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必考地图知识
高考地理中最重要的知识可能就是地图了,其他所有的知识点几乎都是从地图延伸出去的。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高考考生带来地理必考地图知识,分类复习更有重点。
高考地理必考地图知识(一)
1.地图:以各种不同的图式符号,将地球表面的地理事物按照一定比例缩小表现在平面纸上的图形。
2.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3.比例尺:
表示实地距离在地图上的缩小程度。
表示方法: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
技巧1:比例尺与地图关系:
a比例尺越大,实际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
b大范围地图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小范围地图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
c比例尺大小与地形坡度、风力大小的关系
(1)若等高距和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坡度越陡:比例尺越小,坡度越缓。
(2)若等压差和等压线疏密相同时:比例尺越大,风力越大:比例尺越小,风力越小。
(3)若等高(压)线疏密、比例尺、图幅相同时:等高距(或等压差)越大,坡度越大(风力越大):等高距(等压差)越小,坡度越小(风力越小)
技巧2:比例尺缩放:
(1)用原比例尺×放大到的倍数
(2)用原比例尺×缩小到的倍数
(3)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
技巧3:判断方向:
地图上:(1)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指向标定向法:一般箭头指向北方
(3)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自然界:(1)太阳定向法
(2)树冠和树年轮定向法
(3)地形和地物定向法:山地草木生长状况(一般阳坡好,阴坡潮湿有青苔),河流北坡光照好,房屋门朝南开。(北半球)。
(4)北极星定向法
4.图例和注记:
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
注记: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
5.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
绝对高度: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又叫海拔。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6.等高线:假想连结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投影在基准水平面而成的封闭曲线
技巧4:等高线数值特点
①同线等高
②等高距全图一致(即同图等距)
③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
④示坡线表示与等高线垂直相交,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也叫降坡线
⑤相邻等高线,数值相差0个或1个等高距
⑥两等高线间的闭合曲线,则闭合曲线内值的范围大于大值,小于小值
⑦相对高度H计算:(n+1)×等高距>H≥(n-1)×等高距
技巧5:等高线的组合形态
①密集陡坡,稀疏缓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上疏下密为凸坡;上密下疏为凹坡。
②如果几条不同高度的等高线重合在一起---表示陡崖。
③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山顶
④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盆地或洼地
⑤两个山顶中间的低地,形似马鞍----为鞍部,也叫山的垭口
⑥等高线弯曲时,如果凸出部分指向低处----表示山脊(即凸低为高)
⑦如果凸出部分指向高处----表示山谷(即凸高为低)
⑧峡谷:中间低,两侧高,且两侧等高线密集的地方(一对山脊线相对的地方)
7.地形剖面图:指沿地表某一直线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图,以显示剖面线上断面地势起伏状况
技巧6: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应用
(1)判断五大类地形
平原: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且平直,广阔平坦
高原: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密集,顶部(内部)明显稀疏
丘陵:海拔一般在200~500米之间,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坡度比较和缓)
山地:山地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弯曲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
盆地:海拔无标准,中间低,四周高,内部地势起伏较小,等高线较稀疏,边缘地势陡峻,等高线较密集
(2)判断坡度的陡缓
1.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缓。
2.图幅大小相同的比较规律:
a.等高距相同,等高线疏密一致,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
b.等高线疏密一致,比例尺相同,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
(3)判断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
根据等高线的特性即标高为海拔、同线等高、等高距全图一致等.判断图示地形区:
最大海拔:H高≤H大
最小海拔:H低—d
相对高度:H高—H低≤H相
陡崖的相对高度为(n—1)·d≤H <(n+1)·d(重合的等高线条数有n条.等高距为d)< p="">
(4)判断水系、水文特征
a水系形状: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地势高低,判断河流流向: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平行山地中形成平行水系(山河相间)。山脊形成河流的分水岭:山谷常有河流发育:
b流向: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方向弯曲,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河流水补给地下水时,流向与地下水位线凸出方向一致。
c流域面积:根据山脊线作为河流的分水岭,确定河流的流域面积。
d水文特征: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陡崖处可能形成瀑布:河流的流量除与降水量有关外,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及所处迎风坡、背风坡有关。
e河流外力作用:河流流出山口处常形成冲积扇。河流上游落差大,流速快,以下蚀(切割)作用为主,河谷多成“V”形,沉积物多体积大,重量大,河床多卵石为主;河流中下游落差小,流速慢,以旁蚀作用为主,河谷多成“U”形,沉积物多体积小,重量轻,河床多沙土或粘土。
(5)识别一些特殊地形
新月形沙丘、火山、梯田等。
技巧7: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应用
(1)选“点”。
①修水库
a坝址:“口袋形”(“口小”坝身较短,利于建坝,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袋大”腹地宽阔,库容量大。) 盆地、洼地的出口(河流峡谷处),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区等(防止诱发水库地震或渗漏)
b坝高:依等高线数值定
c坝长:依水平距离定
d占地搬迁:尽量少淹良田和村镇。
e河流水量:支流多,集水面积大,降水丰富,水量充足
②气象站 应建在地势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点。
③疗养地 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阳坡、气候适宜、空气清新的地方。
④港口:陆域部分地形平坦开阔,交通便利,腹地经济发达且市场大,土地租金低,水域部分港阔水深不淤不冻避风。
(2)选“线”。
①公路、铁路线:
a.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充分考虑路线的长短、坡度,少过河建桥,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
b.避免通过高寒区、沙漠区、沼泽区、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
②引水线:线路短,地质条件较好,使水流从地势高处向低处流。
③输油管道:路程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大山、大河等。
(3)选“面”。
①工业区:地形较为平坦开阔的地区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资源(能源、原料)丰富。
②居民区:a.依山傍水,靠近水源;b地势平坦开阔的向阳地带;c.交通便利d远离污染源等。
③农业:根据等高线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的陡缓、水源条件等,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副渔合理布局的方案(平原地区发展耕作业,山地、丘陵地区发展林业、畜牧业。坡度>25°,不宜开辟为梯田,投资大收益小,易造成水土流失、滑坡等自然灾害。)
(4)判断气候
①气候特点分析: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势高低、坡向(迎风坡与背风坡,阳坡与阴坡,阳坡气温高,蒸发强,阴坡气温低,蒸发弱)等因素。
②气候差异:
a海拔高气温低。垂直递减率为0.60C/100m。
b盆地不易散热,气温偏高,又容易引起污染空气的滞留。
c平原高原因地形较平坦而风速大
d垭口因狭管效应而风速大,山地盆地风速小。
e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气压与沸点成正比,山顶气压低,沸点低。
f迎风坡降水量多、背风坡降水量少。阳坡光照强,阴坡光照弱。
高考地理必考地图知识(二)
1、地图的判读:
(1)、比例尺:也叫缩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①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的详略:
在同样的图幅上: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但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精确度越低。
规律:大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地图。如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等。小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地图。如平面图、军事图、旅游图等。
②比例尺的缩放:
A、比例尺放大:用原比例尺×放大到的倍数。
例如将1/20000的比例尺放大1倍,即比例尺放大到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是1/10000,比例尺变大。
B、比例尺缩小:用原比例尺×缩小到的倍数。(分数倍)。
例如将1/120000的比例尺缩小1/4,即比例尺缩小到3/4,缩小后的比例尺应为:3/4×1/120000=1/160000,比例尺缩小。
C、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
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原图面积×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如将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2倍,则放大后图幅面积是原来的4倍。
比例尺缩小后的图幅面积=原图面积×缩小到的倍数之平方。如将比例尺缩小到原图的1/3,则图幅面积为原图的1/9
③垂直比例尺>水平比例尺
(2)方向:
①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读: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②在有指向标的图上判读:指向标指示北方。
③在没有任何标记得图上判读:遵循“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 图例(文字、符号)和注记(数字)
点击下一页分享更多高考地理必考地图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