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初中学习方法>初三学习方法>九年级地理>

2016咸宁中考地理知识

淑航分享

  咸宁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收集整理的2016咸宁中考地理知识以供大家学习。

  2016咸宁中考地理知识(一)

  9月16日是国际保护臭氧层日。今年国际保护臭氧层日的主题是“拯救蓝天,保护臭氧层:善待我们共同拥有的星球”。

  臭氧层被破坏是当前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

  臭氧层是指距离地球25-30公里处臭氧分子相对富集的大气平流层。它能吸收99%以上对人类有害的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遭短波紫外线的伤害。所以,臭氧层被誉为地球上生物生存繁衍的保护伞。

  上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了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到1998年底,这一空洞的面积已达2720万平方公里。专家认为,这主要是人类大量使用氯氟烃化学制品引起的恶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工业上广泛使用氯氟烃和含溴氟烃等作为制冷剂、发泡剂、喷射剂和灭火剂。而氯氟烃、含溴氟烃及其它一些有机化合物消耗臭氧层物质(ODS),它们的大量排放对臭氧层构成严重威胁。

  臭氧层耗减的直接结果是,大气层中的臭氧含量每减少1%,地面受太阳紫外线的辐射量就增加2%,人类患皮肤癌的患者就会增加5%至7%。过量的紫外线辐射还可使农作物叶片受损,抑制其光合作用,导致减产,或改变细胞内的遗传基因和再生能力,使农产品质量劣化。过量的紫外线也会杀死水中的微生物,造成某些物种灭绝。

  保护臭氧层就是保护蓝天,保护地球生命。1995年1月23日联合国大会决定,每年的9月16日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要求所有缔约国按照《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及其修正案的目标,采取具体行动纪念这个日子。

  值得庆幸的是臭氧层损耗是可以停止甚至进行自身恢复的。为此,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自1976年起陆续召开各种国际会议,通过了一系列保护臭氧层的决议,在全球范围内限制并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层的化学物质。

  中国政府已加入1985年签署的《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和1987年签署的《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并积极参与保护臭氧层国际合作,组建了国家保护臭氧层领导小组,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以限制ODS的生产和消费。

  2016咸宁中考地理知识(二)

  中哈输油管线(哈萨克斯坦阿塔苏-中国新疆阿拉山口输油管线)将于今天开始铺设,管线全长1000公里。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和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共同负责这项工程。第一期输油管线工程耗资7亿美元,每年设计输油能力为1000万吨,将于明年完工。第二期工程计划于2011年完成,完成 后,哈萨克斯坦向中国的输油能力将提高到每年2000万吨。

  中国国务院温家宝本月22日在会见哈萨克斯坦阿赫梅托夫时表示,中哈开展能源合作,对双方都有利。中方愿与哈方放眼长远,不断深化合作。阿赫梅托夫表示,将向与哈开展油气合作的中国公司提供优惠政策,并采取措施,确保中哈原油管道如期开通。

  哈萨克斯坦驻华大使卡里布扎诺夫日前也在北京表示,作为开放的市场经济国家,哈萨克斯坦欢迎其它国家通过这条管道向中国输出石油。“我认为,管道建成后,其它国家的企业可能将为获得它的使用权而排队,”这位外交官说。

 

  专家称,中哈石油管道的建设必将使新疆成为中国油库,其中的部分投资转化为对当地产品的现实需求,也有利于相关产业发展,对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2016咸宁中考地理知识(三)

  城市小气候是人类活动影响小气候的明显表现。城市面积虽小,但人口密集,工业集中,是人们生活的重要舞台。由于这种高度集中,造成空气污染,大量人为热量的释放和特殊的下垫面条件,使城市和农村的气候产生了明显的差异,形成了独具特点的城市小气候。

  城市影响局部气候的因素很多,主要表现如下:

  (1)城市密集的建筑物,粗糙度增加导致地面风速减小。城区内建筑物高矮不一、凹凸不平,导致城区空气湍流增加。

  (2)城市布满不透水的路面和屋顶,以及人为的排水系统,使城区蒸发和空气湿度减小,且径流过程加速。

  (3)城市路面和建筑材料大多反照率小,热传导率和热容量比较大,改变了辐射平衡,导致城区气温的变化。

  (4)由于生产和生活释放的热量、粗糙度的增加,以及城市的热岛效应,使城郊的气流进入建筑群,形成对流,有利于云和降水的形成。

  (5)城市工矿企业排放的大量污染物质,由于粒子的吸湿作用可使能见度减少,直接辐射少,并为城市及附近的降水提供大量凝结核。

  城市环境对各个气候要素的影响:

  (1)总辐射减弱,日照减少。由于空气污染,尘块增多,大气混浊度增加,于是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大为减少。据对比观测发现,市区的总辐射约比郊区少10-20%。冬季太阳高度角较小时减弱尤甚,有时甚至可减少到50%。同时,日照时数也逐渐减少。一般,城市和农村环境相比,日照要少5-15%。据观测,近50年里东京年日照时数已下降约70-80小时左右。

  (2)市内呈现高温,存在热岛效应,城市好象一个温暖的岛屿。市区温度高,郊区温度低,等温线呈圆形分布。我们称它为\"热岛效应\"。据观测,城市\"热岛效应\"一般可使市区的年平均温度比郊区高0.5-1.0℃。

  但不同季节、不同的天气条件下,市区与郊区的气温差的大小也不同。如1979年冬季一次晴朗天气条件下,在上海的对比观测发现市中心温度比郊区高6℃。

  热岛效应的形成,与城市上空污染物质的保温作用、地面蒸发耗热量的减少、风速小、减少热量水平输送、人为热量的释放和与生物体的热交换等因素有关。

  (3)出现热岛环流伴随着热岛效应,产生热岛环流,尤其是夏季,城市中心气流上升,到一定高度则向四周流散,而地面则是郊区空气流向城市中心。

  (4)低湿、多雾、降水增加。市区由于排水良好,地面较干燥,蒸发很少,所以绝对湿度较郊外低,差值一般在1毫巴以下。相对湿度则因市区温度高,以致偏低更多一些。据欧洲观测,年平均相对湿度城市与郊区相差4-6%。

  城市上空因凝结核多,雾日显著增加。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东京年雾日数平均增加20-30天,上海则增加了15天左右。城市与郊区相比,冬季市区雾日数可比郊区多100%,夏季多30%。

  城市降水也有增加。观测表明,城市年降水量比郊区多5-10%。另外,微雨日数(0.1-1.0毫米/日)也有显著增加。据东京观测,市中心比郊区多20日左右。

    473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