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初中学习方法>初一学习方法>七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下期末考试卷人教版(2)

妙纯分享

  故选:C.

  8.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组 无解,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a≤2 B.a≥2 C.a<2 D.a>2

  【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分析】根据不等式组无解的条件即可求出a的取值范围.

  【解答】解:由于不等式组 无解,

  根据“大大小小则无解”原则,

  a≥2.

  故选B.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

  9.若 是方程x﹣ay=1的解,则a= 1 .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分析】知道了方程的解,可以把这组解代入方程,得到一个含有未知数k的一元一次方程,从而可以求出a的值.

  【解答】解:把 代入方程x﹣ay=1,

  得3﹣2a=1,

  解得a=1.

  故答案为1.

  10.不等式3x﹣9<0的最大整数解是 2 .

  【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整数解.

  【分析】首先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不等式,再从不等式的解集中找出适合条件的最大整数即可.

  【解答】解:不等式的解集是x<3,故不等式3x﹣9<0的最大整数解为2.

  故答案为2.

  11.列不等式表示:“2x与1的和不大于零”: 2x+1≤0 .

  【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不等式.

  【分析】理解:不大于的意思是小于或等于.

  【解答】解:根据题意,得2x+1≤0.

  12.将方程2x+y=6写成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则y= 6﹣2x .

  【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

  【分析】要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就要把方程中含有y的项移到方程的左边,其它的项移到方程的另一边.

  【解答】解:移项,得y=6﹣2x.

  故填:6﹣2x.

  13.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9cm和4cm,则它的周长为 22cm .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

  【分析】先根据已知条件和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可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不可能为4cm,只能为9cm,再根据周长公式即可求得等腰三角形的周长.

  【解答】解:∵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9cm,4cm,

  ∴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可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不可能为4cm,只能为9cm,

  ∴等腰三角形的周长=9+9+4=22.

  故答案为:22cm.

  14.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3,1﹣2m,8,则m的取值范围是 ﹣5

  【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①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②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8﹣3<1﹣2m<3+8,

  即5<1﹣2m<11,

  解得:﹣5

  故答案为:﹣5

  15.如图所示,在△ABC中,DE是AC的中垂线,AE=3cm,△ABD的周长为13cm,则△ABC的周长是 19 cm.

  【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分析】由已知条件,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线段相等,进行线段的等量代换后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ABC中,DE是AC的中垂线,

  ∴AD=CD,AE=CE= AC=3cm,

  ∴△ABD得周长=AB+AD+BD=AB+BC=13 ①

  则△ABC的周长为AB+BC+AC=AB+BC+6 ②

  把②代入①得△ABC的周长=13+6=19cm

  故答案为:19.

  三、解答题(共9小题,满分75分)

  16.(1)解方程: ﹣ =1;

  (2)解方程组: .

  【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一元一次方程.

  【分析】(1)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据此求出方程的解是多少即可.

  (2)应用加减消元法,求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多少即可.

  【解答】解:(1)去分母,可得:2(x﹣1)﹣(x+2)=6,

  去括号,可得:2x﹣2﹣x﹣2=6,

  移项,合并同类项,可得:x=10,

  ∴原方程的解是:x=10.

  (2)

  (1)+(2)×3,可得7x=14,

  解得x=2,

  把x=2代入(1),可得y=﹣1,

  ∴方程组的解为: .

  17.解不等式组,并在数轴上表示它的解集.

  .

  【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分析】分别求出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根据口诀“同小取小”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再根据“大于向右,小于向左,包括端点用实心,不包括端点用空心”的原则在数轴上将解集表示出来.

  【解答】解:解不等式 >x﹣1,得:x<4,

  解不等式4(x﹣1)<3x﹣4,得:x<0,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0,

  将不等式解集表示在数轴上如下:

  18.x为何值时,代数式﹣ 的值比代数式 ﹣3的值大3.

  【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

  【分析】根据题意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方程即可解答.

  【解答】解:由题意得:

  ﹣9(x+1)=2(x+1)

  ﹣9x﹣9=2x+2

  ﹣11x=11

  x=﹣1.

  19.如图,已知△ABC中,AD平分∠BAC交BC于D,AE⊥BC于E,若∠ADE=80°,∠EAC=20°,求∠B的度数.

  【考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分析】要求∠B的度数,可先求出∠C=70°,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BAC+∠B=110°最后由三角形的外角与内角的关系可求∠ADE=∠B+∠BAD= (∠BAC+∠B)+ ∠B,即∠B=50°.

  【解答】解:∵AE⊥BC,∠EAC=20°,

  ∴∠C=70°,

  ∴∠BAC+∠B=110°.

  ∵∠ADE=∠B+∠BAD= (∠BAC+∠B)+ ∠B,

  ∴∠B=50°.

  20.如图,在△ABC中,点D是BC边上的一点,∠B=50°,∠BAD=30°,将△ABD沿AD折叠得到△AED,AE与BC交于点F.

  (1)填空:∠AFC= 110 度;

  (2)求∠EDF的度数.

  【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分析】(1)根据折叠的特点得出∠BAD=∠DAF,再根据三角形一个外角等于它不相邻两个内角之和,即可得出答案;

  (2)根据已知求出∠ADB的值,再根据△ABD沿AD折叠得到△AED,得出∠ADE=∠ADB,最后根据∠EDF=∠EDA+∠BDA﹣∠BDF,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1)∵△ABD沿AD折叠得到△AED,

  ∴∠BAD=∠DAF,

  ∵∠B=50°∠BAD=30°,

  ∴∠AFC=∠B+∠BAD+∠DAF=110°;

  故答案为110.

  (2)∵∠B=50°,∠BAD=30°,

  ∴∠ADB=180°﹣50°﹣30°=100°,

  ∵△ABD沿AD折叠得到△AED,

  ∴∠ADE=∠ADB=100°,

  ∴∠EDF=∠EDA+∠BDA﹣∠BDF=100°+100°﹣180°=20°.

  21.在各个内角都相等的多边形中,一个内角是与它相邻的一个外角的3倍,求这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的度数及这个多边形的边数.

  【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

  【分析】一个内角是一个外角的3倍,内角与相邻的外角互补,因而外角是45度,内角是135度.根据任何多边形的外角和都是360度,利用360除以外角的度数就可以求出外角和中外角的个数,即多边形的边数.

  【解答】解:每一个外角的度数是180÷4=45度,

  360÷45=8,

  则多边形是八边形.

  22.(1)分析图①,②,④中阴影部分的分布规律,按此规律,在图③中画出其中的阴影部分;

  (2)在4×4的正方形网格中,请你用两种不同方法,分别在图①、图②中再将两个空白的小正方形涂黑,使每个图形中的涂黑部分连同整个正方形网格成为轴对称图形.

  【考点】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轴对称图形;旋转的性质.

  【分析】(1)从图中可以观察变化规律是,正方形每次绕其中心顺时针旋转90°,每个阴影部分也随之旋转90°.

  (2)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直线两旁的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依据定义即可作出判断.

  【解答】解:(1)如图:

  (2)

  23.如图,在所给网格图(每小格均为边长是1的正方形)中完成下列各题:(用直尺画图)

  (1)画出格点△ABC(顶点均在格点上)关于直线DE对称的△A1B1C1;

  (2)在DE上画出点P,使PB1+PC最小.

  【考点】作图-轴对称变换;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

  【分析】(1)根据网格结构找出点A、B、C关于直线DE的对称点A1、B1、C1的位置,然后顺次连接即可;

  (2)根据轴对称确定最短路线问题,连接BC1,与直线DE的交点即为所求的点P.

  【解答】解:(1)△A1B1C1如图所示;

  (2)点P如图所示.

  24.某商场准备进一批两种不同型号的衣服,已知购进A种型号衣服9件,B种型号衣服10件,则共需1810元;若购进A种型号衣服12件,B种型号衣服8件,共需1880元;已知销售一件A型号衣服可获利18元,销售一件B型号衣服可获利30元,要使在这次销售中获利不少于699元,且A型号衣服不多于28件.

  (1)求A、B型号衣服进价各是多少元?

  (2)若已知购进A型号衣服是B型号衣服的2倍还多4件,则商店在这次进货中可有几种方案并简述购货方案.

  【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分析】(1)等量关系为:A种型号衣服9件×进价+B种型号衣服10件×进价=1810,A种型号衣服12件×进价+B种型号衣服8件×进价=1880;

  (2)关键描述语是:获利不少于699元,且A型号衣服不多于28件.关系式为:18×A型件数+30×B型件数≥699,A型号衣服件数≤28.

  【解答】解:(1)设A种型号的衣服每件x元,B种型号的衣服y元,

  则: ,

  解之得 .

  答:A种型号的衣服每件90元,B种型号的衣服100元;

  (2)设B型号衣服购进m件,则A型号衣服购进(2m+4)件,

  可得: ,

  解之得 ,

  ∵m为正整数,

  ∴m=10、11、12,2m+4=24、26、28.

  答:有三种进货方案:

  (1)B型号衣服购买10件,A型号衣服购进24件;

  (2)B型号衣服购买11件,A型号衣服购进26件;

  (3)B型号衣服购买12件,A型号衣服购进28件.

  看了“七年级数学下期末考试卷人教版”的人还看了:

1.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期末测试题

2.2017七年级数学下期末试卷人教版

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4.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5.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

2576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