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二学习方法>高二语文>

高二语文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2)

文娟分享

  五、(22分)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5-18题。

  马 殇

  余显斌

  ①这是一匹野马,当地牧民说。

  ②当时,它在原野上,如一支白羽箭,一闪而来。然后,倏然凝成一点,立在那儿,扬鬃长嘶,声音洪亮如铜,远远传开,在天地间嘹亮着。

  ③就在这时,一个人影一闪,上了马背。这人,是庄飞,将军的贴身侍卫。人们都睁大了眼。

  ④白马发觉有人跳上背,骤然野性勃发,一尥蹄子,飞奔起来。飞越高坎,冲下陡坡,跃过沟壑,开始如一颗白色弹丸跳跃,既而飞成一道白线。庄飞任白马如何发狂,跳跃,始终紧紧伏身马背,双腿夹着马腹,如焊在上面一般。

  ⑤当白马又一次从天际跑回来,出现在人们面前时,浑身汗水淋漓,已服服帖帖地站在那儿。庄飞下了马,笑哈哈地拍拍马头,一脸阳光。马儿呢,把头挨着庄飞,很是亲昵。

  ⑥当地牧民说,这匹野马被驯服了,一旦谁驯服了它,它会始终如一地忠诚于他。

  ⑦将军见这马一身雪白,十分雄骏,很是羡慕。走过去,也一跃上了马背,谁知,白马此刻一点也不驯服,猛然一声嘶叫,人立起来。将军没防备,从马背上摔了下来,落在地上,灰头土脸。

  ⑧将军脸红了,喝令卫士,拉了这马,砍了。庄飞一听,“嗵”的一声跪在将军面前,叩头出血,力求将军赦免白马,自己当以身相报。将军白了脸,瞪着他。不过,过了一会儿便哈哈大笑道:“我只是一句戏言,你怎么还当真了呢?”

  ⑨庄飞激动得热泪盈眶。从此,这匹白马就随了庄飞。庄飞给它取了个很猛的名字:白电。意谓此马快如闪电。庄飞骑着白电,跟着将军东征西讨,屡立战功。

  ⑩一次,将军带兵作战,冲入敌人伏击圈。一时,敌军伏兵齐出,围住将军。将军虽奋勇拼杀,无奈身边战士越来越少,战马也被射死。眼看就要全军覆没。

  ⑾就在这时,只听一声马嘶,一匹白马,驮着一位白盔白甲的将军,横枪跃马,直飞而来,冲入敌阵,瞬间来到浑身浴血的将军马前。来人,正是庄飞。

  ⑿庄飞跳下马,把将军扶上马背道:“将军,快随末将突围。”说完,一拍白电,让它驮着将军,当头飞奔,自己提枪步行断后。

  ⒀敌军不退,紧紧逼来,庄飞边战边走,突然一声大叫,一支箭射穿手臂,庄飞咬着牙,抓住箭杆,一声吼,拨出箭,回手一甩,羽箭带着风声,射倒敌军跑在最前面的一名旗手。一时,敌军退缩,将军终于脱险。这次大战,庄飞受伤了,白电也受伤了,臀部插了三箭。

  ⒁庄飞对自己的伤倒没感到如何,却抚摸着白电,心疼得直落泪。由于勇敢,胯下白电掌中银枪的庄飞地位一日日上升,当将军再一次陷入重围时,庄飞,已经成了和他平起平坐、共掌兵权的将领了。

  ⒂又一次,将军陷入重围,庄飞一匹马一杆枪冲入敌阵。慑于庄飞的威名,敌人一见白马银枪,纷纷逃散。将军又一次得救了,庄飞却战死沙场。一支箭,穿透了他的胸膛。

  ⒃将军热泪直涌,为庄飞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全军将士为庄飞戴孝,将军也不例外。

  ⒄白电默默的,不再长嘶,而是卧在庄飞坟前,亮亮的眼睛里,滚出大滴大滴的眼泪。将军走过来,抚摸着白电的鬃毛,也红了眼眶,大滴的眼泪落下。白电此时很温驯,一动不动。

  ⒅将军带着部队离开这儿,他骑上白电,回过头,向庄飞的坟墓庄重挥别,显得潇洒而勇健。在夕阳下,白电突然昂头长嘶,声音悲凉而忧伤。

  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将军长吟,声音苍凉而悲哀,脸上露出无限痛惜的神情。大家知道,将军仍沉浸在失去朋友的痛苦中。大家都感动地流下了热泪。突然,白电一声长啸,飞鬃扬蹄,出其不意地向前面飞奔而去。前面,山如斧截,壁立千仞。在全军将士大声惊呼中,白电带着还没醒悟过来的将军,—飞身,冲下了万丈深渊。临死前的一刹那,将军知道,白电也通人性。

  ⒇这次中伏,是将军的计谋,故意引庄飞入围,然后,将军在暗处射出了一支等待已久的箭。当时,混乱中,没人看见,惟独一双眼睛注视着他,亮汪汪的。那双眼睛,是白电的。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3年第2期)

  15.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小说中出现了两次“当地牧民说”的话,第一次点明白电的“野”性特质,第二次点明白电的“忠诚”品质。

  B.将军被白电摔落在地上,红着脸喝令卫士砍杀白电,其实,这是将军说的假话,将军自己也说“我只是一句戏言”。

  C.文章不止一次地把人物放在“突围”的场景中来描写,有虚构的成分,但主要是为了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主题。

  D.将军设计杀害庄飞,主要是因为白电将他甩下马背。他被摔在地上,灰头土脸,尴尬万分,始终怀恨在心。

  E.庄飞死后,大家都沉浸在悲痛之中,突然,白电载着将军奔向悬崖,情节突传,虽觉突兀,却又在情理之中。

  16.请就①~⑧自然段中使用的对比手法作简要分析。(6分)

  17.简要概括庄飞这个人物形象,并结合文章简要分析。(6分)

  18.有人说小说第⒇段是多余的,你的看法如何?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6分)

  六.片段作文(15分)

  一位哲人说:“一个人赚得了整个世界,却丧失了自我,又有何益?”由此看来,真正的救世主便是那个拥有坚定精神核心的自我,拥有这个精神的坐标轴,守住自我,我们就不会随波逐流。

  另一位哲人说:“生命如一泓清水,需要流动。”他告诉我们,打开心灵的堤坝,融入江海,改变自我,这样的生命才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大千世界中,我们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自我呢?请结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写一个论述片段。

  要求:①观点鲜明。②有理有据。③有一定的文采。④不少于300字。

  参考答案:

  1.C.(A。zuǒ;B.zài;D.wèng)

  2.C(A。聒噪;B。百尺竿头;D。一炷香;)

  3.A(A。请君入瓮:比喻拿某人整治别人的法子来整治他自己;也借指设计好圈套引人上当。B。看风使舵:比喻态度、做法等跟着情势转变方向(含贬义),语境无转变方向之意。C。“进而”改为“从而”。“进而”表递进关系,“从而”: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相当于“因此就”。 D,曼延:连续不断;蔓延:像蔓草一样向周围扩展。应改用“蔓延”。)

  4.D(A。“受到了观众的好评如潮”句式杂糅;应为“受到观众的好评”;或是“观众好评如潮”;B。“一时间”前残缺主语,增加“此举”;C。有歧义,是“近200个字”最易读错,还是“近200个中国人”最易读错,不明确。)

  5.D(A.说法绝对,“不应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错,原文是“不仅仅是减少排放或简单地掩埋它”;B.缩小范围,“工业生产中产生的二氧化碳”错,原文是“人类活动特别是工业生产中产生的二氧化碳”;C.以偏概全,应是“以粮食或其他干物质的形式储存在地球表面”。)

  6.C(A。“解决能源危机”应为“缓解能源危机”;B。以偏概全。“各种地质条件“有错。D。“广泛应用”错;原文是“达到初步可行的程度”。)

  7.D(“只要使用阳光下的土地”有错。原文是“富碳农业打破了传统农业生产需要使用阳光下的土地的限制”。)

  8.C。(疾,带病。)

  9.C。(A.对于/比;B.顺承/并列;C.连词,来;D.代词,他的/代词,那里的。)

  10.(1)米价很贵,像这一点钱,你怎能养活自己? 就增加了船钱。

  (“是”、“安”、“值”,倒装句式,各1分;)

  (2)瓶庵的妹妹去世后,留下了子女,(瓶庵)为他们操办了婚嫁之事,就像对待亲生子女一样。他就是这样孝敬长辈、友爱同辈的。

  (“婚嫁”、“己出”、“孝友”,省略句,各1分;)

  11. 济贫扶弱;尊奉先人;公平正直;明孝悌之义。(1点1分,答对4点给5分)

  12.故 观 于 海 者 难 为水 ∕ 游 于 圣 人 之 门 者难 为 言 ∕ 观 水 有 术 ∕ 必 观 其 澜 ∕ 日 月 有明 ∕ 容 光 必 照 焉 ∕ 流 水 之 为 物 也 ∕ 不 盈 科 不 行 ∕ 君 子 之 志 于 道 也 ∕ 不 成 章 不达 (《孟子•尽心章句上》)

  译文:因此,看过大海的人对于(小)水不易产生兴趣,在圣人门下学习过的人也很难对(其它)学说感兴趣。观赏水有讲究,必须观赏那滚滚波涛,太阳和月亮有耀眼的光辉,对小小缝隙必能照射。流水在地面上流,不注满低洼之处就不往前流,君子立志行道,不到一定的程度就不能通达。

  13.(1)“嫌”,嫌弃,作者衷心感谢这盏残灯不嫌弃自己,描写了客中、长夜、孤舟中只有残灯相伴的情景。(1分)“嫌”字把残灯拟人化(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孤灯”不嫌弃诗人的情态(1分),表达了诗人在残灯陪伴下感受到的宽慰与温暖、无奈与自嘲。(1分)

  (2)病中的感伤;客居的孤寂;思归的痛苦;老之将至的无奈。(如答“同情与忧虑百姓疾苦”,也算1分)(1点1分.)

  14.略。

  15.B、D(B项,根据后文内容可知,将军已嫉恨庄飞,将军的话并非戏言。D项,从(14)段可见,主要原因是“庄飞”地位上升,将军嫉贤妒能。)

  16.①白马被驯服前后的表现的对比。白马开初桀傲不驯,发现有人跳上背,骤然野性勃发;被驯服后,把头挨着庄飞,很是亲昵。②白马对庄飞与将军的不同态度的对比。白马对庄飞亲昵忠诚,感情深厚,而对将军却一点也不顺从,把将军摔得灰头土脸。③庄飞和将军对待白马的不同态度的对比。庄飞对白马感情深厚,将军对白马心狠手辣,喝令卫士要砍杀白马。④庄飞与将军的骑技对比。庄飞的骑技高,驯服了白马;将军的骑技不如庄飞,被摔下了马。⑤庄飞与将军的处世态度的对比。庄飞忠诚耿直,率真,将军心狠手辣,虚伪。(答对任意3点,即给6分。)

  17.庄飞是一个勇猛冒险、骑技高超、忠诚耿直、重感情、战功显赫、威名远扬的人。①勇猛冒险、骑技高超:面对烈性野马,他跳上马背驯服了野马。在一次伏击战斗中,庄飞横枪跃马救出将军;箭穿手臂,庄飞拨出箭,回手一甩,射倒敌军一名旗手。②忠诚耿直:庄飞为了救将军,让白马驮着将军飞奔,自己提枪步行断后。③重感情(爱马惜马):将军红着脸要杀白马,庄飞跪在将军面前求情;庄飞自己受了伤,却抚摸着受伤的白电,心疼得直落泪。④战功显赫、威名远扬:庄飞骑着白电,跟着将军东征西讨,屡立战功;庄飞地位日日上升,达到了和将军平起平坐、共掌兵权的将领地步;战斗中,敌人慑于庄飞的威名,一见白马银枪,纷纷逃散。(答到一个点给2分,四个点答到3个点就给满分。每个点都要有形象特征概括和解说。)

  18.观点一:不多余。①它是第十九自然段“白电带着还没醒悟过来的将军,—飞身,冲下了万丈深渊”原因的说明。(2分)②它既是对标题“马殇”的诠释,有点题的作用,还与标题相呼应。(2分)③它突出了白电“野”和“忠”的特质。(2分)

  观点二:是多余的。①若删除此段,会给读者留下思考的余地(白电为何要带着还没醒悟过来的将军冲下万丈深渊),给文章增添神奇的效果。(2分)②文贵在曲,最后一段将文章变得直白,达不到曲径通幽(含蓄)的效果。(2分)③其实,有关将军的阴谋用心在第八段和第十四段中就有所交待,在这里再次点明,有重复之嫌。(2分)(如答案不在以上角度内,但言之成理亦可。)

  参考译文:

  苏州枫江市集中,住着一位有道德的人,人们都称呼他“瓶庵”。有人说,这称呼是指守口如瓶,取说话谨慎的意义。有人说,瓶子口窄而腹大,很能装东西(比喻做人有度量)。

  瓶庵小时候父亲去世,失了学,长大后靠自己奋力学习。他喜欢读书写文章的人,对有道德的人、隐士特别尊敬。对朋友中贫穷年老没有生活依靠的人,他就说:“到我这里来养老送终吧。”所以,讲德行的读书人都称赞瓶庵。别人遇到急迫患难的事,他总是喜欢帮助人家。瓶庵曾经雇下一只小船,他问船夫:“船钱多少?”对方回答说多少多少钱。瓶庵听了说:“米价很贵,像这一点钱,你怎能养活自家?”就增加了船钱。所以,肩挑做买卖的小贩也说瓶庵是道德高尚的长者。苏州亮节高风之士徐枋,生活困难。瓶庵曾赠送周济他,徐枋也不拒绝。

  瓶庵六十岁那年,家里人要请客摆酒为他作寿。瓶庵说:“我将回故乡去,拿这笔钱做修整祖宗祠堂坟墓的费用吧。我六十岁了,常患病,不趁这个机会去拜一拜先人的墓田,更待何时呢?”于是离开苏州,回乡倡议修建了始祖的祠堂,修整了五世以上先辈的坟墓,拜望了已故亲友的墓田并洒酒祭奠,但不让自己的子孙们知道。办完事,他带病勉力游览了黄山,然后返回家中。邻居间发生了纠纷,常到瓶庵那里请他评判事非,连服役的百姓、不讲道理的士兵都听他的话。有人说:“瓶庵的父亲到扬州寄居时,正赶上反逆的阉党头子魏忠贤把持朝政,有人借他的权势威逼欺压别人。先生以平民身份给朝廷直言上书,一度处境很危险,后来总算平安无事。”瓶庵很有父亲的风格。他的父亲曾割下大腿肉为父治病。瓶庵父亲生病时,瓶庵也割下大腿肉(为父亲治病),瓶庵的妹妹去世后,留下了子女,瓶庵为他们操办了婚嫁之事,就像对待亲生子女一样。他孝敬长辈、友爱同辈,就是这样,所以无论远近的人士来到苏州,都争先恐后地结识瓶庵。

  认识瓶庵的人说,瓶庵姓吴,名传鼎,禹存是他的表字,也有人说他的表字是雨岑。他大概是安徽休宁县人。瓶庵的父亲,表字绍素。
看过"高二语文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的还看了:

1.高二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试卷

2.2015-2016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题

3.高二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训试题(答案)

1288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