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二学习方法>高二生物>

2016-2017高二生物期中考试试卷答案

凤婷分享

  期中考试对高二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作用显而易见,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16-2017高二生物期中考试试卷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注释)

  1、如图表示人体某组织的结构,数字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

  B.②中含激素、血红蛋白、乳酸、CO2等物质

  C.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先进入③,再进入④

  D.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②→③→④

  2、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激素都是促进植物生长发育的有机物

  B.细胞分裂素的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可以不同

  C.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对不同器官的影响可能不同

  D.赤霉素和生长素都具有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

  3、用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作物的除草剂,其原理与下列叙述相似的一项是()

  A.用生长素培育无子番茄

  B.修剪制造植物盆景

  C.除去种子后的子房停止发育

  D.雪松保持塔形

  4、在人和动物体内有特殊腺体和细胞分泌的物质,能起到化学信号的作用。请根据图分析(图中A代表下丘脑神经细胞,B代表垂体细胞,D代表血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分泌的物质作用于B,进而提高机体耗氧率和兴奋性,则A分泌的物质名称是促甲状腺激素

  B.若A分泌的物质进入血液后,最终调节C细胞对水的重吸收,则A分泌的物质名称是抗利尿激素

  C.E作用于B,对应的E细胞末端处发生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D.如果A突触小体释放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只可导致突触后膜神经元产生兴奋

  5、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下丘脑与呼吸、体温恒定、水盐平衡等的调节控制有关

  B.淋巴细胞主要存在于血浆、淋巴中

  C.血浆中抗利尿激素水平随内环境渗透压升高而升高

  D.突触间隙的液体中也含有少量蛋白质

  6、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在( )

  A.大脑两半球 B.大脑皮层 C.小脑 D.中枢神经系统

  7、高处坠落造成人高位截瘫(颈椎损害),以下四种表现不符合实际的是( )

  A.大小便失禁 B.触觉完全丧失

  C.躯干冷温觉丧失 D.躯干痛觉丧失

  8、注射肉毒杆菌除皱是由加拿大皮肤科医师发明的目前最常用的新型除皱技术之一。肉毒杆菌毒素是从肉毒杆菌提取的毒蛋白,是自然界已知的最强的神经毒素。它能阻遏乙酰胆碱释放,麻痹肌肉从而达到除皱效果。这种毒素可以影响兴奋传递中的结构是( )

  A.突触前膜 B.突触间隙 C.突触后膜 D.受体

  9、下图①~⑤依次表示蛙坐骨神经受到刺激后的电位变化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①表示甲乙两个电极处的膜外电位的大小与极性不同

  B.图②表示甲电极处的膜处于去极化过程,乙电极处的膜处于极化状态

  C.图④表示甲电极处的膜处于复极化过程,乙电极处的膜处于反极化状态

  D.图⑤表示甲乙两个电极处的膜均处于极化状态

  10、现象Ⅰ:有人的手指不小心碰到一火而将手缩回;现象Ⅱ:有人伸手拿别人

  的东西被口头拒绝而将手缩回。上述两个现象比较见下表,正确的是(  )

  选项 比较项目 现象Ⅰ 现象Ⅱ

  A 反射弧的完整性 不完整 完整

  B 是否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可以不要 一定需要

  C 参与反射的神经元数量 多 少

  D 缩手相关肌细胞数量 多 少

  11、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12、据下列人体神经元细胞模式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④中的物质释放到⑤的方式是外排

  B.若刺激A点,图中电流计B将偏转2次

  C.若刺激A点,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向两侧传导

  D.神经元之间是以电信号进行传导的

  13、下列各项中与植物激素调节功能相符的一项是( )

  A.培育无子蕃茄过程中,生长素的作用改变了细胞染色体数目

  B.乙烯广泛存在于植物多种组织中,其作用主要是促进果实发育

  C.植物组织培养形成根、芽时,受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影响

  D.赤霉素引起植株增高,其原因主要是促进了细胞的分裂

  14、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植物生长素非常有研究兴趣,设计了图1、图2所示的实验:探究单侧光使胚芽尖端的生长素转移了还是将生长素分解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1可知单侧光将生长素分解,从而引起胚芽鞘弯曲

  B.若图2中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

  C.若图2中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

  D.从图1、图2中分析:胚芽尖端对胚芽鞘弯曲起关键作用

  15、将玉米种子在黑暗条件下萌发,切除长势相同的多个玉米胚芽鞘的顶端,然后在其左侧分别放置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保持在黑暗中12 h,胚芽鞘向右弯曲,弯曲角度与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关系如下图所示。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作用效应一定不同

  B.实验结果说明了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C.实验在黑暗条件下进行是为了排除光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D.上述实验说明了种子萌发受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共同作用

  16、关于人类代谢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一切营养物质都要经过消化,才能被吸收 ②营养物质必须经过内环境,才能被身体各细胞获得 ③蛋白质不能都由糖和脂肪转换而来 ④营养物质都直接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 ⑤细胞内合成代谢永远大于分解代谢 ⑥代谢终产物只有经过排尿排出

  A.①②⑥ B.②③ C.③④ D.④⑤⑥

  17、下图为某种营养物质在血液中含量的变化曲线,对该图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此营养物质是葡萄糖,因为其在血液中的质量分数为0.8~1.2 g?L-1

  B.AB段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消化吸收

  C.由于血糖被用于氧化分解等途径而使BC段显著下降

  D.CD段逐渐上升并趋于稳定是由于肝糖原和肌糖原的不断分解,并把产生的葡萄糖释放进入血液

  18、正常情况下,人的血糖含量维持在90 mg/dL左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运动初期,血糖浓度下降,是由于血糖进入细胞,通过呼吸产生乳酸、ATP造成的

  B.在1.8~4.5 min内,血糖浓度上升,这种变化满足了运动时机体对能量的需求

  C.在4.5~5 min内,引起血糖变化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协同作用的结果

  D.9 min后血糖逐渐恢复到运动前水平,这是体液调节的结果

  评卷人 得分

  二、非选择题(必修)(注释)

  19、如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水是内环境的主要成分之一。在正常生理条件下,机体对水的摄入量和排出量基本上是平衡的,其中水的摄入需求主要由    控制,水的排出主要取决于血浆中    激素的浓度。

  (2)由上图分析可知,A是       ,其参与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

  (3)若①表示免疫分子,则①包括        、        等。

  (4)寒冷时,控制骨骼肌不由自主战栗的神经中枢位于   ,与此同时机体的    和肾上腺素含量上升,以加快全身细胞的物质氧化来增加产热。

  20、雾霾天气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空气中的病原体、过敏原和有毒颗粒物可以使人患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空气中的流感病毒进入人体后,引发的特异性免疫是 ____ 。通过接种流感疫苗可以预防流感,接种疫苗的作用是 。

  (2)空气中某些过敏原接触有过敏体质的人体后,在过敏原的刺激下,由 细胞分泌的抗体可吸附在呼吸道黏膜上,当相同过敏原再次接触机体时,就会发生呼吸道过敏反应。

  (3)空气中的有毒颗粒物也易使人患呼吸道疾病,患者症状常表现为咳嗽、发热症状。当患者体温高于正常体温时,下丘脑感受到变化,通过 发送信息,导致汗腺分泌 ,毛细血管 ,肌肉和肝脏等产热减少,使体温下降。此时血浆的 会升高,患者应及时补充水分。

  (4)治理雾霾需要采用多种措施综合实施,如减少工业污染排放、露天工地的粉尘覆盖、降低骑车尾气排放,以及 。

  21、帕金森氏症的主要症状表现为运动时不自主地震颤,患者十分痛苦。瑞典科学家卡尔松的研究表明,神经末梢中的“多巴胺”缺乏是帕金森氏症的病因,并找到了“多巴”作为缓解该病的有效药物,卡尔松因此获得2000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现在已知“多巴”可以在人体内转化成“多巴胺”;而一种名为“利血平”的药物可耗竭神经末梢中的多巴胺。为了验证“多巴胺缺乏是引起运动震颤的原因”,请你依据所给的材料和用品来分析实验原理、完成实验设计的方法步骤,并预测实验结果。

  (1)主要实验材料和用品:健康小鼠、生理盐水、用生理盐水配制的一定浓度的利血平溶液、用生理盐水配制的一定浓度的多巴溶液等。

  (2)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步骤:

  ①分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现预期结果后,继续实验:

  ④A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果:

  A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组: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下图甲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 ,乙图是甲图中 (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 。

  (2)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 。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 。

  (3)已知A释放的某种物质可使B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物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物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

  (4)细胞合成的递质,经过 加工,形成突触小泡,释放到突触间隙,被突触后膜上相应的“受体”识别,引起反应。可见“受体”的化学本质是 ,这种细胞膜外结构称为 。

  (5)假设a是一块肌肉,现切断c处。分别用足够强的电流刺激e、b两处,则发生的情况是:刺激e处,肌肉 ;刺激b处,肌肉 。

  23、图一A、B、C为三个神经元。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请在横线上填文字,括号内填编号):

  (1)A、B、C细胞间信息的传递方向为(______→ ______→ ______)。其中可构成神经中枢的细胞是    。

  (2)刺激部位④,该部位的膜外电位变化情况是        ,可测得同样电位变化情况的部位是_________。

  (3)图二是图一中的结构______。G位点的兴奋由_______引起,F位点的兴奋由        引起。

  (4)假如图二中的D来自相邻的细胞,E来自大脑皮层。当刺激①时,导致⑦产生反应,则D释放的物质对F具有_______作用。但如果大脑皮层发生的指令是对这个刺激不作出反应,则E释放的物质对F具有________作用,导致⑦不产生相应反应,这说明低级神经中枢接受高级神经中枢的控制。

  24、科研表明,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细胞的伸长,但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就会促进细胞中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的增高,反过来又抑制了生长素对细胞伸长的促进作用。现利用黄花豌豆幼苗切段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验证乙烯对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的抑制作用。

  (1)甲、乙、丙、丁、戊五位同学分别提出如下设计方案,最合理的是

  甲:用一系列不同浓度的乙烯处理实验材料。

  乙:用最适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及某一浓度的乙烯处理实验材料。

  丙:用最适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及一系列不同浓度的乙烯处理实验材料。

  丁:用任意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及某一浓度的乙烯处理实验材料。

  戊:用任意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及一系列不同浓度的乙烯处理实验材料。

  (2)请根据你选择的最佳方案,完成具体的实验。

  Ⅰ.实验器材:黄花豌豆幼苗若干、剪刀、刻度尺、培养皿、烧杯、5种一定浓度梯度的生长素溶液(其中含最适浓度,但未标注)、

  、清水、滤纸等。

  Ⅱ.实验思路:

  ①取生长状况相同的豌豆幼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取标号为A、B、C、D、E的五只培养皿,分别加入相同的培养液和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将五组豌豆茎切段分组放入培养皿内,置于相同条件下培养;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再取生长状况相同的豌豆幼苗,从豌豆幼苗的同一部位切取等长的茎段若干段,平均分成五组;

  ⑤取标号为a、b、c、d、e五只培养皿,分别加入 _________________,将豌豆茎切段分组放入培养 ___________ 皿内,将各组装置分别置于

  ___ ___环境中,并在与步骤②相同的条件下培养;

  ⑥3天后,测量茎切段长度,计算每组茎切段长度的平均值。

  Ⅲ.实验结果:请将预期结果在下列坐标系中绘制曲线。

  25、请回答下列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问题。

  (1)如图为某科研小组探究饮水量对人体尿量生成速率的影响,获取相关数据后所描绘的曲线。据曲线分析:某健康成年人一次性口服1 L清水后1 h内尿量显著增加,这是由于________降低,对相关感受器刺激减弱,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变化,请根据图中所给的相关信息,在图中画出抗利尿激素相对量随时间(0.5~3.5 h之间)变化趋势的曲线。

  (2)产生抗利尿激素的部位是________,抗利尿激素作用于________,促进其对水分的重吸收。

  (3)在尿排出过程中存在神经调节。当尿量增加时,刺激位于膀胱的感受器,产生兴奋传到位于________的排尿低级中枢,最终到达效应器,形成排尿反射,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健康成年人的排尿反射还受大脑皮层控制,这说明人体的神经调节系统具有分级调节的特点。

  26、如图表示人体接种牛痘疫苗后,体内免疫细胞的反应过程。据图回答:([ ]内填图中标号)

  (1)牛痘疫苗相当于图中的[ ] 。

  (2)图中标号[②]表示 ,图示细胞的免疫反应称为 免疫。

  (3)图中标号[⑤]所示物质的化学本质是 。

  (4)当相同抗原再次侵入体内时,图中[ ] 细胞将发挥作用,其特点是

  。

  27、图1为某一反射弧结构示意图,图2 为图1中D结构的放大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图1可以看出伸肌可以作为反射弧的 结构。

  (2)图2中N的名称 ,XYZ合称为 。

  (3)某种毒素可以使肌肉不能收缩,但不知该毒素的具体作用部位,如果想探究该毒素的作用部位是B、D、E的哪一个(假设该毒素只能使上述的一个部位中毒失效),某科研小组设计了以下探究实验,请完善下列探究内容。

  实验原理:(略)

  实验材料:电刺激仪一台,电流表,用毒素制剂处理后的图1结构一个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实验操作 观察部位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分别用电刺激Ⅰ与Ⅱ 与的电位变化,

  的收缩情况 ① 则证明毒素的作用部分是B

  分别用电刺激Ⅰ与E[ ② 则证明毒素的作用部分是D

  分别用电刺激Ⅰ与E ③ 则证明毒素的作用部分是E

点击下一页分享更多2016-2017高二生物期中考试试卷答案

2683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