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专业论文范文3篇
很多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中都会要求学生写论文,那么具体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计算机专业论文范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计算机专业论文范文(一)
摘要:
校企合作教育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是我国民办高校今后努力的主要方向。本文通过分析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探讨了校企合作教育存在的问题,并结合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思考。
关键词:
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尤其是适应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的人才迫在眉睫。国务院在2014年提出了“引导一批本科普通高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型”的指导意见,所以,应用型人才培养是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内容。民办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即不同于公办本科院校,也不同于高职高专院校,它更侧重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民办高校在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已经初具成效,校企合作教育就是一种重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它是由高校根据市场和企业对人才的特定需要确定培养目标,双方共同安排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和企业培训相结合。[1]
一、校企合作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
计算机专业是一个工程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一名合格的计算机专业人员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知识理论体系,还需要具备熟练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较强的责任心和团队合作能力等职业素养。这些能力不仅需要在学校进行系统的学习,而且需要在企业的实际工作中进行锻炼和培养。
(一)校企合作是专业建设的根本出发点,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符合当前经济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实践教学为重点。它担负着培养面向基层,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使命,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是完成这一使命的重要途径。通过校企合作,可以完善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调整教学大纲、计划和内容,整合教学资源,构建更加适用的教学体系,从而保证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符合行业的发展需求。另外,高校聘请企业的技术人员作为实践教师,参与学生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环节,可以提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2]
(二)校企合作可以满足“高校、企业和学生”三方的需要,实现共赢民办高校在实施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满足学生个人成长的需要,还可以满足企业和高校发展的需要。通过校企合作,学生能够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较强的应用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企业可以获得数量充足、基础扎实、上手迅速的员工,大大节约了用工成本,缩短培养周期,提高用人效率;高校可以借助企业的资源,形成招生、培养和就业的良性循环。
二、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现状
目前,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
1、订单式人才培养
订单式人才培养是指高校根据企业提出的人才需求,与其洽谈培养协议,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这种模式可以根据企业需要进行专门化的人才培养设计,实现高校招生和企业招工、教学和生产、实习和就业的同步化,避免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最大程度的保障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企业用人标准的一致性,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保障学生的高质量就业。以郑州工商学院的“富士康专班”为例,该班近几年涉及到的计算机专业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等,它按照富士康企业的特定需求,进行定向专业的招生和培养,实现了专业设置和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3]
2、引进式人才培养
引进式人才培养是指高校和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通过引进企业的优秀人才(如企业培训讲师和优秀骨干等),为与企业特色相对应的班级开课,由企业人员组织课程和课外培训。[1]这种模式可以由学校根据学生的课余时间安排课时和训练,在校内就可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的信息工程系为例,他们会在每学期末选择不同公司,针对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进行免费的短期实训。如,河南智游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负责计科专业IOS方向的实训,新开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负责物联网工程专业智能家居方向的实训,上海音达实业有限公司负责通信工程专业网络技术方向的实训,千峰教育负责信管专业HTML5方向的实训等。
3、基地式人才培养
基地式人才培养可分为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两种,校内实训基地是指高校和企业依据具体的培养目标,由高校提供土地,企业提供资金、设备和专家等资源,在校内开设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则是校内实践教学的延伸,高校与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实现实训条件的社会沟通,达到资源共享。
(二)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府推进校企合作教育力度不足
国外校企合作的成功经验大多在于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力主导,通常设有专门的机构,管理和协调校企合作。另外,它们会针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予财政支持或者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虽然,我国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然而,政府仅仅是从宏观层面对校企合作进行政策的制定,并没有细化。相关的财政和税收等配套支持政策较少,造成了校企合作实际操作层面上的弱化。[4]
2、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的动力不足
利益是双方合作最好的融合剂。企业作为校企合作的主教练,是高校学生的主要接纳者和受益者,在承担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社会责任时,也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然而,高校追求的社会效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企业追求的经济效益(盈利)有时候会产生矛盾,造成校企合作的阻碍。另外,校企合作会增加企业的管理成本。这些都会引起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动力不足的现象。
3、民办高校提供校企合作的能力不足
民办高校作为校企合作教育的主战场,它提供的校企合作教育的能力不强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校企合作教育的观念不够深入,高校开展各种形式的校企合作仅仅是停留在表层。这一是因为民办高校自身能够吸引企业合作的学科和专业优势不强,二是因为高校不愿更改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愿承担更多的风险。其次,很多民办高校并未建立起校企合作的组织运行管理机构和制度。第三,民办高校教师参与校企合作教育的积极性不够。这主要是由于教师的重心在教学和科研上,对于增加工作量,来提高自身工程实践能力的热情度不高。另外,民办高校大都没有相应的培训和激励机制来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
4、民办高校学生参与校企合作的主动性不强
民办高校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是否愿意参与到校企合作教育的过程中,直接影响着校企合作发展的持续性。尽管有的学生在四年的学习过程中会参与到校企合作教育中,但他们往往重视度不够,消极对待,影响实训的效果。另外,有的学生会根据自己的情况,中途更换实训的企业,会影响校企合作教育企业方的积极性。[5]
三、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对策
(一)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完善政策法律法规的保障体系
政府不仅要从宏观层面上统筹规划校企合作,而且还需要以立法的形式制定相关的条例,明确高校和企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为校企合作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其次,政府还需要针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和措施,激励企业的积极性。
(二)民办高校应发挥主体作用,统一教育观念,提高自身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
民办学校作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基地,需要发挥主体作用,做出以下几点努力和改变。首先,应该统一教育观念,即要树立以学生为本,适应计算机人才发展趋势的教育观。也就是要确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提升专业素养为出发点,以培养计算机方面的实践能力为核心,以掌握能胜任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养为目标的总体思路。其次,要完善管理体系。民办高校可以设立校企合作教育委员会来统一管理和沟通,避免多头管理,提高效率。还可以完善现有的制度体系,在职称评定、工作考核和综合测评等方面加入校企合作教育的内容。第三,要选择适应校企合作教育的教学机制。比如,针对计算机专业,它可以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加强课程教材资源的开发合作和师资队伍建设,实行校企双方共同教学。最后,要加强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指引。从大一开始就对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让其认识到学习理论知识和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同等重要。总之,民办高校要科学合理的进行顶层设计,有针对性的选择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完善管理体系,抓好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引导学生,从而提高自身实力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为推动校企合作奠定基础。
(三)企业要强化自身的社会责任感,激发校企合作教育的动力
企业作为校企合作的最终受益者,需要转变认识,强化社会责任意识,激发合作动力,增强合作意愿。一个企业要想获得持久发展,需要主动参与校企合作。通过利用高校的资源,为自身培养大量人才,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不仅有利于自身发展,而且能够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总之,校企合作教育是民办高校培养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不可或缺的人才培养模式,它顺应时代和行业发展的要求,需要政府、高校和企业三方共同的努力和探索。
计算机专业论文范文(二)
摘要:
以云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群建设为背景,阐述了课程群建设的思路,给出了课程体系总体建设方案,以及基础课程模块、特色课程群模块、实践创新模块三个课程群模块的课程设置与安排,可以为相关高校的计算机专业的课程群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
计算机专业;课程群;教学改革
课程群建设的基本思想是把专业内属于同一个培养能力范畴、内在逻辑性强、内容联系紧密的一系列课程作为一个整体来建设,以培养目标为目的,打破课程内容的归属性,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新分配与实施[1]。云南大学于1984年成立云南省内高校第一个计算机科学系,并于2008年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是云南省唯一的计算机类国家级特色专业和重点本科专业。作为地方高校,我们努力把该专业建设成为云南省培养计算机技术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为云南省相关高校的类似专业建设和改革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1课程群设立的原则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校长韦恩•克劳福德认为计算机专业“提供更恰当的教育,而不仅仅是更多的教育”,它是我们改革的立足点。结合云南大学的特色,发挥计算机学科自身的学科优势,拓展特色专业建设的成果,我们提出课程体系改革的总体思路:理工结合、夯实基础、分类培养、强调实践、重视交叉、突出创新,通过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培养面向云南省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桥头堡战略的高素质创新型的计算机技术人才,实现以下课程体系改革建设的目标。
(1)结合云南大学综合性大学的特点,发挥信息学院群体学科的优势,理工结合,保持基础扎实的传统,建设有自身特点的基础课程模块;
(2)发挥学科优势、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过程、将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进行有机结合,围绕数据与知识工程、高性能计算与移动互联网和图形图像处理三个特色学科方向,打造出具有特色的课程群;
(3)利用综合性大学多学科的优势,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以沟通学校和社会为突破口,建设富有活力的实践创新课程模块,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2课程群总体建设方案
我们的整个课程体系划分为3个部分:基础课程模块,特色课程群模块,实践创新模块。其中,特色课程群模块又分为3类:数据与知识工程课程群、高性能计算与移动互联网课程群和图形图像处理课程群。这三个模块见图1所示,基础课程模块是我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这些课程奠定了学生计算机专业的基础知识,包括21门必修课程和7门选修课程;特色课程群模块包括三个特色学科的课程群,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结合今后设想的工作和研究生方向,选择其中一个课程群重点学习。经过系统学习该课程群后,可以对这一个方向更为专业,有利于就业和研究生继续学习;实践创新模块是以前面两个模块作为基础,在学习了前面的课程群后,参加该方向的科研训练、创新实验、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相关的课外科技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的能力。
3课程群设置
3.1基础课程模块
基础课程模块包含21门课程学科和专业基础课和7门专业选修课。课程的设置以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和国际计算机教育的课程体系IEEE/ACM2005为指导,基本覆盖了CS(计算机科学)和IT&IS(信息技术与系统)两个方向的核心课程。作为综合性大学,云南大学在数学、电子技术和物理方面有非常好的教学传统,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在专业基础课教学方面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有利于发挥理工结合的优势,在数学、硬件和软件课程上打下扎实的基础。
3.2特色课程群模块
我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在海量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多媒体信息处理和高性能计算、移动互联网方面已逐步形成了具有一定实力和特色的教学与科研队伍。我们发挥本专业的学科优势、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过程、将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进行有机结合,打造出具有特色的课程群。
(1)调整课程内容。结合科研,面向需求,调整课程内容,进行适当地增删,把课程群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建设,在内容上进行合理组织,以培养目标为驱动,让学生广泛积累专业方向上的知识和技能。
(2)三组灵活的交互强化的课程系列,将帮助学生构建某一计算机领域的独特技能。在课程学习上,允许学生灵活地调整,要求学生完成至少3个特色课程群中的1个。
(3)紧跟学科前沿。聘请国内外的专家和高新技术企业中的技术人才、项目经理等为学生开设新技术方面的讲座,具体讲授案例分析。
3.3实践创新模块
实践创新模块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通过沟通学校教学和社会需求,确实提高毕业生的素质和能力。
(1)以数据与知识工程、高性能计算与移动互联网课程、图形图像处理三个教学团队为依托,打通“创新设计-毕业设计-毕业实习”三门实践类课程,采用学生-教师双向选择的办法,为每位同学安排专业学习导师,吸引同学参与到导师的科研或开发工作中,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创新能力,促进科研和教学有机结合,全面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
(2)课外科技活动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渠道,以参加科技竞赛为导引,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课外科技活动开展机制。一是规范开展,在本科必修课中开设《数学建模与实验》课程,为课外科技活动打下良好基础,形成固定规范的赛前培训机制,有专门的教师负责;二是注重课外科技活动的覆盖面,推动尽可能多的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
(3)建设实习基地。与云南日报集团、云南南天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昆明金软科技有限公司、中船705所积极合作,建立和完善了4个社会实践基地,并制定学生实践制定计划和指导书。目前,已经和建设银行云南省分行签署协议,将共同建立校内实训和联合研究实验室。
(4)科研训练。科研能力的培养主要围绕数据与知识工程、高性能计算与移动互联网课程、图形图像处理三个方向,同时也带动其他相关方向的建设、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例如DSP技术、软件并行处理、信息安全、生物信息处理等。此外,积极引导学生进入导师实验室,参与导师科研项目,并积极组织学生申报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以及云南大学本科生科研项目,在完成科研项目的基础上,形成毕业论文,申报科研奖励,参加科技作品竞赛,促进本科生教学和科研的良性发展。
(5)课程资格认证与就业。开展“课程实验—资格认证培训—就业”的改革试点,以“数据库设计及应用”课程为依托开展“IBMJava&XMLRelatedTechnology”课程认证,以“分布式计算”为依托开展Android课程认证。
4结束语
课程群建设的改革是等院校课程改革建设的发展趋势。课程群建设能够加强学科内各门课程之间的联系,优化各门课程的内容,能够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更紧密结合,更好地达到专业培养的目标。云南大学将努力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成为云南省培养计算机技术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为地方经济做出重要贡献。
计算机专业论文范文(三)
摘要:
专业认证是教育部为加快教育改革,培养与国际接轨人才而推进的重要教育改革措施之一,课程体系改革决定了专业人才发展的方向和质量,是认证准备阶段一项重要工作。该文以认证标准为指导,探讨了我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设置的改革方案。
关键词:
专业认证;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别于评估,是通过社会第三方力量对各专业办学状况进行的评价,通过衡量一个办学单位相应专业毕业生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来评价一个学校的办学状况[1]。目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已成为国内高校广泛关注的问题[1-4]。计算机类专业是高校在校学生人数最多的专业之一,该专业学生如何培养?如今,计算机专业的工程教育认证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发展的指南。目前,全国通过了专业认证的高校并不多。据了解,在未来的几年时间里,教育部将全面推行教育专业认证。重庆科技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性本科院校,我们将抓住这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机会,全面对我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实施改革。
1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意义与标准
由第三方组织和实施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能科学地、客观地评价各专业的办学水平、办学质量;在专业认证提出的人才培养的12项具体要求,为企业和社会选用人才提供了参考;与国际化接轨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还可以促进各专业人才的国际交流和国际互认。计算机类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指标包括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两部分。通用标准包括一个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的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对专业的支持条件、学生的发展情况,学校的管理制度以及质量评价情况等7个方面,包括19个内涵[1],在通用指标中明确提出了毕业生所必须具备的12项能力要求。专业补充标准是在通用标准基础上提出了补充,以体现不同专业本身的要求,计算机专业认证的补充标准把计算机专业分成应用型、工程型和研究型三种类型。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选择其中一种培养模式通过认证即可。
2专业培养目标
专业认证标准要求“专业设置适应国家和地区、行业经济建设的需要,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学校自身条件和发展规划,有明确的服务面向和人才需求”[5][6]。按照专业认证标准要求,结合我校应用型本科和主要服务于重庆本区域经济的培养特色,制定出我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国家建设经济和信息技术发展需求,具备良好的自然科学基础与工程素养,基本专业知识,扎实的计算机软、硬件基本理论,具有显著工程实践能力,较强的分析、解决本领域问题能力;主要面向IT领域的设计开发、集成维护和管理方面,从事计算机软件、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等设计、开发和维护和技术管理等工作,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突出、能成长为IT及相关领域高级计算机应用型人才。
3课程体系改革
课程体系改革关系着人才培养的方向和人才质量好坏,专业认证标准中对课程设置的基本框架以及专业基础、专业课程的具体设置做了统一要求;同时强调教育应为地方经济服务,应与企业的实际需要相结合,应重视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并将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结合我校应用型本科培养目标,我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改革首先按照本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与课程、实践教学体系与规范以及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等规范进行新的课程设置,在实践环节的教学上,通过循序渐进的五个环节的设置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周密安排。
3.1课程设置
专业认证标准要求“课程设置要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满足预期毕业生能力要求,课程体系设计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6]。按照这个宗旨,我们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出发,构建了符合我校计算机专业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通识教育类、文理基础类、工程基础和专业基础类及专业类四类课程。具体课程见表1。第一类为通识教育类课程。该类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让学生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国家发展战略、基本方针、基本政策及其法律法规;了解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在职业发展与创新能力方面,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和适应科技发展的应变能力;具备专业英语阅读、翻译涉外商务公文、商务英语会话的基本能力;在获取知识能力方面,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第二类文理基础类课程。让学生掌握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的基础知识;掌握物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知识。第三类工程基础和专业基础类课程。通过这类课程设置,让学生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电路分析基础与模拟电子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原理等知识。第四类专业类课程。该类课程涉及计算机的主要领域,为选修课程,学生可以自行选择一个领域学习。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本专业领域必备的专业技术知识,主要从事计算机软件、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等设计、开发和技术管理等;了解本学科与专业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向相关的基础知识。具备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实践与应用能力。
3.2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是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专业认证标准对实践环节的要求,除了要求在校内开展实践教学外,还要求有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实训,为学生提供参与工程实践训练的机会,使学生在动手、实验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一定的锻炼[6]。为此,我们构建了一套从基础性实验到综合性实践环节的适合我校计算机专业的实践课程体系,该体系覆盖了基础性的课程实验(包括课程内实验)、课程设计(实训)、项目综合实训、企业实训、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同时鼓励和引导学生课外积极参与赛课计划、计算机作品大赛、ACM大赛等各种竞赛。从而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环节按照表2所示的五层次进行设置。第1层次为课程实验。这部分主要是课程代实验及少量集中实验,学生通过课程实验加深对理论课程对课程的知识内容进行实验验证,从而提升对知识的理解。第2层次为课程设计(实训)。这个环节一般采用一周或两周的时间完成一个相对完整的项目开发或实训,锻炼学生们运用所学课程知识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具体的实施中,尽可能将几门课程知识融合在一起进行课题的安排。第3层次为项目综合实训。该实训环节安排在大四第一学期,时间十周左右,通过聘请IT企业的讲师到学校,由校内教师和企业讲师一起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和实训内容,具体由企业老师按照企业的管理模式实施统一管理,以团队形式完成接近实际应用的较大型项目。学生在该环节中可以得到工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的锻炼。第4层次为企业实训。该实训环节在毕业设计之前,学生可以自行联系实习单位,也可以进入到校企合作建立的实习基地,由企业导师作为实习导师,对学生进行企业项目开发指导,同时每位同学指定校内指导老师一名,便于学校随时掌握学生实训情况。学生在该环节通过在企业的实训中了解IT企业文化,掌握实际项目经验,为后期的毕业设计和走入社会工作打下良好基础。第5层次为毕业设计(论文)。该环节是学生毕业前的最后一个环节,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一定程度取决于这个环节的训练。结合专业认证标准对毕业设计的要求,我们在具体实施中,要求教师提前一学期做准备,成立毕业设计选题审查与学生开题答辩管理机构,加大毕业设计选题中工程型题目比例和紧密结合本专业工程实际问题的创新型选题比例。除此之外,我们还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各种形式、各个层面的竞赛,以进一步锻炼其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结束语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提高高等学校办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用专业认证标准规范人才培养过程,才能切合实际培养出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工程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课程体系改革的成功与否关系到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质量,它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准备中的关键环节,课程改革成效还决定于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实施,只有各环节认真落实,才能起到促进计算机专业教育改革的作用。
看了<计算机专业论文范文3篇>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