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初中学习方法>初一学习方法>七年级地理>

初一地理成绩分析及复习资料(2)

淑航分享

  初一地理复习资料: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一个 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

  2、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地球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3、葡萄牙航海学家麦哲伦环球航行: 西班牙——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4、地球是球形的例子:月食现象、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观察月食的阴影区,其边缘呈 圆弧(圆弧、直线),由此可推知地球的形状可能为 圆形。

  二、地球仪

  1、定义: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特点: 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

  2、作用:①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

  ②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 颜色、符号和文字 来表示 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

  4、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什么区别?

  ①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在的地理事物,例如,用于确定地理事物的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表示地理事物的颜色、符号和文字等)

  ②地球仪上还有一个能使地球模型转动的地轴,而这个地轴在地球上却没有。

  ③地球仪比地球大大缩小了。

  5、地球仪上有哪些地理事物?

  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地轴。

  6、地球仪的组成部分:底座、固定架、球、地轴。

  三、经纬线

  1、纬线:在地球仪上,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①所有的纬线都是圆,称为纬线圈;纬线圈的长度有长有短,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②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

  ③赤道与两极之间的距离相等,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2、经线: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叫做经线。

  ①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长度都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

  ②地球仪上有无数条经纬线。

  3、地轴:地球的自转轴。(与经纬线一样,在地球表面都不是真实存在的)

  南极: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北极:地轴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4、经、纬度:为了区别各条经线和纬线,人们为经纬线标明了度数,分别叫经度和纬度。

  ①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纬线。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习惯上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相同纬度的纬线用南S、北N来区分)

  ②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以东的180°属于东经,习惯上用“E”为代号,以西的180°属于西经,习惯上用“W”为代号。

  ③本初子午线是东西经的分界线。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国际日期变更线)

  ④经、纬度在地球上的分布:

  纬度:以赤道为中心,往南北两极逐渐增大,最大值90度,在南北极。

  经度:自西向东,度数逐渐增大的是东经,度数减小的是西经。最大值180度。

  5、国际上习惯把20°W和16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赤道与两极之间的距离相等,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6、低、中、高纬度的划分:0-30度;30-60度;60-90度。

  四、经纬网

  1、定义:是地球仪或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交织成的网。

  2、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确定地球表面任意一个地点的位置。

  初一地理复习资料: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1、定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

  2、自转方向: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小时,即一天。

  3、产生的现象:①时差(不同经度的地方出现时间的差异); ②昼夜更替

  4、时差: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时间不同,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早。

  已知经度求时区数经度除以15,再四舍五入。(东早西迟,东加西减)

  区时的计算每往东1个时区,时刻增大1个小时。

  北京时间以东八区(120°E地方时)为标准时间。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时间为标准时。

  5、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晨昏线的判断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

  6、地球上产生昼夜有两个基本条件:①太阳照射地球;②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

  昼夜的产生与地球是否运动没有关系,但如果没有地球的自转,就没有昼夜的更替现象。

  在同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昼,叫昼半球;没有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黑夜,叫夜半球。

  二、地球的公转及四季变化

  1、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太阳不停的公转。

  2、方向:地球公转的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自西向东。

  3、时间:一年。

  4、产生现象:①昼夜长短;②四季变化

  5、公转轨道面:椭圆的

  6、公转示意图: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

  7、地球在公转时,有两个突出特点:①地轴始终是倾斜的,并与公转轨道面相交成66.5度的夹角;②地轴的倾斜方向不变,北极总指向北极星附近

  8、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就不完全相同,形成了四季, 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季节 相反。

  初一地理复习资料:地图

  一、地图的基本要素

  1、地图是日常生活、生产以及我们学习地理所必须的重要工具。

  地图有三个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在地图上所画地区的范围越小,要表示的内容越详细,选用的比例尺应越大;反之选用的比例尺越小。在地图上,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我们把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叫做比例尺。

  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3、比例的三种表示方式: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三种形式可以相互转换。注意转换时单位换算。

  二、地图上的方向:①经纬网定方向;②指向标定方向;③一般定向法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来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读图:面对地图,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三、图例和注记

  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符号叫 图例,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学符号叫 注记。

  帮助我们区分不同类型的地理事物,了解它们的特征。常用的图例符号有统一规定。

  四、地形图的判读

  1、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2、等高线: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每条等高线都有相应的海拔数值。

  3、等深线: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

  4、从等高线或等深线的疏密状况,可以判断地面的高低起伏或者海底坡度的大小。

  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形态也不一样。

  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

  五、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1、地图的种类很多,分为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不同的地图能够反映不同的信息。

  根据使用目的,正确选择地图,才能及时、准确地获得有用的信息。

  2、地图的比例尺大小不同,表示的内容详略程度也不一样。


  看完以上为大家整理的初一地理成绩分析及复习资料之后是不是意犹未尽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进一步推荐初一的其他课程视频学习,高分也能轻松拿哦。(点击图片直接进入体验学习哦!!!)

初一地理成绩分析及复习资料


猜你感兴趣:

1.初中地理会考试卷分析

2.初一地理期末试题分析

3.初中七年级地理试卷分析范文

4.7下地理期中试卷分析

5.八年级地理成绩分析

6.7年级地理试卷分析范例

587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