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二学习方法>高二政治>

高二政治哲学易错点总结

文娟分享

  政治学习中难免会有理解不到位的地方,高二政治哲学易错点有哪些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二政治哲学易错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政治哲学易错点总结

  1唯物主义是世界观,辩证法是方法论。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从不同角度对世界的认识,也都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

  2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有正确的哲学也有错误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自然界及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发展规律与人的思维规律是主观的。

  (任何规律就其内容和作用而言,都是客观的。)

  4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

  (意识的内容是对物质的反映,所以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在形式上,这种反映不同于照相、照镜子等机械过程,具有能动性,所以,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5所有正确意识都是相同的。

  (认识角度、知识构成等差异决定形成的正确意识不尽相同。)

  6意识的反映就是“想”,意识的反作用就是“做”。

  (意识的反作用是指意识在实践过程中的指导作用,而不同于实践过程本身。)

  7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

  (唯物主义中的很多分支也存在程度不同的缺陷。)

  8规律是永恒不变的。

  (规律的存在和作用是有条件的,要在运动中具体地把握规律。)

  9规律有好坏之分。

  (规律本身是客观的,无所谓好坏,人们可以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10只要实事求是,做事情就一定能够成功。

  (实事求是有利于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能否取得成功还要看各种主客观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11意识促进事物发展。

  (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发展)

  12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改造规律。

  (人可以认识规律,但不能改造规律)

  13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又是有条件的,联系的普遍性并不等于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14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因而人们无法改变事物之间的联系。

  (人们可以改变事物之间联系存在的条件,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15原因和结果可以任意转化。

  (转化是有条件的,原因与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16只要是先行后续关系就一定是因果联系。

  (因果关系不仅具有先行后续的特点,而且具有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17规律是永恒不变的。

  (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条件变化了,规律也会发生变化。)

  18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因此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

  (具体事物之间的矛盾是有条件的,必须处于统一整体中。)

  19哲学上的斗争和日常生活中的斗争是整体和部分关系。

  (二者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0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局部功能。

  (整体处于统率的决定地位、部分从属于整体。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当各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当部分以无序、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小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21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而不能理解为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2坚持重点论,就是抓主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就是看到矛盾的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重点论中讲的重点包括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两点论就是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23任何量变都能引起质变。在特定的情况下,没有量变也能引起质变。

  (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任何质变都是由量变引起的,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

  24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这意味着事物发展的各个具体阶段的方向是前进的,每一步的发展方向是前进的。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事物发展的途径。)

  25新事物不可战胜是因为旧事物总是比较弱小,处于被支配地位。

  (新事物不可战胜是因为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和强大的生命力。)

  高二政治哲学易错点总结二

  26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想问题,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

  (要在尊重客观规律、正视客观条件的基础上、正确而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想问题、办事情才可能取得成功。)

  27现象属于感性认识,本质和规律属于理性认识。

  (现象、本质是客观的,认识属于主观的。)

  28真理是人们对事物现象的正确认识。

  (真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

  29理性认识是整个认识的起点和基础。

  (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也是整个认识的起点和基础。)

  30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来源。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来源于实践。)

  31把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意味着认识过程的结束。

  (一次完整的认识过程结束了,并不等于人类的认识到此结束了,人类认识还要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深化、发展。)

  32事物的客观性质决定了认识事物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事物的客观性质决定了认识事物要坚持分析与综合相结合。)

  33分析与综合相结合是科学思维方法,我们既要注意在分析指导下的深入综合,又要注意在综合基础上的分析。

  (我们既要注意在综合指导下的深入分析,又要注意在分析基础上进行综合。)

  34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核心方法是一分为二。

  (矛盾分析法是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核心方法。)

  35合理想象和创造性思维就是打破一切常规,敢想敢做。

  (合理想象和创造性思维是敢于打破常规,在已有的基础上创新。)

  36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35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检验人们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检验人们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38矛盾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观点。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观点。

  39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40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因而社会意识能够决定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的作用始终是第二位的,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是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41价值观(理想)对人生与社会起着重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科学的价值观、崇高的理想才对人生与社会起着重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42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是衡量价值观正确否的两个标准。

  (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互相结合,共同构成正确价值观的评价标准。)

  4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利益关系和矛盾,都只能运用集体主义进行调节。

  (还有经济、法律、行政等其他手段。)

  44集体主义和市场经济根本上是一致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45人的本质属性是人的自然属性。

  (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

  46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首先看他在物质方面对社会的贡献,其次看他在精神方面对社会的贡献。

  (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既看物质贡献,也看精神贡献,把二者区分开来是错误的。

  47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作用的人们。

  (只有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才是人民群众。)

  48人们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客观世界。

  (改造客观世界是改造主观世界的基础,改造主观世界又影响改造客观世界。)
看过"高二政治哲学易错点总结 "的还看了:

1.高二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

2.高二政治哲学考点总结

3.高二政治哲学唯物论知识点总结

    141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