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模块综合测试卷
语文的考察比较综合和全面,所以同学们在复习时一定要多进行积累。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模块综合测试卷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模块综合测试卷及解析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坎坷/窠臼 嗔怪/缜密 供稿/供应
B.怠慢/逮捕 誊写/家眷 扁舟/扁平
C.侥幸/矫健 脸颊/要挟 驻扎/扎实
D.骁勇/肖像 针砭/贬谪 果脯/胸脯
解析:D项,xiāo/xiào,biān/biǎn,fǔ/pú;A项,kě/kē,chēn/zhěn,gōng;B项,dài,téng/juàn,piān/biǎn;C项,jiǎo,jiá/xié,zhā。
答案:D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公安部第123号令规定“闯黄灯”也要被罚款扣分。此新规一出台便引起轩然大波。这条新规实施前没有广泛征求意见,涉及的问题在闭门造车中被掩盖,争议和置疑都被推到了实施之后,使得此法规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黄灯”对我们的改革也有着深刻的隐喻,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规则,如何划定合法与非法的界限,这一次的争论是很生动的一课。
A.轩然大波 B.闭门造车
C.置疑 D.进退维谷
解析:C项,置疑:怀疑(多用于否定式)。此处应该用“质疑”。质疑:提出疑问。A项,轩然:高高涌起的样子。高高涌起的波涛。比喻大的纠纷或乱子,指不好的影响。B项,闭门造车:关上门造车,比喻只凭主观办事,不管客观实际。D项,进退维谷:进退两难(谷,比喻困难的境地)。
答案:C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2012年12月13日,中国海监B-3837飞机首次飞临钓鱼岛上空,与正在巡航的中国海监船编队会合,破天荒第一次对中国钓鱼岛进行海空立体巡航。
B.中国作家终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的青睐,作为中国当代作家杰出代表的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这实在可喜可贺。
C.最新修订的《居民身份证法》规定,2013年1月1日起,一代居民身份证将停止使用。目前,仍有少数人没有办理二代身份证,他们主要是老人、外出务工者和偏远地区的群众。
D.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要求成年子女要经常看望年迈的父母,否则,将可能被父母起诉。据称,修订该法律的原因是被子女抛弃或忽视的年迈父母比比皆是所致。
解析:A项,成分赘余,“破天荒”与“第一次”重复。C项,不合逻辑,“老人、外出务工者和偏远地区的群众”概念交叉。D项,句式杂糅,“原因是……所致”杂糅。
答案:B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当他爱一个人时,他心中会充满佛一样的大悲悯,在他所爱的人身上,他会发现神的影子。
②前一种孤独使人走向上帝和神圣的爱,或者遁入空门。
③一切人间的爱都不能解除形而上的孤独。然而,谁若怀着形而上的孤独,人间的爱在他的眼中就有了一种形而上的深度。
④灵魂寻找自己的来源和归宿而不可得,感到自己是茫茫宇宙中的一个没有根据的偶然性,这是绝对的、形而上的、哲学性质的孤独。
⑤后一种孤独使人走向他人和人间的爱,或者陷入自恋。
⑥灵魂寻找另一颗灵魂而不可得,感到自己是人世间的一个没有旅伴的漂泊者,这是相对的、形而下的、社会性质的孤独。
A.③②⑤④⑥① B.④⑥②⑤③①
C.③①⑥④②⑤ D.④⑥③①②⑤
解析:由④“灵魂寻找自己的来源和归宿而不可得”,⑥“灵魂寻找另一颗灵魂而不可得”可知,此两句的顺序为④⑥;由②“前一种孤独”,⑤“后一种孤独”可知,此两句的顺序为②⑤;由③“一切人间的爱”,①“当他爱一个人时”可知,此两句的顺序为③①;根据三组句群的逻辑关系,正确的语序为④⑥②⑤③①。
答案:B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22分)
元载,凤翔岐山人也,家本寒微。自幼嗜学,好属文,性敏惠,博览子史。
肃宗即位,急于军务,诸道廉使随才擢用。入为度支郎中。载智性敏悟,善奏对,肃宗嘉之,委以国计,俾充使江、淮,都领漕挽之任,寻加御史中丞。载与幸臣李辅国善,辅国乃以载兼京兆尹。载意属国柄,诣辅国恳辞京尹,辅国识其意,然之。代宗即位,辅国势愈重,称载于上前。载能伺上意,颇承恩遇,迁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集贤殿大学士,修国史。辅国死,载复结内侍董秀,多与之金帛,潜通密旨。以是上有所属,载必先知之,承意探微,言必玄合,上益信任之。
内侍鱼朝恩负恃权宠,不与载协,载常惮之。大历四年冬,乘间密奏朝恩专权不轨,请除之。朝恩骄横,天下咸怒,上亦知之,及闻载奏,适会于心。五年三月,朝恩伏法,载谓己有除恶之功,是非前贤,以为文武才略,莫己之若。城中开南北二甲第,室宇宏丽,冠绝当时。婢仆曳罗绮一百余人,恣为不法,侈僭无度。代宗尽察其迹,以载任寄多年,欲全君臣之分。载尝独见,上诫之,不悛。上封人李少良密以载丑迹闻,载知之,奏于上前,少良等数人悉毙于公府。由是道路以目,不敢议载之短。代宗审其所由,凡累年,载长恶不悛,众怒上闻。辩罪问端,伏罪。载长子伯和、次子仲武、次子季能并载妻王氏赐死。
载在相位多年,权倾四海,外方珍异,皆集其门,资货不可胜计,故伯和、仲武等得肆其志。轻浮之士,奔其门者,如恐不及。名姝异乐,禁中无者有之。兄弟各贮妓妾于室,倡优偎亵之戏,略无愧耻。及得罪,行路无嗟惜者。
(选自《旧唐书》一一八卷,有删节)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寻加御史中丞 寻:不久
B.诣辅国恳辞京尹 诣:拜访
C.不与载协 协:合作
D.载尝独见,上诫之,不悛 悛:高兴
解析:D项,悛:悔改。
答案:D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载与幸臣李辅国善 多与之金帛
B.辅国识其意,然之 上益信任之
C.称载于上前 少良等数人悉毙于公府
D.上封人李少良密以载丑迹闻 由是道路以目
解析:C项,于:都为介词,在。A项,与:介词,和/动词,给。B项,之:指示代词,指元载属意宰相这事/人称代词,指元载。D项,以:介词,把/介词,用。
答案:C
7.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是使元载“败身而亡”的直接原因的一组是(3分)( )
①载能伺上意,颇承恩遇 ②承意探微,言必玄合 ③恣为不法,侈僭无度 ④凡累年,载长恶不悛,众怒上闻 ⑤权倾四海,外方珍异,皆集其门 ⑥轻浮之士,奔其门者,如恐不及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④⑥ D.②③⑤
解析:①写元载获得皇帝重用的原因;②写元载深得皇帝心意的原因;③写元载恣意而为,不守法度,奢侈越职;④写元载作恶深重,触犯众怒,皇帝也知道其恶行;⑤写元载权重一时,贪欲难填;⑥写元载及儿子们贪污腐化,一些轻浮之士与他们勾结在一起。排除①②⑥可得答案。
答案:B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元载出身寒微,自幼好学,为人聪慧敏捷,走向仕途后攀附权贵,贪污腐化,结果身败而亡,并累及妻儿。
B.元载勾结董秀,探察皇上意图,奏对之时深合皇帝心意,获得唐代宗的信任。
C.在铲除鱼朝恩的过程中,元载起了重要作用,这使他骄横狂妄,目空一切。唐代宗对他极为不满,立即除掉了他。
D.元载权倾一时,恣意放纵,生活奢靡。他的三个儿子贪于财货,寡廉鲜耻,获罪之后无人同情。
解析:“唐代宗对他极为不满,立即除掉了他”不符合文意,原文为“代宗尽察其迹,以载任寄多年,欲全君臣之分。载尝独见,上诫之,不悛”,可见代宗当时并没想治元载的罪,而是想让他悔改。元载不思悔改,变本加厉,作恶多端,触犯众怒,才让代宗下决心治元载的罪。
答案:C
9.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
①善奏对,肃宗嘉之,委以国计。(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元载)善于奏事对答。肃宗嘉许他,把有关国家大事都交给他来办理。(嘉:嘉奖;1分。委:委托、交付;1分。介宾后置,1分。)
②是非前贤,以为文武才略,莫己之若。(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②(元载)就贬低前贤,认为(天下人)的文才武略,没有谁比得上他。(是非:偏义于“非”、非议、贬损;1分。以为:认为;1分。才略:才能、谋略;1分。句式为“宾语前置”;1分。)
③故伯和、仲武等得肆其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③因此元伯和、元仲武等人放纵自己,为所欲为。(故:因此;1分。肆:放纵,任意行事;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元载是凤翔岐山人,家境本来寒微。元载自幼嗜好学习,喜欢写文章,性情敏捷聪慧,博览子部、史部书籍。
肃宗即位后,急于处置军务,命诸道采访使量才提拔属官。元载入朝任度支郎中,元载智慧聪明有悟性,善于奏事对答。肃宗嘉许他,把有关国计民生的事务委任他办理,让他充任使节赴江淮,总领漕运职务,不久加官御史中丞。元载与宠臣李辅国亲善。于是李辅国让元载兼京兆尹。元载意在宰相,拜访李辅国恳切要辞去京兆尹。李辅国看出他的意愿,同意了。代宗即位,李辅国权势更重,在皇上面前称赞元载。元载能够探察皇上意图,因此很受恩宠,升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集贤殿大学士,整理国史。李辅国死,元载又交结内侍董秀,多给他金帛,让暗自传达密旨。因此皇上有所关注,元载必先知道。顺承意愿、探究微义,言谈中必定暗合,代宗因此更信任他。
内侍鱼朝恩依仗权势、自负恩宠,不与元载合作。元载常常惧怕他。大历四年冬,元载趁机密奏鱼朝恩专权,行为不轨,请将他除掉。鱼朝恩骄纵蛮横,天下人都很愤怒,皇上也知道这个情况,等听到元载的奏请,刚好合了自己心意。五年三月,鱼朝恩伏法。元载以为自己有清除恶人的功绩;褒贬前贤,认为文才武略没有比得上他的。在城中建成南北二所豪华宅第,室宇恢宏壮丽,为当时第一。穿绮罗的婢女奴仆有一百余人。恣意放纵,犯法妄为;奢侈僭越,没有限度。代宗详尽地察觉到他们的劣迹,但因为元载被任用多年,想(不杀他)使君臣的名分得以保全。在元载单独晋见时,代宗劝诫他,但他并不悔改。上封人李少良秘密将元载的丑恶行迹奏上朝廷,元载知道后,面奏代宗,将李少良等数人全都在朝堂上打死。于是道上行人以目示意,无人敢议论元载的劣迹。代宗明察元载的所作所为,已经数年,但元载恶行长远不加悔改,致使众人的愤怒日有所闻。辨明罪行追问事端,元载伏罪。元载的长子伯和,次子仲武,小儿子季能以及元载妻子王氏被赐死。
元载处在宰相职位多年,权倾四海。域外珍宝异物,都汇集在他的门内,资财不可胜数,因此元伯和、元仲武等人得以任意妄为。奔向他门下的轻浮士人,唯恐奔走不及。名妓美女奇异音乐,宫中没有的他有。兄弟各自在家中蓄养妓妾。(观看)倡优表演的猥亵游戏,一点不觉羞愧可耻。到元载获罪,人们没有嗟叹惋惜的。
10.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江陵使至汝州①
王 建
回看巴路在云间,寒食②离家麦熟还。
日暮数峰青似染,商人说是汝州山。
注:①本诗是王建一次出使江陵,回来的路上行近汝州时写的。汝州,今河南临汝县,离王建的家乡颍川很近。 ②寒食,即寒食节。每年四月四日这一天禁烟火,只吃冷食,所以叫做“寒食节”。
(1)这首诗的第二、三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简要描述。(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描绘了一幅清新明媚的画面,(1分)天气晴朗,麦子一片金黄,(1分)山峰青如染出,轮廓鲜明。(1分)(意思答对即可。只要言之成理,均可酌情给分。)
(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作者出使江陵返回故乡,临近汝州时,看到金黄的麦浪,听到随行的商人说远处的青峰便是汝州的山峦,心中涌起了一种激动的喜悦之情。(4分)(结合全诗分析,2分,点出思想感情,2分。意思答对即可。只要言之成理,均可酌情给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1)淇水汤汤,____________。女也不爽,____________。(《诗经•氓》)
答案:(1)渐车帷裳 士贰其行
(2)吾尝终日而思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答案:(2)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
(3)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_;雁阵惊寒,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答案:(3)响穷彭蠡之滨 声断衡阳之浦
(4)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答案:(4)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中国缺乏产生杰出人才的文化环境。两种文化——主要向前走的“做事”文化和存在往后看的“做人”文化——形成鲜明对照。中国文化产生的环境和体制埋葬了中国的爱因斯坦、盖茨、乔布斯……中国盛产人际关系自如的小聪明,出产学习能手的中聪明,缺乏带来国家和人类进步的大聪明。
不是现代中国没有杰出的人才,而是他们往往不被中国社会发现、培养和鼓励,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文化上有重大缺陷。“做事”的文化是关系服从于做事,以做事为先;“做人”文化是做事服从于做人,以做人为先。
中国的文化,在与人才相关的方面,有很强的向后看的倾向,与西方,特别是美国的向前看的文化形成对照。美国文化希望青年有自信、有特长,提倡“创新”。中国文化希望青年要成熟、要聪明,提倡“识相”。
美国的盖茨、乔布斯等在中国也是家喻户晓,是青年偶像。他们大都在年轻的时候,得到环境的允许、社会的鼓励,意气风发,左冲右突,打拼出一条引导美国发展的新道路。没谁强求十几、二十几岁的盖茨和乔布斯等人学会待人接物的圆滑世故,他们在这些方面大大不如一般中国青年。社会不要求他们在年纪大的人或权威面前识相,而允许他们尊重真理、尊重企业发展规律、全力追求创新。如果年轻人做得好,他们的标新立异被鼓励,没人纠缠他们为人是否乖巧、处事是否灵活,他们不是社会的心理按摩师,而是技术领袖和企业领袖。心理医生、布道和演员都另外有人。
中国文化的常规是大家把“循规蹈矩”从合理的理性行为延伸到不要创新,把“尊师重道”从合理的待人接物延伸到畏上畏老而不尊重真理,把“成熟聪明”的合理智力要求延伸为无原则地圆滑。
中国是否继续只注重学习外来技术、科学、思想,甚至体制,而不深刻思考中国文化的重大问题、吸收外来优良文化,发展和创造自己的向前走文化,避免过多地往后看,是否顺从老习惯老事物,是中国发展道路上,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我们号称做“国家需求”的科学研究。其中,得到强力支持的,有好的课题,有一般课题,也有很差的课题。强力支持很差的课题很不正常。出现这种情况,是某些人找某些人立项、某些人评审照顾某些人。把国家对卓越和有用的科学研究的需求,变成了服务某些人的利益和关系。“识相”和“圆滑”的人得到支持,而创新和做事被学术以外的因素排挤。
杰出人才有个性,是创新人才正常的特点,而中国尚存的旧文化对他们轻则皱眉头、重则视为大逆不道,好心人教他们变“聪明”;在中国还不难看到,年资不高、年纪不大的人,只要“成熟”起来,学会“聪明”、“世故”、“老到”,那么,中国尚存旧文化就会欢迎和拥抱他们。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继续坚持要人才“做人”,要求人人经常往后看人的眼色,花相当多时间在专业以外游刃于人际关系网,还是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做事”向前走,将智识、精力和时间集中用于使自己专业上达到和维持世界一流水平?
我们可能需要认真反思我国文化对人才环境的影响。在思考、比较的基础上,我们需要建设新的文化,根本改善包括人才机制在内的中国软环境,为中国硬实力提供保障。
(选自《民主与科学》2012年第3期,有改动。作者为北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
1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
A.现代中国也有杰出的人才,只是他们不被中国社会发现、培养和鼓励。
B.中国文化希望青年要“识相”,而美国文化允许青年人尊重真理、尊重企业发展规律、全力追求创新。
C.美国社会鼓励做得好的青年人标新立异,没人纠缠他们为人是否乖巧、处事是否灵活,不要求他们同时是社会的心理按摩师。
D.我们号称做“国家需求”的科学研究,其中有些人的课题,虽然很差,但因“识相”和“圆滑”得到强力支持;有些人的课题很好,却因学术以外的因素而被排挤。
E.认真反思我国文化对人才环境的影响,从根本上改善包括人才机制在内的中国软环境,中国就能出现爱因斯坦、盖茨、乔布斯这样的杰出人才。
解析:A项,原文是“而是他们往往不被中国社会发现、培养和鼓励”,选项去掉“往往”,绝对化,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E项,错在“就能”,把“或然”当“必然”。
答案:AE
13.下列俗语,与文中所表述的“做人文化”不同的一项是(3分)( )
A.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B.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C.摸着石头过河 D.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解析:C项,“摸着石头过河”强调“做事”,强调大胆探索,创新。
答案:C
14.根据文章内容,请概括中国文化里“识相”的内涵。(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懂得规矩;②懂得尊重长辈,尊重权威;③做事服从于做人,做人为先。(一点得2分,两点得4分。答含有“尊人卑己”意思的也可以得分。)
15.请根据全文内容,给文章拟一个恰当的标题,并简述理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标题:崇尚“做人”文化:中国崛起的障碍。理由:略。(“做人文化”1分,“中国崛起”1分,说明理由合理即可。)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请任选一组作答。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诺耶夫花园
有时候我也有空闲的日子。于是我一清早就走出家门,步行穿过全城,到诺耶夫花园去,要么就在莫斯科郊区闲逛,多半是普列斯尼亚区和杰维察田野那边。
正是饥荒时期。一天只发给八分之一磅黑面包。我带着这八分之一磅面包,两三个苹果(这是女邻居莉波奇卡供给我的)和随便一本什么书出去,一直到天黑,整天待在外面。
荒凉的郊区包围着巨大的、惊慌不安的首都。有时会传来也是那样遥远的枪声。
……
一个摆渡船的小男孩把我摆渡到(莫斯科河)对岸的诺耶夫花园。那里有高大的菩提树和菩提树的绿荫,因而显得十分庄严。
菩提树正在开花,浓郁的花香仿佛是从遥远的南方的春天带到这里来的。我喜欢想象这个春天,这样的想象增强了我对世界的爱。
诺耶夫花园从很早以来就以栽培花卉而闻名。它逐渐衰败了,荒芜了,到革命前,花园里只剩下了一个不大的温室。但还是有一些上了年纪的妇女和一个老花匠在里面干活儿。他们很快和我熟了,甚至开始和我谈起自己的工作来。
花匠抱怨说,如今只有举行葬礼、开隆重的会议才需要花。每次他一讲到这一点,妇女当中有一个——瘦瘦的、长着一双明亮的浅色眼睛——好像是为他感到不好意思,于是对我说,很快他们就准会为市里的一些小公园栽培花卉,把花卖给所有公民了。
“不管您怎么说,”那个妇女在说服我,尽管我并没反驳她,“可人没有花是不行的。譬如说吧,无论从前,还是将来,都有在恋爱的人。不用花,怎样才能最好地表达自己的爱情呢?我们这一行是永远也不会消灭的。”
有时花匠给我剪几枝紫罗兰或重瓣的石竹。我不好意思拿着花穿过饥饿和忧心忡忡的莫斯科市区,因此总是用纸很细心地把花包起来,而且包得那样巧妙,让人猜不出我的纸包里包着的是花。
有一次在电车上纸包破了一条缝。我没发觉,直到一个包着白色三角头巾、上了年纪的妇女问我:
“眼下您在哪里弄到了这么可爱的东西?”
“您要小心点儿拿着,”女售票员警告我,“不然,一推您,这些花就全都压坏了。您知道,现在我们的人民是些什么样的人啊。”
“这是谁在推啊?”一个腰里系着子弹带的水兵挑衅地问,并且立刻对一个扛着磨刀凳在乘客群中挤过来的磨刀人大发脾气,“你往哪儿钻?没看到吗?——这是花。笨蛋!”
……
“天哪!因为花也要骂人!”一个抱着吃奶的婴孩的妇女叹了口气,“我丈夫,别提有多严肃、多庄重了,可是我生这一个,生头一胎的时候,他给我往产科医院里送去了一束稠李。”
有人在我背后焦急不安地呼吸。我回头一看,我背后站着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姑娘,她脸色苍白,穿一件褪了色的粉红色连衫裙,用一双像锡制的、灯碗一样滚圆的灰眼睛恳求地望着我。
“叔叔,”她声音嘶哑地、神秘地说,“给我一枝花啊!请给我一枝。”
我给了她一枝重瓣的石竹。在乘客们嫉妒和愤怒的谈话声中,小姑娘拼命挤向后门的平台,电车还在行驶时就跳下车去,消失了。
“完全疯了!”女售票员说,“精神不正常的小傻瓜!要是良心允许的话,那么每个人都会要花的。”
我从花束中抽出第二枝石竹,送给了女售票员。上了年纪的女售票员满脸通红,都快流出泪来了,她低下熠熠闪亮的眼睛望着那枝花。
立刻有好几只手默默地向我伸了过来。我把一束花全都分送给了别人,突然我在破旧的电车车厢里看到了那么多眼睛里的闪光,那么多亲切的微笑,那么多赞美的神情,好像无论是在这以前,还是以后,我从未遇到过这么多的喜悦和赞美。仿佛耀眼夺目的太阳突然闯进了这肮脏的车厢,给所有这些疲倦而满怀忧虑的人带来了青春。
一个穿着破旧的黑色短上衣、骨瘦如柴、上了年纪的人,深深低下头发剪短了的头,打开帆布包,很爱惜地把花放进包里,我好像觉得有一滴眼泪落到了油迹斑斑的帆布包上。
我忍受不了这一切,于是在电车还在行驶时跳下车去。我走着,一直在想,既然这个骨瘦如柴的人忍不住当着大家流泪,那么这枝花想必在这个人的心里引起一些多么痛苦、多么幸福的回忆,他在心中隐藏着自己的老年和一颗年轻的心的痛苦,想必已经有很长时间了。
(节选自帕乌斯托夫斯基《一生的故事》第三部)
16.这篇散文有两处写到“不好意思”,请结合文本分析这两个人物为什么“不好意思”。(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一处:花匠说出了现在卖花行当销售不好,处境尴尬这一真相,妇女想掩饰。(2分)第二处:自己不便于在这样的特殊时期,拿着花穿过饥饿和忧心忡忡的莫斯科市区,显得“我”这种行为过于奢侈或浪漫,与现实生活极为不协调。(2分)
17.本文开头三段有何作用?如果删去这三段,整个文章的表达效果会有什么变化?(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用:①从形式上看,文章开头三段,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饥荒时期,有时传来枪声)。在文中起铺垫作用(下文的故事与“诺耶夫花园”有关)。②从内容上看,开头三段对特殊社会背景的介绍,有助于突显主旨。表现俄罗斯民族即使在最艰苦的岁月,也渴望美,爱美、爱生活、对未来充满向往。(“形式上”的作用,2分;“内容上”的作用,2分。)
变化:删去这三段,没有“饥荒时期”“不时有枪声”的特殊背景,就不能突显俄罗斯民族乐观、向上、爱美等民族个性,就变成了一个十分普通的故事。(1分。)
18.本文体现了俄罗斯民族性格的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爱美。如,电车上“包着白色三角头巾、上了年纪的妇女”“女售票员”“系着子弹带的水兵”“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姑娘”等等,尽管境遇不同,但都喜爱鲜花。
②坚强。如,当花匠抱怨“只有举行葬礼、开隆重的会议才需要花”时,妇女说“可人没有花是不行的。譬如说吧,无论从前,还是将来,都有在恋爱的人。不用花,怎样才能最好地表达自己的爱情呢?我们这一行是永远也不会消灭的。”又如,尽管在饥荒年代,“我”却在破旧的电车车厢里“看到了那么多眼睛里的闪光,那么多亲切的微笑,那么多赞美的神情”。
③浪漫。如,抱着吃奶的婴孩的妇女介绍一向严肃的丈夫在她生头一胎的时候给她送去一束稠李。又如,“我”从花束中抽出第二枝石竹,送给了女售票员。
④率直。如,一个腰里系着子弹带的水兵对一个扛着磨刀凳在乘客群中挤过来的磨刀人大发脾气。“你往哪儿钻?没看到吗?——这是花。笨蛋!”(每答出其中一点且有分析得2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雪 花 秘 史
刘 旸
1611年的圣诞节,穷困潦倒的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徜徉街头。这位皇家科学家很是沮丧,已经好几个月没发薪水的他正绞尽脑汁思考如何给朋友送上一份礼物。他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仰天长叹:“啊,上帝!除了雪花之外,还能送什么呢?”
雪花当然无法相送,这位天才的科学家却突发奇想:他决心写一篇关于雪花形状的文章作为新年礼物送给朋友。于是这篇题为《论六角形雪花》的论文问世。400年来,每当我们提到雪花研究,都会首推这篇诞生于贫寒与友情的学术论文。
天文学家的观察毕竟不拘小节。20年后,数学家、哲学家笛卡尔才第一次详细描述了雪花的外形。和开普勒一样,这位科学巨人的观察也仅限于肉眼观察。不过,他的眼光非比寻常。除了不同形态的六边形,他还记录了极其罕见的带帽冰棱柱和十二面体结构的雪花。
在观察笔记中,笛卡尔赞叹道:“完美的六边形啊!边是如此直,夹角是如此相等,粗手笨脚的人类简直没戏……我绝对想象不出来,这些完全对称的六角小精灵如何在自由的空气与狂躁的风中悠闲地降生。咦,或许正是风神信手令小精灵在云朵上下翻飞,并在那里托住了它们轻盈的身躯;使它们来得及左顾右盼,遵照自然固有秩序的启蒙,把自己琢磨成六片棱角的模样!”
时光机继续运转,1885年1月15日的暴风雪中,本特利拍到了第一张雪花的显微镜照片。这种“雪花微距照”产生于冰天雪地中一架连了显微镜的相机匣子。后来,他发表文章说:“虽然给雪花拍照是细致活儿,但并不困难。困难之处就在于,这项工作必须在零下温度中完成,并且需要身体暴露在严寒中。”此后的数十年中,这位“雪花晶体摄影师”拍下了5000多幅雪花照片,其中每一片都不尽相同。
雪花的研究后浪推前浪,如今的雪花人当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肯尼思•利伯布雷赫特。这位物理学家让雪花落在一个收集板上,然后仔细观察,从中找出有趣的样本。他发现,最完美的雪花晶体往往出现在风力小的小雪天,那时的天气特别寒冷。为此,他经常到寒冷的北方地区去等待降雪。
除六边形雪花之外,奇特的三角形雪花是大自然中普遍的雪花结晶形式。为揭开这个谜团,利伯布雷赫特及其合作者在实验室中模拟与自然降雪相似的条件以制造雪花,同时记录下各种不同形状的雪花晶体。
最后的结果表明,其实一些三角形雪花晶体仍然拥有六个边,之所以看上去是三角形,是因为它们是由三长三短的六条边构成的。
利伯布雷赫特指出,在雪花从天降落的过程中,微小的尘埃颗粒等杂质会造成雪花的某个边缘产生倾侧。在风的作用下,向下倾侧的边缘会生长得更快,从而形成三角形。一旦三角形开始形成,由于三角形的稳定性,雪花在之后继续下降的过程中,即使再遭遇颠簸碰撞,也会继续维持这一形态,直至降落地面。
2006年,利伯布雷赫特的雪花照片被做成邮票,飘到世界各地,当然也包括那些永远不下雪的角落。
如今,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可以导致巨型雪花形成的大气条件,这对气候研究非常重要。据说,吉尼斯纪录的最大雪花是在美国蒙大拿州遭遇一次暴雪时出现的。当地一个农场工人表示,这种雪花比牛奶平底锅还要大,直径大约有38厘米。遗憾的是,找不到相关证据能够支持他的说法。
(摘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19.本文列举了多位科学家对雪花奥秘的研究情况,请分点概括科学家们对雪花奥秘做了什么探索。(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首先以学术论文的形式提出雪花是六角形的形态。②哲学家笛卡尔第一次详细描述了雪花的外形,并记录了两种极其罕见的雪花形态。③本特利拍摄“雪花微距照”,发现每一片雪花的形态都不尽相同。④物理学家利伯布雷赫特揭开了三角形雪花晶体的奥秘。(每个要点1分)
20.科普文的语言除准确严谨外,还具有不同于一般说明文的语言特色。请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画线句子的语言形象生动活泼,它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雪花比喻作小精灵,并赋予雪花以人的动作、情感,“悠闲地降生”、“左顾右盼”、“把自己琢磨成六片棱角的模样”,用富有情感的语言想象雪花形成六边形形态的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现了雪花形态的无限奥秘,充分表达了作者对雪花的喜爱和赞美。(5分)
21.文章中,本特利说:“虽然给雪花拍照是细致活儿,但并不困难。困难之处就在于,这项工作必须在零下温度中完成,并且需要身体暴露在严寒中。”而他为了拍出更多的雪花照片,最终在寒冷中感染肺炎去世,结合文本,联系现实,谈谈本特利的经历带给你的感悟。(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文本中说到本特利在研究雪花的过程中,不畏严寒,不顾生死,这种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让人感动。我认为,我们的人生也应该像本特利一样,能执着地去追求你所热爱的事物,并为此付出努力,我相信这个努力的过程会使我们终身受益。如袁隆平为了追求他的水稻梦,日复一日地在田间劳作,不怕脏不怕累,甘当一名农夫,却解决了困扰全球亿万人口的粮食问题,赢得世界人民的尊重。所以,无限的热爱,执着地追求,能创造人生的辉煌。
(示例二)文本中讲到本特利为了研究雪花而付出生命的代价,可见科学研究需要付出不同寻常的艰辛努力。我认为,我们要超越有限而平庸的生命,也必须付出,没有人能随随便便获得成功。时下,娱乐圈的很多年轻人吃不得苦,受不得累,总想着靠一些“作秀”的手段去获取名利,这样得来的名利怎么会长久呢?唯有付出努力,付出艰辛,修炼自身的基本功,涵养自己的身心,人生才会真正的发光发亮。(结合文本解说,2分。感悟,2分。联系现实生活举例分析,2分。)(谈“感悟”的观点最好在段首,必须有明确的表述;举例须恰当,即所举事例需围绕自己的感悟、观点来展开,所举事例应扣住现实生活,包括个人经历、社会现象、真实事件等。言之有理即可。)
五、(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从下列三题中任选两题完成对联。(6分)
(1)上联:左邻右邻左右邻,邻邻和气;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1)你家我家你我家,家家安康
(2)上联:七尺小屋,承载父母殷切希望;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万顷大海,奔腾儿女锦绣前程
(3)上联:杂志报纸,文理能通天地外;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3)经典史籍,岁月堪载古今中
(任选两题作答,每点3分。)
23.有调查研究机构开展了美、韩、中三国“高中生生活意识比较”课题研究。调查结果表明,三国高中生学习意识、生活意识各不相同。根据表格,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学习意识
认为学习最重要 关心学习成绩
生活意识
有金钱和打工意识 满足过普通生活 幸福指数
美国 50.5% 87.8% 63.3% 63.3% 83.8%
韩国 50.9% 88.2% 70.7% 52.2% 73.3%
中国 70.6% 93.4% 41.8% 43.8% 80.7%
(1)哪国学生的幸福指数比较高,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1)美国高中生的幸福指数比较高,这与他们满足过普通生活有关。(2分)
(2)请简要介绍中国高中生的情况。(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中国高中生过于注重学习,生活意识比较弱,可以把打工作为锻炼社会能力的方式,同时也应该注意培养生活能力。(4分,结合图表信息,言之有理即可)
六、(本大题共1小题,共 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年轻人在海边徘徊,闷闷不乐。“什么事想不开?”一位老者问。年轻人说,他做人做事尽心尽力,但得不到承认与尊重。
“看好了,”老者拈起一粒沙子,随手一丢,“能找到它吗?”年轻人苦笑,摇摇头。“我有颗珠子,”老者掏出一颗珍珠,掂量一下,轻掷在沙滩上, “不难找到吧?变成了珍珠,就没人忽视你了。”有道理啊!年轻人点头深思。
“不过,沙子一定得变成珍珠,才能被人承认与尊重吗?”年轻人还是有点疑问。
请根据上述材料的寓意范围,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不得抄袭,不要套作。
写作提示:
写出好作文的前提是选准角度。这篇作文从珍珠或从沙子的角度立意均可。
①从珍珠的角度立意。材料中的“变成了珍珠,就没人忽视你了”一句话是关键,说明人只有出类拔萃、超越常人才能得到别人的重视,体现自身的价值。同时,要实现“出类拔萃”“超越常人”的目的,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具有坚韧不拔的毅力。据此,提炼出“出类拔萃,努力使自己出众”“超越常人,凸显自己的价值”等观点。
②从沙子的角度立意。“沙子一定得变成珍珠,才能被人承认与尊重吗?”这个强有力的反问句提供了非常好的立意角度:一粒沙子,即使成不了珍珠,也自有其不可抹杀的价值。沙子如此,人亦然。无论做什么,人人都是平等的,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据此,可提炼出“平凡如沙,亦能伟大”“平常心态,安做平凡人,平凡也精彩”等观点。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模块综合测试卷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