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二学习方法>高二历史>

延边二中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和答案(2)

夏萍分享

  高二历史期末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个2分,共50分)

  1.西周社会的运转,所依靠的是两项权力原则:刑和礼。礼的应用范围只限于贵族,刑的应用范围是普通百姓。针对这种现象,春秋战国时期,有学者认为社会没有阶层高下之分,在法律和君主面前人人地位都一样。该学者所属的学派是(  )

  A.法家        B.墨家

  C.儒家    D.道家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战国百家思想。从材料中“社会没有阶层高下之分,在法律和统治者面前人人地位都一样”可以看出题中材料体现了“法治”的观点,这符合法家的思想主张,故答案选A项。

  2.(2015·南充)中庸作为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是儒家学说和中华文化的核心。北宋理学家程伊川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据此可知,“中庸”的含义是(  )

  A.坚守正道 B.不偏不倚

  C.以和为贵 D.偏听偏信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说明儒家强调的中庸,应指正道和天理,故A项正确;不偏不倚是中庸的表象,不能体现其实质,故B项错误;以和为贵是中庸的实现手段,故C项错误;偏听偏信不符合中庸要求,故D项错误。

  3.(2015·深圳)古代有位思想家提出“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说与世人浑不信,却从身外觅神仙。”这位思想家是(  )

  A.老子 B.李贽

  C.朱熹 D.王阳明

  【答案】 D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信息准确解读。根据材料可知,修行的根本不在身外而是自身。这是王阳明心学的观点。

  4.(2015·襄阳)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怀种族之奇耻,究兴亡之要因,于是排斥夷狄,批评专制。”上述观点表明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

  A.认识到改朝换代的必要性B.从明亡中反省君主专制

  C.主张民主反对君主专制D.反对排斥夷狄的落后思想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获取和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据“究兴亡之要因,于是……批评专制”这一信息分析可知B项符合题意,其他各项与材料不符。

  5.(2015·南充)宋代路振的《九国志》记载,唐哀帝时(十世纪),郑王番率军攻打豫章(今江西南昌),“发机飞火”,烧毁该城的龙沙门。这可以说明(  )

  A.唐代战争时使用突火枪B.唐末军事上已使用火药

  C.火药促进了地理大发现D.唐代火药已经传入欧洲

  【答案】 B

  【解析】 宋代才出现突火枪,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唐末已经出现“发机飞火”,反映了唐末军事上已使用火药,故B项正确;材料与地理大发现和欧洲无关,故C、D两项错误。

  6.(2015·山东省实验中学)有学者认为:宋代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庶民成为推动城市大众文化的主流,出现一种新型文化——“庶民文化”。下列不属于“庶民文化”范畴的是(  )

  A.风俗画 B. 心学

  C.宋词 D.明清小说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心学的理论性、思辨性较强,属于士大夫哲学,故不属于“庶民文化”。

  7.(2015·襄阳)宋代山水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宋代作家蔡绦在《西清诗话》中指出:“丹青,吟咏妙处相资”。他们这种观念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

  A.中国传统历来一直认为诗与画为姊妹艺术

  B.诗与画都是中国独特的民族文化

  C.诗与画都重在表现画家或作家的自我体验

  D.中国诗与画都具有极强的写意功能

  【答案】 D

  【解析】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体现了诗画同源的特点,即注重联想、想象,非常感性,具有极强的写意性,故D项符合题意。A项的“一直”太绝对,B、C两项与题意无关。

  8.(2015·江西红色六校联考)近代有学者说 ,“文人画不仅形于山水,无物不可寓文人之兴味也明矣”、“西洋画可谓形似极矣!而立体派之思想转变,亦足见形似之不足尽艺术之长”。该学者这一认识的主旨是(  )

  A.西方画作都以形似为重

  B.文人画和西洋画可以取长补短

  C.文人画有形似的不足

  D.文人画与立体派都重精神表达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书画的发展、近代西方绘画以及学生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特征的能力。材料中“文人画,寓文人之兴味也”说明作者认为文人画注重情感的表达,“西洋画,立体派之思想转变,亦足见形似之不足尽艺术之长”说明作者认为西洋画注重思想情感的表达,故本题选择D项。

  9.(2015·南昌三校联考)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他最可能选择的依据分别是(  )

  A.风俗画和文人画 B.话本和小说

  C.汉赋和唐诗 D.元曲和傩戏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的绘画。宋元以后,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文化的世俗化日趋明显,话本、宋词、风俗画、元曲、小说都是文化世俗化的体现,排除B、C两项;而高雅文化的代表是文人画,傩戏是中国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排除D项。

  10. (2014·唐山)书坊是古代出书卖书二合一的书店,诞生于唐末五代,北宋以后在大街小巷盛行。书坊书架上是市民“喜闻乐见”的实用医书、生活用书、世情小说、八卦小报、科考复习“指南”等,这表明(  )

  A.宋朝以后统治者对文化控制减弱

  B.商业活跃,市民阶层兴起

  C.封建文人有了自由挥洒之地

  D.封建统治者加强文化控制

  【答案】 B

  【解析】 唐末五代时期,随着商业活跃,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兴起,能够提供日常实用图书的书坊,受到市民的欢迎。宋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A、C两项不符合史实。宋朝重文轻武,D项与题意相反,故答案为B。

  11.(2015·山东省实验中学)15世纪,意大利的剧作家阿尔贝蒂说:“神也和人一样鄙视穷光蛋”,“不要藐视财富,而要防止贪婪。物质丰富之后,我们就会生活得愉快、自由”。此观点(  )

  A.反映了禁欲主义思想B.表明了反神学的态度

  C.蕴含了人文主义精神D.批评了拜金主义思想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希腊先哲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从材料“神也和人一样鄙视穷光蛋”可以看出神也具有和人一样的人格;从材料“不要藐视财富,而要防止贪婪。物质丰富之后,我们就会生活得愉快、自由”可以看出追求现实的幸福成为了重要的内容。这都体现了人文主义的内容。

  12.(2015·山东省实验中学)阿克顿《自由与权力》一书中说:“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改革强调的是宗教信仰中‘个体的自由’”。这里的“个体的自由”的本质涵义是(  )

  A.个人的自由原是天所赐予的B.个人可以自由选择宗教信仰

  C.好坏优劣取决于个人的尺度D.个人有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希腊先哲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A项内容不符合路德宗教改革的观点,它是近代新兴资产阶级在政治上要求的反映。B项内容对路德的宗教改革内容理解有误,路德宗教改革是否定教会的权力,个人灵魂得救的权力由教士手中转到教徒手中,D项正确。

  13.(2015·深圳)“要触犯当时的社会制度,就必须从制度上剥去那一层神圣外衣。”为此,西欧掀起了(  )

  A.文艺复兴运动 B.宗教改革运动

  C.启蒙运动 D.工人运动

  【答案】 C

  【解析】 材料信息“从制度上剥去那一层神圣外衣”强调要废除当时的社会制度,结合所学可知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虽然反封建,但不主张废除旧制度,而启蒙运动则主张推翻封建制度,工人运动在起初只是为了争取自身政治、经济权利。

  14.(2015·嘉兴)有思想家主张“人人放弃其自然法的执行权而把它交给公众,……这样,就授权社会,或者授权给社会的立法机关,根据社会公共福利的要求为他制订法律,而他本人对于这些法律的执行也有尽力协助的义务。”这一思想的核心主张是(  )

  A.君主立宪 B.天赋人权

  C.社会契约 D.三权分立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启蒙运动以及学生对材料有效信息的获取能力。材料信息“……交给……授权……社会公共福利要求……协助”表明其思想核心为社会契约。A、B、D三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故选C项。

  15.(2015·山东省实验中学)1859年以后,信仰再次产生严重的危机。宗教真理之金同那个盛装它的古老破旧的钱袋一起丢弃了,而且再也找不回来了。这主要是由于

  (  )

  A.马丁·路德提出信仰得救,与“上帝直接对话”

  B.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否定生物“神创说”

  C.牛顿创立经典力学理论,摆脱神学对科学的束缚

  D.瓦特发明蒸汽机,推动生产力发展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物理学的重大进展及生物学成就。根据材料1859年结合所学知识,可分析出题干所指的是达尔文的进化论使得信仰再次产生严重的危机。

  16.主张“用冷静的眼光来看他们的生活地位和他们的相互关系,并用对社会生活的真切描写 和深刻批判,来引起人们对现存的永世长存的怀疑和期望社会、人性的改良”。具有这一创作精神的是(  )

  A.雨果 B.贝克特

  C.雪莱 D.巴尔扎克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西方的文学。从材料“并用对社会生活的真切描写和深刻批判”可以看出这是现实主义的特点,其中A、C两项是浪漫主义作家;B项是现代主义的作家,巴尔扎克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故选D项。

  17.(2015·邯郸)《红与黑》中的男主人公于连一方面对自私伪善、金钱至上的人和社会深 恶痛绝,另一方面又经常受金钱、权力和荣誉的诱惑,不时地以伪善的手段对待伪善的环境。这种文学表达方式属于(  )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依据所学可知,《红与黑》是一部现实主义文学著作,故应选C项。

  18.(2015·南昌三校联考)19世纪中叶开始,许多作家“以研究者姿态出现,试图以科学家那种细致入微的观察、分析和推理的方法研究社会,解剖其中的奥秘。”这些作家的创作风格应属于(  )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西方的文学。从材料“细致入微的观察、分析和推理的方法研究社会”可以看出这是直接反映现实的情况,是现实主义写作的特点,故选C项。

  19.“总之(画家关注的)不是建筑物本身,而是光线所演绎出的悲喜剧”……“画出了生命在光线变幻的时时刻刻所呈现出的永恒美”。与上述评价最符合的绘画作品是(  )

  A.《自由引导人民》 B.《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C.《向日葵》 D.《坐在椅子上的女人》

  【答案】 C

  【解析】 由题干中“光线所演绎出的悲喜剧”“画出了生命在光线变幻的时时刻刻所呈现出的永恒美”等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种强调光与色的结合符合印象主义绘画的特点,A项是德拉克罗瓦最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之一;B项是列宾的现实主义作品;C项是凡高的印象主义作品;D项是毕加索立体主义绘画风格。

  20.(2015·温州八校联考) 傅斯年评价某时期的思想时说:“中国人的思想到了这时期,已经把‘孔子及真理’一条信条摇动了,已经临于绝境,必须有急转直下的趋向了。”“这时期”指(  )

  A.维新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材料信息“中国人的思想到了这时期,已经把‘孔子及真理’一条信条摇动了”表明此运动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指新文化运动。A、B、D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21.(2015·浙江重点中学协作体)王鸿生在《历史的瀑布与峡谷》中认为近代的某一思想是“以民道代天道”,是“有民无天”的新道统,是“翻天”,让民“顶天立地”。这一思想应是(  )

  A.变法维新 B.三民主义

  C.民主科学 D.社会主义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三民主义。所谓民道即指民主制度,天道即指君主专制。三民主义中的民权主义明确指出,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也明确指出,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故应选B。A项错误,变法维新主张保留清政府的统治;C项错误,倡导民主与科学思想的新文化运动并未进行政治革命;D项明显错误。

  22.(2015·四川)毛泽东曾著文指出:“革命当局对农民运动的各种错误处置,必须迅速变更。这样,才于革命前途有所补益。因为日前农民运动的兴起是一个极大的问题。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一切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史、土豪劣绅,都将被他们葬入坟墓。”该文章发表最早是在(  )

  A.五四运动期间 B.国民革命时期

  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答案】 B

  【解析】 毛泽东关于农民问题思想的提出最早是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到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党关于农民问题的思想是正确的,故选B项。解题时应重点理解“革命当局对农民运动的各种错误处置”、“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土豪劣绅都将被他们葬入坟墓”等信息。

  23.(2015·成都)“(它)是经典力学的第一部经典著作,也是人类掌握的第一个完整的科学的宇宙论和科学理论体系,其影响所及遍布经典自然科学的所有领域。”这里的“它”指的是(  )

  A.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B.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C.赫胥黎的《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D.爱因斯坦的《论动体的电动力学》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中“经典力学的第一部经典著作”可知,这是指牛顿的力学著作,四个选项中,A、C两项是进化论著作,D项是爱因斯坦的著作,只有B项符合题意。

  24.(2015·唐山)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强调坚持以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这一决定的核心主张是(  )

  A.科技是第一生产力B.加强教育,提升民族素质

  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D.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增强国力

  【答案】 C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效信息的准确解读。据“1995年”和“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等信息可确定C项正确。

  25.(2015·华中师大附中)20世纪50年代,中国“红专学校各处可见,有些地方提出每县出一个鲁迅,每县出一个郭沫若,有些省仅几个月就宣布基本扫除文盲”。这一现象反映了(  )

  A.“一五”计划重视工业化建设B.“双百”方针得到全面贯彻

  C.“大跃进”运动全面展开D.“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答案】 C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结合1958年中国社会发展状况,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思想文化是对政治、经济的反映这一基本理论的正确理解。依据材料“有些地方提出‘每县出一个鲁迅,每县出一个郭沫若’的指标”可知当时的教育严重脱离了实际,盲目求快、求多,应为“左”倾错误的影响所致。

  第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26题11分,27题13分,28题12分,29题14分,共计50分)

  26.(11分)中国整个封建社会都存在着与官学相对而言的私学,全部时间历时2000余年,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材料一 “稷”是齐国国都临淄城(今山东省淄博市)一处城门的名称。“稷下”即齐都临淄城的稷门附近,齐国君主在此设立学宫,因学宫地处稷门附近而得名为“稷下学宫”。稷下学宫在其兴盛时期,曾容纳了当时“诸子百家”中的几乎各个学派,……无论其学术派别、思想观点、政治倾向,都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学术见解,从而使稷下学宫成为当时各学派荟萃的中心。这些学者们互相争辩、诘难、吸收,成为真正体现战国“百家争鸣”的典型。……当时齐国统治者采取了十分优礼的态度,封了不少著名学者为“上大夫”,并“受上大夫之禄”,即拥有相应的爵位和俸养,允许他们“不治而议论”(《史记·田敬仲完列传》),“不任职而论国事”(《盐铁论·论儒》)。

  材料二 南宋时期书院的复兴,理学士大夫承担着“讲道”、“传道”的历史使命。这一时期书院的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南宋前期是理学书院的开创期,……这一时期书院规模较小,制度化的程度较低。南宋中期,是理学书院兴盛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理学书院声势浩大,与北宋对立,形成了南宋的四大书院……它们全是理学门人所建。南宋后期是书院发展的第三个时期。这一时期理学书院教育模式被官方所采纳,书院多被纳入官办地方教育组成部分,书院教师多由朝廷选派正式官员担任,且一般由官员全权管理,反映了政府对于教育及思想舆论的控制。书院如同官学,千院一面,主要以讲授科举时文为主。真正坚持讲学,追求学术研究的反而是那些士人创立的私立书院。

  (1)根据材料一,试分析“稷下学宫”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内容,试分析南宋书院教育发展的表现及影响。(7分)

  【答案】 (1)官办学校;学术氛围浓厚;提供政治咨询;学术环境自由。(4分)

  (2)表现:书院兴建的数量较多;书院的各种规章制度逐渐完善;书院的官学化,有一定的集权色彩。(3分)

  影响:促进理学传播与发展,并逐渐成为官方哲学;私立学院进一步推动学术研究。(4分,每点2分)

  27.(13分)(2015·大庆铁人中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下是战国时期的一些思想家的言论: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 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普通百姓) 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满足)。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孟子见梁惠王》

  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在物者莫明于珠玉,在人者莫明于礼义。故明不高,则光辉不赫;水火不积,则晖润(水火之光泽)不博;珠玉不睹乎外,则王公不以为宝;礼义不加于国家,则功名不白(显赫)。故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权谋倾覆幽险而尽亡矣!——《天论》引自《荀子》

  材料二 以下是启蒙运动时期的一些思想家的言论。

  孟德斯鸠:这个禁欲的职业(神职)摧残了许多人,即使瘟疫与最惨烈的战争也从不至于如此。

  伏尔泰:人类第一个国王乃是一名成功的士兵,国家的功臣无需有荣耀的祖先。

  卢梭: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处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康德:启蒙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

  请回答:

  (1)试分别概括提炼孟子和荀子的思想。(5分)

  (2)据材料二概括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4分)

  (3)分别概括中国古代、欧洲近代思想家产生的时代背景。(4分)

  【答案】 (1)孟子:先义后利,仁政治国;君主言利,会造成臣子百姓互相争利,最后国家不断削弱,直至君主灭亡。(2分)

  荀子:重利,更重义;人的命运由天命决定,国家前途由教化程度决定;王道霸道兼用;礼教法律并施;反对唯利是图,用权险恶。(3分)

  (2)内涵:独立思考,理性判断;反对封建专制、天主教会和贵族特权;提倡自由平等、天赋人权。(4分)

  (3)原因: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兼并战争不断;周天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封建小农经济的建立。(2分)

  欧洲近代:欧洲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自然科学不断进步。(2分)

  28.(12分)(2015·江山实验中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因为(14~15世纪兴起的)人文主义运动内在的推动力也就是对崭新的世界知识的迫切需求,此种需求最后在自然科学的建立和自然科学按原则而扩展的过程中获得了实现。但是,此事发生的方式和赖以完成的思想形式,在所有重要观点上,都表现出依赖于由于吸收了希腊哲学而产生的刺激因素。

  ——(德)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

  材料二 牛顿的物理学的分析方法现今开始不仅被应用于物质世界,而且被应用于思想和知识的整个领域及人类社会。正如伏尔泰所说的,“整个自然界所有的行星竟会服从永恒的法则,而有一种身高5英尺的小动物竟然不顾这些法则,完全按照自己的怪想随心所欲地行动,这是非常奇异的。”寻找决定人类事务的这些永恒法则,是法国革命之前的所谓启蒙运动的实质。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达尔文的进化论第一次对整个生物界的发生、发展,做出了唯物的、规律性的解释,推翻了神创论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在生物学中的统治地位,使生物学发生了一个革命性变革……它奠定了人类对生物进化认识的基础,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人们必然会更加深入地认识生物进化的规律,更有成效地改造自然。恩格斯认为它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生物进化论的“进化”过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人文主义运动”的内在推动力及其与近代自然科学的关系。(2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的物理学的分析方法”是什么?所谓“人类事务的永恒法则”有哪些?(2分)

  (3)材料三中“达尔文的进化论”主要包括哪些基本观点?它为什么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6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思想解放和科学发展关系的认识。(2分)

  【答案】 (1)内在推动力:对崭新的世界知识的迫切需求。关系: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自然科学的诞生。(2分)

  (2)方法:用数学方法和逻辑体系精确描述宇宙运行。(1分)法则:理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三权分立;人民主权;社会契约等)。(1分)

  (3)观点:动植物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生物进化以自然选择为基础;人类都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2分)原因:第一次对生物进化做出了解释;奠定了人类对生物进化认识的基础;彻底否定了长期流行的上帝造人说;有利于人类地认识和改造自然;逐渐被科学界所接受并且得到认可。(4分)

  (4)思想解放推动了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而自然科学的进步也进一步带动了人类思想的解放。(2分)

  29.(14分)(2015·福建四地六校联考)世界文明的发展是各种文明的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结果,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交流的过程中出现过“中学西传”为主到“西学东渐”为主再到如今东西文化双向交流频繁的演变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材料二 不同文明的相遇必然涉及到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理解。从15世纪的大航海时代到19世纪中叶的鸦片战争,中外文明的交往变化起伏,中国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也随之发生变化。

  徐光启与利玛窦合译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所著《农政全书》包含了一部分西方新知识,还同汤若望合作修订历法。林则徐虎门销烟,编写《四洲志》,购置西方大炮加强防务。

  材料三 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摘自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

  ——摘自《孙中山全集》第一卷

  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赞誉俄国革命为“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和世界的新潮流”,并且预言20世纪的文明将以俄国革命为契机而发生巨变。

  ——摘自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马克思所说“三大发明”对欧洲文明进程的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3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徐光启、林则徐对外部世界认识或态度的不同。(4分)

  (3)概括指出材料三体现的三种基本主张。归纳这一时期中国在学习世界文明方面的突出特点。(5分)

  (4)根据上述材料,简要谈谈你对“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关系的认识。(2分)

  【答案】 (1)火药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骑士阶层日益衰落;指南针促进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时代;印刷术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3分)

  (2)徐光启:与西方传教士交往,认识到中国科技落后,开始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

  林则徐:学习西方“长技”,开眼看世界,反对侵略,主张平等交往,探索救国救民道路。(4分)

  (3)主张: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社会主义。(3分)

  特点:侧重社会政治思想学说;学习外来文化与救亡图存相结合(先进中国人探索救国道路);不同的政治派别采纳不同的思想主张。(多种学说交织、交替;从学习欧美到以俄为师等)(2分,任答2点即可)

  (4)认识: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先进文明促进中华文明的发展;吸收世界文明要与中国国情相结合。(2分,任答2点即可)


猜你感兴趣:

1.2018年高二历史考试试卷及答案

2.高二会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3.高二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4.高中历史联考试题及答案

5.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3793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