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初中学习方法>初一学习方法>七年级地理>

初一地理期末试题分析

淑航分享

  在初一的地理学习过程中吗,打好每一个基础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网络整理的初一地理期末试题分析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初一地理期末试题分析(一)

  一、试题评价

  本次试卷注重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但减少了死记硬背的内容;关注了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考察了运用所学地理知识简单分析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关注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可以说,本次试卷对今后我们的初中地理教学起到积极、正确的导向作用。

  1、覆盖面广,重点强调基础

  试题考点覆盖了初中课程标准所列的重要知识点,重要图表都有所涉及(如地形图、分布图等),覆盖面较大。重点强调基础,考查基本能力,及会运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问题的能力。目的是引导学生全面掌握必备的地理知识,初步学会学习地理的方法,重视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

  2、结合生活实际,尝试考查实践能力

  有些题目体现了课标的理念,考查了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简单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试卷中的选择题10题和综合题中的几道题均体现了这一特点。

  3、设置新情境,紧密结合社会热点问题

  社会热点问题是本次考试关注的焦点,如11题、20题,以此让学生感受到地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习地理非常重要。

  本次考试年级平均成绩27.55,最高分80,及格率0.273 。从成绩来看试卷难易比较适中,95%题比较容易,5%的题较难。

  二、学生典型错误分析

  统计数据因为没有对试卷的各小题进行分析,只是对全校的平均分和及格率进行统计,以及自己在批卷时的感受进行分析,究其原因:

  1、基础知识不是太扎实,地理的基本原理不清。从试卷情况分析可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浮于表面,没有深入透彻地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观点。

  选择题中1、9、15、19题学生记忆不扎实错误较多,10题选择答案五花八门,没有考虑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及其气候特点,填空题显然对地理事物位置、地理现象以及地理基础知识重视不够,错误太多。

  2、学生不能灵活地运用知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亟待提高。如30题学生不能根据图中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地理事物的轮廓、位置判断问题,从而导致作答不够准确。可以看出2/3的学生不能很好地运用地图和地图册分析,有的甚至答非所问。

  3、思路不明,条理不清,答题不知从何下手,虽然回答了很多,但得分点较少。如29题简述美国五大湖区乳畜带形成的主要原因。其实正确答案只是一句或几句话,但学生抓不住主次,将有用的没用的全写到了卷子上,也给批卷带来了麻烦。

  4、读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特别是对如何读图,如何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含显形和隐性),然后运用这些信息,结合地理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存在很大的问题,如第28、2930题等;

  三、反思与改进

  1、备教材,对别是七年级的复习课,教师要对初中地理的重难点做到心中有数。备资料、试题,复习过程中我个人觉得要讲、练结合,针对教材中的重、难点知识准备资料,同时对资料中经常出现的重点知识也要重点讲解。备学生,对七年级现阶段要分析每一位学生。

  2、对学生要求严格。记忆性知识点要背、要记、要写,课堂笔记要记,最好在书上记。培养学生的答题技巧,严谨审题。如加强试卷的审题;用几节课专门训练。

  3、紧紧结合地图加强地理事物名称的识记,重点是世界地理的几个区域,几个国家的地理事物的记忆。

  4、要在掌握各区域地理位置的基础上,理解他们的气候等地理特征,以及各区域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5、加强练习,让学生找到自己的问题,带着问题去复习,提高复习效果。

  初一地理期末试题分析(二)

  这次地理期末考试的范围是初中地理六年级下册,命题时本着面向全体同学,认真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从考察基础知入手,突出重点难点,注重学科基本技能的掌握,同时关注了是否具有科学的人地观念和基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整个试题难易适中,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都能较好的完成答题,从考试结果来看,优秀、良好、合格率都比较好,基本完成了学校制定的教学任务。

  试卷总分100分,共有三种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读图题。分值比例是:40分、30分、30分。第一大题,选择题,20个小题,每题2分,共计40分。其中,基础题占2/3,中档题占1/3,难题、偏题没有出现。学生多数失分在中档题上,暴露出来的问题是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不够灵活,不能举一反三,做题时不注意前后知识点的联系,尤其是在地理知识点的实际应用方面学生还有待提高。第二大题,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这一部分完全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从得分情况来看,学生掌握的比较好。第三大题,读图题,3个小题,共计30分。读图题的三个小题,在平时的学习中都做过了,特别是在复习阶段,针对读图、识图能力进行了专项训练,但是在这次考试中还是失分较多,分析其原因发现,很多同学把一些地理事物、地理名词混肴了,很多题目张冠李戴,可见学生知识掌握的还是不够扎实。读图能力的培养依旧是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今后要加强发展学生读图用图的学习,对学生读图用图的地理学习习惯要刻意的加强引导,从方法上体现指导,不断的养成读地图学习地理的良好的习惯。“养成读图的习惯”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今后地理教学师生的教与学。在指出缺点的同时成绩是应该肯定的。首先是按课标的内容标准指导着学生读书、读图、分析资料、引导学生归纳知识、总结分析的学习方法都有了较前面大的变化。另外,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的习惯在不断形成,学生与教师共同研究探讨知识的做法不断加强。改变只注重课本知识、注重死记硬背知识的接受性学习,追寻着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方法在不断发展。今后,在教学方式上要加强“请学生读一读、看一看、想一想、请找一找这个图上有什么?总结以下有什么特征。”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模式,尽快适应课改基本理念和教学方法,特别是多想一想教学方法的指导内容是什么,多分析总结一下,实践一下,研究解决考试与教学的连接问题,以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初一地理期末试题分析(三)

  一、对试题的简要评价

  1、试题突出教材重点,考点覆盖了课程标准所列的重要知识点。

  2、试题分值100分,难易适中,无偏题、怪题、超标准的题。

  3、注重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大部分考点都能达到是课本知识的再现。

  4、强调地理读图能力的考查,特别是图文转换能力的考查,引导学生会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5、试题有一定的灵活性。有的问题情景创设,不是教材直接的内容,但运用所学知识都能灵活解答。

  二、学生答卷情况分析

  1、选择题分析

  共有20小题,考查的是基础知识,大部分学生掌握较好,得分率高;个别学生看图不认真或知识不扎实,理解能力差,导致失分。较突出的有2题,学生审题不仔细,;5题,对比例尺的灵活应用较差;7题,对海陆变迁概念理解的错误;16题,概念混淆。

  2、读图题分析

  第21题:10分。

  及格率为86%,优秀率为70%。本题考察学生对地球的认识情况。答题出现问题:(1)学生对东西经和南北纬的字母表示把握不准。(2)对于某点在哪个半球不能在图中判别。

  第22题:10分。

  及格率为62%,优秀率为49%。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知识。学生答题出现的问题是:(1)由于等高线图较复杂,学生看图不仔细,各种地表形态混淆(2)语言表达能力弱,对于坡度陡、缓的理由答案花样百出。(3)水库位置的选择不当。

  第23题:10分。

  及格率为82%,优秀率为52%。本题主要考查世界七大洲与四大洋的分布。学生失分在大洲与大洋的名称颠倒, 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还有的同学不仔细看题,两条运河一条也没有填。

  第24题:10分。

  及格率为57%,优秀率为42%。本题主要考查全球年平均气温的分布情况。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是平时练习不够,语言的表达能力弱,不会审题,许多答题不严谨,或笔下误,造成丢分。

  第25题:10分。

  及格率为62%,优秀率为55%。本题考察学生绘制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的能力,并根据图形分析回答几个简单问题。不少得高分的学生与认真阅读 要求并仔细分析是分不开会的。得分率不高的学生原因是:(1)绘制的气温曲线不平滑;(2)没有注意气温与降水的一一对应关系。

  第26题:10分。

  及格率为83%,优秀率为56%。本题考查世界人口的增长情况和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影响。学生答题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对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好、不全面,该记的记不住。

  三、对今后教学的一点建议

  1、创造性使用教材。

  要求教师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创造性使用教材。要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特点,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重组、删减和补充,避免“教”教材。对教材知识点的讲授力求全面,让学生理解,学以致用,切忌照本宣科。

  2、要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为此,“精导”是实现自主学习的关键,“实学”是实现自主学习的根本。在课堂教学中要多一些自主,少一些灌输,多一些讨论,少一些讲解;多一些简、易、新,少一些繁、难、旧,多一些有效教学,少一些无效训练。

  3、重视读图能力的培养,有针对性培养学生学科素养

  读图教学在地理教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尤其是在地理新教材中更加突出了读图教学的地位,加大了读图教学的比重和力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读图训练,重视探究活动,加强动手能力,强化平时训练。

  4、落实好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夯实基础,尽量创设情景,寓基础知识与生活、生产的实际问题之中,多让学生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日常生活现象,提高学生分析、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587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