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二学习方法>高二政治>

高二政治哲学易错点

凤婷分享

  哲学是高二政治教学的难点,那么哲学这部分内容有哪些容易出错的知识点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二政治哲学易错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政治哲学易错点

  一、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具体科学四、意识能动作用、意识反作用

  1、哲学与世界观

  联系:(1)二者对象相同,即都是整个世界及人与世界的关系。(2)二者属于意识范畴,都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分,都对人们的行动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区别:世界观人人都有,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往往是零散的、朴素的,缺乏理论论证。而只有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才是哲学。

  2、世界观与方法论

  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区别:世界观主要说明世界是什么,方法论则是从我们应该怎么办的角度思考问题。

  3、哲学与具体科学

  哲学要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发展要以哲学为指导。

  二、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物质

  区别:二者具有物质共同特性──客观实在性,另一方面又具有自己的个别特性

  联系:物质只能存在于物质具体形态之中,没有物质的具体形态,就没有物质,所以二者是共性和个性关系,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三、客观实在和客观存在

  区别:客观实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实实在在存在着,相对于意识来讲它是第一性的东西,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而客观存在相对于主观而言,它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也就是说客观存在的东西除了物质现象之外,还有精神、意识现象。

  联系:“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意识现象。

  四、意识能动作用、意识反作用

  五、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具体的统一是指:主观认识要符合当地(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单位)的实际。

  2、历史的统一是指:主观认识要符合当时的实际(或者叫变化了的实际)

  3、总之,事物是在一定的时空中运动着的事物,运动着的事物的存在形式是空间和时间。因而,任何客观实际都是当时当地的实际,是具体的历史变化着的实际。因而,从实际出发就只能从具体的历史变化着的实际出发。

  六、“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与哲学基本问题所说的“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注:对问题(1)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对问题(2)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七、唯物主义的发展阶段

  (一)古希腊、罗马的朴素唯物主义:它肯定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但把物质只归结为某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如:金、木、水、火、土等)。

  (二)16至18世纪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或机械唯物主义

  1、机械性──把一切运动归结为机械运动

  2、形而上学性──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观察事物

  3、唯心史观──用唯心主义观点观察和解释社会历史现象

  (三)19世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

  第二课联系

  一、联系的地位,特点

  联系是唯物辩证法的起点。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多样性、因果性。

  二、联系是客观的与人们可以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是否矛盾

  (1)所谓人们可以改变事物联系的状态,只是改变事物联系的具体形式。

  (2)当人们试图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时,只有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内容(包括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才能办得到。否则,任何建立新的具体联系的尝试都是失败。

  三、物质的根本特性(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与根本属性

  (1)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就物质相对于意识现象而言所独有的性质──客观实在性

  (2)物质的根本属性是指物质存在状态是怎样的或者说客观实在本身有哪些属性。物质除了运动这一属性外,还有可知性、永恒性、无限性等属性。在物质所具有的一切属性当中,运动属性是关于物质存在的属性,也是物质其他属性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运动是物质最主要最根本属性占有重要地位。

  四、运动、变化、发展关系

  联系: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构成了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动力源泉。三者都表明事物不是绝对静止的,不是凝固的,僵化的。

  区别:(1)定义不同:运动就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变化指运动中所发生的状态乃至性质的变化。发展就是新事物不断产生,旧事物不断灭亡,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2)侧重点不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表示事物在活动着,它同静止观点相对立。变化反映事物运动的多样性、成都和状态,表示事物由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状态,它与凝固观点相对立。发展侧重指事物上升的前进的运动和变化,反映着事物由低向高、由简单向复杂的不断更替过程。

  (3)范围、深刻程度不同:运动、变化比发展范围广泛,而发展比运动、变化更深刻,它表明事物运动变化的总方向和总趋势。

  五、具体科学规律与哲学规律关系

  区别:(1)具体科学的规律是揭示某一领域事物内部本质的联系。(2)而哲学规律是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领域的共同规律,是揭示各种具体规律共性的规律。

  联系:研究哲学规律是以具体科学的规律为基础。研究具体科学的规律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

  六、实事求是的哲学依据

  一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二是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三是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都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点击下一页分享更多 高二政治哲学易错点

2842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