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初中学习方法>初一学习方法>七年级生物>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学知识点

妙纯分享

  要有信念战胜难题,经常居心学习七年级生物知识,恒心坚定不移地努力。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学知识点,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学知识点(一)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

  1、血液:是一种结缔组织,由血浆和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 小板)组成。

  2、血浆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3、红细胞: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运输氧和一部分二氧化碳。

  4、白细胞:比红细胞大,数量较少,有细胞核,吞噬病菌,起防御保护作用。

  5、血小板:最小形状不规则,无细胞核,有促进止血、加血液凝固的作用。血液凝固后,血块周围出现的少量黄色透明的液体就是血清。

  6、柠檬酸钠是抗凝剂,能防止血液凝固。

  7、血液分层现象:上面部分是血浆,呈淡黄色;下面部分是红细胞,呈红色;上下两部分交界处,有一层很薄的白色的物质,是白细胞和血小板。

  8、血红蛋白特性:氧高的地方,易与氧结合。氧低的地方易与氧分离。

  9、动脉血指 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静脉血指含氧少、颜色暗红的血。

  10、贫血指血液里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

  11、如果人体内红细胞的数量或者血红蛋白的数量低于正常值时,可能患有贫血病。如果人

  体某部位发炎或者患白血病时,会引起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多(可能出现炎症)。血小板

  数量过少,不能止血凝血。

  12、输血:输血时,不同血型的血液混合后可能发生凝集反应,使红细胞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甚至死亡,所以输血前要鉴定血型。

  13、输血原则:输同型血。只有在没有同型血且十分危急的情况下,才能输异型血,即O型

  血可以输感给各类血型的人(A型、B型、AB型、O型),AB型血的病人可接受任何血型

  的血液(如A型、B型、AB型、O型血)。

  14、人体有3种血管: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动脉出血在近心端包扎止血,静脉出血包扎

  在远心端。人体内能够出现脉搏现象的血管只有动脉。

  15、动脉:把血液从心脏运到全身各处的血管,大多在身体的较深部位,管壁较厚、弹性大、

  管内血流速度快。

  15、静脉:把血液从全身各处运到心脏的血管,有的分布较深、有的较浅,管壁较薄、弹性小、管内血流速度慢。

  16、毛细血管:连通小动脉与小静脉之间的血管,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管腔很细、管壁非常薄,只有一层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所以它是血液和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17、心脏:位于胸腔的中部偏左下方,是血液循环的动力。

  右心房 左心房

  右心室 左心室

  18、心脏有四个腔,分别是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只有同侧的心房和心室是相通的,同侧的心房和心室之间有瓣膜(房室瓣)存在,瓣膜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

  19、判断心脏左右的依据:①上房下室,左右相反 ②心壁较厚的一侧为左

  半部分,较薄的一侧为右半部分。

  20、血液在三种血管内的流向:动→毛→静;血液在血管和心脏内的流向:

  室 →动→毛→静→房。

  21、血压 :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时对动脉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包括舒张压(8—12千帕)和收缩压(12—18.7千帕)。表示:收缩压∕舒张压。

  22、心率:心脏在单位时间(1分钟)跳动的次数。正常范围:60次/分—100次/分,成年人的平均值75次/分。

  23、脉搏:动脉随着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而搏动。

  24、体循环:血液由左心室→主动脉→全身的动脉→毛细血管网→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意义:血液通过毛细血管网与身体各部分的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把运来的氧气和养料供给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使鲜红色的动脉血变成了暗红色的静脉血。

  25、肺循环:血液由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意义:当血液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时,进行气体交换,血液排出二氧化碳而获得氧气。使暗红色的静脉血变成了鲜红色的动脉血。

  26、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道(鼻腔、咽、喉、呼吸道、气管、支气管)和肺。

  27、肺: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气体交换的场所。

  28、肺泡利于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每个肺泡的外面都缠绕着许多毛细血管。

  29、呼吸运动:人体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

  30、肺活量:尽力吸气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能反映肺的呼吸功能,正常值:成人大约是2500毫升—4000毫升。取最大值,不求平均值。

  31、体内气体交换过程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使静脉血变为动脉血)与组织里的气体交换(使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32、实验:A、取甲乙两只大小相等的烧杯,加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B、甲中通入呼出的气体,同时乙中通入空气。C、现象:甲中变浑浊,乙中几乎无变化。(4)结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大。

  33、测量体温的位置:腋窝(36.8)、口腔(37.2)、直肠(37.5),发热对人体既有利又有害,一定限度内的发热是身体抵抗疾病的生理性防御反应,但是体温过高或长期发热,会危及生命。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学知识点(二)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1)细胞壁:(保护细胞内部结构、维持细胞正常形态,是全透性的。

  2)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持内环境相对稳定。——“围墙和门卫”。)3)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是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

  4)细胞核:(贮存并传递遗传信息。——“管理和调控部门”)。

  5)叶绿体:(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并贮存在有机物中即光合作用的场所——“生产车间”,是能量转换器)。

  6)线粒体:(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把有机物的化学能释放出来,是能量转换器)。

  7)液泡:(内有细胞液,与细胞的吸水与失水有关,只有成熟的植物细胞有中央大液泡。)

  2.动物细胞的结构:1)细胞膜;2)细胞质;3)细胞核;4)线粒体。

  3.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

  不同点:动物细胞无细胞壁、叶绿体和大液泡。

  4、细胞核: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内含有染色体,染色体中含有遗传物质,它能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学知识点(三)

  探索生命

  1.显微镜:

  ⑴反光镜:反射光线,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

  ⑵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光圈,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光线弱时用大光圈。

  ⑶目镜:放大倍数越大,镜筒越短;

  ⑷物镜:放大倍数越大,镜筒越长(因此从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视野变暗);

  ⑸粗准焦螺旋:粗略调节,找到物象;

  ⑹细准焦螺旋:精细调节,物象更清晰。

  2.临时玻片的制作过程:擦玻片→中滴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若为动物细胞滴0.9﹪的生理盐水)→取材料→放水中,且展平→盖盖玻片→染色、吸水(染色用稀碘液)。

  3.实际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放大倍数越高看到的细胞越大细胞数目越少,视野越暗。

  4.显微镜成像的规律:上下颠倒,左右相反(字母“p”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应是“d”。

  5.怎样将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像偏什么方位,就把玻片向什么方位移(如从显微镜中看到物像在左上方,应将玻片向左上方移动)。

  6.显微镜中污点的找寻(转动目镜,污点动,在目镜上;或者移动标本,污点动,在玻片上;或者转动目镜、移动标本,污点都不动,则在物镜上)。

  7.低倍镜换用高倍镜时视野会变暗,应换大光圈、凹面镜。

  8.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让光线能透过。

  9.科学探究常需要进行对照实验,对照实验中除了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因素都相同(即实验变量是唯一的)。探究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看了“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学知识点”的人还看了:

1.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

2.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知识点

3.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苏教版

4.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

5.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总结

    2509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