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二学习方法>高二政治>

高二政治必修三第三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2)

文娟分享

  11.一个人只有为国家和民族贡献自己的智慧,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连在一起,才能赢得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尊重,才能把自己的人生价值最大化。这体现了(  )

  ①中华民族精神的爱国主义这一主题

  ②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③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的一致性

  ④知识分子是弘扬民族精神的主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A。本题考查解读信息并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①②③说法正确并且符合题意,④说法错误,人民群众才是弘扬民族精神的主体,不仅仅是知识分子。

  12.2013年5月21日至23日,在四川芦山地震灾区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对抗震救灾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他强调,要继续大力发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让灾区人民早日走出灾难阴影,开始美好新生活。下列对抗震救灾精神认识正确的是(  )

  ①抗震救灾精神为民族精神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

  ②抗震救灾精神彰显了民族精神的先进性和时代性

  ③抗震救灾精神是民族精神在抗震救灾中的突出表现

  ④抗震救灾精神由民族精神决定,并推动民族精神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解析:选C。抗震救灾精神是在抗震救灾的实践中形成的,是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体现了民族精神的先进性和时代性,故①②③符合题意。④中“抗震救灾精神由民族精神决定”说法不妥,故排除。

  13.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程开甲院士,是我国核试验科学技术的创建者和领路人,在研制原子弹、氢弹和导弹的过程中,发扬了崇高的“两弹一星”精神,为我国核武器事业和国防高新技术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下列对“两弹一星”精神认识正确的是(  )

  ①它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

  ②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③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体现

  ④它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①③④符合题意。②错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14.党的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之所以要振奋民族精神是因为民族精神(  )

  ①是维系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②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③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④渗透在整个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A。本题考查弘扬民族精神的原因,①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④与题干构不成因果关系,应排除。

  15.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中国精神可以(  )

  ①传播正确的价值观,为民族振兴提供物质力量

  ②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积聚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

  ③发挥先进文化作用,决定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

  ④凝聚强大精神力量,为国家富强提供重要保证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选D。本题考查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②④符合题意。①③表述错误,应排除。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6.2013年2月4日,指出,要着眼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8分)

  (2)结合所学知识,为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提出建议。(12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等知识。第(1)问,首先要指出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然后分别表述每个特征的表现。第(2)问,要注意整合教材知识,从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继承传统文化、文化创新、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等角度提出建议。

  答案:(1)①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汉字和史书典籍是重要的见证。(4分)②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又一基本特征。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的成就体现了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各地区文化相互交流、借鉴,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之瑰宝,中华民族之骄傲,它们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 (4分)

  (2)①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②要全面认识祖国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③要立足社会实践,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不断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创新。④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人民发展中华文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每点3分)

  17.某校高二年级时政小组围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一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您参与其中。

  【“震区”的民族精神】

  芦山地震发生后,华夏儿女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神州大地到处涌动着炎黄子孙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到处迸发着华夏儿女心系灾区的无疆大爱。灾区人民更是戮力同心、守望相助,他们以坚强的意志开展自救互救,救亲人、救邻居、救陌生人的事迹感天动地。现在,灾区人民又以不屈的精神开始了灾后重建。从汶川到芦山,灾区群众在承受灾难和痛苦的同时,展现的是一脉相承的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精神。这种精神穿越时空,滋养着当代华夏儿女,闪耀出更加耀眼的人性光辉,绽放出更加灿烂的精神之花。

  (1)震区的感人事迹向世人展示了怎样的中华民族精神?(6分)

  (2)结合材料,简要说明在抗震救灾过程中中华民族精神所发挥的作用。(7分)

  【“身边”的民族精神】

  时政小组中某同学就“你认为应该怎样弘扬民族精神?”对部分同学进行了采访,下面是几位同学的回答。

  同学甲:我觉得我们应该把民族精神落实到身边小事中,比如每周的升旗仪式上,我们必须做到服装整齐,纪律严明,态度严肃,坚决杜绝交头接耳,嘻嘻哈哈,东倒西歪。

  同学乙:我认为弘扬民族精神应该继承“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同学之间不比吃穿,只比学习,要养成随手关灯、节约用水等好习惯,为节约资源贡献力量。

  同学丙:我认为弘扬民族精神还需要坚决抵制外来文化。比如国外的电影、电视剧、动画片等都不应该进口,这样才能保持民族精神的本色。

  (3)现请你围绕采访的问题对上述三位同学的发言进行总结概括。(7分)

  解析:本题考查民族精神的内涵、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和途径。

  将民族精神的五个基本内涵和材料对照进行筛选,即可回答第(1)问。回答第(2)问,可将教材中民族精神的地位、弘扬民族精神的必然性与抗震救灾的过程联系起来进行表述。解答第(3)问,首先要辩证地看待材料中三位同学的观点,尤其是丙的观点;然后结合教材知识概括如何弘扬民族精神。

  答案:(1)①华夏儿女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灾区人民自救互救,展示了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2分)②华夏儿女心系灾区的无疆大爱,展示了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2分)③从汶川到芦山,灾区人民表现出的不屈精神,展示了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2分)

  (2)①中华民族精神是团结各族人民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战胜灾难和困难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是中国人民战胜灾难和困难的不竭力量源泉。(2分)②在抗震救灾过程中,中华民族精神展示了中华儿女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儿女的价值追求。(2分)③在抗震救灾过程中,中华民族精神也起到了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作用,也展示和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坚定了我们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3分)

  (3)①甲同学的回答说明,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应该把弘扬民族精神贯彻到我们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之中。(2分)②乙同学的回答说明,弘扬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2分)③弘扬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丙同学认为“弘扬民族精神还需要坚决抵制外来文化”是错误的。弘扬民族精神既要借鉴外来文化的长处和有益成果,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自觉抵制西方腐朽思想侵蚀。(3分)
看过"高二政治必修三第三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的还看了:

1.高二政治走进文化生活单元测试题答案

2.高二政治必修3第四单元测试题答案解析

3.高二政治文化生活复习试题(含答案)

4.高二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测试题答案解析

1355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