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例题
如果我们的语文成绩不好那么一定是我们少做题了,大家大家要多多学习一下哦,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来看看八年级语文,希望大家来收藏一下哦
有关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综合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B )
A.要塞/阻塞 悄然/悄声 屏障/屏息敛声
B.绯红/绯闻 溃逃/反馈 仲裁/难分伯仲
C.翘首/翘盼 辍学/点缀 忌惮/殚精竭虑
D.琴弦/船舷 悔悟/教诲 踱步/度日如年
导析:B A项,sài/sè,qiǎo/qiǎo,píng/bǐng;B项,fēi/fēi,
kuì/kuì,zhòng/zhòng;C项,qiǎo/qiǎo,chuò/zhuì,dàn/dān;D项,
xián/xián,huǐ/huì,duó/dù。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
A.慷慨 颁发 湍急 震耳欲聋
B.镌刻 哽咽 诘责 和言悦色
C.缥缈 谛造 窒息 摧枯拉朽
D.躁热 追溯 海藻 诚惶诚恐
导析:A B项,应为“和颜悦色”,C项,应为“缔造”,D项,应为
“燥热”。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D )
A.阿尔及利亚发生了强烈地震,顷刻间天翻地覆,不少高大建筑纷纷倒塌,人员伤亡惨重。
B.近年来,杭州钱江新城面貌焕然一新,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鹤立鸡群,蔚为壮观。
C.《水浒传》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D.阅读是源头活水,课堂是半亩方塘,只有把活水引入方塘,语文教学才能清澈如许,这是不言而喻的。
导析:D A项,天翻地覆:形容变化非常大。不合语境;B项,鹤立鸡群:形容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不合语境;C项,抑扬顿挫:形容声音高低起伏,悦耳动听。用于故事情节不合语境。
4.(2017潍坊)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 C )
A.走过这家温馨的书店,安慰着这个城市形色匆匆的人们疲惫的精神和灵魂。
B.因为搭上了网络购物的顺风车,快递行业迸发出极大的生长活力让人瞠目结舌。
C.大雁之所以能够穿越风雨,行稳致远,关键在于其结伴成行,相互
借力。
D.深海勘探开发技术装备的研制,将不断推进我国大洋海底可燃冰的开采工程效率。
导析:C A项,缺少主语;B项,句式杂糅,应改为“快递行业迸发出极大的生长活力,这种活力让人瞠目结舌”;D项,动词“推进”与“效率”不搭配。
5.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2分)( A )
A.小欧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李奶奶,问道:“奶奶,您老身体真硬朗,今年高寿?”
B.下楼时,小龙被别人踩了一下,生气地说:“你走路不长眼呀,差点把我踩伤了!”
C.小红到同学家做客,离开时说:“今日光临寒舍,我很开心,感谢你盛情款待!”
D.张老师找小雄到办公室谈话,小雄说:“有什么话赶紧说,我还得回去写作业呢!”
导析:A B项,“你走路不长眼呀”表达不得体;C项,“光临”是敬辞,用于此处不合语境;同时,“寒舍”是谦辞,对人称自己的家;D项,“有什么话赶紧说”表达不委婉。
6.根据要求默写。(6分)
(1)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2)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
(5)曹操《龟虽寿》一诗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表现了诗人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精神。
7.名著阅读。(3分)
但是这时候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他走上前来,用温和文雅的口气向我招呼:“哈啰,你想找什么人呢?”他是用英语讲的!我马上就知道他是 A ,那个“大名鼎鼎的”红军指挥员,他曾是个教会学校的高材生。
(1)本语段选自《红星照耀中国》,语段中的“他”是周恩来。(1分)
(2)1919年因何事他在天津遭到逮捕?(2分)
答案:作为学生领袖,周恩来领导了天津的学生运动。
8.根据要求,回答下面问题。(6分)
据调查,近两年来,中学生对数字化阅读的兴趣明显提高。数字化阅读是一种阅读方式,与传统纸质媒介阅读不同,它是借助网络、手机、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等数字媒介进行的。
(1)用简洁的语言从下面两个图表中,归纳出三条主要信息。(3分)
答案:(示例)①我国国民数字化阅读使用率逐年增长。②数字媒介阅读时长超过纸质媒介阅读时长。③手机阅读时长增长最快。(意思相近即可,一条1分)
(2)结合下面材料的内容,写一段话来表达你对数字化阅读的思考。要求:①观点明确,理由充分。②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③不少于50字。(3分)
某校八年级的李明同学最近喜欢上了数字化阅读,他常用课余的零碎时间来浏览新闻,了解科技知识,偶尔也读读名著,看看喜欢的微博,常与同学交流阅读心得,很受大家欢迎。赵亮同学最近也喜欢上了数字化阅读,他热衷明星八卦,沉迷网络小说,对繁杂的信息不加分辨地接受,现在上课总走神,也不爱跟同学交流了。
答案:(示例一)数字化阅读有利也有弊。它有利于人们方便快捷地获取大量信息,开阔视野,满足兴趣爱好。但它信息繁杂,其中的不良信息对中学生健康成长不利。 (示例二)我们要合理使用数字化阅读。既要用它来获取丰富的信息,开阔视野,满足兴趣爱好;又要注意分辨,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诱惑,不要影响学习和生活。(观点明确,理由充分即可。)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2017衡阳)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4分)
渡荆门送别
李 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9.标题中“送别”二字怎么理解?(2分)
答案:“送别”是说故乡的水恋恋不舍,满怀深情地一路送诗人远行,从另一角度显现出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10.“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这句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展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2分)
答案:对偶或拟人。雄伟壮阔(雄奇壮美也可)
(二)阅读《三峡》,完成11~15题。(15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不见曦月(太阳)
(2)略无阙处(同“缺”,空隙、缺口)
(3)良多趣味(很)
(4)林寒涧肃(肃杀)
1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B )
A.沿溯阻绝 猿则百叫无绝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猛浪若奔
C.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D.负势竞上 横柯上蔽
导析:B A项,断;消失。B项,名词,飞奔的马。C项,在;如果。D项,动词,向上;名词作状语,在上面。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译文: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文: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很多的趣味。
14.本文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寥寥几笔,便能将景物的神韵表现出来,如只用“素湍绿潭,回清倒影”8个字,便写出了春冬之时的江水澄澈,景色明媚。(3分)
15.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从本文找出两条理由,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2分)
理由1:水流急(或速度快或水势迅猛或水流湍急)原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或:虽乘风御风,不以疾也)
理由2:落差大原句: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三)阅读下文,完成各题。(11分)
给难民以“奥运”,给岁月以和平
王恒志
国际奥委会3月2日发表公报,宣布将组建难民奥林匹克运动队参加今年8月的2016年夏季奥运会。难民运动队去里约显然不是为了争金夺银,正如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所言,其旨在向全世界难民传达希望的信息,从更深意义来说,国际奥林匹克运动是在用行动诠释自己的和平理念,希望能给岁月以和平,愿天下止干戈,永无难民。
去年以来,难民危机愈演愈烈,无数人背井离乡,只为寻求一块没有战乱的生存之地。国际奥委会此举,显然是希望告诉这些背井离乡的人们,奥林匹克运动没有忘记他们,世界也不会抛下他们。尽管暂时飘零,但他们一样可以拥有和其他国家与地区人们一样的权利,一样可以去里约的奥运赛场上,展示属于自己国家和民族的那份自豪与
荣耀。
当然,组建难民运动队更多是一种姿态,虽然无法解决实际中的难民问题,但其中传递更多的信息则是对和平的渴望。
众所周知,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和“神圣休战”息息相关,1993年这一传统“复活”,联合国正式呼吁遵守“奥林匹克休战”规则。可以说,从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至今,和平,一直是奥林匹克运动孜孜不倦追求的梦想。
在过去的岁月里,尽管这一规则很难被完完全全实现,但我们依然能看到体育浇灌出的一朵朵“和平之花”。阿富汗、伊拉克……那些曾经或仍处于战乱中的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健儿们,历经千难万苦走上奥运赛场,让世界看到他们,以及他们背后深受苦难的国家和民族,并致以最深切的尊重。
正如那些身处战乱的运动员们一样,当难民运动队踏上奥运赛场的那一刻,他们的汗水与泪水,他们的成绩与骄傲,他们或悲或喜的故事,都将令所有人百感交集。全世界会因此更加关注难民问题,战争与和平的主题将再度摆在全世界面前。
16.这则新闻的标题有何作用?(2分)
答案:这则新闻的标题,概括了新闻的主要内容。
17.请写出这则新闻的导语和背景。(4分)
答案:①导语:国际奥委会宣布将组建难民奥林匹克运动队参加今年8月的2016年夏季奥运会。
②背景:去年以来,难民危机愈演愈烈,无数人背井离乡,只为寻求一块没有战乱的生存之地。国际奥委会此举,显然是希望告诉这些背井离乡的人们,奥林匹克运动没有忘记他们,世界也不会抛下他们。
18.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在过去的岁月里,尽管这一规则很难被完完全全实现,但我们依然能看到体育浇灌出的一朵朵“和平之花”。
答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国际奥委会为推动世界和平不懈努力,成绩斐然。
19.国际奥委会给难民以“奥运”的目的是什么?(2分)
答案:让全世界更加关注难民问题,给岁月以和平,愿天下止干戈,永无难民。
(四)阅读下文,完成各题。(15分)
妈妈的额头
蒋 平
①童年的印象里,母亲的额头是最亲切的。那时的我体质弱,常常生病发烧。每次见到我一脸绯红的样子,母亲就觉得不对劲,然后她的额头就会贴在我的额头上,只那么轻轻一贴,母亲就能准确判断出我的健康状况。
②母亲的额头,很多时间都被汗水占据着,劳动着的母亲是美丽的。那时候,年轻的母亲,以光洁而温馨的额头为纸,为这个家,书写着人生的喜怒哀乐。跟我们在一起,有说有笑的日子,母亲是开心的,幸福的,这些开心和幸福,在她的额头上表现得阳光灿烂。当我们遇到挫折和磨难,那额头上则会写满忧虑和郁闷。我一度怀疑,多年以后,母亲额头上那一条条清晰的纹路,该是多年担忧留下的记忆档案。
③母亲用额头为我诊断了无数次病痛,而她自己生病的时候,总是悄悄瞒着。好些回,我看见母亲浑身无力地躺在床上,父亲用湿毛巾捂着她的额头,才知道母亲已被病魔折腾多时。每一次,母亲从疲惫中爬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揉拍前额,好让自己保持一份清醒,第一时间理清生活的繁琐,解开心头的愁结,为家的未来精打细算。韶华流转中,母亲老了,无论记忆力还是动作气力,已经大不如前,唯一不改的,依然是拍额头的习惯性动作,那手掌在额头上发出的声音,于我而言,更多成了一种带着淡淡咏叹的生活乐章。
④母亲是爱美的,也许从她懂事时起,就用那些粉膏,每天在额头上涂抹。然而岁月匆匆,雨霜重重,谁也无法挽留青春饱满的脚步。一道道皱纹,在一个个不经意的夜晚,悄悄爬上了母亲的额头。如果说母亲是一棵树,那额头上的纹路,就像一圈圈年轮,圈满了昨日的记忆。而我更感觉那纹路如林,是一种写在额头上的不变情怀,仿佛漫山遍野的秀木,永远葱绿绵长。
⑤母亲七十大寿那天,女儿忽然说头晕,母亲的额头,又习惯性地跟她贴在一起。那是怎样的两张额头啊,一张沧桑遍布,饱经风霜;一张青春饱满,一如母亲当年。母亲仔细端详着孙女,不由感慨万千:“奶奶老了,瞧这额头上的皱纹,多深!”我伸过手,轻抚母亲的额头:“妈,谁说您老呀。瞧您的额头,还是当年那样温暖。在我心里,您有一张永远年轻的脸。”
⑥是啊,母亲的额头是不老的,那里面,写满了永恒的母爱。
(摘自《天津工人报》)
20.文中写了有关“妈妈的额头”的几个生活片段,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3分)
答案:(示例)(1)母亲用额头为“我”诊断病痛;(2)母亲的额头布满汗水、喜悦、忧伤;(3)母亲揉拍前额缓解劳累;(4)母亲用额头为孙女诊断病痛。(答对三点可得满分)
21.结合语境,解释第②段画线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并说明其表达作用。(4分)
这些开心和幸福,在她的额头上表现得阳光灿烂。
答案:“阳光灿烂”指阳光光彩夺目的样子。在这里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开心快乐、幸福的神态。
22.结合文章内容,赏析第④段画线的句子。(4分)
如果说母亲是一棵树,那额头上的纹路,就像一圈圈年轮,圈满了昨日的记忆。而我更感觉那纹路如林,是一种写在额头上的不变情怀,仿佛漫山遍野的秀木,永远葱绿绵长。
答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妈妈额头上的皱纹比作年轮,比作树林,生动形象地写出妈妈的额头记录下了她对子女的疼爱,为家庭生活辛劳的付出,以及“我”对妈妈的爱(或感恩之情)。
23.你认为文中的妈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活中我们都拥有亲人们的关爱,请你把感受最深的和大家分享。(4分)
答案:文中的妈妈是一个关爱儿女、勤劳能干、任劳任怨、默默付出的人。父亲的关爱让我感受最深。父亲是家中的顶梁柱,尤其是他厚实的背给了我安全感和幸福感。小时候,我在父亲的背上尽情欢笑;现在,父亲仍然用他厚实的背为我遮风挡雨。(能围绕所感受到的亲人们的关爱来答题,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三、写作(5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无声的眼泪,却有着最丰富的生命色彩。也许是获得成功后的喜悦之泪,也许是阅读一本书时的感动之泪,也许是分别时的不舍之泪,也许是做错事时的懊悔之泪——就让我们在一颗颗晶莹的泪珠中,去感受那最真实的生命印记吧!
请以“那一刻,我流泪了”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题阅读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C )(2分)
A.要塞(sài) 气氛(fēn) 不逊(xùn) 深恶痛疾(wù)
B.颁发(bān) 翘首(qiáo) 诘责(jié) 悄无声息(qiǎo)
C.溃退(kuì) 教诲(huǐ) 滞留(zhì) 颔首低眉(hàn)
D.轩昂(xuān) 解剖(pōu) 炽热(chì) 黯然失色(àn)
【解析】“诲”应读“huì”。
2.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
A.渡过 诸城 重重封锁 佳作迭现
B.吹嘘 峰巅 名家倍出 眼花缭乱
C.宇宙 揭示 惊心动魄 微不足到
D.眼翳 舔去 惮精竭虑 入木三分
【解析】B.倍—辈;C.到—道;D.惮—殚。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B )(2分)
A.成都草堂是四川人民心中的文化圣殿,这是无可置疑的。
B.枣儿的父母三年前走出大山,前往广东,除了节假日偶尔和枣儿打通电话,至今杳无音信。
C.我们的语文老师读起书来声音清脆,声调抑扬顿挫,我们都为之着迷。
D.假冒伪劣产品一度肆虐,老百姓对只追求利益的商家深恶痛疾。
【解析】“杳无音信”与“偶尔打电话”相矛盾。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2分)
A.屠呦呦成为获得首个诺贝尔医学奖的中国人。
B.6月7日早上,伊朗德黑兰国家议会大楼和伊朗开国领袖霍梅尼陵墓发生枪击和自杀爆炸事件,造成至少约12人死亡,42人受伤。
C.面对新一轮改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业的勇气和创新的锐气。
D.为了防止禽流感不再蔓延,我国各地采取了强有力的应对措施。
【解析】A.语序不对;B.“至少”与“约”相矛盾;D.否定不当。
5.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2分)
A.随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全文转载,电台反复播送,引起全社会的热烈讨论。
B.《长征》的饱满、厚重、震撼人心,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严谨认真的写作方式。
C.他产生了一个十分强烈的心愿——用手中的笔,全面、真实地再现这一灾难。
D.这个物理学家和颜悦色地回答“我不知道……你可以想到,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
【解析】A.去掉顿号。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B )(2分)
A.新闻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它具有真实性、及时性、简明性。
B.《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散文诗,选自《野草》。
C.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伟大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复活》等。
D.白居易是唐代诗人,有“诗魔”之称,《钱塘湖春行》是写早春的作品。
【解析】《藤野先生》是散文,选自《朝花夕拾》。
7.阅读名著中的故事,选出填入横线上正确的一项( C )(2分)
官帽山上的300多名红军被敌军重重围困。红军团长________突然看见有一条长长的藤萝,马上带领300多名红军战士用藤萝顺利下官帽山。红军战士用智慧和勇敢突围了。
A.萧克 B.徐海东 C.许光达 D.王震
8.诗文默写。(每题1分,共4分)
(1)征蓬出汉塞,__归雁入胡天__。(王维《使至塞上》)
(2)树树皆秋色,__山山唯落晖__。(王绩《野望》)
(3)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用鸟儿争春来描绘初春景象的句子是:__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__。
(4)云漂浮不定,幻化成形,是诗人的歌咏对象。李白在《渡荆门送别》用“__月下飞天镜__,__云生结海楼__”描述云生海市蜃楼之景;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写道:“__孤山寺北贾亭西__,__水面初平云脚低__”,描述了湖水白云相连的景象。
9.综合性学习。(7分)
2015年“五一”期间,央视播出特别节目《大国工匠》引发热议。某校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各题。
材料一:提到优质制造,人们立刻想到:控制误差不超毫秒的瑞士钟表匠、仅拧各种螺丝就要学习几个月的德国工人、捏寿司都要捏成极致艺术品的日本手艺人……但对于更多的中国制造来说,我们仍然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如手机、冰箱甚至是前段时间引发抢购风潮的马桶盖等。
材料二: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曾说:“我们要用大批的技术人才作为支撑,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
(1)【提信息】请从两则相关材料提取主要信息(每则材料限20字以内)。(2分)
材料一:__示例一:与国外相比,中国制造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优质产品)。_示例二:从目前我国缺乏优质产品的现状,可以看出我国还缺少技术人才。__
材料二:__示例一:“优质制造”需要大批技术人才。_示例二:国家重视技术人才的培养。__
材料三:我国数千年历史中,出现过鲁班这样的大师级工匠,也有修造出故宫这种世界奇观建筑的工匠,这说明中华民族的基因里,的确有工匠精神。《大国工匠》讲述的8个工匠,正是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工匠精神,才缔造了工匠的神话:錾刻师孟剑锋为北京APEC会议创作国礼“和美”纯银丝巾,焊工高凤林为火箭焊“心脏”,钳工顾秋亮为“蛟龙号”装配载人深潜器……
(2)【谈理解】结合材料三,谈谈你对“工匠精神”的理解。(2分)
__示例: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工匠精神,只有传承工匠精神,才能缔造工匠神话。(意思答对即可)__
材料四:某校邀请大国工匠孟剑锋来校做演讲,书法社结合孟剑锋的事迹拟写了一副“宝剑锋从磨砺出,和美精自细琢来”的对联。
(3)【言心声】请根据材料四,为中学生如何培养“工匠精神”提出建议。(3分)
__略。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___
二、阅读与理解(45分)
(一)黄鹤楼(5分)
崔 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0.“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抒发了怎样的感慨?(2分)
__对人去楼空、物是人非的强烈感慨。__
11.从情景关系的角度简要赏析第三、四联。(3分)
__颈联写到的楼上所见之景有晴空下奔涌的大河,汉阳一带清晰可见的树木,鹦鹉洲上茂盛的芳草。眼前的“树木”“芳草”勾起对家乡“一草一木”的回想,由景生情,强烈的思乡之念也就油然而生。尾联情景交融,那弥漫在长江之上的浩浩烟波,正是诗人无边乡愁的形象化表达,那越来越深的暮色,也不断强化着诗人挥之不去的思乡之情。__
(二)对比阅读(13分)
【甲】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沉鳞竞跃 ( 指水中潜游的鱼 )
(2)月色入户 ( 这里指门 )
1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__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__
(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__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便一起在院子里漫步。__
14.下列句子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B )(3分)
A.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B.实是欲界/之仙都
C.盖/竹柏影也 D.念/无与为乐者
15.面对美景,两篇文章的作者各发出怎样的感慨?情感有何相同之处?(4分)
__【甲】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乙】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美景处处在,“我”是赏景人,热爱山水,为自然所陶醉。__
(三)江南陶公柳(13分)
①早春二月,乍暖还寒,江南陶公柳率先从严冬中苏醒过来,最早报送春的信息。
②江南陶公柳,生长在鄂州城区环洋澜湖畔,宛如一条柔媚的绸带缠绕在几千米的长堤上。早春时节,柳芽初萌,星星点点散落在大小树枝上,嫩芽在蒙蒙细雨里舒展,弥漫着别样的柔情;初生的柳叶,色泽嫩黄,渐变渐浓,变成翠绿色;柳叶细长,犹如美人的秀眉;柳条轻拂,表达出绵绵的情意。
③漫步在陶公柳林间,沉醉在圣洁的山水中,我仿佛看到晋武昌(今鄂州)太守陶侃正向我们款步走来。他虽身居高位,但决不居功自傲、养尊处优,始终克勤克俭,以爱民和清廉流芳后世。在他征战生涯的41年中,有30年是在鄂州度过的。在鄂州期间,他曾带领官吏和百姓植树造林,在武昌城四周广植柳树。“陶公柳”“武昌柳”之名由此而来。唐代诗人钱起在《晚泊武昌》中云:“晚泊武昌岸,津亭疏柳风。数株曾手植,好事忆陶公。”孟浩然在《溯江至武昌》中云:“残冻因风解,新正度腊开。行看武昌柳,仿佛映楼台。”千百年来,陶公柳经南北隋唐之风,沐宋元明清之雨,绿染千年古城,焕发人文光芒。
④陶公柳,是坚韧的树木。它适应力强,不怕严寒酷热,不畏水涝干旱,即使被害虫咬光叶子,被烈焰烧焦树冠,甚至被雷电拦腰劈断,只要春风一吹,那深埋于地下的根须,便破土发芽。初春之际,冰冻刚解,春寒料峭,它顽强地吐露出芽苞,率先向人们报告春天来临的消息。
⑤陶公柳,是宽容的树木。在一棵棵、一排排陶公柳下,有草坪、月季、小黄杨等,它们和睦相处、团结友爱,共同抗击严寒酷暑。
⑥陶公柳,是质朴的树木。它没有松柏之风、翠竹之节,也不像腊梅暗香浮动、牡丹婀娜娇艳。它质朴无华,恬静淡泊,不事张扬,默默奉献。它浑身是宝:枝条可制成柳篮、柳筐和柳箱等,树干可加工成桌、椅、床、柜等家具,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叶、茎、皮、根皆可入药,具有很高的医药价值;它可以净化空气,绿化环境,使青山常在、碧水长流,具有良好的环保价值。
⑦陶公柳,本是一种很普通的大众树木,但它早已融合到中华历史文化之中,历尽千年沧桑却依然美丽。
⑧陶公柳是鄂州的象征,我爱江南的陶公柳。
(选文有改动)
16.文章第③段引用古人吟咏“陶公柳”的诗句有什么作用?(3分)
__印证“陶公柳”“武昌柳”的名称由来已久;增加文章的文化内涵;赞美了(“武昌柳”)的风姿,表达了对陶公的怀念之情。__
17.“陶公柳”具有怎样的品格?请简要概括。(3分)
__陶公柳具有坚韧、宽容和质朴的品格。__
18.请你从语言方面对文章第②段进行简要赏析。(4分)
__示例:这段文字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早春陶公柳的景物特征,抒发了对陶公柳的喜爱之情,给人以美的享受。__
19.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__表达了作者对陶公柳的赞颂和热爱的思想感情。__
(四)爸爸教我读中国诗(14分)
程 怡
①十个月的时候,我得了一场可怕的脑膜炎,到了一岁半还不会说话,父母非常担心。一天,爸爸看报,我坐在他的膝上,指着某一个标题中的“上”字,爸爸说:“上?”我对他表示满意,赶紧从他的膝上爬下来,拽着他走到书箱前,得意洋洋地指着书箱外“函上”的“上”字,表明我认识这个字,这件事对父母而言,真是“上上大吉”!他们不再担心我有智力障碍了。之后,爸爸开始教我读诗。
②爸爸常教我念两个人的诗: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陆游。
③依稀记得,孩提时的一个夏夜,我困极了,趴在爸爸的膝上,爸爸摇着大蒲扇,满天的星斗朦朦胧胧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突然,爸爸那江西乡音很重的诵读声使我睁开了眼睛,我不知道那奇特的吟啸中有什么,但我一下子记住了这首诗。
④上学前我已经会背那首《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爸爸问我懂不懂最后那句,我很得意地嚷嚷说:“那意思就是烧香磕头的时候别忘了告诉你爸爸!”当时,爸爸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⑤1959年秋,我上小学。那年冬天,爸妈因故很长时间不能住在家。姐姐是长女,照顾我和弟弟。一天晚上,爸爸出乎意料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欢天喜地,难以入眠。躺在床上跟爸爸念杜甫的诗:“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爸爸问我懂不懂这句诗,我说:“我懂的,不过,爸爸想念我们的时候,我们也想念爸爸的。”爸爸不再说话,只是听我继续背他教我的诗。
⑥爸爸生命的最后几年,完全卧床不起。每当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悲鸣的旋律在蕉影婆娑的窗边响起的时候,爸爸就会喃喃吟诵杜甫的诗。他告诉我,那一刻让他想起了故乡老宅,想起了祖母和母亲。
⑦那时我已在大学教中国古代文学,我理解父亲:人生无非家国之情,杜甫、陆游,我父亲他们这一代的知识分子,对家国,都有一种深情。父亲吟诗的声音,永远留在了我心底。
⑧很多年后,我看见报上某篇文章引了一首绝句,感觉就像遇到了一个老熟人。我没有念过那首诗,但我熟悉那种风格。回来一查,果然是陆游的诗,“征车已驾晨窗白,残烛依然伴客愁。”我当时的感受真是难以名状。爸爸在我童年时便种在我生命里的东西,突然宣告了它的无可移易的存在!(有删改)
20.文中围绕爸爸教“我”读中国诗,记叙了三件事,请概括。(4分)
(1)__孩提时,爸爸以自己奇特的吟啸教“我”记住了陆游的诗__;
(2)上学前,爸爸教“我”理解《示儿》诗中的句意;
(3)__上学后,爸爸教“我”理解杜甫诗中思念亲人的感情__。
21.说说你对第③段画线部分的理解。(2分)
__①写出了夏天夜晚满天繁星的景色。②表现出了夏夜“我”朦胧欲睡的状态。③引出“我”被父亲吟诗声唤醒的情节。__
22.第④段爸爸高兴得流泪,其原因是__还未上学的“我”小小年纪居然懂得了诗的意思__。(3分)
23.根据全文,概括爸爸的形象。(3分)
__①爸爸是一个有家国情怀的知识分子;②爸爸又是一个深爱孩子、懂得教育的慈父。__
24.谈谈你对第⑧段画线句的理解。 (2分)
__爸爸教“我”的诗永生难忘,这些诗蕴含的精神情怀(爸爸的人格魅力)影响“我”的一生,表达了“我”对爸爸的感谢与怀念。__
三、作文(50分)
25.对朋友的友情,对生活的期待,都需要我们用信任的目光去看待。
请以“我相信你一定来临”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
(3)不少于600字。
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6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溃退(kuì) 劳碌(lù)
凌空(líng) 屏声敛息(bǐng)
B.酷似(shì) 天干(gān)
诘责(jié) 杳无音讯(yǎo)
C.仁慈(cí) 愚钝(dùn)
禁锢(jìn) 恰如其分(fèn)
D.炽热(zhì) 踱步(duó)
参与(yù) 沿溯阻绝(sù)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人们热烈的掌声瞬间激活了所有人紧绷的神经,每个人脸上都绽放出胜利的笑容。
B.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如梦初醒的观众用振耳欲聋的掌声和 欢呼声,来表达由衷的赞赏。
C.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事实真像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
D.他们练制沥青铀矿的设备极其简陋,练制的大部分工作都必需在院子里露天进行。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在这个封闭的山村,对一些很简单的科学常识,这里的人们都会觉得诚惶诚恐。
B.儿童文学家曹文轩获得本年度“国际安徒生奖”后,多家媒体入木三分地争先报道。
C.北海的菊花开了,史铁生答应坐轮椅去看看;母亲于是和颜悦色,还絮絮叨叨起来。
D.他聪慧好学,多才多艺,阳光帅气,在我们年级鹤立鸡群,是校草的热门人选。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乔金斯化石断崖是一处世界级古生物学遗址,是2008年被列入联合国的“世界遗产”目录。
B.随着人们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未来汽车工业将会借助现代科技,向高效率、零污染发展。
C.我国每年因吸烟引发疾病导致死亡的人数大约100万左右,控烟立法迫在眉睫。
D.电视剧《欢乐颂》播出时,收视观众和点击率一路飙升,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我一直认为,在这个世界上, ________
①最有价值的,是恬淡宁静的心和丰富无悔的回忆。
②最温暖的,是纯洁无瑕的真挚感情。
③而所有这一切的拥有,都需要用善良、单纯做底色。
④最悦目的,是纤尘不染的青山绿水。
A.④②③① B.④②①③
C.②④③① D.①②④③
6.八年级(1)班的同学们正在开展以 “我看诚信”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10分)
(1)【新闻点击】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8个字)(3分)
逃票、欠税、欠费、闯红灯……这些都将被记入你的“个人信用库”。昨天,《扬子晚报》记者从南京市发改委了解到,南京即将出台社会诚信体系实施方案,今后凭身份证号就能查到个人税收欠缴、乘车欠缴费、交通违章等“失信记录”。同时,企业欠薪、专利侵权、拖欠贷款等不良信用也将被记录到“企业信用库”中,可凭组织机构代码自查。这两个库的信息将在市政府各部门共享,并接入省里的“诚信库”,这意味着有失信记录的企业和个人今后在南京将“无处藏身”。
【漫画鉴赏】阅读下面的漫画,说说其寓意是什么。(3分)
(2)【拟写座右铭】请你以“诚信”为主题给自己写两条座右铭。要求紧扣主题,起到激励、警醒的作用,至少采用一种修辞手法。(4分)
7.按要求写出下列诗词名句的空缺部分。(6分)
(1)牧人驱犊返, 。(王绩《野望》)
(2) ,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 湖春行》)
(3)《黄鹤楼》中“ ?
”抒发了诗人内心中那绵绵不绝的乡愁。
(4)《三峡》中“ , ”两句侧
面写出了三峡“两岸连山”的连绵与高耸。
二、古诗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8、9题。(4分)
渡荆门送别
李 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8.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是诗仙李白出蜀时所作,记下的是他初次离开故乡时的观感和情思。
B.颔联中的“随”字用得好,写出了群山和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C.“月下飞天镜”描绘了明月倒映入水面开阔、流速缓慢的长江中,犹如天上飞来的明镜,这是诗人仰视所见。
D.尾联转入抒情。“怜”“送”两词生动地写出了“物”“我”两相依,含蓄地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9.对于本诗,清人沈德潜曾评价说:“诗中无送别意,题中‘送别’二字可删。”从全诗来看,你同意他这种说法吗?为什么?(2分)
(二)比较阅读下面两篇课内文言文,完成10—14题。(14分)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
【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
10.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实是/欲界之仙都
B.蝉/则千转不穷
C.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D.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消散)
B.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奔跑)
C.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指欣赏)
D.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同“返”)
12.下列对甲、乙两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统领全文;乙文中“奇山异 水,
天下独绝”总领下文写景的句子。
B.乙文第三段写“奇山”,用“负”“竞”“争”等字,将崇 山
峻岭化动为静,写出山间的勃勃生机。
C.甲乙两文作者都用生花的妙笔描写了美丽的大自然山水美 景,表达了作者对山水自然的热爱之情。
D.两文的思想格调不尽一样,甲文全篇都充满乐观情趣。乙文则暗含作者对尘世生活的厌弃之情。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6分)
(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2分)
(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2分)
(3)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2分)
14.乙文“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三)阅读下面一篇课外文言文,完成15—17题。(12分)
洞庭为沅湘等九水之委①,岳阳楼峙于江湖交会之间,朝朝暮暮,以穷其吞吐之幻态,此其所以奇也。楼之前为君山,如一雀尾香炉,排拆水面,林木历历可数。故楼之观,得水而壮,得山而妍也。
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如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白溪练②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时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③以悲,泫然④不能自已也。
昔滕子京左迁此地,郁郁不得志,增城楼为岳阳楼。既成,宾僚请大合乐落之,子京曰:“直须凭栏大哭一番乃快!”然其束发⑤登朝,入为名臣,出为名帅,已稍稍展布其才;而又有范公为知己,不久报政最⑥矣,有何可哭?
(袁中道《游岳阳楼记》,有删改)
【注】①委:水流所聚,汇集。②练:白色丝绢。③愀然:形容神色严肃或不愉快。④泫然:水滴下的样子,多指流泪。⑤束发:年纪轻。⑥政最:政绩考核第一等。
15.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林木历历可数( )
(2)亭午风渐劲( )
(3)泫然不能自已( )
(4)增城楼为岳阳楼( )
16.下面对文意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第一段描写岳阳楼耸立于江湖交汇的地方,楼前正对着君 山,
楼的景观因水而雄壮,因山而美丽。
B.第二段描写的是洞庭湖一日之中的不同时间由“湖平如熨”
到“湖浪奔腾”的不同景象。
C.文中“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两句,是古代文人借酒释怀的真实写照。
D.作者游岳阳楼时心情是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上午“闲淡”,中午“雄快”,傍晚“愀然以悲”。
17.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
(1)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白溪练上。(3分)
(2)然其束发登朝,入为名臣,出为名帅,已稍稍展布其才。(3分)
三、现代文阅读(34分)
(一)新闻阅读
阅读下面的新闻特写,完成18—20题。(10分)
15米泳池里的梦想
新华社记者 赵悦 杨媛媛
一个长宽仅15米、水深只有1.5米的室内游泳池,是加沙地带最好的泳池,也是这里唯一一个游泳运动员的训练场地。七八个不到20岁的巴勒斯坦小伙子正在教练指导下刻苦训练,他们渴望有朝一日能从被封锁的加沙地带走出去,在标准游泳场地参加一场国际比赛,为巴勒斯坦人圆一个游泳梦。
18岁的巴勒斯坦小伙子杰哈德•萨利赫就是这些追梦青年中的一个。他浓眉大眼、身材浑圆,是天生练游泳的好苗子,曾获得过巴勒斯坦青年自由泳比赛冠军。但由于从年少时起就经历过太多苦难,杰哈德身上鲜有年轻人的活泼气息,说话时眼神总是很忧郁。
他告诉记者:想在加沙练好游泳实在是太难了。
杰哈德训练的地点在纳玛体育俱乐部,位于加沙地带最北部的杰巴利耶地区。这里靠近以色列边界,安全形势非常严峻。敢于冒着“枪林弹雨”坚持锻炼的人,确实需要些胆量。纳玛体育俱乐部场地有限,仅包括一个类似“蘑菇池”的室内游泳场及非常简陋的附属设施,但仍属于当地最“豪华”的建筑之一,完全依靠阿拉伯其他国家的资助建成。
杰哈德的教练马尔旺说,虽然杰哈德的成绩不错,但他的技能训练只能依靠这个15米长、15米宽的游泳池,力量训练则需要租借其他地方简易健身房的一些设施,再加上没有资助,每个运动员都是自费参加训练,他们每个月能够承担的费用大约只能够满足每周12小时的训练时间。
杰哈德的家在纳玛俱乐部以北,距离边界更近一些。他家的外墙上至今仍遍布着以色列机枪射击后留下的弹孔。推开房门,杰哈德的家只能用“家徒四壁”来形容。灰黄的墙壁上,一幅杰哈德哥哥艾哈迈德的照片高高悬挂,特别醒目。
艾哈迈德也曾是个游泳爱好者,和弟弟相比,他就没那么幸运了。2006年,年仅18岁的艾哈迈德被以色列士兵开枪打死,永别了喜好的游泳运动。杰哈德的另外一个弟弟在艾哈迈德被打死后,一气之下放弃了任何运动,参加了哈马斯的警察部队。
杰哈德说:“我不想放弃我的梦想,我就是想参加游泳比赛,不管是简陋的泳池还是以色列的封锁,都阻止不了我的梦想。尽管走出去的可能性很小,但不管怎么样,我都盼望能够走出加沙,让巴勒斯坦国旗出现在赛场上。”
“我能出现在赛场上就是一种胜利!”杰哈德说。
对于加沙人来说,也许比赛结果远远不及能够参赛重要,他们的梦想就是能走出封锁,出现在国际赛场上。这个看似近在眼前的梦想,却不知何时才能实现。
18.本文标题是“15米泳池里的梦想”,从文中看,“梦想”指的什么?(3分)
19.杰哈德等年轻人要实现自己的梦想,面临着哪些困难?(3分)
20.“我能出现在赛场上就是一种胜利!”这句话有怎样的含意?(4分)
(二)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1—24题。(16分)
稗子不会躲开
豆春明
每年端阳一过,母亲就会下田扯稗子。
稗子这东西,是个假聪明。开始时混在稻秧里,偷偷争水争肥。母亲天天从田边走过,也没发现它。但过了端阳,它就憋不住了,使劲蹿个,冒出头来。要是它能再憋上一段时间,说不定母亲就去干其他事情,把它忘了。等她干完事情回来,它已经扎稳了根。再去扯,会一扯一个大坑,连旁边的稻秧也跟着扯起来。那时母亲也许就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它长下去。可惜,它就是憋不住。
那段时间,阳光和雨水交替频繁。母亲没扯几根稗子,天就下雨了。她披上一张白油布,继续扯。雨滴砸在秧叶和稗叶上,溅起一层水雾,好像要把稗子藏起来。母亲摸着稗子,从秆一直摸到根。然后分开五指,像个筢子,往上一捞,稗子就被扯掉了。扯了七八根,拴成一把,丢在田坎上。一块田,能有十多把。母亲将它们装进背篼,背回家去。
也可能烈日当头。母亲分开稻身,汗珠滴进水田里,叮当有声。水田光亮如玻璃,能照见她的皱纹。母亲常说:我老了。是的,她就是在那些稻谷和稗子中间变老的。
我家有三四亩田,母亲要忙两三天,扯完稗子,她会生一场病。小腿痛,牙齿痛,头也痛。这几样病,每年都在那几天等着她。她一次也没躲过。哎,吃了那么多次亏,她也不吸取点教训,想个办法躲一躲。
我心痛她,给她打电话。别扯了,让它长算了,我说。少收几斤稻谷算个啥嘛,我还说。进城多年,我早已习惯不把稻谷和稗子当回事。母亲答应了。可放下电话,又下到田里。弄得我在电话这头干着急。
我向妹妹求援。她住在县城,跟母亲只隔十几里路。她带母亲逛街,上超市。吃不吃榴莲?妹妹逗母亲。母亲点头。比屎还臭,还吃不吃?吓得母亲赶紧跑开了。这是美国苹果。母亲睁大眼睛,睁得和找稗子时一样大。那是肥牛肉。肥在那里呢,她问妹妹,咋一点看不出来?又带去挑选花衣。老都老了,别挑花了眼,妹妹提醒她。
挑花了眼才好呢。眼花了,就看不到稗子了。第二天早上,她收拾好新买的花衣。回去扯稗子了,她说。头也不回地走了。
每年的情形,大致都是这样。多年下来,母亲的花衣装满了一柜子,但她还是把稗子看得清清楚楚。
我和妹妹拿她一点办法都没有。
有几个暑假,我回去看母亲。那时稻谷和稗子快熟了。机耕道两边,一眼望去,高的是稗子,矮的是稻谷。我扯起一根稗子,量一下,它比我还高。稗穗沉甸甸的,有半尽长。看得出来,它长得不错。大多数田里,稗子都长得不错。田的主人,像我一样进了城,没时间扯掉它们。爱咋长咋长,能收多少收多少,他们大多这样想。对于那些长得热热闹闹的稗子,他们已经没有多大兴趣。
我家田里的稗子,在村里算最少的。那是母亲用一场病换来的。扯掉稗子,今年又增产了,母亲笑着对我说。她脸黑,不笑还好,笑起来更见苍老。但母亲是真的高兴,为那些即将成熟的稻谷,也为那些被扯掉的稗子。可我实在高兴不起来。因为我的欢乐,早让城市带走了。我让母亲, 在她的城里儿子面前,显得好孤单。
有一天吃中午饭时,我问,年年扯,还是很多吗?多,不扯不行,母亲回答。看来,她这一辈子,算是和稗子耗上了。一个生病,一个送命,像对仇人似的。其实,母亲和稗子是完全可以不这样的。母亲不扯稗子,起码可以少生病,多活几年。至于稗子,随便找个地方,都比长在我家田里强。如果这样,那多好。
吃过饭,母亲去沟里洗最后一次扯回来的稗子,洗得干干净净。稗子一身绿,比长在田里还水灵。嫩一点的,母亲细细切碎,拌上米糠,捧给猪吃。但两头大白猪吃惯了父亲煮的稀饭,只吃了两口。母亲又捧给鸡,鸡也不吃。母亲只好把它倒进粪堆。过了一二十天,种秋豆要肥,她拿木棍扒开一看,稗子还是绿的,还是稗子的样子。不得已,她又把粪堆封好,打算再过两三个月,拿来种冬麦。
老一些的,母亲扔在院坝里。晒几天,稗子轻飘飘的,能飞起来。有一天,我在灶上做菜,母亲帮忙烧火。她塞了一大把稗子在灶膛里。稗子不易燃,弄得满屋是烟。我躲了出去。过一阵转来,稗子燃了起来,慢慢化为灰烬。母亲让烟熏出了泪,坐在灶下揉眼睛。好像是为了某种特别重要的东西,她和稗子始终在较劲。她没输,它也没赢。到底是啥东西呢?我也不清楚。但肯定不只是那几斤多收的稻谷,也不只是那几根多长的稗子。
今年,母亲满七十岁。她也许是村里最后一个扯稗子的人。但她还会扯下去,稗子也会长下去。
吃了稗子几十年亏的她,不会躲开。
吃了她几十年亏的稗子,也不会躲开。
倒是我们这些人,好像吃了多大亏似的,躲得远远的,给自己母亲留下一个空荡荡的家,给稗子留下一个空荡荡的村庄。
21.第二段中画线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稗子?其作用是什么?(3分)
但过了端阳,它就憋不住了,使劲蹿个,冒出头来。
22.阅读全文,简要概括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23.文章题目为“稗子不会躲开”,为何却花很多笔墨写母亲?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3分)
24.揣摩最后一段中画线的短语,请结合社会现实,说说这三个短语表现了怎样的社会现状。(6分)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25—27题。(8分)
【话题背景】
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义务教育阶段书法教育以语文课为主,也可在其他学科课程、地方和校本课程中进行。其中,小学3-6年级每周安排1课时用于毛笔字学习。普通高中可开设书法选修课。
【调查数据】
一项网络调查显示:
71.4%的受访者表示一个人的字代表着一个人的形象气质;
72.5%的受访者曾经有拿字帖练字的经历;
42.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字拿不出手;
74.7%的受访者认为,即便在互联网时代,写一手好字仍很重要。
(摘自《中国青年报》)
【各方声音】
网友冰水椰子:我是教语文的,又兼着书法课,常常觉得力不从心。好在一个学期上的书法课不多,期中和期末考试前就偷偷地改上语文课了。
网友吞可吞:很喜欢书法教室和教室走廊陈列的名家作品,很羡慕写得一手好字的同学。但总是只有心动,没有行动。上了初中,作业多了,就更没有时间练字了。
沈尹默(书法家):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出惊人奇迹,无色而具画图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引人欣赏。
郭振有(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书写,表达一种感情,与电脑写不是一种状态。如果一切都机械化了,就没有审美,变得贫乏而没有了想象力。
沙如(中国教育学会书法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初中虽然学习压力加大了,但是练习书法能让我们静下心来,每天有半小时的时间练书法,之后学习效率会更高。
(摘自互联网)
25.根据以上几则材料,分条概述中小学生学习书法的意义。(3分)
26.根据以上材料,分析中小学书法教育目前存在的不利因素。(3分)
27.就激发学生书法学习兴趣的问题,结合以上材料,给学校提几点建议。(2分)
四、作文(60分)
2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走着走着,我们就长大了。”是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前行的过程,有前行,自然就有怀念。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总有一个地方,会珍藏着我们的秘密,镌刻着我们的足迹,生长着我们的信念,承载着我们的悲欢离合……
以“怀念____________的日子”为题,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 【答案】C
2. 【答案】A
3. 【答案】D
4. 【答案】B
5. 【答案】B
6. 【新闻点击】【答案】示例:南京即将出台社会诚信体系实施方案。
【漫画鉴赏】【答案】示例:这幅漫画讽刺了人与人之间缺少信任的社会现象,意在呼吁人们以诚待人,打造诚信社会。
(2)【答案】示例一:诚信犹如宝石,是人生宝贵的财富。_示例二:诚信是心灵沟通的桥梁,诚信是事业成功的阶梯,诚信是社会和谐的根本。
7.【答案】(1)猎马带禽归
(2)几处早莺争暖树
(3)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4)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
8.【答案】C
9.【答案】同意,沈德潜的说法是有道理的。诗中确实无送别朋友的意思。从诗的内容来看,“送别”应该是作者告别家乡的意思,所以删去“送别”二字更为合适。(言之成理即可)
10.【答案】C
11.【答案】B
12.【答案】B
13.【答案】
(1)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2) (我乘船)随着江流飘荡,任意往东或往西。
(3)那些忙于办理世俗事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14.【答案】表达作者对追求功名利禄的否定和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
15.【答案】
(1)清清楚楚
(2)正午
(3)控制
(4)扩大,增修
16.【答案】D
17.【答案】(1)时常有小船来来往往,像绳头和细小的字,附着在白练似的溪流上。
(2)但是他年纪轻轻就入朝做官,在朝廷是有名的文臣,出朝廷外统领军队是知名的武将,已经稍微展示了自己的才华。
18.【答案】不仅展现了杰哈德等青年人的游泳梦想,还隐含着“巴勒斯坦人渴望和平、渴望走向外面世界”的梦想。
19.【答案】一是安全问题,这里靠近以色列边境,安全问题十分严峻;二是场地有限,训练设施非常简陋,连一个标准的游泳池都没有;三是经费紧张,没有资助,都靠自费参加训练。
20.【答案】_这句话表明了加沙人冲出封锁参加比赛甚至比比赛结果更重要,突出了参赛的艰难,从而表明了加沙人对参加比赛的强烈渴望之情。
21.【答案】_用拟人手法写稗子,用“憋、蹿个、冒头”几个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稗子疯狂生长的状态。
22.【答案】母亲面容苍老;母亲一生勤劳;母亲性格固执;母亲依恋故土;母亲比较孤独。
23.【答案】本文的线索是母亲扯稗子(或稗子是母亲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写稗子不会躲开,实则写母亲不会躲开,目的是突出母亲的固执和坚守。
24.【答案】 “躲得远远地”写出了青壮年纷纷离开农村,涌向城市的现状;“空荡荡的家”写出农村空巢老人越来越多,他们大部分都孤独地生活着;“空荡荡的村庄”写出部分地区的农村因人员大量外出,导致人口稀少,土地荒芜。
25.【答案】①提升一个人的形象气质;②使人静心,缓解压力,提高学习效率;③发展特长,培养自信;④传承书法艺术,传承中华文化。
26.【答案】①书法实用性不强,许多人对学书法缺乏积极性;②学校缺乏专业的书法教师;③中小学生学习压力大,书法学习时间无法保证。
27.【答案】①要求老师在书法教学中多鼓励学生;②营造有利于书法教育的环境氛围;(答“将名家书法、学生优秀作品上墙,增强文化氛围”等亦可)③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具体答出开展诸如“参观”“评比”“展览”等活动亦可)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例题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