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文章阅读>文章>

有关猴年的短文3篇

乐平分享

  有关猴年的短文 猴年说猴

  农历岁次甲申,以十二生肖纪年序列是“猴年”。在生肖纪年中,猴是很受青睐的。猴年临至,絮说猴文化别有一番情味。

  猴与人类的缘分很深。猴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一定地位。从唐、宋开始传统民俗便以猴为吉祥、显贵、驱邪纳福的象征。

  “猴”与“侯”同音。“侯”为中国古代的爵位之一。《礼·王制》中记载:“王者之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自此以后,五爵虽有变化,但历代都有侯爵。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列国诸侯,秦汉时代的封侯拜将。人们希望加官封侯,于是封侯使“猴”增添了一种吉祥、富贵的象征意义。

  在民间吉祥物图案中,留下不少猴形象的印记。例如:

  一只猴爬在枫树上挂印,这样一幅图案,其吉祥寓意是“封侯挂印”。

  猴子骑在马背上的画,则取“马上封侯”之意。如画着一只猴子骑在另一只猴子的背(“背”与“辈”同音)上,它即表示“辈辈封侯”。

  画九只猴子攀牵或坐在一棵松树中,因松树被人视为长青之木,赋予延年益寿、长青不老的吉祥寓意。而九(久)猴又可以表示长久富贵的意思。

  在剪纸艺术形式中,其图案上表现一只猴子屈蹲在桃树上,猴子两只手臂弯伸在耳朵两侧,宛似一对蝠形状,(“蝠”与“福”同音),构成“福寿双全”的画面。

  猴桃瑞寿。在吉祥物中,桃为五木之精,天上的神物,桃是增寿的瑞果,有长寿的寓意。猴与桃的结合,恰应了民间谚语“猴桃瑞寿”,表示吉祥如意。如上图中表现一只令人喜爱的猴子,憨态可掬,胸前捧着一只带有绿叶的仙桃,正体现顽猴灵气的特征,也具有“蟠桃瑞寿”之意,极尽喜庆气氛,充满传统色彩,向人们送上美好、和谐、幸福、长寿、吉祥的祝福。

  有关猴年的短文 “字”说猴年

  灵羊将乘飞雪去,金猴又随祥云来。打开猴年的第一扇窗,清风吹拂在脸上。时间,在晨曦中闪动着斑斓的翅膀,从我们眼前穿行而过。

  一个字,就是一个意境,代表一种情绪;一个字,容易烙在心底,寄托一年希望。当我们迎来猴年的第一缕朝阳时,总有一些变化需要关注,总有一些心愿需要表达。

  “干”

  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话,语重心长,切中时弊。邓小平讲过,马克思主义千言万语就是一个字“干”,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猴年,各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转变作风,真心实意地“沉”到人民群众中间,出实策、鼓实劲、办实事,不图虚名,不务虚功。要崇尚实干,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不当“口号型”、“口水型”、“纸上谈兵型”的干部;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充分发扬钉钉子精神,保持力度、保持韧劲,善谋善断、善作善成、善始善终,不断取得作风建设新成效。通过脚踏实地的实干,扎扎实实的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不懈奋斗。

  “微”

  2015年12月25日,在视察解放军报社时,通过军报微博微信平台,亲自发出一条微博,向广大官兵祝贺新年。该微博已有上百万次转发或留言。其实,我们早已生活在一个“微”时代。这种“微时代”的鲜明特征,已经在每一点上与我们的生活行为互相渗透。我们在进行信息传播的时候,使用的信息交流工具是“微博”,是手机传递“微信”。而且,“微时代”里有我们的“微生活”、“微阅读”、“微电影”、“微旅游”、“微乐活”、“微评论”、“微情感”、“微故事”等等,一个 “微” 字,可谓囊括了时代的风流,社会的多姿多彩。如今,当我们迎来猴年的时候,我们祈盼,我们也相信,新的一年会让我们每一个人实现更多的“微愿望”,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微幸福”…… 更期待猴年,人人心怀梦想,还要脚踏实地。大处着眼,尚需微处着手。微博、微信中少一些谣言,多一些正能量。

  “清”

  看到“清澈的水”,“清明蔚蓝的天”,呼吸到“清新的空气”时,往往会感到“神清气爽”。汉语中的“清”字,原本指水纯净没有杂质。正是从水的“清”中,引申出了其他许多事物的“清”,又从自然事物的“清”对人的美好作用中,引申出了“清”的人文、社会及政治意义,于是便有了以清正、清贫、清白、清高、清趣等以“清”字为核心来评判人格品性高低的许多词组,从古至今影响甚至主宰着人们的价值观念。一个“清”字,牵动多少人的情愫,勾起多少人的向往。2015年,霾来时,盼的是清;霾去时,望的是清。最近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让城市再现绿水青山。这是猴年,让多少人期待的大好事。“清”远不只是自然生态,政治生态同样如此。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这一非常响亮的新观点、新目标写入党的报告,令人耳目一新。清正,不单是自然状态和个人修养,还是一种权力品格。清正,也是每一个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为官之基、从政之要。猴年,我们可以想见,革除“四风”扬清风正气,严惩腐败扬正义仍然是全党工作的重要内容,只会加强、不会削弱,只会乘胜追击、不会鸣金收兵。

  有关猴年的短文 猴年絮说猴文化

  灵羊将乘飞雪去,金猴又随祥云来。与猴相关的诗、画、生肖物品、年历等早早登场,絮说猴文化遂成为人们的话题。

  本人属猴,猴年可谓我的本命年。猴是一种灵性的动物,别名多多。有人称之为马骝;有人管叫它为猢狲;有人把神话人物孙悟空称为猴齐天、马骝精。

  猴为申

  猴,在中国,是十二生肖之一,位列第九,所谓“申猴”。据说,“申”在甲骨文中被刻画为两个母猴相对而立的样子。汉代王充《论衡·物势》中说:“申,猴也。”我国自商、周以降,以“申”为地名、为姓氏的很多,不知是否与猴有关。但可以肯定的是,目前中国13亿人口中,大约有一亿人属猴,与猿猴有关的人实在太多。古代也一样,从生肖流行以后,总有约十二分之一的人属猴。这使得中国猴文化不仅古老,而且丰富。

  猴吉祥

  2016年是猴年生人的“本命年”。按民间习俗要穿红裤头或系红腰带,一是图个吉利,二是红色“辟邪”。但现代年轻人对此已不以为然了。人们对猴年生人的评价:精力旺盛,活泼好强,处事头脑灵活,敢于坚持真理;竞争意识强,从不随波逐流;女性更是聪明灵动,善解人意。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喜欢追求新鲜事物,有创造性并具有吃苦精神,倘干事业常是大赢家。

  大部分中国人不知道猴子曾当过图腾,但一直视猴子为吉祥物。在我国猴年的挂历、台历上,通常都少不了这样的画面:桂花树上,一只大猴背着一只小猴,旁边还有一只小蜜蜂,题字“花开富贵,辈辈封侯”。显然,这是在用“桂”谐音“贵”,“猴”谐音“侯”,“背”谐音“辈”,“蜂”谐音“封”。猴之吉祥在于它与“侯”同音。侯是古代爵位,《礼记》云:王者之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古人希望升官封侯,猴便成了象征升迁的吉祥物。为此,人们还创造了许多吉祥图案。例如:一只猴爬在枫树上挂印,这样一幅图案,其吉祥寓意是“封侯挂印”。在剪纸艺术形式中,其图案上表现一只猴子屈蹲在桃树上,猴子两只手臂弯伸在耳朵两侧,宛似一对蝠形状,(“蝠”与“福”同音),构成“福寿双全”的画面,猴桃瑞寿。在吉祥物中,桃为五木之精,天上的神物,桃是增寿的瑞果,有长寿的寓意。猴与桃的结合,恰应了民间谚语“猴桃瑞寿”,表示吉祥如意,向人们送上美好、和谐、幸福、长寿、吉祥的祝福。

  猴形象

  猴的形象之所以深入人心,可以说是拜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整理创作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的长篇神魔小说《西游记》之赐。吴承恩的《西游记》塑造了神猴孙悟空的形象。孙悟空,由石化成神猴拜师后神通广大,会72般变化。他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后来与猪八戒、沙和尚一道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一路斩妖除魔,历经八十一难,终成正果。孙悟空勇猛无敌、叛逆乐观、蔑视一切权威,是人们喜爱的英雄形象。毛泽东就有“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的诗句。在吴承恩的笔下,神猴孙悟空成了正义的化身、美好的别名。另外,猴喜攀援,喜跳跃,喜玩耍,喜群集,其动作敏捷,身手不凡,高树、悬崖、洞穴,无所不攀,纵使是深谷也要互相勾吊,探身下望,而且终日抓耳挠腮,搔首弄姿,咬指摸臀……由于长期如此,猴给人的印象是一个“急”字。如今,神猴孙悟空的形象在中国早已家喻户晓,在国际上也颇具影响。

  猴宝库

  诗、成语、歇后语、谚语、戏、姓氏、地名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有猴的影子。以猴入诗的不少。如“生不愿封万户侯”、“侯门深似海”、“粪土当年万户侯”、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等,妇孺皆知,脍炙人口;许多成语中也嵌上一个“猴”字。如“沐猴而冠、心猿意马、惊猿脱兔、教猿升木、猴穴环山”等;歇后语则有:花果山猴子——无法无天,猴子爬树——拿手好戏,猴子骑马——一跃而上,猴子戴手套——毛手毛脚,猴子耍大刀——胡砍等;谚语如“杀鸡给猴看”、“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等成为中华文化宝库的重要内容。舞台上经久不衰的猴戏令人捧腹。《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猴戏剧目中永远的主角。他敢于反抗天庭、蔑视权贵的气概,和戏弄强敌于股掌之中的幽默感,一直令观众赞叹不已。以他为主角的动画片《大闹天宫》曾荣获国际大奖,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也得到海内外的广泛好评。“侯”姓出自黄帝时史官仓颉,本为侯冈氏,后简称侯姓。以“猴”命名的地名甚多。如连云港花果山上的“猴子水帘洞” ,黄山上的“猴子观海”,神农架上的“猴子石”,雁荡山上的“老猴披衣”等十分形象有趣,吸引了许多游客。

  冬去春来,周而复始,十二年一循环,直至地老天荒。岁月不居,人生苦短。值此猴年,我们应扬羊之至善,念猴之崇德,为实现“中国梦”增添正能量,为追求美好明天而戮力同心,发奋进取!

    454153