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三学习方法>高三生物>

高中生物课本中的进化知识点总结

文娟分享

  高中生物学的每一章都蕴含着生物进化知识,全篇始终贯穿着进化的观点。筛选、整合和挖掘这些进化点,对学生科学地认识生命自然界及其发展规律、增强学习的条理性、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大有裨益。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中生物生物的进化相关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生物学中的进化点归纳

  1、基因分子结构的进化

  核酸、蛋白质、糖类、脂质、水和无机盐是细胞内的生命物质。其中核酸和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有着十分重要的生理功能。这里仅以遗传物质—基因结构的进化为例来加以说明。

  1944年,由于艾弗里(1877-1955)及其同事的工作,得出了DNA是遗传物质的结论,这个争论了几十年的问题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但整个DNA分子并非都具有遗传性,起遗传作用的只是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这个片段是基因。我们知道,原核生物细胞中的基因是由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组成的。组成基因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可分为不同的区段,在基因表达过程中,不同区段所起的作用并非相同。有的可以转录为相应的mRNA,进而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这个区段的基因叫编码区。有的不能编码蛋白质,这段叫非编码区,非编码区是由上游和下游的DNA分子组成的。就原核生物来说,其基因结构是连续的。也就是说,只要是编码区就有编码蛋白质的功能。而真核细胞基因中的编码区的结构较原核生物有很大的不同,其结构复杂得多。上面已经讲到,原核生物的基因是连续的,那么真核生物的基因是间断的,或者说是不连续的。因为有内含子的存在将外显子隔开,内含子的发现是近几十年来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的一个最重大突破。由此看来,从基因进化这个角度看,基因结构的进化趋势是:连续 间断。

  2、细胞结构上的进化

  从原核细胞发展成为真核细胞,最显著的变化是生物膜系统的分化。在真核细胞中膜系统是细胞分化的基础,第一,分化出核膜,将细胞分为细胞核和细胞质。遗传物质的转录与复制在细胞核中进行,物质代谢、能量代谢等代谢过程在细胞质中进行。这样使得核和质的分工更加明确、准确。第二,分化出多种细胞器,使得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区域化和特定化,使细胞器的职能更加清晰,提高了代谢效率。细胞结构的复杂化和功能的专一化是细胞进化的显著标志。

  3、动物个体发育的进化

  3.1从受精过程看:鱼类、两栖类的受精过程离不开水,是在体外进行的,胚胎的发育也是在体外进行的。爬行类、鸟类的受精及胚胎发育是在体外完成的,哺乳类的受精及胚胎发育是在体内进行。受精方式:体外受精 体内受精。

  3.2从产生的后代的形态上看:爬行类、鸟类的生殖形态是卵生,需要在体外的适宜的温度等条件下,继续发育才能成为新个体。而哺乳类的生殖形态是胎生,由母体产生的个体是一个小的幼体。幼体可以得到母体适合生长发育的条件,便于得到母体的保护以及获得充分的营养物质,提高了幼体的成活率。生殖形态进化为:卵生 胎生。

  3.3从胚胎结构上看:鱼类、两栖类动物的胚胎无羊膜和羊水,其胚胎发育离不开水,幼体生活在水中。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在胚胎发育的早期,从胚胎的四周表面开始,形成了围绕胚胎的胚膜。胚膜的内层叫羊膜。羊膜内的液体叫羊水。它的存在可使得胚胎发育摆脱水的束缚。因此,爬行动物才是陆地上真正的脊椎动物,这是动物在生存环境上的一次创新。这个事实也间接地说明了,生物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趋势。胚胎结构的进化:无羊膜 有羊膜。

  4、生殖上的进化

  4.1从细胞增殖方式上看:原核生物往往进行无性生殖,随着细胞结构的复杂化,真核细胞可以行有丝分裂。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在生殖时又进行减数分裂。当然,也不排除在高等动植物中还保留着无丝分裂,但那并不是主要的增殖方式,往往发生在应付急变时才进行。因此,从细胞增殖上看,从无丝分裂 有丝分裂。

  4.2从生殖方式上看,低等生物常常行无性生殖,如分裂生殖、断裂生殖、孢子生殖、出芽生殖和营养生殖等方式。这些生殖方式的一个共同点是,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随着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复杂化便产生了有性生殖,有性生殖是要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先形成配子,以配子为载体再产生新个体。如配子生殖、接合生殖和单性生殖。蜜蜂等生物的有性生殖属于特例。配子生殖是有性生殖的主要方式。包括同配生殖、异配生殖和卵配生殖(卵式生殖)。藻类植物中的衣藻可以进行同配生殖,空球藻能够进行异配生殖,团藻可行卵配生殖。行卵配生殖的细胞在大小、形态上都有很大的差异,它是一种极端的异配生殖。可大大提高受精的成功率,更加利于生物的生存和发展。生殖方式的进化可表示为: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配子生殖方面的进化趋势为:同配生殖 异配生殖 卵配生殖。

  5、代谢方式的进化

  原始大气是不含游离态氧的,因此原始生命的异化作用类型是厌氧型。但在原始大气及原始海洋情况下是能够产生有机颗粒,而原始生命在原始海洋中可利用这些有机颗粒进行代谢,因此它的同化作用类型是异养型的。在此之后,地球上出现了藻类植物,通过藻类植物的光合作用,从而改变了原始大气的成分,这为需氧生物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于是地球上出现了自养需氧型生物。由于氧气的产生在大气层中便形成了臭氧层,因为臭氧层吸收大量的紫外线,这就为生物由水生迈向陆生提供了软着陆。需氧生物较厌氧生物明显提高了代谢率,有机物分解彻底,释放能量充裕,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能量基础。再看食物的消化方式,单细胞的原生动物生活在水中,身体直接与水接触,可以通过水来吸收营养物质,进行细胞内消化,并将代谢终产物直接排向水体。到了腔肠动物,其消化食物的方式有了新的变化,能够进行细胞外消化,部分结构还进行细胞内消化,但这与原生动物相比,毕竟有了一定程度的进步。腔肠动物后动物其消化食物的方式均为细胞外消化。因此,从代谢角度看,生物进化的趋势是:异养厌氧型 自养厌氧型 自养需氧型 异养需氧型。消化方式进化:细胞内消化 细胞内与细胞外消化 细胞外消化。

  6、生命活动调节方式的进化

  6.1植物生命活动调节方式:由于植物没有神经系统,其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依赖于植物激素,植物对来自内外环境的刺激发生的反应叫植物的应激性。诗人叶绍翁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对植物应激性的生动描述。植物的应激性包括感性运动和向性运动,二者都是植物对环境适应的表现。但二者还是有区别的,植物的向性运动是有方向的,其方向与刺激的方向表现为一致性。而感性运动的方向与刺激方向无关,这就是说,感性运动的目的性较差,没有向性运动明确,向性运动比感性运动的生物学意义更加重大。进化途径:感性运动 向性运动。

  6.2动物生命活动调节方式:单细胞的原生动物无神经系统,接受刺激和发生反应是通过原生质的流动来实现的,其结构基础是细胞膜的流动性。低等的多细胞动物如水螅已经具有网状神经系统,因此它的反应较慢、范围大、弥散,所以定位不准确。水螅后动物已经形成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产生了脑这个指挥机构,可以通过反射弧来接受刺激和发生反应与外界环境相适应。动物的调节方式:趋性 非条件反射和本能 印随 模仿 判断、推理;总的进化趋势为:原生质流动 神经系统调节(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

  7、遗传和变异上的进化

  7.1遗传:从传递遗传物质的载体看:从无性生殖的孢子发展到有性生殖的配子;从遗传体的来源看,首先是单亲本作为亲本然后发展到二亲本;从遗传物质的来源上看,从无遗传物质的重组到有遗传物质的重组;这样就造成了遗传的复杂化和多样性,使生物的变异增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生活力都大幅度地攀升。

  7.2变异:从变异的原料上看:原核生物的变异只有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到了真核生物其变异的原料既有基因突变,又有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畸变。从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上看:原核生物的抗干扰能力较差,存在性状跟进现象。只要基因中的碱基发生变化,就会产生突变,而带来性状的随之跟进。真核生物则不然,即便基因中某碱基发生突变也不一定会带来性状跟进现象。比方说,UUU代表苯丙氨酸的密码子,假如由于基因突变,使得右侧的U碱基成为C,则形成了UUC密码子,虽然基因发生了变化,但性状并没有变化,它所指导的氨基酸仍然是苯丙氨酸。另外,如果突变的碱基发生在内含子上,也不会影响到性状。还有,发生突变的碱基是在非编码区,也不会发生性状的改变。因此,真核细胞的抗干扰能力较原核生物大得多,利于生物的遗传和进化。

  8、生态上的进化

  8.1从生物的生境上看:最早的生命生活在水中,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产生后,便改变了大气的成分,出现了游离态的氧,由此产生了臭氧层,在臭氧层的保护下,才造成了水生生物向陆生生物的演进。

  8.2从生物之间的关系上看:生态系统的生物因素中不外乎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包括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二者从发生的时间上看,首先出现的是种内互助,后出现种内竞争。通过种内竞争才能实现汰劣留良,使得遗传性状好的个体得以保留,这也催促了生物的进化。种间关系包括种间互助和种间竞争,种间互助主要指共生与共栖关系。种间竞争主要有寄生、竞争和捕食。寄生是一种最原始的竞争方式,寄生生物与宿主之间犹如“军备竞赛”,二者间是彼此消长演绎着共同进化。常常伴随有害的“负作用”锐减,最后演变为互惠互利的共生关系。由于互惠互利关系对双方都有利,这样难以向前发展。因此,这种互惠互利又逐渐发展为不平衡,由此产生了偏利共生,再由偏利共生再演变为共栖。

  8.3从群落的走势上看:群落的演化是从结构和功能的单一化向着复杂化的方向发展。一些物种被另一些物种取代的过程叫群落的演替,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其实质是生物群落的进化。

  8.4从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上看:随着生态系统中生物的进化,造成了初级生产力和能量的转化率的不断提高,从而导致了生物量对初级生产的比值也逐步上升,表现为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在进化。

  8.5从生态系统的空间上看:生态系统占有的空间在逐步扩展,主要表现为由深海逐步扩展到浅海、由浅海扩展到陆地以及陆地上的水体和空间。生态系统的空间逐步被占用,物种占据的小生境由不饱和状态达到饱和状态,主要表现在种间竞争加剧,物种灭绝速率及新物种形成的速率提高。这些都表明了生态系统仍在进化。
看过"高中生物课本中的进化知识点总结 "的还看了:

1.高中生物必修会考知识点总结

2.高中生物蛋白质知识点总结

3.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

4.高中理基生物知识点总结

    1327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