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二学习方法>高二政治>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试题及参考答案(2)

凤婷分享

  21.(06文综北京卷31)当今世界,一国的安全问题不完全局限于一国之内。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波及世界;2003年,全世界联手抗击“非典”;2005年,联合国发出全球共同防范禽流感的呼吁,欧盟、亚太经合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为此采取了空前一致的行动,上述事实表明:①国家安全具有了新的内涵②全球化改变了国际行为准则③国际安全成为各国外交的最高准则④集体安全国家需要构建多重国际协调机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06政治江苏卷1)下列成语中与“见微知著”蕴涵相同哲理的是:

  A.一叶知秋 B.盲人摸象 C.坐井观天 D.管中窥豹

  23.(2002全12)2001年8月31日,我国第一个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在广西贵港市正式建立。它采取一种徨经济模式,形成两条工业生态链:甘蔗制糖废料制造酒精—酒精废液制造有机复合肥;甘蔗制糖—蔗渣造纸—黑液碱回收。从哲学上看,这表明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C.整体和部分不可分割 D.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

  24.西部大开发战略涉及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等12个省份,这一地区占全国国土面积逾七成,人口约占三成,但上世纪末西部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却只有东部的40%。只有西部地区发展起来了,中国经济才能真正实现协调健康发展。这说明:

  A.整体统率部分,对部分起决定作用

  B.部分影响整体,关键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的性能有决定作用

  C.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是要素与系统的关系

  D.主要矛盾规定着事物的性质

  25.对有着“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传统的中国人来说,中国政府网为老百姓提供了向政府提建议,说想法的场所。这体现的哲理是:

  A. 事物具有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 B.人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改变事物的联系

  C.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D.联系具有客观性,多样性

  二、非选择题

  26.(09广东40)根据下述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1:地球孕育了生命,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2l世纪地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地利用自然:乱砍乱伐导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度耕种放牧导致土地沙化,沙尘肆虐;过度消费加剧空气污染,物种退化。

  结合材料1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生态问题。(9分)

  27.(09四川39)材料六 国民经济各部门存在密切联系。据测算,建设1公里高速公路要消耗钢材500~1500吨、水泥4000~12000吨,平均消耗沥青1900吨。新增100亿元投资科带动400亿元的投资规模。在建设周期内每亿元高速公路建设可创造就业岗位3900个。2009年,我国铁路建设投资6000亿元,消耗钢材3000万吨、水泥1.2亿吨,可创造600万个就业岗位,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可达1.5个百分点

  材料七 交通运输时制约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四川省针对其在西南地区的区位特点和省情,在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过程中,着力打造贯通南北,链接东西,通江达海的西部综合交通枢纽。2008年四川省境内新开工铁路建设项目投资规模1087亿元,开工建设高速公路项目总投资767亿元。2009年四川省交通建设预计完成投资580亿元。

  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说明四川省打造西部部综合交通枢纽的正确性。(10分)

  28.(09全国Ⅱ39)材料三:三国时期的荆州地区包括现在的湖北、湖南部分地区。这一区域位于我国经济梯次发展战略的中部。为统筹区域经济发展,近年来国家推进“中部崛起”战略,确定其为重点开发区域,拟加大对该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等财政投入,从而使该地区面临吸纳资源、资金和人才的绝好时机。同时,东部发达地区进入产业升级换代的新阶段,也使该地区具有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

  改革开放30年来,尤其是在“中部崛起”战略的指导下,位于该地区的甲地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在经济总量不断增加的同时,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表3 三次产业产值比重表(%)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78年 全国 28.2 47.9 23.9

  甲地 51 30 19

  2007年 全国 11.3 48.6 40.1

  甲地 29.7 33.5 36.8

  运用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结合材料分析三国时期的荆州地区在当时和现在所处地位的不同。(10分)

  29.(2010全国一文综39) 材料二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历来重视粮食生产。新中国建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发展农业,形成了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的专业化集中生产格局。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突破了5亿吨。我国粮食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以世界7%的耕地,保证了世界20%以上人口的粮食需求。

  (1) 解决粮食生产与社会发展问题需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加以说明。(12分)

  (2)一位西方把学家说,土尔扈特人回归的悲壮之举,“是值得我们传诵的一篇伟太的叙事史诗”。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用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国家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

  30.(08上海卷)35.(3)温家宝说:一个舰队决定它速度快慢的不是那个航行最快的船只,而那个最慢的船只。如果我们发送了最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也就改善了整个社会的生活状况。请用联系的观点并结合材料简要解释这段话所蕴涵的哲学道理。(4分)

  31.(08海南卷26)材料一 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对民生问题持续关注,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材料二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编列的2008年度中央财政预算有关民生投入的“清单”:——用于教育的投入由去年的1076亿元增加到1562亿元,增长45.1%,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2007年的9.4%提高到11.83%。

  ——医疗卫生事业安排预算832亿元,比上年增加167亿元,增长25.2%,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2007年的5.8%提高到6.3%。

  ——为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将投入2762亿元,比上年增加458亿元,增长24.2%,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2007年的20.12%提高到20.91%。

  这些实实在在的投入,使人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以至于人们将今年的中央财政预算称为“民生财政”。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试题参考答案

  1——5CBBCB 6——10BBDDB 11——15BBCAC

  16——20 CCDDC 21——25BAABB

  26.结合材料1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生态问题。(9分)

  ①从联系的普遍性看,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利用自然,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与人类没有重视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不是孤立存在的有直接关系。②从联系的客观性看,地球生态系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联系。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必须从事物客观联系中把握事物,不能肆意掠夺、破坏自然。③从联系的多样性看,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千差万别,人们往往从短期利益出发,只看到直接的、表面的、眼前的联系,忽视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这加剧了地球生态环境的危机。

  27.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说明四川省打造西部部综合交通枢纽的正确性。(10分)

  ①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2分)。四川省针对其在西南地区的区位特点和省情,发挥交通建设的带动的作用,正确地认识和把握了事物的联系(2分)。②事物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2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2分)。四川省打造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将会创造新的优势,进一步推动四川和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2分)。

  28.运用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结合材料分析三国时期的荆州地区在当时和现在所处地位的不同。(10分)

  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影响整体;而各个部分之间的地位是不平衡的。三国时期荆州地区国其重要战略地位而成为整体中的关键部分,制约全局的形势,是兵家必争之地。整体统率部分,任何部分的发展都离不开与整体及相关部分的联系。现在荆州地区的发展受国家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的影响,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为该地带来发展的有利条件;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为该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29.(1) 解决粮食生产与社会发展问题需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加以说明。(12分)

  (6)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处于联系之中。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其状况影响粮食生产与社会发展。人的活动手自然规律的制约,无视人与自然界联系的客观性、条件性,对自然改造不当,也会影响粮食生产和社会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促进粮食生产和社会发展问题的解决。

  (2)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用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国家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

  整体和部分是客观事物普遍联系的一种形式,在我国,国家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整体与部分不可分割,相互依存,各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不可分割的部分,在国家整体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整体与部分相互影响,国家作为整体在矛盾同一体中处于主导地位,国家强大了,民族自治的地方将获得快速发展;作为部分的民族自治地方发展了,国家整体将更加强大。

  30.请用联系的观点并结合材料简要解释这段话所蕴涵的哲学道理。(4分)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要求我们把握整体与部分的辨证统一,处理好整体与部分(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只有改善最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才能改善整个社会的生活状况。

  31.运用整体与部分关系的原理,说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与改善民生的关系。(8分)

  整体与部分是事物普遍联系的一种形式。在我国,和谐社会建设与改善民生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3分)整体与部分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重点,对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关键作用;同时,要把改善民生置 于社会建设的全局中,统筹兼顾,合理安排。(3分)党和政府对民生问题持续关注,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加大民生方面的投入,维护和发展了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2分)
看了“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试题及参考答案”的人还看了:

1.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选择题练习题及答案

2.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单元测试题答案

3.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

4.高二上册政治生活与哲学练习题及答案

5.高二政治哲学选择题汇编(含答案)

6.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水平测试及参考答案

2673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