.B(每天有四次集市)5.C(句①,写孔奋为官节俭;句②,写孔奋受人尊敬)6.B(那里本来就十分富裕)
(四)
1.C(检查,察看)2.D(合乎时宜)3.D(次序;次序在第二的。讼辞;供词)4.C(A,男女,儿女;B,借过别人的钱;D,色动,脸色有所改变) 5.D(句②,破案后对别人的告诫;句⑤,与高柔无关)6.C(A,不受理案件的不是高柔;B,并非自己的母亲1.D,焦子文并没有“见高柔来狱中”,就“知事已败”)
(五)
1.B(推究,审问)2.B(A,古义,醉酒;今义,陶醉。B,供应。C,古义,远近之人;今义,远和近。D,古义,以后的事务;今义,丧事) 3.A(A,以……身份。B,因为;经由。C,才;竟。D,如果;相似) 4.(1)因此你应该向天下人显示你是因功劳而被举荐的,以此来表明这次铨选的人是清廉而有声望的。(2)公琰立志忠雅,他是和我一同辅佐完成统一大业的人啊1 5.B(句②,赵直的预言;句⑤,蒋琬谦让) 6.D(A,“暗访”错。B,“胡乱欺骗”错。C,“百姓不能得到好处”错)
(六)
1.C(归向)2.C(A,古义,下雪;今义,雨和雪。B,古义,查看,查验;今义,审察被检举的犯罪事实。C,人之常情。D,古义,重新加以;今义,程度副词)3.D(A,因为;认为。B,替;被。C,是这样;词尾。D,表示修饰) 4.B(A,改嫁;C,不幸运;D,约定日期) 5.C(句①,与题干无关;句②⑥,为直接表现)6.B(A,文中未提到“很早就展露为官才华”;C,文中没说亲党对寡妇有看法;D,从“众官咸谓不然”可知,刚开始并不是所有人都很服他)
(七)
1.B(信任) 2.A(A,为动;B、c、D,都是名作动) 3.B(A,同,跟。B,用;因为。C,于是,就。D,他)4.B(之,指“降卒”自己) 5.B(句①,任职情况;句③,曾荒废政务;句⑥,帝王的褒奖)6.C(用“武力”文中未提及,使吴民臣服的最重要的原因是推行绥怀政策)
(八)
1.D(拒绝)2.D(因为,认为;代词,语气词) 3.c(设立标记) 4.A (有帝舅之尊的是庾翼)5.B(句②,探视祖坟;句⑤,作者的赞叹)6.C(不是庾亮)
(九)
1.A(探望)2.A(事先做好) 3.A(A,的,助词。B,表示递进;表示目的。C,就;竟。D,表示目的;用。)4.D(A,知,识别。B,并非“他”,而是“我”。c,相,作代副词。)5.B(句②,写齐武帝对范云的赞赏;句④,写范云尊重寡嫂)6.B(委婉含蓄改为直接)
看过"北京语文高考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的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