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各学科学习方法>地理学习方法>

高中地理易考大题知识点

芷琼分享

  高中地理是一门主要的学习科目,大题有哪些易考的知识点?接下来学习啦小编为你推荐高中地理易考大题知识点,一起看看吧!

  高中地理易考大题知识点(一)

  1.20世纪成为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其原因包括

  ☆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方式等方面的进步

  ☆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

  ☆对各种灾害和疾病防御能力不断提高

  →使人类对自然环境利用与适应性不断增强,使全球人口数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

  2.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速度快的原因

  ☆政治上的独立

  ☆民族经济的发展

  ☆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人口死亡率下降,因而人口增长很快

  3.人口增长模式及特点

  ☆原始型:特点: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

  ☆传统型:特点: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

  ☆现代型:特点: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

  4.国际人口迁移的两个阶段及人口特点

  ☆19世纪以前,国际人口迁移的总特点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表现出新的特点: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多

  5.国际人口迁移实例

时期

方向

特点及原因

15-16世纪

欧洲→美洲、大洋洲

人口多(7000多万),殖民主义扩张

二战后

拉美→美国、加拿大、欧洲

发展中→发达;定居少,短期移民增多

20世纪70年代

迁入西亚、北非

石油输出国招募大批外籍工人

  6.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特点

  ☆古代:自北向南,战争和自然灾害

  ☆从新中国成立至80年代中期,国内人口迁移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主要由东部向内地、边疆和西部迁移,东部农村人口向东北、西北农村迁移

  ☆80年代中期以来,受改革开放政策影响迁移,流向从内陆向沿海,由中西部向东部,由山区向平原、由贫困向发达地区迁移(以自发的“民工潮”为例)

  7.人口迁移的作用

  ☆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

  ☆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

  ☆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

  8.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拓展:经济因素※最重要、战争、宗教、生态环境、国家政策、社会变革)

  ☆个人需要、个人动机: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9.美国的人口迁移

  ☆第一次在19世纪中期:南北战争造成大量人口西移

  ☆第二次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大量乡村人口流入城市

  ☆第三次在20世纪20-60年代:农业危机,自然灾害使南部人口迁往北部和西部

  ☆第四次在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东北部老工业区人口迁往南部有新资源、新兴工业的“阳光地带”(70年代之后,城市环境改善,老工业区经济重建,人口向老工业区和城市回流)

  10.影响环境人口容量大小的因素

  ☆资源(主要因素)

  ☆科技发展水平

  ☆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产生影响较大)

  11.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

  ☆人口问题:国际社会倡导各国政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规模之内

  ☆发展问题: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环境问题:各国各地区,尊重人地协调发展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区持续发展战略,保持好生态平衡,不断提高人们生活质量

  高中地理易考大题知识点(二)

  12.城市土地利用分类

  ☆商业用地

  ☆工业用地

  ☆政府机关用地

  ☆住宅用地

  ☆休憩和绿化用地

  ☆交通用地

  ☆农业用地

  ☆教育文化用地

  13.常见城市形态

  ☆平原地区:用地规整,形成集中发展的城市形态,即团块状城市,如:成都,合肥,美国华盛顿

  ☆山地丘陵地区:城市用地破碎,形成分散发展的城市形态,如组团状城市,代表城市重庆

  ☆河谷地区:城市沿河分布,形成条带状格局,即条带状城市,如:兰州、洛阳、西宁、宜昌

  14.城市常见的功能分区及其特点

  ☆住宅区:居民活动时间最长的场所,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分为高级和低级住宅区(在分布位置、周围设施和环境上加以区分)

  ☆工业区:专业化程度高,协作性强,交通便捷

  ☆商业区: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点状或条状分布(中心商务区<CBD>是商业活动中心,也是服务中心)

  15.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同心圆模式

  ☆扇形模式

  ☆多核心模式

  16.形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

  ☆最主要因素:经济因素(土地类型的确定决定于地租水平;地租水平受交通便捷程度和距离市中心的远近两方面影响)(此外,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随城市发展程度变化)

  ☆居民收入因素

  ☆历史文化因素

  ☆宗教种族因素

  ☆城市规划因素

  17.我国城市等级划分(划分依据:城市人口规模)

  ☆特大城市:100万人口以上 ☆大城市:50-100万人口 ☆中等城市:20-50万人口

  ☆小城市(集镇):20万人口以下

  18.我国城市服务范围与等级的关系

  ☆县城:服务范围一般为本县 ☆省会城市:一般覆盖周围各县乃至全省

  ☆特大城市(如北京、上海)服务范围可扩展至全国

  19.理论上城市等级体系特征

  ☆不同等级的城市数目和相互距离不同: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相距较近

  ☆在每一个高等级城市周围总分布着多个低等级的城市

  ☆就整个区域而言,不同等级的城市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形状呈六边形分布

  20.城市的区位因素(形成城市的影响因素)

  ☆地形 ☆气候(中低纬地区一般温暖,沿海地区湿润)

  ☆河流(影响当地供水和交通运输)

  ☆资源条件(代表城市:大同、大庆、鞍山、克拉玛依、英国伯明翰、美国芝加哥、南非约翰内斯堡<金矿>)

  ☆交通因素(代表城市:株洲、石家庄、日本筑波)

  ☆政治因素(代表城市:合肥,美国华盛顿,巴西巴西利亚)

  ☆军事因素(代表城市:美国波士顿) ☆科技因素(代表城市:日本筑波)

  ☆旅游因素(代表城市:黄山、泰安)

  高中地理易考大题知识点(三)

  21.影响城市化发展的动力

  ☆本质:生产力的发展

  ☆推力(使人群离开乡村):(农村)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拉力(吸引人群来到城市):(城市)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交通便捷

  22.城市化的作用

  ☆使聚落形态发生变化 ☆使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发生变化 ☆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23.不同时期的城市化进程

  ☆初期阶段(城市人口比重低于30%):城市化水平低,发展缓慢

  ☆加速阶段(城市人口比重在30%-60%之间):人口迅速向城市聚集,城市化推进很快,产业向城市集中,市区出现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出现郊区城市化

  ☆后期阶段(城市人口比重在60%以上):城市化水平高,城市人口比重增长缓慢或停滞,出现逆城市化

  24.逆城市化出现的条件

  ☆有快速的交通体系

  ☆城市环境问题严重

  ☆乡村和小城市基础设施完善

  25.世界城市化发展进程

  ☆19世纪,欧洲是世界上城市化最高的地区

  ☆20世纪初,北美成为世界城市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

  ☆20世纪中叶以来,发展中国家逐渐成为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主流

  26.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生物圈:使生物多样性减少 ☆水圈:影响水质、水量、地下水运动

  ☆大气圈:工业气体改变太阳辐射强度,气温、降水、建筑群影响日照、风速、风向,出现“热岛”现象

  ☆岩石圈:物质废渣影响城市土地质量

  27.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及表现

  ☆大气污染:污染物:粉尘、SO2、NxOy、碳氢化合物、Pb等

  ☆水污染:导致饮用水水质下降

  ☆噪声污染:来自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社会活动,妨碍人休息交谈

  ☆固体废弃物污染

  →以上污染问题均危害人的身体健康

  28.建设生态城市的举措

  ☆发展低污染节能建筑,绿色交通,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使城市景观与当地山河湖海、植被等自然景观协调,建立良性循环


猜你感兴趣的:

1.高考地理大题必背知识点

2.2017高中地理大题必背知识点

3.高中地理大题知识点

4.高考地理大题常考知识点

5.高中地理考试必背知识点

    289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