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秋季学期期末考试题
多多做题是学习和记忆最快的学习方法,小编今天下面就给大家整理高三生物,一起阅读一下哦
秋季学期高三生物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坏死
B.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
C.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繁殖、遗传的基础
D.致癌因子使抑癌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
2.HIV感染人体后会以其病毒RNA为模板合成病毒DN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HIV的增殖发生在内环境中
B.合成病毒DNA时需要逆转录酶
C.合成病毒DNA时既有A-T配对也有U-A配对
D.HIV需利用人体细胞的蛋白质合成体系合成自身蛋白质
3.为了研究2个新育品种P1、P2 幼苗的光合作用特性,研究人员分别测定了新育品种与原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己知各幼苗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高于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表述最合理的是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和培养时间
B.15℃时P1、P2总光合作用强度相等
C.P1参与光合作用的酶的最适温度为25℃
D.在25~40℃范围内,P1净光合速率受温度影响比P2大
4.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选材、操作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检测和观察花生子叶的脂肪颗粒实验中,需用到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
B.番茄汁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适合用于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
C.在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可用碘液检测实验结果
D.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时,可不使用高倍镜
5.若人体内存在某突变基因,在一定条件下,其免疫系统会产生异常抗体攻击自身物质而引发某种疾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疾病存在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并有传染性
B.引发该病的异常抗体由B细胞直接分泌产生
C.该病与过敏性鼻炎的致病机理以及病征相同
D.合理使用免疫抑制剂可以有效缓解该病症状
6.二倍体植物甲(2n=16)与乙(2n=20)通过人工授粉杂交获得子代幼苗丙,该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获得了可育植株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幼苗丙为单倍体,因此自然成熟后是不育的
B.秋水仙素促进着丝点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C.丁的获得说明隔离不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D.植株丁自交产生的后代仍可能出现性状分离
29.(9分)某湖泊受到大量废水的污染,导致蓝藻爆发,引起沉水植物、浮游动物及鱼类等水生生物死亡。回答下列问题:
(1)蓝藻爆发与废水中富含 (元素)有关,沉水植物死亡的原因有 (答出两点即可)。
(2)水体污染引起水生生物死亡,这进一步加重了水体污染,此过程体现了 (填“正反馈”或“负反馈”)。
(3)有学者认为,植物中的叶绿体起源于蓝藻,支持该学说的合理证据有 (答出两点即可)。
30.(10分)溶酶体是细胞中一种重要的细胞器。回答下列问题:
(1)分离出细胞内的溶酶体常用的方法是 。
(2)溶酶体膜上存在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质子泵,有助于维持溶酶体内酸性环境(pH约为5.0),据此分析,质子泵的具体作用是 。
(3)溶酶体(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能 。溶酶体膜内侧存在与细胞膜糖被类似的结构,此结构具有防止 的作用,以保障溶酶体膜的结构完整。
(4)研究发现,细胞不能获得足够养分时,其溶酶体的活动会增强,以维持细胞的存活。对此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
31.(8分)下表是健康人组(A组)和糖尿病肾病患者组(B组)相关生化指标长期检测所得数据的统计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血浆渗透压(mmol/L) 尿渗透压(mmol/L)
A组 300.2 710.3
B组 320.2 430.9
(1)A组血糖浓度在就餐后1h内会持续升高,主要原因是 ,在此过程中,血糖调节涉及的主要激素的分泌情况是 。
(2)B组血浆渗透压比A组高,这与血浆中 含量较高密切相关。
(3)B组尿渗透压比A组低,主要原因是 。
32.(12分)某多年生闭花受粉的二倍体植物,其野生型植株均开红花。研究人员从该野生型红花品系中选育出了两株开白花的植株,分别标记为P、Q。回答下列问题:
(1)将P、Q分别与野生型植株杂交,子一代植株均开红花,子二代中红花植株和白花植株的数量比均为3∶1,出现该结果的条件是:在相应杂交实验中①红花和白花受一对等位基因影响,且红花对白花完全显性,子代数量足够多;②不同基因型的雌(雄)配子具有 ,雌雄配子受精能力相同且随机结合;③各基因型合子的发育能力及存活率相同。
(2)研究人员已发现P、Q白花性状的出现是基因突变造成的,现要研究两植株的白花基因突变是发生在同一对基因上,还是发生在不同对基因上,研究小组设计了杂交实验。请加以完善:
实验步骤:将P、Q进行杂交,观察、记录并统计F1表现型及比例。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若F1均开 时,可确定P、Q的白花基因突变发生在同一对基因上;
②若F1均开 时,可确定P、Q的白花基因突变发生在不同对基因上。为探究这两对基因是否独立遗传,需要进一步设计实验。请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及结论(注:不考虑交叉互换) 。
37.[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人们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果酒的历史源远流长。19世纪,人们就发现葡萄汁变酒是酵母菌发酵作用的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家庭酿制葡萄酒时无需额外接种酵母菌的原因是 ,在此发酵过程中发酵液不易被杂菌污染的原因是 。葡萄酒中的乙醇浓度往往不超过15%,最可能的原因是 。
(2)为提高果酒的品质,可在果汁中接种人工培养的酵母菌,因此,首先需要获得纯净的酵母菌菌种。分离培养酵母菌通常使用 (填“牛肉膏蛋白胨”或“麦芽汁琼脂”)培养基,将酵母菌划线接种在平板上,培养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菌落,菌落的含义是 。
(3)某研究小组用分离得到的酵母菌进行果酒制作,发酵过程中需要偶尔打开排气阀,目的是 ;在发酵3~4天后,可以吸取培养液,在酸性条件下滴加饱和的 溶液来检测酒精的生成。影响葡萄酒品质的因素除了温度、pH及氧气等环境因素外,还有
(答出2点即可)。
38.[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1985年Smith建立了噬菌体展示技术,科学家们利用这项技术,按照基因工程的原理,将控制抗体某片段合成的DNA序列插入噬菌体DNA的特定部位,使培养所得的噬菌体表面带有抗体片段,这些噬菌体既可以特异识别抗原,又能感染宿主菌进行再扩增。回答下列问题:
(1)实施这项技术,首先需从外周血、脾或淋巴结等部位分离出 (填“B”、“T”或“体”)细胞,提取其总mRNA再经逆转录获得 。
(2)噬菌体DNA的某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有限制酶A和B的酶切位点,实施这项技术过程中需将相应DNA序列插入其中,而相应DNA序列中不含有上述两种酶的酶切位点,因此利用 技术扩增相应DNA序列时,需对两个引物的序列稍加修改,使扩增产物具有 ,从而有助于扩增所得的相应DNA序列与噬菌体DNA定向连接。
(3)经一定程序培养得到噬菌体后,可以利用 方法对其进行筛选,以获得表面带有特定抗体片段的噬菌体。
(4)对带有特定抗体片段的噬菌体进行克隆化培养时, (填“需要”或“不需要”)利用CaCl2处理细菌,理由是 。
理综(生物)参考答案
1.C 2.A 3.D 4.B 5.D 6.D
29.(9分,除说明外,每空2分)
(1)N、P(1分) 蓝藻大量爆发遮挡了阳光,沉水植物的光合作用受阻;水中溶解氧含量降低,沉水植物的有氧呼吸受阻;蓝藻释放的毒素对沉水植物有毒害作用(3分)
(2)正反馈
(3)叶绿体和蓝藻都具有环状DNA分子;都有蛋白质合成系统;都含有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和酶,能进行光合作用;叶绿体内膜和蓝藻细胞膜组成成分的种类及比例接近(3分)
30.(10分,除说明外,每空2分)
(1)差速离心法
(2)催化ATP水解,将细胞质中的H+(质子)运入溶酶体内
(3)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
溶酶体膜被水解酶水解
(4)分解自身物质,为生命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和能量
31.(8分,除说明外,每空2分)
(1)食物中的糖类被消化和吸收,导致血糖浓度升高
胰岛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2)葡萄糖
(3)B组患者肾脏病变导致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弱
32.(12分,除说明外,每空2分)
(1)相同成活率
(2)①白花
②红花 实验思路:让F1自交,观察、记录并统计F2表现型及比例。预期结果及结论:若F2中红花植株∶白花植株=9∶7,则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F2中红花植株∶白花植株=1∶1,则这两对基因不是独立遗传(6分)
37.(15分,除说明外,每空2分)
(1)葡萄皮上有野生型酵母菌
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大多数其他微生物受到抑制
较高浓度乙醇对酵母菌有毒害作用,导致发酵终止
(2)麦芽汁琼脂 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
(3)排出发酵产生的CO2,以维持气压稳定 重铬酸钾(1分)
葡萄品种、菌种、发酵时间
38.(15分,除说明外,每空2分)
(1)B cDNA
(2)PCR 位置正确的限制酶A和B的酶切位点
(3)抗原—抗体杂交
(4)不需要 噬菌体可以直接侵染未经处理的细菌(3分)
关于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酸雨产生的多种危害中,不包括
A.伤害陆地植物 B.破坏水体生态平衡 C.产生温室效应 D.破坏土壤肥力
2.糖类是细胞中重要的有机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糖类由C、H、O 3种元素组成
B.糖原水解会产生多个葡萄糖分子
C.淀粉主要存在于叶肉细胞的白色体内
D.葡萄糖是细胞内主要的单糖,最重要的能源物质
3.弃耕农田的群落类型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现象属于群落的
A.时间结构 B.水平结构 C.原生演替 D.次生演替
4.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蚊虫叮咬可以传播艾滋病
B.HIV能识别辅助性T淋巴细胞
C.艾滋病人使用抗生素可以提高免疫能力
D.HIV侵入人体后利用宿主细胞的逆转录酶合成DNA
5.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前提 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C.可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D.生物进化会改变群落的基因库
6.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健康人体的成熟组织中,不存在细胞凋亡的现象
B.由于细胞具有全能性,因此体细胞都有增殖的能力
C.细胞衰老的过程中,线粒体和细胞核的体积都有增大的趋势
D.存活至今的海拉细胞是一种癌细胞,其染色体仍然正常
7.下列关于柠檬酸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糖酵解的产物3-磷酸甘油酸在柠檬酸循环中被分解形成CO2分子
B.与柠檬酸循环有关的酶多数分布在嵴上
C.柠檬酸循环在线粒体中进行并产生的大量的ATP
D.柠檬酸循环产生的[H]在电子传递链中将氧还原成水
8.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只含有DNA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
B.只含有RNA的生物,遗传物质是RNA
C.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
D.含有DNA和RNA的生物,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9. “验证酶的催化效率”的实验结果如右图。实线表示在最适温度下过氧化氢酶催化,虚线表示相同温度下二氧化锰催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过氧化氢酶能提高了过氧化氢分子活化所需的能量
B.在酶催化下,过氧化氢分解速率是逐渐减小的
C.若降低温度,M点右移
D.该实验可以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10.某植物种群中,AA基因型个体占40%,aa基因型个体占20%,若该种群植物自交,则自交前A的基因频率、自交后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是
A.40%、16% B.60%、30% C.40%、30% D.60%、16%
11.ATP可将蛋白质磷酸化,磷酸化的蛋白质会改变形状做功,从而推动细胞内系列反应的进行(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TP推动细胞做功,存在吸能反应与放能反应过程
B.磷酸化的蛋白质做功,失去的能量主要用于再生ATP
C.ATP水解与磷酸化的蛋白质做功均属于放能反应
D.肌肉在收缩过程中,肌肉中的能量先增加后减少
12.洋葱是生物学常用实验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高倍镜下观察洋葱鳞片叶可见叶绿体双层膜结构
B.洋葱根部捣碎后的提取液遇双缩脲试剂显红黄色
C.光学显微镜持续观察某解离后的洋葱根尖细胞,可见染色体移向两极
D.常用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作为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的材料
13.如下图甲显示某种生物体细胞中的两对染色体及其上基因的分布情况,若发生如下图的四种变异,其中与特纳氏综合征变异类型相同的是
14.下列过程,一般不在生物膜上进行的是
A.DNA复制 B.光反应产生氧气
C.需氧呼吸产生水 D.磷脂的合成
15.绵羊引种到某地区后的增长过程如右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K值大小与种群起始数目无关
B.根据某时刻的种群密度可以绘制年龄金字塔
C.ab段增长速率较慢的主要原因是种群个体数量少
D.绵羊种群的K值就是绵羊在此环境中的稳定平衡密度
16.右图为波森•詹森实验,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本实验证明生长素由苗尖向下传递
B.插有明胶的苗发生向光弯曲证明苗尖是感光部位
C.显微镜观察表明,弯曲部位背面细胞分裂速率快、数量多
D.要使本实验更有说服力,还应设置不放苗尖仅放明胶或
云母片的对照实验
17.抗维生素D佝偻病由X染色体上一显性基因控制,下列关于该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疾病属于罕见病,且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B.该病男性患者的外祖父母中至少有一人患病
C.一对患该病夫妇产下一正常子代的概率是1/4
D.男性患者能产生不携带该致病基因的配子
18.右图表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负反馈调节机制,其中①、②代表相关激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图中结构 X、Y 分别是下丘脑和腺垂体
B. 若结构 Y 受损,则激素①浓度升高,激素②浓度降低
C. 激素②的作用只是刺激甲状腺形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
D. 甲状腺激素包括甲状腺素和三碘甲腺原氨酸两种
19.用不同浓度的某种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进行插条生根的研究,
其实验结果如右图。其中1、2、3组分别添加了浓度为a、b、c生长素类似物,第4组未添加该激素。下列叙述与该实验不相符的是
A.各组插条数应相等 B.组别4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C.b可能小于a D.c可能小于b
20.将小鼠B淋巴细胞注入家兔体内,一段时间后,从该家兔提取的血清能使小鼠T淋巴细胞凝集,从未经注射的家兔提取的血清不能使小鼠T淋巴细胞凝集。T淋巴细胞凝集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A.小鼠B淋巴细胞诱导家兔产生细胞免疫
B.小鼠T淋巴细胞诱导家兔产生体液免疫
C.小鼠T淋巴细胞和小鼠B淋巴细胞有相同抗原
D.小鼠T淋巴细胞和家兔T淋巴细胞有相同抗原
21.右图为膝反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膝反射的感受器是膝盖髌骨下的韧带
B.发生膝反射时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不产生神经冲动
C.膝反射中传入神经元的神经纤维包括树突和轴突
D.膝反射中只有 2 个神经元,所以反射弧是不完整的
22.基因型为AaBb的二倍体生物,减数分裂时几个不同时期的图像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细胞曾发生过基因突变 B.图乙细胞内有2个染色体组
C.图丙细胞没有发生基因重组 D.图丁细胞内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23.下图表示发生在大肠杆菌中的遗传信息传递及表达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三个过程的方向均是从左向右进行的
B.a、b过程所需的原料均有四种,且其中三种是相同的
C.三个过程中均发生碱基互补配对,且b和c过程的配对方式完全相同
D.c过程所需的模板直接来自b过程,且这两个过程可同时进行
24.在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中,甲同学分别从下图①、②所示烧杯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分别从下图①、③所示烧杯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往回原烧杯后,重复100次。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同学的实验模拟F2产生配子和受精作用
B.乙同学的实验模拟了基因的自由组合过程
C.乙同学抓取小球的组合类型中DR约占1/2
D.①~④中随机各抓取1个小球,字母的组合类型有16种
25.BrdU(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酸)与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结构类似,可与碱基A配对,经姬姆萨染料染色,DNA的一条单链掺有BrdU则着色深,两条单链都掺有BrdU则着色浅。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放入含有BrdU的培养液中连续培养至第二次细胞分裂的后期,并用姬姆萨染料染色。下列关于细胞中染色体的着色情况叙述错误的是
A.该细胞中,深色与浅色染色体的数目之比为1︰1
B.该细胞中,两极可能分别是深色染色体和浅色染色体
C.该细胞中,可能全部是着色浅的染色体
D.该细胞中,可能每一极均有着色深色和浅色染色体
26.【加试题】为探究不同光强度对羊草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在只种植羊草的地上随机选取样方,用多个透明玻璃罩将样方中所有羊草罩住形成密闭气室,并与二氧化碳传感器相连,定期采集数据,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200s时,曲线③光合速率的主要限制因素是光强度
B.150s时,曲线②的光合速率小于曲线③的光合速率
C.在夏季全日照的条件下,可通过改变遮光比例,测得羊草的光饱和点
D.四条曲线中,随着实验的继续进行,趋势最早发生明显改变的是②和③
27.【加试题】给实验鼠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胰岛素,测得血糖的补充速率和消耗速率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曲线a代表不同实验条件下血糖消耗速率的变化
B.随着曲线a下降,葡萄糖向非糖物质转化的速率减慢
C.曲线b上升的原因是胰岛素作用于肝脏、肌肉、脂肪等细胞的结果
D.当胰岛素浓度为40μU /mL时,在较长时间内血糖浓度会维持相对稳定
28.【加试题】图甲为某家庭血型遗传系谱图,ABO血型又有非分泌型和分泌型之分,其中Ⅱ5不携带非分泌型基因,Ⅰ1、Ⅱ3、Ⅲ6为O型,Ⅱ5、Ⅲ7为A型,Ⅱ4为B型。图乙为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其中Ⅲ9携带致病基因的染色体只有一条,其他成员的染色体组成正常。若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中分泌型血型的遗传方式是X连锁显性遗传
B.图甲中Ⅰ2、Ⅱ4、Ⅱ5和Ⅲ7一定都是杂合子
C.图乙中Ⅱ5与Ⅲ10的染色体核型相同
D.图乙中Ⅲ9比Ⅱ8的染色体数目少一条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4分)
29.(6分)某生态系统由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不包括分解者)形成一定的营养结构,下表列出了各种群相关的能量值。下图中的B表示种群甲同化的能量,其中①〜⑦表示能量值的多少。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 ▲ 。
(2)种群乙和种群戊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 。
(3)图中的C表示甲种群用于 ▲ 的能量,其中④的能量值为 ▲ kJ。
(4)图中甲种群生物排出的粪便中所含有机物的能量应属于 ▲ (填序号)所对应的能量值。
(5)分析上图,能量在营养级之间逐级递减的原因是 ▲ 。
30.(7分)研究人员对日光温室内的黄瓜补充不同波长的光,测得黄瓜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情况如图1。为进一步探究补充不同波长的光对黄瓜光合速率影响的原因,研究人员测定叶肉细胞内的叶绿体数、叶绿体内的淀粉粒数、基粒数,结果如表1。
(1)植物细胞中能同时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的色素是 ▲ ;吸收的光能先转移到 ▲ 中,继而转移到糖类等有机物中。
(2)12:00时植物光合速率较低的可能原因是 ▲ ;16:00时该植物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内ADP的转移方向是 ▲ 。
(3)据表1推测,补充蓝光,黄瓜叶片细胞的叶绿体内的 ▲ 增加,是导致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之一,其原理是 ▲ 。
(4)结合图1和表1数据分析可知,补红光后,黄瓜叶片细胞的叶绿体内的基粒数明显减少,但光合速率不降反升,其原因可能是补充红光改变了类囊体膜上的 ▲ 。
31.(7分)果蝇的红眼与朱砂眼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另一对等位基因(A、a)影响某种色素的合成使果蝇眼色呈白色。现有一只白眼雌蝇与一只野生型红眼雄蝇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得F2,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A、a基因位于 ▲ 染色体上,红眼对朱砂眼为 ▲ 性。
(2)亲本红眼雄蝇的基因型为 ▲ ,F2杂合雌蝇共有 ▲ 种基因型。这些杂合雌蝇中红眼果蝇所占的比例为 ▲ 。
(3)让F2中全部的红眼果蝇随机交配,理论上,F3雄蝇的表现型为 ▲ ,其比例是 ▲ 。
32.【加试题】(14分)回答下列(一)、(二)小题:
(一)纯化分离细菌的一般步骤如下图所示:
(1)若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菌种,培养基中通常加入的凝固剂是 ▲ ,用于尿素溶液灭菌的工具是 ▲ 。若要对分离的菌种进行计数,步骤X是 ▲ 方法。
(2)若分离醋化醋杆菌得到如右图所示的结果,那么步骤X需
在 ▲ 条件下,用 ▲ (工具)完成接种。
(3)为了增加纯化分离的醋化醋杆数量,需要对其进行 ▲ ,获得的菌种可用于制作果醋,将菌种以 ▲ 法固定在木屑上,有利于醋酸发酵的进行。
(二)细胞内核苷酸的形成途径有两种。途径1:利用磷酸、核糖、氨基酸、CO2和NH3等化合物合成。途径2:利用次黄嘌呤和胸腺嘧啶核苷合成。氨基蝶呤可阻断途径1。正常的脾细胞核苷酸合成的两条途径都存在,但在培养基中仅存活5~7天,实验所用的骨髓瘤细胞是途径2缺陷型细胞。请回答:
(1)用于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脾细胞是从经过 ▲ 的小鼠体内获得,与筛选出的小鼠骨髓瘤细胞用
▲ 处理诱导融合。
(2)经诱导后,考虑细胞两两融合有3种类型,为了筛选出杂交瘤细胞,需在培养基中加入的特殊物质有 ▲ ,然后培养 ▲ 天以上,从而达到筛选目的。筛选出的杂交瘤细胞具有 ▲ 特点。
(3)筛选出阳性杂交瘤细胞进行两次克隆培养,为提高细胞克隆的形成率,应在培养中加入用射线照射失去 ▲ 能力的小鼠成纤维细胞以支持生长。
(4)克隆形成的符合要求的杂交瘤细胞,在小鼠体内或体外培养,可获得抗体。经纯化后的抗体应在
▲ 条件下保存,使其较长时间内保持活性。
33.【加试题】(10分)对下列生物学实验进行结果检测或分析与讨论
(1)在研究人红细胞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体积和数量变化的实验中,观测到在0.4%NaCl溶液中红细胞的体积变大,数量减少,其原因是 ▲ 。
(2)分析以脊蛙为实验对象的相关实验:
①坐骨神经是混合神经,既有传入神经纤维,又有传出神经纤维。现将含有一定浓度的可卡因棉球放在脊蛙的坐骨神经处,刺激趾尖无屈反射,将有稀硫酸的纸片放在腹部,出现搔扒反射,再过一段时间,搔扒反射也消失,推测可卡因对坐骨神经麻醉的顺序为 ▲ 。
②脊神经(如右图)的背根由传入神经纤维组成,具有传入功能,反之,腹根具有传出功能。将脊蛙的某根脊神经的腹根剪断,分别刺激其中枢端(靠近脊髓的一端)和外周端,预期的效应器表现为
▲ 。
(3)为研究微生物群体从开始生长到死亡的动态变化规律,现以细菌M为材料,以活菌数为检测指标进行探究。
①简要写出实验思路:
▲
②预测实验结果(以活菌数的对数为纵坐标作图反映细菌M的生长曲线)。
▲
③分析与讨论:活菌数的计数可采用染色计数法,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规格为2mm×2mm×0.1mm,共400个小方格。现将菌液和染色剂等体积混合,稀释102倍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每个小方格中平均有4个活菌,则培养液中活菌数为 ▲ 个/mL。在培养中期,活菌数还可通过用比浊计测定并结合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制作 ▲ 的标准曲线进行推算。
命题人:吴银峰
审稿人: 马明 顾玉萍
高三生物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8题,56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C D B B C D D A B B D D A B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D C C D C C C D B C D C D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44分)
29.(6分,每空1分)
(1)
(2)17% (3)生长、发育和繁殖 5.4×107 (4) ⑦
(5)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有部分通过细胞呼吸散失,有部分传递给分解者,(还有部分存在于体内)
30.(共7分,每空1分)
(1) 叶绿素 (或叶绿素a) ATP和NADPH
(2) 温度过高,叶片气孔关闭,CO2吸收减少 由叶绿体基质移向基粒
(3) 淀粉粒 有机物(淀粉)的积累,抑制了碳反应的进行
(4) 光和色素的种类、含量或比例(其他合理也给分)
31.(每空1分,共7分)
(1)常 显 (2)AAXBY 4 2/3 (3)红眼、朱砂眼和白眼 4:3:1
32.【加试题】(每空1分,共14分)
(一)(1)琼脂糖 G6玻璃砂漏斗 涂布分离 (2)无菌 接种环 (3)扩大培养 吸附
(二)(1)免疫 (灭活的)仙台病毒或聚乙二醇或低压交流电场
(2)次黄嘌呤、胸腺嘧啶核苷、氨基蝶呤 7 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抗体
(3)增殖 (4)4℃或低温
33.【加试题】(10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
(1)红细胞渗透吸水膨胀,且部分红细胞涨破
(2)①先麻醉传入神经纤维,后麻醉传出神经纤维
②刺激外周端,效应器发生反应;刺激中枢端,效应器没有反应
(3)①(取细菌M,稀释计数后,)接种至恒定容积的液体培养基中,并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然后,
定期取样测定培养基中的活细菌细胞数(3分)
②见下图(2分)
③ 8×108 活菌数与浑浊度的关系
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附答案
第I卷(选择题 共42分)
1.下列关于生命体中螺旋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螺旋藻(一种蓝藻)细胞内含有叶绿体,可进行光合作用
B.DNA分子的解螺旋,使螺旋化的染色体变成丝状的染色质
C.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基本骨架由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而成
D.高温使某食物蛋白的螺旋结构变得伸展、松散,易被酶水解而易消化
2 右图为一种常见的坐标曲线图。该图示能够表示的生物学含义是( )
A. 萌发的种子中自由水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B. 细胞代谢中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变化的情况
C. 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情况
D. 人成熟红细胞中K+吸收量随O2浓度变化的情况
3.下面是以小麦为实验材料所进行的实验,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
A.将发芽的种子研磨液置于试管内,加入斐林试剂,试管内立即呈现砖红色沉淀,这是因为发芽的小麦种子中含有还原性糖
B.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小麦叶肉细胞染色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C.用显微镜观察小麦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可观察到有丝分裂的图像,从而判断出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
D.若利用小麦根毛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为了取得更好的观察效果,调节显微镜的措施是缩小光圈或换平面反光镜
4.效应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主要是通过诱导靶细胞(如肿瘤细胞、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等)的凋亡来实现。原理如图所示,其中FasL又称死亡因子,其基因只在效应T细胞中表达,Fas又称死亡因子受体,其基因可在各种细胞中表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Fas和FasL的成分都是糖蛋白,它们的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传递功能
B. Fas基因和FasL基因存在于各种体细胞,不同细胞表达的差异体
现了细胞分化的原理
C. 被fI I V感染的T细胞中Fas基因表达会增强,使T细胞成为效
应T细胞攻击的靶细胞
D. 可通过增强体内效应T细胞FasL基因的表达或抑制癌细胞Fas基
因的表达治疗肿瘤
5.稻鸭共生生态系统是以鸭子捕食害虫代替农药,以鸭子采食杂革代替除草剂,以鸭子粪便作为有机肥料代替化肥,以鸭子不间断的活动产生中耕混水效果来刺激水稻生长的稻田种养生态系统。在管理方面有很多需要注意之处:如在鸭子不同生长阶段实行不同水分管理方式,定期召唤回橱以便坊雨、防高温等的管理。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适当放鸭增加稻田的生物多样性并延长了相关食物链,但没有增加新的食物链
B 稻鸭共作改变了稻田群落的垂直结构,既充分利用了空间,又实现了物质良性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
C 利用鸭子捕虫除草可对害虫及杂草种群进行持续控制,控虫除草效果比使用农药更为显著
D. 叫声换回鸭群,与物理信息传递有关,体现了该生态系统中人的因素仍起主导作用
6.下图表示雄果蝇体内某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甲曲线)及与之对应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乙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D与FG对应的时间段,细胞中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B.D点所对应时刻之后,单个细胞中可能不含Y染色体
C.EF所对应的时间段,DNA含量的变化是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BD对应的时间段,可发生姐妹染色单体相同位点上的基因变化
7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需要多种调节机制(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共同发挥作用。下图甲表示反射弧示意图,图乙表示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机体发生的特异性免疫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甲中,神经信息在b、c和e中传递的形式都相同
B.图甲中,神经信息在b、c和e中传递的速率都相同
C.接种后的机体被相同病原体再次感染时,产生免疫的主要途径是图乙中的⑥→⑧→⑨
D.图乙中,细胞a、细胞c和细胞d的作用,都具有特异性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48分)
8.(12分)
蚯蚓是森林中的土壤动物之一,主要以植物的枯枝败叶为食。为探究蚯蚓对森林凋落物的作用,研究者做了如下实验。
(1)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称为____________。从生态系统的成分角度看,蚯蚓属于__________,从生态系统的功能角度看,蚯蚓的行为促进了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者选择4个树种的叶片做了不同处理,于6~9月进行了室外实验。每种叶片置于两个盆中,与土壤混合均匀,将数目相等的蚯蚓置于其中饲养,统计蚯蚓的食物消耗量,结果如下表。
单位体重蚯蚓日平均食物消耗量(mg/(g﹒d))
不同处理 蒙古栎 杨 红松 白桦
未分解叶 2.44 5.94 4.79 7.30
半分解叶 7.20 9.42 8.71 5.23
①实验所选择蚯蚓生长状况基本一致,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排除土壤中原有动物和微生物对实验的影响,应该在实验前对土壤进行____________ 处理。
②据表分析,蚯蚓对半分解叶的消耗量明显_________未分解叶的消耗量,在不同叶片中,对________________最为喜好。由此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是影响蚯蚓摄食偏好的主要因素。
(3)依据上述实验分析,若在红松林和蒙古栎林中种植一些杨树,有利于增加_____________的数量和种类,增加整个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
9.(10分)研究者发现,人体鼻腔中的嗅觉细胞(又称嗅觉神经元)产生了特化结构——纤毛,这些纤毛表面存在蛋白A,该蛋白能和具有挥发性的有机物结合。
(1)产生嗅觉的反射弧中嗅觉细胞属于__________。嗅觉神经元特化产生的纤毛是一种细胞突起,该种突起属于嗅觉神经元的__________。为嗅觉神经元产生兴奋供能的细胞结构主要是__________。
(2)研究者只针对嗅觉细胞进行研究,很快就找到了控制蛋白A的所有基因。这样做明显缩小了研究范围,因为嗅觉细胞已经发生__________,控制蛋白A的基因会在这些细胞中__________,从而产生不同种类的嗅觉细胞。
(3)研究者发现人类能够辨别的气味约1万种,蛋白A却仅有1000种,控制蛋白A的基因在每个嗅觉细胞只表达一种。由此推测,蛋白A作为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可与挥发性有机物结合,它们需要__________才能共同识别某一种气味,产生兴奋,传到高级神经中枢,从而使人类对多种多样的气味形成不同的嗅觉。
(4)嗅上皮是由嗅觉细胞组成的,狗的嗅上皮总面积约为人体嗅上皮总面积的34倍,由此可知,狗比人类嗅觉灵敏度高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10. (12分)选取某植物幼苗进行了无土栽培实验,右下图为该幼苗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A点时叶肉细胞中O2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研究者用含 的葡萄糖追踪根细胞
有氧呼吸中的氧原子,其转移途径是____。
(2)据图分析,光合酶对温度的敏感度比呼吸酶对温度的敏感度_____,温室栽培该植物,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应控制的最低温度为____℃。
(3)图中____点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两倍。
(4)研究者分别用12%的氧气和22%的氧气对两组幼苗的根系进行持续供氧。一段时间后,测得用12%的氧气处理植株的干重显著低于另一组,原因是________。
(5)为了探究不同条件对植物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用8株各有20片叶片、大小长势相似的某盆栽植株,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在不同条件下利用传感器定时测定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实验结果统计如下表:
(注:“+”表示环境中二氧化碳增加;“一”表示环境中二氧化碳减少)
①用编号为2、4、6、8的装置可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实验组合,该实验组合的目的是探究_____。由表可知,植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最强的分别是第____编号组实验。
②在编号为1的装置中,叶肉细胞叶绿体中ATP的移动方向是____。
③现有一株某植物的叶黄素缺失突变体,将其叶片进行了红光照射光吸收测定,与正常叶片相比,实验结果是光吸收差异_____(“不”或“非常”)显著。
11(14分)玉米籽粒的颜色有紫色、黄色和白色三种,味道有甜味和非甜昧两种。某研究所科研人员做了一系列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若第五组实验的籽粒颜色及比例为紫色:黄色:白色=12:3:1,则F1紫色籽粒的基因型有_______种,F1中所有黄色籽粒的玉米自交,后代中白色籽粒的比例应是_______.
(2)若只研究黄色和白色玉米籽粒颜色的遗传,发现黄色基因T与白色基因t是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含有异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Tt的黄色籽粒植株A,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有一条异常。
①为了确定植株A的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让其进行自交产生F1。如果_______则说明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
②以植株A为父本,正常的白色籽粒植株为母本杂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株黄色籽粒植株B,其9号染色体上基因组成为Ttt,且T位于异常染色体上。该植株的出现可能是由于_______造成的。
③若②中的植株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会随机地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l条和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那么以植株B为父本进行测交,后代中得到的含异常染色体的植株占_______。
(3)科研人员将纯合甜昧和纯合非甜味玉米间行种植,如下图所示,且雌蕊接受同株和异株花粉的机会相等。请通过分析各行玉米的种子性状,判断甜味和非甜味的显隐性关系。
①若A、C行的植株种子是______________,B、D行的植株种子是_______,则甜味是显性。
②若A、C行的植株种子是___________,B、D行的植株种子是________,则非甜味是显性。
(4)若(3)中非甜昧是显性,现将B行植株的种子发育成的新个体(F1)进行随机交配,则所得种子的甜味与非甜味比例是_______。
生物答案
DADDACC
8.(12分)
(1)(生物)群落(1分) 分解者(1分)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2分)
(2)①排除蚯蚓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2分) 灭菌(2分)
②高于(或“大于”)(1分) 杨半分解叶(2分)
叶片种类和分解(腐解)程度(2分)
(3)蚯蚓(1分) (抵抗力)稳定性(或“自我调节能力”)(2分)
9.(10分)(1)感受器 树突 线粒体
(2)(细胞)分化 选择性表达
(3)受体 相互组合
(4)狗的嗅上皮面积大于人类;嗅觉细胞(或:蛋白A、受体)数量和种类多,识别不同气味的受体组合方式多
10. (12分)(1)从叶绿体移向线粒体 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
(2)高 20 (3)B、D
(4)根系呼吸速率下降,影响根对无机盐的吸收,使光合作用固定的有机物减少(2分)
(5)①温度对植物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 6、5
②基粒(类囊体薄膜)→(叶绿体)基质 ③不
35.(14分)(1)6 1/6 (2)①F1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白色=1:1(2分) ②母本tt基因突变成Tt,产生T 配子;父本减数第二次分裂tt未移向两极,产生tt配子(或母本tt发生基因突变成Tt,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未分离;父本正常产生t配子)(2分)
③0(2分)
(3)①甜味 甜味和非甜味 ②甜味和非甜味 非甜味 (4)1:15
高三生物秋季学期期末考试题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